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八条

搜索文档
企业负责人回顾“科八条”,未盈利“潜力股”交出亮眼成绩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07:09
科创板政策支持 - 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支持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明确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企业可上市 [1] - 截至2025年5月底,科创板已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覆盖创新药、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2家未盈利企业IPO获受理,拟融资规模分别为49亿元和21亿元 [3] 未盈利企业财务表现 - 2024年科创板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营收1744.79亿元,同比增长24%,26家公司营收超10亿元 [1] - 54家企业合计净亏损136.41亿元,同比缩亏35.5% [1] - 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科创板市值前10名公司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1.2%和24.3%,较上市前累计增长175.6%和394.8% [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研发投入459.44亿元,同比增长5.86%,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中位数达37.74% [6] - 百利天恒上市后股价从24.7元/股涨至338元/股,市值超千亿,并纳入科创50等指数 [6] - 天岳先进募资32亿元投入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加速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转化 [7] 资本市场工具运用 - 9家科创板企业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标准披露再融资方案,募资规模近250亿元,其中6家为未盈利企业 [4] - 百利天恒董监高薪酬从528.25万元增长至1441.34万元,研发人员薪酬从18.26万元增长至34.06万元,增幅超80% [7] - 天岳先进推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绑定核心人才 [8] 科创板整体表现 - 2024年科创板公司营收14221.70亿元,同比增长0.24%,54家未盈利公司营收增幅超50% [10] - 科创板累计22家公司实现盈利并"摘U",其中3家于2024年完成 [10] - 全市场科创类宽基ETF总规模超2600亿元,"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增70只科创板ETF [10] 企业未来规划 - 百利天恒通过自愿披露公告和"科创3分钟"视频等形式增强投资者沟通 [11] - 天岳先进计划持续优化财务透明度并运用资本市场工具筹集长期资金 [11]
“科八条”一周年:逾八成公司披露行动方案,新增产业并购超百单
第一财经· 2025-06-11 06:02
科创板股权激励计划 - 截至2025年5月底已有超430家科创板公司推出超760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超7成涵盖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核心业务人员超14万余人次 [1][3] - 高凌信息提出2025年将动态优化薪酬结构体系建立与岗位价值业绩贡献紧密挂钩的分配机制重点强化产研团队的项目里程碑奖励和技术成果转化激励同步推进股权激励计划 [3] 科创板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 - 自去年1月科创板率先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以来已有逾八成公司披露了相关行动方案2024年及2025年披露行动方案的公司分别有470家479家其中科创50科创100成份股公司连续两年实现全覆盖 [1] - 多数科创板公司在2025年度行动方案中提出将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产品研发推动专利技术向实践应用落地转化 [2] 科创板研发投入与专利成果 - 2024年科创板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680.78亿元最近3年复合增速达10.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 [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2024年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数量已超过2万项36家科创板公司斩获中国专利奖相关荣誉 [2] - 盛美上海提出2025年将保持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15%左右 [2] 科创板并购重组动态 - 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新增披露产业并购超100单已披露交易金额超330亿元 [2] - 华海诚科2024年以现金收购同行业头部企业衡所华威30%股份2025年将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剩余70%股权 [1] - 三友医疗收购的企业水木天蓬今年2月已100%纳入合并报表今年将从业务技术资产财务及人员等维度推进深度融合 [1] - 海光信息拟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规模预计超千亿元 [2] 科创板公司技术商业化进展 - 佰维存储称2025年将推动第一款自研主控在智能穿戴手机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并推进下一代主控芯片UFS的研发 [2]
定了!6月举行,将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06:15
2025陆家嘴论坛概况 - 2025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举办,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4] - 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与上海市市长共同担任轮值主席 [4] - 自200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五届,是我国最权威的金融论坛之一,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常借此平台发布重大政策 [5] 重大政策发布 - 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将在论坛期间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发挥论坛在金融改革开放中的风向标作用 [3][4] - 未来将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推进三方面工作:发挥金融"试验田"作用、拓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开放成果、统筹开放与安全 [4] 高层参与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将出席开幕式并作主题演讲 [6][7]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也将发表主题演讲 [6][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人民银行与上海市政府已出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等政策,包括支持债券市场"科技板"、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试点等 [7] - 上海金融监管局通过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吸引外资机构集聚、引导创新发展等措施展示金融业开放成果 [9][10] - 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取得五方面进展:优化政策体系、实现产业链闭环运营、完善交易规则、平台扩量提质、加快数字化转型 [10] 科创板发展成效 - "科创板八条"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超80%公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近200家公司回购增持金额达180亿元,370余家公司分红390亿元 [12] - 证监会将持续强化投资者保护,对违法违规退市企业立体化追责,建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12] 资本市场支持举措 - 资本市场将从五方面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深化科创板改革、培育一流投行、打造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对外开放、强化法治科技保障 [13] - 证监会将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委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 [13]
2025陆家嘴论坛,日期定了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05:01
