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级人工智能(ASI)
icon
搜索文档
吴泳铭掌舵两年,阿里AI起飞
雷峰网· 2025-09-25 07:48
阿里AI战略核心观点 - 阿里AI战略聚焦超级人工智能(ASI)和全栈AI服务商定位 通过通义千问打造AI操作系统 结合超级云基础设施构建完整生态 [9][12][13] - 公司全面践行AI驱动战略 电商、云计算、高德、钉钉等业务AI化成效显著 市值单日飙涨9.16% 增长近3000亿港元 [6][15][34] - 技术路线采用纵向全栈自研 通义系列模型开源超300款 衍生模型超17万个 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加码AI基础设施 [22][23][27] 云栖大会AI成果展示 - 大会发布七款大模型技术产品 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等领域 在智能水平、Agent调用和编码能力实现突破 [13] - 夸克发布AI创作平台"造点" 集成AI生图与生视频能力 率先接入通义万相Wan2.5 并引入Midjourney V7技术 [14] - 瓴羊推出企业级AI智能体平台AgentOne 已部署20种企业级Agent 融合电商客服、新品创新等阿里生态能力 [15] 业务板块AI化进展 - 电商业务通过AI工具提升经营效率 淘宝"猜你喜欢"使用大模型后用户加购次数和停留时长提升超5% [7] - 淘天88VIP会员数达5000万 较上季4200万显著增长 AI优化个性化权益推荐和智能客服直接推动增长 [34] - 阿里云收入增速从个位数重回两位数 盈利结构改善 跻身全球超级AI云第一梯队 [34] 技术战略与投入 - 选择纵向全栈自研路线 软硬一体 全球仅阿里云与谷歌坚持此路径 [22] - 通义千问开源超300款模型 全球开发者贡献衍生模型超17万个 通过开源快速构建开发者生态 [23] - 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聚焦云和AI基础设施 持续加大AI领域资本配置 [27] 领导层战略导向 - CEO吴泳铭提出"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 明确AI主航道地位和云优先方向 [6][20] - 技术背景与商业实践结合 前瞻性提出超级人工智能(ASI)目标 推动阿里AI全面提速 [30][31] - 高效决策风格 直接聚焦核心问题 统筹各业务板块基于AI升级再造 [32]
阿里何以成为AI时代的安卓?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5:3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提出"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并预测未来全球可能只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2] - 公司战略为加码基建投入并开源通义千问 目标成为"AI时代的安卓" 需在模型端和算力端保持高速迭代 [2] - 公司正在打造全新AI超级计算机 通过基础架构与模型架构协同创新以实现最高训练和调用效率 [3] 行业竞争格局 - AI市场竞争激烈 Open AI、谷歌、Claude等模型加速迭代 行业进入加速期 [2][5] - 阿里云是全球少数能在大模型和云计算实现全栈自研的公司 该能力被视为独特优势 [3][6] - 全球仅阿里和谷歌同时具备底层算力、云布局和大模型家族三层布局能力 [3][15] 技术发展与创新 - 模型发展从单模态向多模态演进是必然趋势 需加快迭代效率并实现快速创新 [5][8] - 通义千问3-MAX在全球模型榜单排名第三 当前拥有300多个模型 [9] - 模型服务需满足极致弹性、性能和精度要求 全球仅少数公司能实现高质量效果 [18] 市场地位与业绩 - 阿里云在AI云市场位居中国第一 份额相当于第二至第四名总和 [14] - 中国500强企业超70%采用生成式AI 其中53%使用阿里云和通义千问服务 [14] - 阿里云是中国唯一具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云厂商 国际厂商如Salesforce在亚洲首选与其合作 [9][10] 模型与系统协同 - 模型竞争本质是系统竞争 云计算竞争本质是模型竞争 两者密不可分 [3][6] - AI模型、Agent开发和基础设施创新需联合进行 通过系统算法联合优化推动进展 [6][13] - 通义实验室采用开放创新模式 鼓励开发者根据场景需求选择最佳模型集成 [13] 技术挑战与方向 - 实现ASI需解决模型架构、系统和算法挑战 包括自主学习和反馈进化能力 [17] - 智能体需具备多模态记忆管理能力 包括信息分层抽象和短期长期记忆处理 [19] - 模型评估优先关注技术突破和能力提升 以推动向ASI方向进展 [20]
全新问界M7上市,仅一小时大定突破3万台|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25 04:02
问界汽车销量表现 - 全新问界M7上市一小时大定突破3万台 提供增程版27.98万元起和纯电版31.98万元起双动力选项 [2] - 问界M9月销量保持在1万台以上 问界M8月销量维持在2万台以上高位 [2] - 品牌通过M7低价策略进一步拉升下半年销量预期 [2] 阿里巴巴AI技术进展 - 阿里团队发布终端AI智能体iFlow CLI 面向个人用户永久免费开放 支持自然语言命令执行终端任务 [3]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VL视觉模型及Qwen3Guard安全调节模型 同时推出超1万亿参数的闭源权重模型Qwen3-Max [7] - 公司高管提出超级人工智能四阶段论:智能涌现、自主行动、自我迭代和ASI 并预测全球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5] 加密货币监管动态 - 美国SEC计划在12月前为加密货币公司引入创新豁免规则 允许立即推出产品 [4] 科技企业战略布局 - 雷军同时推进造车和造芯业务 称决策押上小米十年积累的全部资源 [8] - 马斯克宣称xAI将率先实现10吉瓦级AI数据中心建设 回应OpenAI与英伟达合作计划 [9] 资本市场动向 - 方舟投资四年来首次购入阿里巴巴ADR 总值1630万美元 推动股价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年内涨幅近100% [10] - 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因AI领域进展受投资者追捧 [10] 影视行业动态 - 万达电影确认《浪浪人生》与《志愿军:浴血和平》定档国庆上映 公司表示拥有丰富项目储备 [7] 企业舆情事件 - 腾讯回应台风恶搞图 称企鹅雕塑已加固未被吹走 [9] - 深交所牛雕塑被拴图片经查证为AI伪造 [9] - 上海绿捷实业就相关事件向学生和家长致歉 承诺配合有关部门措施 [11]
吴泳铭的两个新判断 和加倍激进投入的阿里云
