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资

搜索文档
加仓英伟达!摩根大通、贝莱德、先锋集团最新持仓出炉
证券时报· 2025-08-14 09:18
全球金融巨头2025年第二季度持仓报告分析 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先锋集团、贝莱德等全球金融巨头在2025年第二季度普遍重仓科技巨头,并加仓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公司 [1][2][9] 摩根大通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摩根大通美股投资组合总市值达1.53万亿美元,较上季度增长11.7% [4] - 前五大重仓股均为科技企业:微软(781.23亿美元,占比5.11%)、英伟达(730.85亿美元,占比4.78%)、苹果(440.3亿美元,占比2.88%)、亚马逊(423亿美元,占比2.77%)、META(403.9亿美元,占比2.64%) [5][6] - 第二季度新增682只个股,增持2614只个股,减持3312只个股,清仓939只个股 [4] - 买入力度最大的前五大标的:英伟达、微软、博通、SPDR标普500指数ETF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 [7] - 卖出力度最大的前五大标的:联合健康、SPDR标普500指数ETF、麦当劳、伯克希尔哈撒韦、万事达 [8] 先锋集团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先锋集团美股持仓市值达6.18万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占比28.81% [10] - 前五大重仓股:英伟达、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均被加仓 [10] - 第二季度对英伟达加仓3946.57万股,对微软加仓1369.16万股 [10] 贝莱德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贝莱德美股持仓总市值达5.25万亿美元,前十大重仓股占比28.07% [11] - 持仓规模最大的公司是英伟达(19.10亿股),其次是微软、苹果、亚马逊、META [11] - 第二季度增持794.01万股英伟达,增持苹果、亚马逊,但卖出170.79万股微软并小幅减持META [11]
押注科技巨头:桥水二季度大举增持英伟达,加仓谷歌、微软、Meta
华尔街见闻· 2025-08-13 22:29
桥水基金二季度持仓变动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桥水在第二季度大举增持英伟达439万股 持股总数达到723万股 较一季度末增长154% [1] - 桥水加仓了原本已是重仓股的三大科技巨头 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微软和Meta [1] - 桥水清仓了阿里巴巴等中概股以及美国能源巨头雪佛龙 [1] 桥水基金新增持仓 - 桥水新进芯片设计公司Arm 474万股 占其总持仓的031% [1] - 新进财务软件公司Intuit 59万股 能源股EQT 787万股 网约车公司Lyft 2479万股 美妆零售商Ulta Beauty 58万股 [1] - 新增持仓在总持仓中占比较小 Intuit和EQT各占019% Lyft占016% Ulta Beauty占011% [1]
朗新集团在湖北投资成立科技新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05 05:46
公司成立信息 - 邦道科技(湖北)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 [1] - 公司由朗新集团(300682)间接全资持股 [1] - 公司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 [2] - 公司注册地址为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永兴街道永兴大道249号智能产业园市民之家5楼 [2] 公司经营范围 - 主要经营集中式快速充电、机动车充电销售、充电桩销售、停车场服务等业务 [1] - 一般项目包括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计算机系统服务等 [2] - 涉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等业务 [2] - 许可项目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等 [2] 公司基本信息 - 法定代表人为翁朝伟 [2]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2] - 所属地区为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 [2] - 国标行业为软件开发(1651) [2]
“投资家网·2025中国基金合伙人(GPLP)大会”即将盛大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8-04 13:17
首先,募资市场全面回暖。2025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同比上升12.1%、12%,二季度股权类基金备案量同比增幅超35%。这波回暖 主要来自国资、人民币基金LP的持续强势,国资背景的引导基金、险资、AIC等合计贡献了超65%人民币基金募资额。人民币基金持续强势背后是,国家 进一步强化科创投资。国资背景LP基金聚焦半导体、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硬科技集中度超70%,科技投资火爆反哺募资市场回暖。 其次,IPO火爆并购活跃。2025年,IPO市场异常热闹,激活了退出流动性,境内外上市中企融资额同比上升160.6%。A股方面,科创板重启未盈利企业 上市通道,提升了企业去A股IPO的积极性。港股方面,"A+H"模式热度攀升,港交所发布"科企专线"对股权投资行业带来重大利好,企业IPO热情高涨, 科技投资周期缩短,市场逐渐升温。除了IPO市场,并购交易同样升温。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披露交易4323起,同比增长4.17%。 来源 | 投资家网、投资家研究院 2025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在经历深度调整后,呈现结构性回暖态势。 8月27日在深圳,投资家网主办的2025中国基金合伙人 (G ...
