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发展

搜索文档
华源晨会-20250615
华源证券· 2025-06-15 14:34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不同行业信用利差整体小幅压缩,少部分行业利差大幅走扩,信贷需求偏弱但社融增速平稳,医药 AD 诊疗有望迎来重磅进展,金属新材料库存持续去化铝价强势运行,公用环保十五五电量宽松电力趋紧且氢能试点工作开展,北交所已受理 25 家 IPO 且下周重点关注广信科技新股申购 [2][6][7][9][13][19][24][30] 固定收益 信用分析周报 - 本周传统信用债发行量、偿还量、净融资额环比上周均增加,资产支持证券净融资额环比增加,AA 主体产业债发行利率大幅下行,AA+主体金融债发行利率大幅上升 [6] - 本周信用债成交量环比增加 4580 亿元,换手率整体上行,收益率整体下行,5 - 10Y 等中长端表现好于短端,不同行业信用利差整体小幅压缩,少部分行业利差大幅走扩 [6] - 本周有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出现负面舆情,如展期、主体和债项评级调低、实质违约等 [7] - 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 9309 亿元,央行开展 8582 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全周净回笼 727 亿元,DR001 由周初的 1.33%回升至 1.45% [7] - 建议继续关注收益率 2%以上的流动性较好的 3 - 5Y 产业债和高票息城投债、银行二永债机会 [2][7] 2025 年 5 月金融数据点评 - 5 月新增贷款 6200 亿元,社融 2.29 万亿元,5 月末 M2 达 325.8 万亿,YoY + 7.9%;M1 YoY + 2.3%;社融增速 8.7%,新增贷款同比少增反映信贷需求偏弱及隐性债务置换影响 [2][9] - 5 月 M2 增速环比平稳,M1 增速回升,社融同比多增,社融增速平稳,主要银行长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降幅较大,对信用债利好 [2][9][10][11] - 看多收益率 2%以上的 5Y 信用债,攻守兼备,利差或进一步压缩,2025 年债市投资需关注股票及可转债投资机会和港股银行 [12] 医药 - 本周医药指数上涨 1.40%,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研发合作协议,总金额 53.3 亿美元,中国生物制药预告近期有标志性重磅对外授权交易,看好中国创新药出海潜力 [13] - 阿尔兹海默症创新口服化药琥珀八氢氨吖啶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建议关注通化金马,东诚药业用于诊断阿尔兹海默症的核素药物 APN - 1607 已与 CDE 进行 NDA 前的沟通交流 [15] - 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出海、国产替代、老龄化及院外消费、高壁垒行业等方向,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为信立泰、华纳药厂、热景生物、三生制药、昆药集团 [16][17] 金属新材料 铜 - 美国 5 月 CPI 不及预期,铜价回落,海外铜库存转移继续,国内铜库存去化,受矿震影响,卡莫阿 - 卡库拉铜矿 2025 年产量指引下调约 15 万吨,本周铜下游需求小幅回落 [19][20] - 认为铜价短期维持震荡,金融属性更值得关注,建议关注紫金矿业、洛阳钼业、金诚信、西部矿业 [20] 铝 - 氧化铝运行产能回升,现货价格回落,电解铝库存持续去化,现货偏紧,支撑铝价上涨,铝价上行空间或受限于淡季需求及挤仓缓解,维持 2.0 - 2.1 万元/吨的判断,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1] 锂 - 锂价底部承压,部分锂盐厂开始减停产,但矿端未明显减产,碳酸锂周度产量仍环比增长,当前处于锂需求淡季,维持刚需采购为主,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22] 钴 - 本周国内钴价小幅上涨,下游维持刚需采购,6 月份刚果金或有政策变化,关注政策变化带来的反弹机会,关注相关企业 [22] 公用环保 电力 - 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全国电力供需由局部紧张转为紧平衡与平衡,双碳战略下中期维度煤电利用小时或向下,十五五煤电电量及其增速核心与全国用电增速以及年度光伏新增装机有关 [24][25] - 后续三产、城乡居民用电占比持续提升、电动车等新兴用电主体大规模发展将推动最高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传统电源在保证能源安全上的作用不可或缺,重点推荐和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6] 氢能 -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氢能试点工作,行业有望逐步向成熟阶段迈进,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27] 煤炭 - 进口煤连续 3 月同比下降,全年进口有望减量,国内低煤价有望持续抑制印尼煤及澳煤进口,国内煤炭进口供给改善信号明显 [28][29] 北交所 - 员工持股计划 + 产业背景资金等多方代表参与广信科技战略配售,6 月 17 日启动招股,发行价 10 元/股,拟发行股份 2000 万股,发行市盈率 7.59 倍,2025H1 公司预计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30] - 关注全球市场关税贸易和外部局势混乱对北交所的影响,市场可能继续震荡盘整,建议机构投资者稳扎稳打不追高,全年整体乐观,建议关注不同类型标的 [31] - 本周北证 50 指数有放量下跌趋势,市场指数周度下跌 3.11%,日均成交额回升到 328 亿元,科创板和北证 A 股整体 PE 估值有所回落,创业板 PE 有所回升 [31][32] - 本周 1 家公司提交注册,6 家公司已受理,下周北交所将审议 2 家公司 IPO 申请 [32][33]
氢能观点更新:能源局下发氢能试点工作,关注国央企合作、储运等方向-20250611
