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升级

搜索文档
食饮24年与25年一季度业绩综述:业绩分化加大,经营战略重要性凸显
联储证券· 2025-05-16 10: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食饮行业业绩分化加大,公司经营管理能力与业务战略重要性凸显 [3] - 2024 年食品饮料板块业绩稳健增长,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放缓,需求下滑压力仍存 [3][10] - 以饮料、零食子行业为代表的结构性增长有亮点,部分产品/渠道同比增速超 30% [3] - 消费刺激政策值得期待,食饮消费结构升级仍具潜力,需求恢复与结构调整后有望“年胜一年” [4][41] 各部分总结 食饮整体 - 2024 年食饮行业营收 10877.93 亿元,同比增长 3.91%(放缓 4.06pp),扣非归母净利润 2104.49 亿元,同比增长 6.07%(放缓 10.35pp),25Q1 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 2.52%、2.98% [10] - 24 年零食、软饮料营收增速领先,分别为 56.06%、12.61%,调味品、白酒实现全年营收个位数增长,其他子板块营收下滑;归母净利润方面,肉制品、软饮料、零食、啤酒、调味品和白酒实现正增 [15][16] - 2024 年食饮半数子行业盈利能力提升,部分子行业因上游包材和原料成本回落利润改善,部分因产品或渠道结构调整利润承压 [18] 白酒 - 2024 年白酒行业营收利润同比增长均超 7%,A股 上市公司中营收利润双增者过半 [21] - 高端白酒产品结构下沉,毛利率略降,费用投放增加,自营、直销渠道增多,茅五泸 24 年均保持业绩增长 [21] - 中高端白酒竞争加剧,销售费用率普遍提升,次高端增长承压,400 元以下价格带产品增长占优,区域龙头相对占优 [22][24] - 大众白酒受消费降级影响,白酒业务实现个位数增长,经营侧重于向外拓展 [24] 软饮料 - 24 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的 A 股上市公司仅东鹏饮料和承德露露,东鹏饮料全渠道精耕、多品类布局、规模效应提升,增长领先 [26] - 其他软饮料公司营收下滑因茶饮市场竞争、消费需求变化、销售渠道单一 [26] - 建议关注积极迎接健康化、功能化趋势,加快渠道端转型布局的公司 [27] 休闲食品 - 2024 年零食行业增速优先,烘焙食品其次,熟食相对落后,出圈和调整企业兼而有之,部分企业靠渠道扩张和产品策略实现增长 [29] - 线下门店商超客流量下滑,烘焙食品和熟食营收压力大,部分零食企业面临产品迭代压力,部分渠道调整企业利润承压 [30] - 25 年零食量贩领域渠道扩张或放缓,建议关注平台/渠道型公司和生产型公司相关情况 [30] 调味品 - 24 年调味品行业增长优于 25Q1,24 年受益于成本下降和复合调味品市场扩容,60%上市公司业绩不错,一季度动销偏弱,库存有望去化 [32] - 海天味业进行渠道改革和品类多元化,安琪酵母收缩制糖业务,专精酵母领域,拓展国外市场 [32] 啤酒 - 啤酒消费升级放缓,腰部企业增长,行业龙头并购动作频频,产品创新有望加速 [34] - 25Q1 各酒企业绩“开门红”,行业进入补库存周期,传统啤酒产品增长有压力,精酿啤酒等多元化需求有潜力 [35] - 建议关注有新品研发、联名合作且市场培育有成效的公司 [35] 乳制品 - 乳制品行业传统液奶和冷饮产品需求遇冷,原奶价格低位改善毛利率,乳企业绩盈亏不一 [37] - 营收利润双增企业有贝因美、一鸣食品和海融科技,龙头企业减负前行,区域乳企新业务/渠道/产品推动进程不一 [37][38] - 行业增长 25Q1 整体优于 24 年,固态产品销售增速优于液态,龙头经营有韧性,渠道下沉或加大区域乳企竞争压力 [39] 投资建议 - 白酒战略性投资地位减弱,有望估值修复,关注需求培育,高端白酒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区域龙头或有亮眼表现 [4][41] - 调味品关注餐饮恢复和连锁化带来的龙头市场集中度提升机会,关注功能性、复合性产品研发销售 [4][41] - 乳品有望迎来品类升级带来的国产替代和需求扩容机会,常温奶需求下滑或给部分区域乳企造成压力 [4][41] - 软饮料全渠道和多元化布局胜率大,传统饮料企业转型后有望逆境反转 [4][41] - 啤酒关注国产替代环境下的新品突围和结构性升级进程 [4][41] - 休闲食品关注平台型企业规模扩张后的利润增长,生产型企业新增渠道营收增速和新品迭代进展 [4][41]
山西汾酒(600809):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步稳行健,笃志进取
东吴证券· 2025-04-30 04: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增 12.8%、17.3%,24Q4 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降 10.2%、11.3%;25Q1 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增 7.7%、6.2%,Q1 销售费率上升致利润增速略慢于收入 [7] - 24FY 腰部、青花均有较快增长,结构推升毛利率表现超预期,税金比率同比回落;25Q1 结构持续抬升,费率略有波动 [7] - 调整 20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35、154 