深读100:县域消费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品质重塑汽车行业价值坐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13:39
县域消费市场 - 县域消费者购物习惯和消费观念正加速向一二线城市靠拢 主要受互联网普及和物流体系完善推动 [1] - 未来县域零售将呈现线上线下融合 差异化定位 社区化服务三大特征 [1] 汽车行业品质升级 - 汽车行业需通过品质极致测试突破安全信任危机 而非仅追求纸面参数 [1] - 品质建设是汽车公司实现长期发展的核心要素 短期参数优势难以持续 [1] 科技投资方法论 - 科技投资需具备产业派思维 历史感认知和逆人性操作能力 [1] - 因科技领域不确定性高 投资者需保持定力进行逆向布局 [1] 混动车型市场趋势 - 全球车企电动化战略出现调整 多家公司放缓纯电路线转向混合动力 [1] - 市场数据显示混合动力车型关注度显著提升 成为电动化过渡期关键支点 [1]
【直播预告】重磅揭秘!科技板块下半年如何演绎?
天天基金网· 2025-07-31 12:07
直播活动安排 - 天天基金推出《下半年配置诊疗室》直播特别策划 提供京东卡、遮阳伞等抽奖活动 [1] - 东方基金、北信瑞丰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将于8月1日进行三场主题直播 [1] 科技板块投资展望 - 8月1日14:00直播主题为《抢先看!科技板块下半年如何演绎》 由相关基金公司主讲 [1][3] AI板块投资分析 - 8月1日15:00直播主题为《下半年AI板块行情催化剂是什么》 探讨AI行业驱动因素 [3] 港股科技投资机会 - 8月1日16:00直播主题为《下半年甘谷科技投资机会展望》 聚焦港股科技领域 [5]
QDII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机构加码布局港股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17:53
QDII基金规模与配置趋势 - 截至6月末中国境内QDII基金数量达319只规模6837.7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85%创历史新高[1][2] - 二季度投资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在份额增幅前十中占八席港股科技主题表现尤为突出[1][2] - 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份额大增95.13亿份居首其他科技主题ETF份额增幅在21-36亿份区间[2] - 非科技板块中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QDII)份额增长11.57亿份[2] 全球资产配置动态 - 博时标普5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等权益类QDII基金份额增长显著[3] - 南方亚洲美元收益债券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等固收类QDII产品同样受资金青睐[3] 公募基金港股配置情况 - 内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非QDII)达4048只总资产2.62万亿元环比增1532亿元[4] - 主动型基金港股持仓7343亿元环比增12.8%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升至39.8%的历史高位[4] - 生物科技银行保险板块持仓提升最多媒体娱乐制药零售板块持仓绝对值最高[4] - 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泡泡玛特成为二季度公募增持最多的港股标的[4] 港股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分别上涨27.43%和26.77%领跑全球主要市场[5] - 嘉实基金认为港股科技资产性价比提升AI智能驾驶先进制程是长期方向[6] - 万家基金看好港股因宏观经济反弹全球竞争力企业聚集及降息周期带来的资本流入[6]
劝君不做孙正义
虎嗅APP· 2025-07-24 00:18
孙正义的投资生涯 - 2022年马斯克亏损1650亿美元打破孙正义保持22年的"史上亏钱最多"纪录(原纪录为586亿美元)[3] - 投资风格呈现极端波动性:2020财年创日本企业最高年度净利润,随即因WeWork上市失败刷新单季度亏损纪录[3] - 通过ARM上市实现千亿美元回血,此前曾因监管问题搁置400亿美元出售计划[35] 早期资本积累 - 70年代通过美日电子产业时间差套利:将日本过气游戏机空运至美国销售,物流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3天[11][12] - 80年代受《美日半导体协议》影响前完成原始积累,代购模式依赖国家间产业发展时间差[14] - 1995年投资雅虎200万美元,次年追加1亿美元获30%股份,科网泡沫期间创造近百倍回报[15] 关键投资案例 - 1999年2000万美元投资阿里,2014年上市时回报达2900倍[24][25] - 2005年预判iPhone颠覆性,2006年斥资155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日本子公司,2008年获iPhone日本独家代理权使市占率从17%升至23%[26][27] - 2016年240亿英镑收购ARM,2023年上市后市值超1500亿美元[35] AI领域布局 - 2016年起在季度报告中提及AI超500次,愿景基金向400余家AI公司投入1400亿美元[36] - 但26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AI初创公司中仅投中1家,主要项目被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产业资本垄断[37] - 2019年指出日本AI人才匮乏,2025年计划每年支付30亿美元引入OpenAI技术[40][42] 投资哲学与局限 - 投资逻辑依赖技术代际差套利,从美日电子产业到中美互联网均体现该特点[28] - 与巴菲特形成对比:追求成为创新踏空者而非接盘侠,但受限于日本本土创新生态[45][46] - 当前困境体现为:在AI竞赛中日本缺乏技术人才,软银资本优势被产业资本稀释[41][43]