2025陆家嘴论坛概况 - 论坛将于2025年6月18日至19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1] - 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上海市市长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 [1] 论坛参与嘉宾与议程 - 70余名中外嘉宾将出席并发表演讲,包括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匈牙利央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香港财政司等机构负责人 [2] - 设置8场全体大会,议题涵盖全球货币政策协调、资本市场发展、沪港金融合作、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等 [2] - 安排3场专场活动,聚焦再保险市场建设、金融法治国际实践、科创金融支持硬科技企业等议题 [3] 上海金融开放成果 - 上海拥有1782家持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占比约1/3 [3] - "沪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深化,110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债券近4.5万亿元 [6] -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30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7% [6] - 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累计注册机构99家,登记业务保费超1200亿元 [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 重点建设现代金融"四个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4] - 中国人民银行正加快推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储备 [5] - 上海将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扩大制度型开放,在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机制 [3] 科创板改革进展 - "科创板八条"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新受理9家企业IPO,14家企业上市,覆盖半导体、新材料等行业 [8] - 科创债发行"绿色通道"成效初显,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新增重大资产重组项目20单(2025年) [8] - 科创板指数增至29条,新增48只ETF募集资金338亿元 [9] - 近200家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金额180亿元),370余家公司分红390亿元(2024年) [9] 资本市场政策落地 - 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在上海落实,包括优化主板上市生态、发展科创债与绿色债市场 [10] - "并购六条"发布后,10余家上海上市公司完成并购重组 [10]
上海:370余家公司2024年合计分红近390亿元
快讯· 2025-05-30 03:09
科创板公司动态 - 近200家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 金额近180亿元 [1] - 370余家公司推出2024年分红方案 合计分红近390亿元 [1] 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 - 对违法违规退市的科创板企业和实控人进行立体化追责 [1] - 与司法机关建立纠纷多元化解等保障机制 [1] - 与仲裁机构协作开展证券仲裁试点 [1] 政策推进方向 - 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实落地 [1] - 进一步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 [1] -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重组新规明确预期 并购市场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18:56
核心观点 - "重组六条"的出台将给并购市场注入确定性预期,释放市场活力,引导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稳致远 [1] - "重组六条"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法治化提高、市场化增强、常态化发展、国际化水平提升、专业化与复杂性增强、并购整合效果成为关键指标 [1][5][6][7][8][9][10][11][12][13] - 上市公司应对策略包括:将并购重组纳入发展战略、建立专业团队、加强合规管理、重视并购整合 [14][15][16][17] 政策演变与市场影响 - 2014年国务院发布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意见后,2015年并购重组交易出现"井喷式"增长,被称为"并购元年" [2] - 2015年后监管加强规范,包括修改借壳上市规定、设定IPO被否企业重组上市条件等,使市场进入规范发展期 [2] - 2018年10月起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小额快速"审核、提高配套资金比例、试点定向可转债等,为并购重组"松绑" [3] - 2024年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相继发布,推动并购重组交易单数和金额大幅上升 [3] - "重组六条"是"并购六条"内容的法治化体现,包括建立分期支付机制、提高监管包容度、新设简易审核程序等六方面修改 [1] 六大发展趋势 法治化程度提高 - 监管政策将转化为具体法律规范,提高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5] - "并购六条"中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审核效率等政策将转化为具体规范 [5] 市场化程度增强 - 从行政主导的"拉郎配"式并购转向市场主体依据规则发起的市场化并购 [6] -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证券市场改革推动市场化程度提升 [6] 常态化发展 - 政策允许符合商业逻辑的跨界并购,建立储架发行与分期支付制度 [7] - 科技进步促使公司持续进行资产重组以保持竞争力 [7] - 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活跃,并购重组将成为日常营运常态 [8] 国际化水平提升 - 初期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引入境外投资者、发行B股、现金收购境外资产 [9] - 2024年《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允许外国投资者成为战略投资者,丰富国际支付工具 [10] - A+H股模式为"出海"战略提供支持,提升国际化水平 [10] 专业化与复杂性增强 - 并购重组涉及控制权变动、资产重组、股份回购、分立等复杂业务 [11] - 需要专业知识储备和周密方案设计,案例显示专业化不足易导致失败 [11] - 交易执行中需多方协调,利益诉求隐晦性增加博弈复杂性 [12] 并购整合效果成为关键 - 程序完成是基础标准,但长期看整合效果才是成败关键 [13] - 收购后整合困难,管理失控或人事纷争易导致业绩下滑 [14] - 需从规划阶段就考虑整合方案及成本 [17] 上市公司应对策略 纳入发展战略 - 并购重组应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化手段 [14] - 需将其融入整体发展战略而非仅视为金融工具 [14] 建立专业团队 - 可组建专业团队或与并购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 [15] - 通过委派高管与专业机构对接管理合作过程 [15] 加强合规管理 - 需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合规培训,防范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16] - 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导致并购重组进程受阻 [16] 重视并购整合 - 需在规划阶段就将整合方案及成本纳入考量 [17] - 整合不力易导致业绩下滑或引发纠纷 [17]
“科创板八条”成效初显:ETF数量翻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4-16 02:13
科创板市场发展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市场呈现积极变化 科创板指数和ETF产品加速丰富 配套机制不断完善 有力引导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 [1] - 上交所上市的科创板ETF数量已达71只 总体规模近2500亿元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新增42只科创板ETF上市 相比发布前数量实现翻倍 [1] - 布局科创板ETF的基金公司数量大幅增长至26家 较"科创板八条"发布前增加12家 [1] 市场影响与未来展望 - "科创板八条"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丰富资本市场产品供给 吸引更多资金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 [1] - 科创板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 未来随着相关配套机制持续优化 科创板有望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