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增长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稳增长,还将如何发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23:25
中国经济上半年表现 - 上半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稳中向好,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显现出强劲韧性 [1] - 上半年经济实现5 3%的增长,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较好基础 [1] - 经济呈现生产增强、消费回暖、出口强劲、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特点 [1] - 企业层面的积极应对对经济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1] 消费数据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 55万亿元,同比增长5% [1] - 下半年消费增长具备潜力和有利条件,但维持上半年增速存在难度 [1] - 消费增长支撑来自政策加码、服务消费潜力释放及消费环境改善 [1] - 居民消费信心、能力和意愿仍需进一步提升 [1] 下半年经济展望 - 中国经济具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和条件,有望继续稳中有进 [1] - 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1] - 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传统产业增势减弱,新兴产业仍在成长 [1] - 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 [1] 下半年经济挑战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 [2] - 国内需求不足问题突出 [2] - 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止跌回稳 [2] - 物价水平持续走低 [2] 政策建议 - 增长型政策需预研储备,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2] - 改革型政策需加快落地,完善"反内卷"体制机制,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2] - 开放型政策需纵深推进,重点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2] - 稳定型政策需更加有力,加大就业和民生保障力度 [2]
让“夜经济”成为消费增长的持久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7-13 16:14
夜间经济发展现状 - 多地围绕夜间经济消费热点开展主题活动,包括夜市、夜购、夜游、夜食等"新夜态",推动夜间经济繁荣 [1] - 重庆启动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推出200余场主题活动,包括"玩转不夜城"、川渝城市夜经济嘉年华 [1] - 上海2025夜生活节从6月延续至9月,推出130个主题特色夏夜活动 [1] - 夜间经济与文旅、科技、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例如北京门头沟区商圈完善夜骑配套服务,唐山迁安天元谷景区采用"线下沉浸+线上互动"模式 [1] 夜间经济文化赋能 - 夜间经济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甘肃将敦煌壁画文化融入夜市"布景",打造丝路风情画卷 [2] - 陕西西安通过"大唐不夜城"复原盛唐景象,成为文化赋能夜间经济的成功案例 [2] - 未来应注重文化内涵挖掘和品牌建设,将地方特色融入夜间消费场景 [2] 夜间经济业态创新 - 利用科技手段如AR/VR打造沉浸式夜游体验,推动业态创新 [3] - 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优化交通服务和安全措施,为夜间经济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3] - 夜间经济作为城市商业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市场新活力 [3]
“十四五”将收官 获得感如何再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0 00:01
经济增速与创新投入 - 十四五前4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5.5% [1] -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占GDP的2.68%,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2] - 创新体系在基础研发、专利水平、产业转化等方面形成新体系 [4]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 中国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产业链和研发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5] - 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新型体系 [5] - 创新驱动模式转型为"大规模市场体系孕育大创新"的良性循环 [5] 消费增长策略 - 稳定收入增速需关注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8] - 稳预期需通过一揽子方案提升民众对当前和未来收入的乐观预期 [8] - 服务消费需成为新增长点,需改革新消费供给 [8] 宏观数据与微观体感差异 - 民生建设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9] - 消费参数增速不低,但不同人群获得感存在差异 [9] - 边际人群获得感需提升,中产阶级比重需提高 [11]
经济日报:聚焦关键巩固消费增长势头
快讯· 2025-06-26 22:34
消费需求与潜力 - 当前消费需求仍有待扩大 消费潜力需要进一步释放 [1] 推动消费发展的关键要素 - 增强消费能力 [1] - 改善消费条件 [1] - 创新消费场景 [1] - 优化消费环境 [1] 消费对经济的作用 - 消费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中发挥更大作用 [1] - 消费助推经济行稳致远 [1]
野村陆挺: 多方式提振消费 培育长期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20:30
消费提振政策效果显著 - 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超50% [1]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 同比增长6.4% 增速比前一月加快1.3个百分点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作用显著 5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0%、33.0%、30.5%和25.6% [2] 消费增长长期动能培育 - 需从财富、收入及创造消费场景等多角度出发刺激消费增长 [1][2] - 财富端政策重点为稳楼市、稳股市 [2] - 收入端需推进社保和福利体系改革 [2] - 培育消费新场景如"苏超"联赛带动周边文旅、餐饮、住宿等消费 [3] 中国制造业优势分析 -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比超过30% 在造船、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快速发展 [4] - 人工智能领域中国顶级AI人才全球占比2022年达47% 2025年或超50% [4] - 工业机器人去年安装总量超世界其他国家总和 [4] - 创新药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工程师红利及研发投入加大 [4] 企业出海竞争力 -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使出海企业展现强竞争力 [5] 下半年经济展望 - 出口存量订单释放及以旧换新政策将持续支撑经济 [6] - 需通过稳定股市汇率、加快财政支出、完善社保体系等措施推动经济复苏 [6]
人民财评:构建长效机制 以金融活水激荡消费动能