机构研究周报:有一点2014年底味道,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Wind万得· 2025-07-13 22:42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环境与2014年底有相似之处,包括投资者赚钱效应积累、政策目标明确等,市场等待催化因素 [1][5] - 中长期债市仍值得看好,但短期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1][18] - 资金驱动成为A股主导逻辑,科技板块是核心进攻方向 [4] - 港股具备高性价比及弹性空间,互联网龙头与新消费资产值得关注 [6][7] - 反内卷政策与AI技术驱动下半年行业配置 [9][10] - 美债保持相对突出的投资价值,源于稳定的票息收益和市场对利率中枢下移的预期 [20] 焦点锐评 - 中国6月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首转涨,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14个月新高 [2] - 6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2] - 下半年低通胀格局或将延续,国内政策利率下调空间较大 [2] 权益市场 - A股市场已与传统宏观因子脱钩,资金驱动成为主导逻辑,保险资金全年增量预计近万亿,其中30%用于A股投资 [4] - 科技板块具备高胜率和高赔率的投资逻辑,是资金配置的核心进攻方向 [4] - 港股盈利预期不弱,配置价值凸显,美联储潜在降息及南向资金流入有望继续改善港股流动性 [6][7] - 大类资产表现回顾:万得全A今年以来上涨8.00%,恒生指数上涨20.34%,标普500上涨6.43%,COMEX黄金上涨27.61% [8][9] 行业研究 - 反内卷政策驱动钢铁、新能源等领涨,AI推动科技龙头表现 [9] - Grok-4推出后,AI推理能力大幅跃升,多模态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10] - 短期市场流动性或持续偏强,建议关注港股银行、AI算力、反内卷和稳定币等主题 [11] - 行业表现:房地产一周上涨6.12%,钢铁上涨4.41%,非银金融上涨3.96%,计算机上涨3.22% [12][14] 宏观与固收 - 中长期债市仍值得看好,但短期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18] - 当前转债价格和估值均处于高位,平均收盘价和中位数均达2020年以来93%分位数 [19] - 美债保持相对突出的投资价值,源于稳定的票息收益和市场对利率中枢下移的预期 [20] 资产配置 - 建议继续采取"红利基础仓+小盘成长"的哑铃型配置策略 [22][23] - 红利基础仓重点关注高股息和高自由现金流回报资产,小盘成长方面偏向政策催化效应显著的高弹性次新股 [23]
Google 收编Windsurf,xAI估值或达2000亿美元:2025年投资机构怎么看?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7-12 06:24
宏观背景与科技投资 - 科技投资核心逻辑围绕识别重大技术变革浪潮,从大型机到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当前AI革命影响可能超越以往 [3] - 纳斯达克指数1985年以来年化回报约15%,远超道琼斯指数,科技板块目前占美股总市值近50%,未来可能升至75-80% [5][8][11] - 科技行业领导地位更迭迅速,2015年Top10公司中部分已跌出榜单,新王者如NVIDIA崛起,Top10总市值占比从31%升至47% [15][16] - 科技股高回报伴随高波动,英伟达曾经历7次超50%回撤,市场持续淘汰落后者,约1/3顶尖公司5年内被取代 [12][14] AI超级周期特征 - 微软2025年4月单月处理50万亿AI token,呈现指数级增长,云服务商资本支出从2021年预期1520亿上调至2025年实际3650亿美元 [49][50] - ChatGPT仅用2个月实现月活从400万到8亿,企业AI付费订阅渗透率达42%,速度远超历史同类技术 [53][56] - 用户使用ChatGPT后Google搜索浏览量年增长率从4%降至-8%,AI正改变信息获取方式 [59] - AI芯片分配格局变化,亚马逊GPU份额低于其云收入占比,新兴厂商如CoreWeave获得更多资源 [61] 市场结构与竞争动态 - "Mag7"出现分化,微软AI布局强劲而苹果战略受质疑,电力基础设施公司因AI能源需求受关注 [26][28][31] - 比特币波动性首次与纳斯达克趋同,可能向成熟资产演化,但历史回撤幅度仍达76% [36][39] - SaaS发展轨迹显示AI投资回报周期约5-6年,当前亏损类似早期云计算投入阶段 [64][71] - 1990-1998年高估值伴随高回报的历史可能重演,AI生产力提升或支撑当前估值 [74] 私募市场新生态 - 私募融资两极分化,AI领域占超50%份额,非AI融资持续下滑,大型独角兽融资占比显著提升 [102][107][114] - Anthropic收入增速创纪录,21个月达10亿,随后3个月增第二个10亿,2个月第三个10亿 [119] - 2025年IPO市场强劲反弹,CoreWeave等公司上市后表现优异,符合"40法则"企业受青睐 [121][124][125] - 并购市场复苏,2025年10亿以上交易年化达1350亿,远超2022-2023年水平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