Workflow
AI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华为10亿元天工计划启动,鸿蒙押注AI智能体生态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2:1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报道 在2025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鸿蒙操作系统交出一份"双增长"答卷。 搭载HarmonyOS 5的终端设备已突破1700万台,应用和元服务超过3万;OpenHarmony开源代码量突破1.3亿行,产业发行版有70 多款。 同时,华为继续进化鸿蒙AI功能 ,将AI智能体推向全场景设备,并宣布投入10亿元扶持AI生态创新。 规模化提速:产业共建生态 根据最新披露,鸿蒙生态已进入规模化扩张期。 一方面,搭载鸿蒙5的终端设备量已突破1700万台,覆盖手机、平板、PC、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形态;已上架的应用和元服务超过 3万个,涵盖社交、金融、出行、医疗等高频领域。 从终端数量看,1700万台的装机基数意味着,鸿蒙已形成具备商业吸引力的"生态门槛"。对于开发者而言,这个用户规模有能 力支撑应用和服务的初步盈利,也为更多厂商投入适配提供了现实动力。 应用和元服务数量超过3万,则说明鸿蒙生态的内容供给正在接近成熟平台的水准,用户在核心场景下的使用障碍正快速消失。 随着更多主流应用适配鸿蒙,开发者的投入回报路径变得更清晰,上下游硬件、模组与解决方案厂商在这一生态中获得新的市 场机会。 总体看,鸿蒙在 ...
这是未来的销冠?AI如何告诉你“什么值得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8:51
AI智能体应用发展 - 美团推出首个AI智能体APP"小美" 可根据用户历史订单和口味偏好精准推荐减脂餐并完成下单[1] - 淘宝全面上线"AI万能搜" 可根据需求推荐商品并提供决策建议[1]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 使用瑞幸咖啡"Lucky AI"点单只需语音指令即可自动完成支付[1] 数据驱动机制 - AI导购通过调用用户历史订单、浏览记录、搜索、收藏、加购内容以及分享评价数据实现精准推荐[2] - 用户消费足迹数据成为AI精准推荐的"燃料"[3] 行业竞争态势 - 各大消费平台在AI智能体赛道展开激烈卡位 目标为让用户买得更快更准更轻松[1] 数据安全风险 - 消费记录、交易行为、网页浏览记录均属于国家信息安全规范定义的"个人敏感信息"[3] - 数据泄露可能引发骚扰、诈骗及财产损失等风险[3] 功能局限性 - 过度依赖AI导购可能导致用户陷入信息窄巷 错过更多选择机会[3] - AI接入搜索、支付、社交等多条业务线存在权限管理风险[3]
AI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搜狐财经· 2025-09-21 13:31
以下是基于2025年最新研究成果的AI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综合技术演进、产业变革与社会影响三 大维度:一、技术突破方向;原生多模态大模型:端到端统一架构将取代拼接式多模态系统,实现文 本、图像、音频、3D数据的深度融合处理,推理效率提升300%。世界模型(World Models)加速落 地,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的核心技术底座。 AI智能体(Agentic AI)爆发;从"知识增强"转向"执行增强",OpenAI的o1/o3模型已实现复杂任务自 主决策(如商业订单处理)。预计到2028年,AI智能体将自动化15%企业日常决策,重塑SaaS行业生 态。模型训练范式革新;后训练阶段Scaling Law成为重点,强化学习(RL)优化推理效率,降低50% 算力消耗。小数据与优质数据驱动训练,减少对海量低质数据的依赖,提升模型可靠性。 二、产业重构趋势,高度个性化服务普及:AI代理深度分析用户行为,提供超个性化产品定制,客户 满意度提升40%。实时决策系统渗透物流、营销领域,企业应对市场波动速度加快3倍。AI与物理世界 深度融合: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量产化,端到端模型控制精度达毫米级。智能工厂覆盖率超80%,推动 ...