亿元,更新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81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5 - 27 年 PE 为 18/16/14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1,928|36,011|40,058|44,968|51,964| |同比(%)|21.80|12.79|11.24|12.26|15.5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438|12,243|13,470|15,355|18,102| |同比(%)|28.93|17.29|10.02|14.00|17.89| |EPS - 最新摊薄(元/股)|8.56|10.04|11.04|12.59|14.84| |P/E(现价&最新摊薄)|23.72|20.23|18.39|16.13|13.68|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 202.99 元,一年最低/最高价 147.01/273.68 元,市净率 6.45 倍,流通 A 股市值 247,640.54 百万元,总市值 247,640.54 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 31.47 元,资产负债率 30.75%,总股本 1,219.96 百万股,流通 A 股 1,219.96 百万股 [6] 事件 - 公司发布财报,2024 年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增 12.8%、17.3%,24Q4 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降 10.2%、11.3%;25Q1 收入、归母利润分别同增 7.7%、6.2%,Q1 销售费率上升导致利润增速略慢于收入 [7] 24FY 情况 - 分产品:酒类收入同增 13.0%,青花同增约 15%,复兴版同比回落,青 20/25 增速快于青花整体;腰部产品同增近 20%,老白汾增速快于巴拿马;玻汾全年增速降至持平左右 [7] - 分区域:省内省外齐头并进,全年分别同增 11.7%、13.8%;省内玻汾减量,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占比略降 0.4pct 至 37.6%;省外 24Q4 严格控货,全年增速下移 [7] - 财务指标:销售净利率同比 +1.3pct 至 34.0%;毛利率同比 +0.9pct 至 76.2%,24Q4 毛利率同比高增 5.3pct;税金及附加比率同比 -1.8pct 至 16.5%;销售、管理(含研发)费率同比 +15.8%、+23.6%,费率同比 +0.3、0.4pct [7] 25Q1 情况 - 收入端:酒类收入同增 7.7%,青花增速与整体基本一致,青 26 带动高价位青花增长修复,青 20 高单增长;腰部产品双位数增长;玻汾开年同比略增;省内、省外收入同增 8.7%、7.2% [7] - 收现端:收现比回落 9.1pct 至 83.5%,24Q4 + 25Q1 公司收入 +△预收同增 2.7%(略慢于收入增速 3.2%) [7] - 利润端:销售净利率同比 -0.6pct;毛利率同增 +1.3pct;销售费用同比 +33.1%,费率同比 +1.8pct,全年预计销售费率回归至持平附近 [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2024 年度公司分红率提升至 60%,对应 24 股息率达 3.0% - 调整 2025 - 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35、154 亿元(前值为 135、156 亿元),同比 +10%、14%,更新 2027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181 亿元,同比 +18%,当前市值对应 2025 - 27 年 PE 为 18/16/14X,维持“买入”评级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 | | | |流动资产|44,034|50,769|56,193|62,575| |非流动资产|9,461|10,904|12,309|14,409| |资产总计|53,495|61,673|68,502|76,985| |流动负债|17,963|19,645|19,185|18,761| |非流动负债|328|688|688|688| |负债合计|18,291|20,332|19,873|19,448|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4,754|40,877|48,150|57,039| |少数股东权益|451|464|480|498| |所有者权益合计|35,204|41,341|48,630|57,537| |负债和股东权益|53,495|61,673|68,502|76,985| |利润表(百万元)| | | | | |营业总收入|36,011|40,058|44,968|51,96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8,570|9,564|10,610|11,837| |税金及附加|5,933|6,810|7,645|8,834| |销售费用|3,726|4,141|4,575|5,078| |管理费用|1,447|1,589|1,718|1,859| |研发费用|148|177|204|235| |财务费用|(10)|(22)|(7)|(12)| |加:其他收益|11|7|5|5| |投资净收益|324|310|350|220| |公允价值变动|0|0|0|0| |减值损失|7|30|8|10| |资产处置收益|0|0|0|0| |营业利润|16,539|18,147|20,586|24,369| |营业外净收支|(10)|0|(10)|(6)| |利润总额|16,529|18,147|20,576|24,362| |减:所得税|4,276|4,664|5,206|6,242| |净利润|12,253|13,483|15,370|18,120| |减:少数股东损益|10|13|15|1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243|13,470|15,355|18,102|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0.04|11.04|12.59|14.84| |EBIT|16,205|17,755|20,212|24,117| |EBITDA|16,789|18,135|20,689|24,674| |毛利率(%)|76.20|76.13|76.40|77.22| |归母净利率(%)|34.00|33.62|34.15|34.84| |收入增长率(%)|12.79|11.24|12.26|15.5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7.29|10.02|14.00|17.8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12,172|9,907|10,494|12,086| |投资活动现金流|(3,929)|(3,461)|(1,490)|(2,390)| |筹资活动现金流|(5,734)|(7,356)|(8,101)|(9,233)| |现金净增加额|2,510|(911)|903|463| |折旧和摊销|584|380|477|557| |资本开支|(635)|(1,864)|(1,839)|(2,609)| |营运资本变动|(347)|(3,575)|(4,973)|(6,333)|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 | | | |每股净资产(元)|28.49|33.51|39.47|46.75|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220|1,220|1,220|1,220| |ROIC(%)|37.02|33.98|33.16|33.45| |ROE - 摊薄(%)|35.23|32.95|31.89|31.74| |资产负债率(%)|34.19|32.97|29.01|25.26|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23|18.39|16.13|13.68| |P/B(现价)|7.13|6.06|5.14|4.34| [12]
百联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5.93亿元,品牌战略升级锚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1: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5.93亿元,利润总额增长25%至5.48亿元,归母净利润小幅增长至1.93亿元 [1] - 三大核心业态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营收分别实现4.20亿元、5.40亿元、4.30亿元 [1] 行业趋势 - 国内消费市场出现积极变化,2025年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显著加快 [1] - 中国零售行业朝着创新、多元、提质的方向发展,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1] 公司战略 - 公司推动深化产融协同赋能零售、核心商圈重点商业体建设、业态品牌升级创新拓展、探索时尚消费品产业发展 [1] - 以"商业零售为核心引擎的一体两翼战略"突围,强化资产运营与资本运营 [2] - 未来将持续深化"品牌化,数字化,专业化"创新战略,构建"数据驱动+组织驱动+资本驱动"的三轮驱动 [3] 品牌合作与营销 - 与21家品牌集团44个品牌签署首期"品牌联合生意计划",以6大支撑与品牌合作伙伴形成深度共创共生关系 [1] - 联动旗下百货、购物中心及奥特莱斯三大业态,引入敦煌IP打造场景化春节营销 [2] - 旗下在沪成员企业近400家餐饮商户参与上海消费券活动,3月1日—2日餐饮销售同比增长逾10%,客流提升超两成,商场整体销售同比增长约6% [2] 商业活动与创新 - 第一八佰伴创意打造"春日絮语 妆点食光"私享沙龙,第一百货举办zào点市玩味LAB2.0市集,淮海755"花开好市"推动情绪消费体验 [3] - 聚焦核心商圈,积极推动全品类消费活力,塑造全新商业空间 [3]
国内消费向新而行!港股消费ETF(159735)跟踪指数涨0.60%,实时成交额突破4500万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02:45
