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态乳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海通国际:维持伊利股份“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36.6元
格隆汇APP· 2025-09-19 07:37
财务表现 - 25H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00亿元 25Q2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44.65% [1] - 奶粉及奶制品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3% 冷饮收入82.29亿元同比增长12.4% [1] - 海外冷饮收入增长14.4% 羊奶粉收入增长65.7% [1] 业务结构 - 液态乳收入361.26亿元同比下滑2.1% 低温白奶收入增速超过20% [1] -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份额达18.1%位列全国第一 成人粉市占率26.1%居行业首位 [1] - 常温酸奶 常温乳饮料及高端白奶市占率提升 冷饮线上线下零售份额保持行业第一 [1] 行业趋势 - 原奶供需逐步平衡 奶价企稳回升 [1] - 消费结构升级与健康需求提升 [1] - 公司多元化结构保证业绩韧性 在各主要品类形成稳固优势 [1] 估值评级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5年21xPE 目标价为36.6元 [1]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伊利股份(600887):跟踪报告:龙头经营韧性凸显,静待周期上行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8 09:0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36.60元人民币[1][2][5]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韧性凸显 上半年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 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3][11] - 多元化业务结构保障业绩稳定性 奶粉业务增长14.3% 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18.1%位居全国第一[3][12]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毛利率提升1.14个百分点至36.05% 销售费用率下降1.11个百分点[4][13] - 战略聚焦高端化与国际化 通过新品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驱动长期增长[5][15][16] 财务表现 - 2025年预计营收1186.05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110.23亿元增长29.1%[2][5][17]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1.74/1.95/2.07元 对应PE倍数16/14/14倍[2][5][10]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毛利率稳定在34%以上 ROE从15.9%提升至20%以上[2][9] 业务板块分析 - 液态乳收入361.26亿元同比下滑2.1% 但高端白奶市占率提升 低温白奶增速超20%[3][12] - 冷饮业务收入82.29亿元增长12.4% 线上线下零售份额保持行业第一[3][12] - 海外业务快速扩张 冷饮和羊奶粉收入分别增长14.4%和65.7%[3][12] 运营效率 - 通过数字化赋能强化精细化管理 提升渠道效率[4][14] - 积极拓展会员店、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机会[4][14] - 加强与上下游深度合作 保持渠道库存健康水平[4][14] 行业展望 - 原奶供需逐步平衡 奶价企稳回升有利于行业复苏[5][16] - 消费结构升级与健康需求提升带来长期发展机遇[5][16]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5][16]
伊利股份(600887)2025年半年报点评:Q2业绩季环比改善 盈利水平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30 00:5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72.00亿元,同比下降4.39% [1] - 单季度看,Q2营收同比增长5.77%至289.1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65%至23.26亿元 [1] 分业务收入表现 - 上半年液体乳收入361.26亿元,同比下降2.06% [1] - 奶粉及奶制品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 [1] - 冷饮产品收入82.29亿元,同比增长12.39% [1] - Q2液体乳收入164.86亿元,同比下降0.84%,降幅季环比收窄 [1] - Q2奶粉及奶制品收入77.65亿元,同比增长9.66% [1] - Q2冷饮业务收入41.24亿元,同比增长37.97% [1] 盈利能力分析 - Q2毛利率34.19%,同比提升0.61个百分点 [2] - Q2销售费用率19.87%,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 [2] - Q2管理费用率3.77%,同比上升0.51个百分点 [2] - Q2净利率7.94%,同比提升2.00个百分点 [2] 业绩驱动因素 - 液体乳需求弱复苏,但基于去年同期低基数实现增长 [1] - 原奶价格呈下降趋势,成本端压力缓解 [1] - 去年减值损失基数较低 [1]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毛利率提升 [2] - 生育政策及人口预期改善催化奶粉业务增长 [1] 未来展望与估值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75元,对应PE估值16倍 [2]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1.87元,对应PE估值15倍 [2] - 公司作为乳品龙头经营具有韧性 [2] - 期待生育政策刺激下乳品需求边际改善 [2]
伊利股份(600887):利润表现亮眼,高质量发展兑现
华泰证券· 2025-08-29 07:0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1][6] - 目标价36.25元人民币 [4][6] - 当前收盘价27.69元人民币(截至8月28日) [7] 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总收入619.3亿元,同比+3.4% [1] - 25H1归母净利润72.0亿元,同比-4.4% [1] - 25H1扣非净利润70.2亿元,同比+31.8% [1] - 25Q2营业总收入289.1亿元,同比+5.8% [1] - 25Q2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44.6% [1] - 25Q2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同比+49.5% [1] - 25H1归母净利率11.7%,同比-1.0个百分点 [1][3] - 25Q2归母净利率8.1%,同比+2.2个百分点 [3] 业务分部表现 - 液奶业务25H1收入361.3亿元,同比-2.1% [2] - 