鸿蒙5终端数超1700万,投入10亿支持AI生态创新
观察者网· 2025-09-20 08:22
鸿蒙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 HarmonyOS 5终端设备数量突破1700万台 [1] - 公司正式启动"天工计划" 投入10亿元人民币资金与资源支持鸿蒙AI生态创新 [1] - 鸿蒙系统从底层融入原生AI支持 通过分布式能力实现全场景互联 [1] 开源生态建设成果 - OpenHarmony开源5年代码行超1.3亿 拥有9200多位社区贡献者 [3] - 推出1300多款软硬件产品和70多款行业发行版 覆盖金融、交通、教育等多元领域 [3] - 累计收到超过1000万条用户建议 96%以上实现快速闭环 [3] 终端产品应用部署 - 华为终端产品全面搭载鸿蒙5操作系统 包括手机、电脑、平板、手表、智慧屏等品类 [3] - Pura X引入真人感交互小艺 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搭载鸿蒙AI实现应用生态融合 [3] - Mate XTs提供PC级应用和交互体验 智慧屏MateTV配备灵犀指向遥控和AI搜片功能 [3] AI智能体技术进展 - 小艺任务空间可自主调度120多种对接工具和三方智能体 覆盖8大类高频场景 [4] - 实现复杂任务A2A自动处理 支持11类情绪识别能力 [4] - AI智能体成为生态进化重要方向 将带来更高阶的AI全场景体验 [3]
调研速递|天融信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 智算云业务成关注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6:24
核心观点 - 公司云计算业务升级为智算云 与华为合作推出基于鲲鹏+昇腾架构的智算一体机 相关收入达百万级别 在手商机近亿元[1][3] - 智算云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占比达12.4% 同比增长3% 40余行业场景测试中[3] - 网络安全行业长期向好 IDC预测2028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71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9.2%[3] 业务发展 - 云计算业务五年复合增长率44.76% 2024年占总收入9.06%[3] - 智算一体机已发布17款产品 在手商机约1亿元 AI智能体硬件销售目标1亿元有望实现[3] - 车联网安全与北汽 广汽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构建弹性自适应安全体系[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3] - 净利率同比提升15.73个百分点[3] 行业前景 - IDC预测2028年中国安全智能体市场规模达1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30%[3] - 政策驱动行业需求 "两重""两新"政策及可信数据空间计划释放增量安全需求[3] -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使短期需求承压 但AI新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3] 战略布局 - 积极拓展国际化业务 参与"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安全建设[3] - 形成全栈安全产品体系与智算云综合解决方案[3] - 与英特尔保持业务往来 部分产品采用其芯片[3] 客户需求 - 政府行业采购节奏可能受财政预算影响延迟[3] - 金融行业在新领域需求增长 可信数据空间试点项目带来增量需求[3]
AI智能体企业云迹科技上市通关获备案 年服务次数超5亿
证券时报· 2025-09-19 11:42
9月18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云迹科技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 12,592,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这意味着云迹科技迈出了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也标志着其在AI智能体和具身智能领域的商 业化探索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终结者》到20世纪初的《我,机器人》,再到2014年的《机械姬》,"拥有智慧"的 机器人一直是人类最大的梦想之一,而这一梦想正因AI从科幻走向现实。到如今,机器人的身影已并 不罕见,它们频繁出现在酒店、医院、图书馆、工厂、家庭、写字楼等诸多场景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当下AI的迅猛发展如汹涌浪潮,席卷各个领域,机器人作为AI技术的关键应用载体, 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各个场景中落地生根,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模式,也为相关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 变革与机遇。 在这一场正在发生的AI革命中,以云迹科技为代表的服务智能体公司早已实现"抢跑":在2024年,云迹 科技的机器人完成超过5亿次端到端的服务,每台机器人几乎都在跑出一个"全马",公司单日同时在线 机器人数量更是最高达3.6万台,排名全球第一。 "AI智能体破局者",具身智能崛起 ...
AI智能体企业云迹科技上市通关获备案 年服务次数超5亿
证券时报· 2025-09-19 11:35
这意味着云迹科技迈出了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也标志着其在AI智能体和具身智能领域的商业化探索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从上世纪80年代的《终结者》到20世纪初的《我,机器人》,再到2014年的《机械姬》,"拥有智慧"的机器人一直是人类最大的梦想之一,而这一梦想正因AI从 科幻走向现实。到如今,机器人的身影已并不罕见,它们频繁出现在酒店、医院、图书馆、工厂、家庭、写字楼等诸多场景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当下AI的迅猛发展如汹涌浪潮,席卷各个领域,机器人作为AI技术的关键应用载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各个场景中落地生根,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与 生产模式,也为相关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 9月18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关于云迹科技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通知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 12,592,5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上市。 在这一场正在发生的AI革命中,以云迹科技为代表的服务智能体公司早已实现"抢跑":在2024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完成超过5亿次端到端的服务,每台机器人几 乎都在跑出一个"全马",公司单日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更是最高达3.6万台,排名全球第一。 "AI智能体破局者",具身智能崛起 当全球 ...