36氪· 2025-09-25 03:32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发布七款新AI模型 提出超级AI云战略 明确通往超级人工智能的三阶段路径 并宣布激进投入计划 [1][2][3][4][5] 模型发布 - 旗舰模型Qwen3-Max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 总参数超过万亿 在LMArena排行榜位列全球前三 [1][9] - 推出六款专项模型:Qwen3-Next架构训练成本降超90% Qwen3-VL具备视觉编程能力 Qwen3-Coder提升代码生成速度与质量 Qwen3-Omni支持多模态交互 通义万相2.5可生成音视频 通义百聆提供百种预制音色 [9] - 通义大模型开源超300个模型 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 衍生模型超17万个 [10] 战略方向 - 提出大模型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超级AI云为下一代计算机 将重构底层算力基础设施 [2] - 明确AI发展三阶段:智能涌现(当前阶段)→自主行动→自我迭代超越人类 [4] - 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目标成为"LLM时代的安卓" [12][15] 投入计划 - 三年内投入3800亿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3] - 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3] - 预测未来五年全球AI累计投入超4万亿美元 [13] 市场表现 - 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大涨26% AI相关收入连续8季度三位数增长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 阿里云占比35.8%位列第一 [11] - 战略发布后阿里港股盘中大涨超9% 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6] 技术生态 - 发布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 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一年增长15倍 [11] - 采用全栈自研策略 覆盖算力基础设施 云计算 上层模型各层级 [14] - 行业进入系统级竞争阶段 模型调用从离线任务转向在线生产流程嵌入 [16]
2025云栖大会“AI大模型核弹”齐发
杭州日报· 2025-09-25 03:12
人工智能战略愿景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发展终极目标是实现超级人工智能(ASI)[3] - 公司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 但仅是起点[4] - 超级人工智能将能自我迭代并全面超越人类[4] 三阶段演进路线 - 第一阶段为智能涌现 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4] - 第二阶段为自主行动 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类 系行业当前所处阶段[4] - 第三阶段为自我迭代 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实现自主学习并最终超越人类[4] 阿里云战略实施路径 - 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 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4] - 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 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5] - 公司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将持续追加更大投入[5] 技术产品发布 - 阿里云CTO周靖人发布七款重磅大模型 涵盖语言/视觉/语音/编程与内容生成等核心领域[3] - 旗舰语言模型Qwen3-Max参数规模超过万亿 具备广博知识和强大通用能力[6] - 视觉语言模型Qwen3-VL达2350亿参数 能深度结合视觉理解与代码能力[6] - 全模态模型Qwen3-Omni系业界首个原生端到端模型 音频对话延迟低至211毫秒[6] 生态系统构建 - AI战略并非打造单一超级大脑 而是构建由专才模型协同工作的庞大生态系统[6] - 模型家族包括Qwen3-Coder编程模型/Qwen3Guard安全模型/通义万相内容生成模型/通义百聆语音模型[6] - 开发者可直接调用标准化能力 无需从零开始构建复杂多模态能力[7] 基础设施规划 - 对比2022年GenAI元年 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5] - 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公司都将拥有无数Agent和机器人提供24小时服务[5] - 每个人可能需要使用100张GPU芯片工作 人类将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强大[5] 行业影响展望 - AI将重构整个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体系 成为真实世界核心驱动力[5] - 人工智能将指数级放大人类智力杠杆 如同电力放大人类体力杠杆[5] - 阿里巴巴将持续投入让AI深入产业 与开发者及合作伙伴共创未来[5]
港股互联网板块震荡上扬,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连续获资金加仓,规模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3:02
阿里巴巴集团CEO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持续追加更 大的投入;为了迎接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的到来,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较 2022年提升10倍。 港股互联网板块今日早盘震荡,截至10:11,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上涨0.7%,成分股中,金山云涨超 5%,哔哩哔哩-W、商汤-W涨超3%,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涨超1%。截至昨日,跟踪该指数的港 股通互联网ETF(513040)连续3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超24亿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近日,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大模型,目前该模型的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超越 了GPT-5-Chat,正式版本在代码能力和智能体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在涵盖知识、推理、编程、指令遵 循、人类偏好对齐、智能体任务和多语言理解的全面基准测试中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目前,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30家涉及互联网相关业务的股票组成,前五大成分股为腾 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京东健康。指数当前滚动市盈率为26倍,处于2021年发布以来 31%分位处,配置价值显现。港股 ...