人民网· 2025-06-26 05:30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六部门联合发布19项重点举措 旨在加大消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挖掘释放消费潜力 [1] - 政策聚焦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 强化金融服务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 通过金融与财政、产业政策协同 保持流动性充裕 发挥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积极作用 [1] 增强消费能力措施 - 强化对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服务 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简化审批流程 [2] - 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创新家庭财富管理金融产品 [2] - 研发养老专属产品 推进商业保险年金创新 扩大健康险和长期护理险覆盖面 [2] 扩大消费金融供给 - 鼓励金融机构健全专业团队 创新信贷产品 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 [3] - 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发放贷款 [3] - 支持服务消费企业发债 推动汽车、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扩容 [3] 重点消费领域支持方向 - 鼓励以旧换新金融服务 加强机动车拆解、家电回收企业信贷支持 [4] - 优化汽车贷款审批流程 强化外贸企业内销金融支持 [4] - 加大对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家政服务领域信贷投放 [4] - 创新文化旅游、体育娱乐融资模式 探索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金融支持渠道 [4] 消费环境优化 - 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 满足多样化支付需求 [4] - 健全消费信用体系 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4]
释放消费增长潜能 专家建议用足逆周期政策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02:57
政策加码促消费 - 六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促消费政策进一步加码 [1] - 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较一季度加快,5月社零同比增长6.4%,创2024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具、通讯、家电零售额增速均超20%,但政策效果未来可能减弱因耐用品短期重复消费概率低 [1]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居民消费与GDP、初次分配、二次分配、消费倾向密切相关,GDP增速是最大影响因素,消费倾向、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影响依次递减 [1] - 短期政策建议:用足逆周期政策以提高居民收入和预期,扩大消费见效最明显 [1] - 近期可试点鼓励生育、都市圈建设、农民工安家政策,提高部分居民消费倾向 [2] 中长期消费提振方向 - 二次分配政策: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水平是中长期提高消费倾向的关键 [2] - 产业政策: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提高全社会收入增长,改善初次分配,支撑中长期消费增长 [2]
博时市场点评6月25日:沪指年内新高,两市成交超1.6万亿
新浪基金· 2025-06-25 10:22
市场表现 - 沪深三大指数持续上涨 沪指创年内新高 创业板指涨幅达3.11% 科创100指数上涨2.02% [4] - 沪深两市成交额放量至16397.59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两融余额达18220.06亿元 [5] - 申万一级行业中非银金融(4.46%)、国防军工(3.36%)、计算机(2.99%)领涨 仅煤炭(-1.00%)、石油石化(-0.57%)、交通运输(-0.21%)下跌 [4] - 个股涨多跌少 3796只上涨 1221只下跌 [4] 政策动态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提出19项举措 包括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 - 央行开展3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 连续4个月超额续做 [2] - 叠加2000亿元逆回购 6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3180亿元 释放稳流动性信号 [3] 宏观环境 - 伊朗与以色列停火协议确认 大幅缓解市场避险情绪 [1] - 美联储释放鸽派信号 暗示若通胀可控可能下月降息 利好新兴市场资金面 [1] - 国内9月阅兵将展示新型作战力量 体现军事科技发展成果 [1] 行业配置 -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建议关注科技+红利的哑铃结构及业绩改善方向 [1] -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加码 消费领域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 [2] - 国防军工行业单日涨幅达3.36% 与军事装备展示形成联动 [1][4] 流动性管理 - 央行通过MLF和逆回购组合操作 应对政府债发行高峰与同业存单集中到期压力 [2][3] - 季末资金面整体可控 银行资金融出意愿较强 [3] - 货币政策或保持适度灵活 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 [3]
增强投资动能,确保经济稳定运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17:35
宏观经济表现 - 5月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稳中有进,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奠定基础 [1] -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环比增长0.61% [1]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比上月上升0.5% [1] -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比上月加快0.2% [1]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 [1] 消费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3%,创2024年以来新高 [1] - "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4% [1] - 5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9%,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 [1] - 消费超预期主要受多重利好政策带动,叠加"6.18"网购促销活动及假期拉动 [1] 进出口表现 - 5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7% [2] - 出口22767亿元,增长6.3% [2] - 1—5月出口增长7.2% [2] - 进口72767亿元,下降3.8% [2] - 对美出口受影响但总体增速按人民币计价仍增长6.3% [2] 投资表现 -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低于1—4月的4.0% [2] - 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 [2] -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4% [2] - 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4%,基建投资增速环比回落 [2] 房地产市场 - 5月各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降幅扩大,一线城市环比降幅扩大至0.7% [3] - 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降幅均扩大至0.5% [3] - 一线、二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由持平转为下降 [3] - 5月房地产投资、销售、竣工面积当月同比进一步回落 [3] 政策动向 - 国务院部署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好房子"建设 [3] - 广州市全面取消楼市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 [3] - 各地应创新服务供给,刺激文旅、餐饮、零售、交通等消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