新思科技总裁盖思新:三大技术突破正重塑芯片工程设计范式
新华财经· 2025-09-19 08:19
技术突破领域 - 公司在系统级设计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通过整合模拟与芯片设计能力实现电子 电气 热力 机械等跨域洞察 为智能系统提供全生命周期优化方案 [2] - 公司在芯片技术升级领域实现突破 依托电子设计自动化解决方案与知识产权产品 结合多物理场分析技术解决先进制程下的功耗 散热 电磁兼容等复杂问题 加速芯片开发周期 [2] - 公司在AI智能体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率先将人工智能作为现代芯片设计核心能力 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垂直应用于电子设计自动化全栈 [2] 智能体系统发展框架 - 公司提出智能体系统发展框架 类似于汽车行业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向完全自动驾驶的L1-L5演进路径 描绘从基础能力到具备高级决策与行动能力的自主多智能体系统发展进程 [3] - 公司与诸多行业内厂商合作开发具备差异化功能的智能体系统 这些系统将增强而非取代开发者 帮助研发团队加速创新并缓解开发者短缺问题 [3] - 公司认为芯片工程设计未来在于采用全面 智能驱动 从芯片到系统的创新方法 人类将构想智能系统并与智能体协作完成设计 实现更快速度 更高精度与更优质量 [3] 战略转型与收购 - 公司于今年7月17日成功完成对安似科技的收购 标志着从芯片迈向系统的战略转型 [3] - 公司认为当机器人 自动驾驶汽车等复杂智能系统成为创新主流时 单一领域技术方案已难以满足需求 需要打通从芯片到系统的全链条能力为未来科技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3]
数字孪生+AI智能体技术突破 新思科技重塑芯片设计
第一财经· 2025-09-19 03:08
公司战略与转型 - 新思科技以350亿美元成功收购Ansys 标志着公司从芯片迈向系统的战略转型 [4] - 公司计划通过重新设计传统工程方法 如创建数字孪生体实现电子、机械和软件领域设计优化 [4] - 战略包括三方面能力:系统级别设计实现跨域洞察 芯片技术升级解决先进制程问题 AI智能体技术推动EDA全栈应用 [4] 技术发展与创新 - AI智能体将作为代理工程师应用于所有工程领域 支持多领域协同优化 [4] - 当前已实现L1辅助和L2任务特定代理在多任务中的应用 L3处于早期客户合作与验证阶段 [4] - 通过整合模拟与芯片设计能力 解决功耗、散热、电磁兼容等复杂问题 [4] 行业趋势与需求 - 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复杂智能系统成为创新主流 需要打通从芯片到系统的全链条能力 [5] - 客户需为特定工作负载而非通用场景定制芯片的情况越来越多 [4] - 需在工程师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效率提升 [4] 中国市场发展 - 新思科技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 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并向清华大学捐赠价值上百万美元Design Compiler软件 [6] - 1996年"909工程"实施后开启与中国芯片产业共同成长的征程 [6] - 未来将继续通过技术整合与全球资源协同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注入新活力 [6] 合作伙伴观点 - 灵巧智能CEO认为需将人类知识通过数字化方式反馈给系统 使系统越来越接近物理世界 [5] - 台积电通过AI和数字孪生最大限度提高集成度、算力和能效比 同时承担对AI底层硬件的支持 [5] 市场地位 - 新思科技在先进制程设计EDA领域、仿真和多物理场分析技术领域全球第一 [6] - 在接口和物理IP核领域世界第一 [6]
新思科技中国30周年引领AI智能体工程师重塑芯片设计范式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9 01:29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思科技 Synopsys ,作者Synopsys 新思科技 Synopsys . 新思科技提供全球领先的芯片到系统设计解决方案,可充分提高客户的研发力和效能。生态合作伙伴相信 新思科技能够开拓创新技术,帮助他们在实现预期性能的前提下更快推出创新产品。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从芯片到系统 引领AI智能体工程师重构工程范式 盖思新先生在主题演讲中,重点阐述了新思科技在 2025 年的战略转型与未来发展方向。他指出, 2025 年是新思科技意义非凡的一年,通过完成对Ansys的收购,公司正式确立"从芯片到系统"工程 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地位。 2025年9月18日,新思科技中国30周年暨2025新思科技开发者大会在上海西岸国际会展中心隆 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全球行业精英、技术专家、跨界嘉宾及合作伙伴,见证新思科技在华 30年发展成果,共同讨论在智能系统新浪潮中,如何利用更多的数字工具,串联物理世界,再 造工程设计范式,持续引领从芯片到系统技术浪潮。 从初心到未来 引领科技创新 在本届开发者大会上,新思科技全球高级副总裁、新思科技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葛群回望了公司在中 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