冷饮业务25H1收入82.3亿元,同比+12.4% [2]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25H1收入165.8亿元,同比+14.3% [2] - 25Q2液奶收入164.9亿元,同比-0.8% [2] - 25Q2冷饮收入41.2亿元,同比+38.0% [2] - 25Q2奶粉及奶制品收入77.7亿元,同比+9.7% [2] 盈利能力分析 - 25H1毛利率36.0%,同比+1.3个百分点 [3] - 25Q2毛利率34.2%,同比+0.6个百分点 [3] - 25H1销售费用率18.3%,同比-1.1个百分点 [3] - 25Q2销售费用率19.9%,同比-0.7个百分点 [3] - 25H1毛销差17.9%,同比+2.3个百分点 [3] - 25Q2毛销差14.5%,同比+1.2个百分点 [3] - 25H1管理费用率3.8%,同比-0.1个百分点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5年收入1193.2亿元(较前次-0.3%) [4] - 预计26年收入1235.2亿元(较前次-0.6%) [4] - 预计27年收入1273.9亿元(较前次-0.5%) [4] - 预计25年毛利率35.2%(较前次+0.6个百分点) [4] - 预计26年毛利率35.4%(较前次+0.6个百分点) [4] - 预计27年毛利率35.5%(较前次+0.7个百分点) [4] - 预计25年EPS 1.81元(较前次+4%) [4] - 预计26年EPS 1.99元(较前次+3%) [4] - 预计27年EPS 2.14元(较前次+5%) [4] - 参考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 20倍 [4] 行业与公司展望 - 液奶业务渠道库存处于合理水位 [1][2] - 奶粉业务持续领跑行业,婴配粉表现强势 [2] - 冷饮业务渠道调整基本结束,恢复正增长 [1][2] - 原奶成本红利持续显现 [3][4] - 期待中秋&国庆双节销售拉动 [1][2]
阳光乳业:上半年营收2.37亿元,同比减少7.03%
北京商报· 2025-08-19 10:34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2.37亿元 同比减少7.0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981.95万元 同比增加8.27%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液态乳、含乳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低温乳制品系列、低温乳饮料系列、常温乳制品系列、常温乳饮料系列 [1] - 低温产品是公司核心产品 [1]
如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FBIF2025,全球食品品牌稳拓新域!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10 15:07
FBIF2025食品饮料创新论坛核心观点 - 行业进入"稳拓新域"时代,需兼顾存量市场稳守与增量市场开拓[3][4] - 食品饮料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比拼精细化运营与战略韧性的"内功时代"[3] - 短期看市场表现,长期看企业能力,终局看企业文化[6][12]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城镇快消品市场同比增长4.2%,饮料类目表现亮眼[16] - 镇级市场增长达10.4%,本土品牌增长5.8%,进口产品同比下滑1.7%[16] - 46.4%企业计划通过降本增效、产品创新和供应链改革实现利润增长[16] - 75%中国大中型企业已开始部署AI相关应用[17] 企业增长策略 - 百事公司提出四大增长秘诀:长期主义、把握新兴机遇、以人为本差异化、提升组织韧性[22][23] - 农夫山泉14大水源地构建弹性,蜜雪冰城95%收入来自供应链,东鹏电解质饮料收入占比近10%[17] - 泡泡玛特海外及港台业务收入占比近40%,比亚迪海外营收占比近30%[17] AI与数字化应用 - AI被视为"所有企业的必答题",将重塑零售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5][27][28] - 麦当劳中国通过"一箱一码"项目实现供应链可追溯性,餐饮行业首例[44] - 多点Dmall与英伟达共创AI应用场景,包括AI出清、AI客服、AI巡检[28] 功能饮品市场洞察 - 日本小容量利乐包装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70%消费来自老年人和成人群体[31] - 日本蛋白饮料渗透率20%,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消费动机存在差异[34] - 韩国即饮蛋白饮料分为均衡营养型(普通成人)和运动营养型(年轻活跃人群)[34] 出海战略与实践 - 东鹏饮料出海采用四种模式:纯代理制、全资子公司、合资、特许经营[52] - 伊利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81个生产基地,产品销往60多国[58] - 正大集团建议关注泰国市场的健康化食品、即食食品、膳食补充剂趋势[37] 并购与国际扩张 - 华润啤酒强调并购中文化融合需分阶段推进,过快整合易导致问题[65][66] - 厚生投资15年完成20余项并购,认为中国企业应保持文化自信与谦卑[68] - 可口可乐前高管指出中国企业数字化能力可助力跨国并购[69]
乳业巨头相继推出巨额生育补贴 我国乳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多维竞争
文章核心观点 两大乳业龙头飞鹤和伊利推出生育补贴活动,符合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方向,凸显乳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多维竞争,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有商业利益考量,未来企业响应政策需注重商业可持续性 [1][4][6] 精准契合政策导向 - 国家和地方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全国23个省份推出不同程度生育补贴政策,形成多元化支持体系 [2] - 呼和浩特3月13日发布育儿补贴政策,覆盖一孩至三孩家庭,补贴最高达10万元,还配套牛奶消费券,将乳制品消费与生育激励深度绑定 [2] - 政策激发乳制品市场消费潜力,乳业巨头迅速跟进,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成行业新动向 [2] 企业生育补贴举措 - 飞鹤4月初全面实施12亿元生育补贴,面向全国孕期家庭,覆盖一孩、二孩及多孩家庭 [1][3] - 伊利推出16亿元生育补贴计划,除物质补贴外,提供从孕期到孩子3岁全周期服务,金领冠推出“三孩家庭万元奶粉赠送计划” [1][3] - 蒙牛2022年在企业内部启动“三孩贺金制度”,符合条件员工生育三孩可获每年6万元、连续3年现金补贴,总额18万元 [3] 从“奶粉竞争”到“生态布局” - 受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影响,乳制品行业面临挑战,2024年出生人口954万同比增长约6%,但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下降7.4% [5] - 乳企生育补贴计划是市场营销手段,可吸引消费者、提高销量、缓解市场需求下滑压力,飞鹤和伊利此举有商业利益考量 [5] - 飞鹤生育补贴计划是全产业链战略布局关键一环,强化品牌与消费者连接,拓展潜在客户群体 [6] - 伊利将生育补贴与婴配粉业务深度绑定,提供全周期服务,构建从孕期到育儿完整生态 [6] - 奶粉品牌可提供更多育儿服务支持,彰显社会担当,加强品牌与消费者黏性 [6] - 未来企业响应政策需注重商业可持续性,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全生命周期营养产品,优化供应链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