港股市场表现 - 4月29日港股市场低开高走,新能源车、社交、短视频、餐饮连锁、传媒等大消费方向弹性居前 [1] - 港股消费指数成分股中,零跑汽车涨超7%,美团-W、理想汽车-W涨超3%,中升控股、百胜中国、哔哩哔哩-W、吉利汽车、阅文集团等上涨 [1] - 港股消费ETF(159735)当前折价0.67%,买入性价比凸显 [1] 消费行业变革 - 中国消费品和零售行业正迎来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深刻变革 [1] - 从居民消费结构看,服务性消费占比上升,交通、教育等领域需求增长显著 [1] -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推动消费偏好转向情绪价值和质价比,健康与数字消费理念逐渐渗透各年龄段 [1] - 消费者需求趋势看,情绪价值、质价比及可持续消费成为核心诉求 [1] 港股消费ETF特点 - 港股消费ETF(159735)跟踪港股消费指数,是"更新的消费" [1] - 相较A股消费以白酒高端消费为主,港股消费板块中电商、餐饮、旅游、文娱传媒、国潮服装等新型消费比例更高 [1] - 港股消费板块服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占比也更高,或更能充分反映本轮大力提振消费政策驱动下的消费景气复苏 [1] 政策支持 - 政治局会议强调了"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方向 [2] - 明确提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 - 政策出台为消费板块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 - 通过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活力 [2] - 税务总局修订《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降低离境退税起退点并提高现金退税限额,有望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来华消费 [2] 相关产品 - 港股消费ETF(159735) [3]
沃尔玛、来伊份、万辰集团等31家零售企业发布全年财报/预告,仅10家营收增长!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4 00:3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但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1][2] - 31家零售上市企业中仅10家实现营收增长,13家利润增长,全球化企业表现优于传统企业[4][19] - 传统零售业态承压,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电商渗透率攀升、即时消费需求爆发、低价折扣业态崛起重塑行业格局[5][31] 综合零售企业表现 - **沃尔玛**:全年营收6481亿美元(+6%),净利润155.11亿美元(+32.8%),全球电商销售额300亿美元(+23%),中国区电商渗透率48%[7][19] - **名创优品**:总营收170亿元(+22.8%),海外营收占比近40%(+41.9%),毛利率44.9%(+3.7pct)[13][19] - **苏宁易购**:营收567.91亿元(-9.32%),净利润6.12亿元(+114.93%),但扣非净利润亏损10.25亿元,资产负债率90.63%[8][9] - **百联股份**:营收276.75亿元(-9.32%),净利润15.67亿元(+292.73%),但扣非净利润仅1.11亿元(-42.88%)[10][11] - **国美零售**:营收4.74亿元(-26.76%),净亏损116.29亿元,毛利率下降11.28pct[15][19] 超市业态表现 - **联华超市**:营收197.1亿元(-9.7%),净亏损收窄至3.4-3.8亿元(2023年亏损7.91亿元)[21] - **红旗连锁**:营收101.23亿元(-0.09%),净利润5.21亿元,抖音直播销售额超10亿元[22] - **步步高**:净利润12.1亿元(+164.16%),引入胖东来模式后试点店日均销售额增长10倍[27] - 行业趋势:传统超市营收普遍下滑,会员店增速超20%,折扣零食店渗透率超30%[31] 零食店业态表现 - **万辰集团**:营收323.29亿元(+247.86%),净利润2.94亿元(+453.95%),量贩零食业务占比98.33%,门店总数达14196家[33][37] - **来伊份**:预计净亏损8600万元(同比下滑251%),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35][38] - 行业分化:量贩零食高速增长,传统品牌良品铺子、来伊份面临盈利压力[37][38] 核心趋势总结 - 全球化布局与模式创新成为增长关键,如沃尔玛全渠道、名创优品海外扩张[7][13][19] - 传统企业通过供应链优化(步步高裸价采购)、业态融合(红旗连锁私域运营)寻求转型[22][27][41] - 新兴业态冲击显著:量贩零食、会员店、即时零售等细分赛道增速超20%[31][33][43]
消费者余钱去哪儿了?主要用于储蓄,越来越多人愿为快乐买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07:22