汇通达网络、阿里云合作持续深化,“千橙AI”将接入通义万相
智通财经· 2025-09-25 01:45
阿里巴巴AI战略发布 - 公司在2025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超级人工智能(ASI)概念并强调通义千问开放开源路线 目标打造AI时代的Android系统 [1] - 受此消息刺激 公司港股股价当日大涨9.16% [1] 汇通达与阿里云合作 - 公司战略投资的汇通达网络于今年8月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围绕智能体矩阵建设和数据资产价值挖掘展开 [1] - 双方计划基于下沉市场零售和产业场景联合部署超过13款Agent 为乡镇夫妻店和上游生产企业提供AI助力 [1] 汇通达业务布局 - 公司深耕国内下沉市场15年 通过AI+SaaS数字化工具和供应链服务覆盖全国超25万家乡镇夫妻店 [1] - 自2023年起部署千橙云AI智能大模型 该行业垂直大模型已接入通义千问系统 [1] - 应用千橙AI超级店长中的多个智能体将接入通义万相 通过文生图/文生视频功能提升会员店营销效率 [1]
汇通达网络(09878)、阿里云合作持续深化,“千橙AI”将接入通义万相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0:58
阿里巴巴AI战略发布 - 公司在2025云栖大会首次提出超级人工智能(ASI)概念 强调通义千问开放开源路线 目标打造AI时代的Android系统[1] - 受AI战略利好刺激 公司港股股价当日大涨9.16%[1] 汇通达与阿里云合作 - 公司战略投资的汇通达网络于今年8月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聚焦智能体矩阵建设和数据资产价值挖掘[1] - 双方计划基于下沉市场零售和产业场景联合部署超过13款Agent 为乡镇夫妻店和上游生产企业提供AI助力[1] 汇通达业务布局 - 公司深耕国内下沉市场15年 通过AI+SaaS数字化工具和供应链服务覆盖全国超25万家乡镇夫妻店[1] - 自2023年起部署千橙云AI智能大模型 该行业垂直大模型已接入通义千问[1] - 应用千橙AI超级店长中的多个智能体将接入通义万相 通过文生图/文生视频功能提升会员店营销效率[1]
科技早报 | 阿里计划对AI基础设施追加更大的投入;雷军称小米押上全部家底造车造芯
搜狐财经· 2025-09-25 00:19
AI基础设施投资 - 阿里集团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1] - 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到2032年将比2022年提升10倍[1] - 阿里云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领域达成合作 将集成英伟达软件栈提供全链路平台服务[6] 大模型与超级人工智能发展 - 阿里认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未来可能只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1] - 超级人工智能将经历三阶段发展:智能涌现学习人 自主行动辅助人 自我迭代超越人[1] 芯片制造与技术创新 - 小米集团同时决策造车和重启造芯 投入公司前十年积累的全部资源[1] - 台积电第三代3纳米制程N3P代工价格较前代N3E上涨约20% 2纳米制程明年预计上涨50%[8] - 台积电表示定价策略以策略导向而非机会导向 持续与客户紧密合作提供价值[8] 智能终端产品发布 - 华为首款支持北斗卫星语音消息智能手表WATCH Ultimate 2曝光 为全球首款支持该功能的大众智能终端[5] - 华为已有60余款产品支持北斗卫星消息 设备总量超过4000万台[5] - 小米将于9月25日发布三款新机型:小米17 小米17 Pro 小米17 Pro Max[4] 企业战略与资本运作 - 小米将在发布会上分享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相关故事 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4] - 方舟投资旗下ARKW和ARKF基金买入阿里巴巴ADR约1630万美元 为四年来首次重新建仓[7] - 追觅科技被传要求员工跟投私募基金 起投金额1万元起且与淘汰机制挂钩[4] 海外扩张与制造布局 - 海信海外最大工业园区HHA智能制造工业园在泰国开工 分为三期规划2030年全部建成[9]
加大AI基建投资 阿里云要做“AI时代的Android”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3:07
从电商到云+AI,再到超级人工智能(ASI),在AI战略的全力投入,让阿里巴巴再次回到巅峰。 9月24日,在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明确阐述了AI 时代下阿里云的核心战略。 他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而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大模型将取代传统OS,成为连接用户、软 件与AI计算资源的中间层。" 他宣布,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投入。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 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提升10倍。 这一目标预示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增长,为迎接超级人工智能(ASI)时代做准备。此前公布的 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速。公司整体净利 润同比增长76%,表明AI投入已开始产生实效。 受到上述信息的刺激,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回应。截至9月24日下午4点,阿里巴巴港股股价上涨超 9%,市值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的AI战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同。但与此同时,AI市场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无论 是火山引擎、百度还是腾讯等科技巨头均在加大投入。 所谓Ph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