"消费者家庭日常支出之外的余钱主要用于储蓄、子女培养教育、旅游、还房贷和医疗。其中,储蓄排名第一,旅 游消费表现强劲。"4月20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如是显 示。 《报告》还指出,尽管一季度消费者意愿较此前有所回升,但整体偏弱。 基于这样的调查结果,作为今年"头号任务"的提振消费,着力点该放在哪里?对此,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立 信数据研究院在4月20日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解读。 根据《报告》,"余钱"用途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储蓄、子女培养教育、旅游、还房贷、医疗,选择比重分别为 48.8%、45.5%、33.1%、32.6%、29.3%,此外,10.4%的消费者表示在日常消费开支之外"没有余钱"。值得注意的 是,消费能力强的高收入消费者的储蓄意愿持续高于中等的低收入消费者。 然而,在总体消费意愿偏弱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旅游消费仍表现出较强劲的需求。《报告》分析认为,一方面体 现了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仍在延续,另一方面也表明旅游作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消费,对于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困扰 的消费者来说,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据南都记者采访和观察, ...
东西问丨匡贤明:“消博会”如何助力全球消费市场繁荣与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4-15 02:57
文章核心观点 消博会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和中国唯一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适应中国消费市场发展趋势,在汇聚全球高端品牌、反映消费市场趋势、促进国际消费交流合作、助力海南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消费市场繁荣与发展 [3][4] 消博会基本情况 - 2025年4月13 - 18日在海南海口举办第五届消博会,自2021年首办至今已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3][7] - 是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促进全球消费精品展示和交易的国家级展会,为全球企业提供展示推广平台,助力中国与全球消费领域合作交流 [4] 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情况 -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1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2万亿元增长到48.3万亿元,2001 - 2023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4018元增长到36002元 [5] - 消费结构升级,2013 - 2024年居民服务型消费支出占比从39.68%提升到46.11%,服务消费成重点,新场景新品类涌现,多业态联动凸显 [5] 消博会反映的消费市场趋势 - 成为展示中国消费市场、助力国际品牌进入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参展国家、企业和展品数量稳步扩大,第五届有71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余个品牌、65家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参展 [7] - 服务领域企业成亮点,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设置展区,展示多种消费形态融合场景 [7] - 新消费业态参展增多,适应中国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第五届首次设立新消费科技展区,展示新消费品类和新技术 [7] 消博会促进国际消费合作的作用 - 构建全球消费资源聚合平台,吸引全球头部品牌与中国市场对接,推动中国优质消费品走出去,联动国内国际市场 [10] - 推动消费趋势与新消费科技整合,通过展示助力新消费国际合作和升级,依托海南政策创新物流等体系,降低全球消费品流通成本 [12] - 以高水平开放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东盟特色产品与中国对接,促进中日韩产业链互补,推动海南成为中国 - 东盟经贸合作交汇点 [12] 消博会对海南建设的积极作用 - 带动海南商旅文体健消费场景融合创新,为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注入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带动新业态发展,助力从传统旅游向综合服务消费转型 [12] - 优化海南营商环境,助力自贸港政策落地与制度创新,提升海南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13] 消博会与海南自贸港政策叠加效应 - 2025年消博会与海南高水平开放政策叠加将释放更大效应,更突出服务消费,吸引服务消费回流 [13] - 更突出国际化,建立适应中国居民需求的国际化产品与服务体系 [14] - 更突出与RCEP区域合作,利用海南地理优势扩大“消博效应”,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