华福证券· 2025-06-11 13: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氢能是政策驱动行业,2025 年是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重要一年,本次试点工作通知或重启氢能行业产业进展,国央企通过四大领域试点探索经济性闭环商业模式,符合国家战略对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要求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动态跟踪 - 6 月 10 日国家能源局启动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旨在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试点涵盖制取、储运、应用及共性支撑四大领域 [3] - 制取领域包括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制氢电解槽装机规模≥100MW 或气化产能≥20000 标方/时)、先进柔性离网制氢(配套制氢电解槽规模≥10MW)、清洁低碳氢能综合开发(氢纯化规模≥5000 标方/时) [3] - 储运领域要求液氢工厂单套设备液化能力≥5 吨/天,单项目储氢规模≥2 万标方 [3] - 应用领域要求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规模≥1000 吨/年,氢氨燃料发电燃机类/燃煤锅炉类项目规模≥10/300MW,氢储能项目发电侧容量≥1MW,相关项目燃料电池装机≥0.5MW [3] - 共性支撑领域开展氢能关键装备实证验证和氢气品质管理,推动低碳转型,实现园区交通、工业、建筑等场景 80%以上能源消费清洁化 [3] 投资建议 - 绿氢主线建议关注具有国央企合作短名单&电解槽订单的【昇辉科技】【华电重工】【双良节能】【华光环能】等,C 端应用有实际落地的【永安行】等 [5] - 燃料电池主线建议关注具备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布局的【亿华通】【雄韬股份】【雪人股份】,测试系统行业龙头【科威尔】,加氢、氢储运关键装备布局的【京城股份】【冰轮环境】【兰石重装】【石化机械】【蜀道装备】【富瑞特装】等 [5]
11个方向!国家能源局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6-11 10:33
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政策 - 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 旨在推动氢能管理模式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路径 形成可复制经验 支撑全链条发展 [1]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和区域试点 涵盖氢能制取 储运 应用及共性支撑四大环节 细分11个试点方向 包括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 先进柔性离网制氢 清洁低碳氢能综合开发等 [4] - 试点项目原则上3年内建成投产或完成试点任务 符合条件的项目将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两重""两新"支持范围 相关技术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6] 试点方向技术指标 - 规模化制氢及一体化方向要求电解槽装机规模不低于100兆瓦(或气化产能不低于20000标方/时) 运行负荷调节能力50%-100% 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网电量比例不超过20% [5] - 规模化长距离输送方向要求液氢工厂单套设备液化能力不低于5吨/天 单车运输能力不低于600千克 管道长度不少于100公里 [5] - 炼油及煤制油气绿色替代方向要求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规模不低于1000吨/年 [5]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 位列世界第一 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 中国占比超50% [6] - 中国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进入有序破局新阶段 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6] 市场反应与机构观点 - 政策利好下 6月11日亿华通等多个氢能源概念股股价上涨 [8] - 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是"十四五"氢能政策收官之年 绿氢示范项目招标活跃 下半年行业有望迎来政策进一步催化 [7] - 长城证券指出上游电解槽招标项目持续增多 中游加快氢能输用发展 下游探索多场景应用 [7]
氢能将再迎发展高潮 | 解读国家能源局最新氢能“通知”文件
势银能链· 2025-06-11 07:00
氢能政策解读 - 国家能源局发布氢能试点工作通知,明确2028年6月前为试点完成期限,聚焦绿色电力和绿色化工两大领域,鼓励就近消纳并首次将管道运氢列为首要大跨区输送方式[2]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业主单位申报)和区域试点(城市牵头),覆盖11个发展方向,配套专项资金、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支持[2][6][8] - 政策激励包括:智能电网专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9.6亿元(含氢发电)、首台套装备地方补助达500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中8000亿元支持"两重"领域[6][9] 制氢技术方向 - 规模化制氢要求电解槽装机≥100MW,负荷调节能力50%-100%,配套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20%,推动绿电制氢与化工(氨/醇/炼化)耦合[12] - 离网制氢试点针对电网薄弱地区,要求电解槽规模≥10MW,国内首个25MW风电离网制氢项目已商业化运行[13] - 工业副产氢就近开发需氢纯化规模≥5000标方/时,支撑交通/发电领域用氢及合成氨/甲醇等产业低碳转型[15] 储运技术突破 - 管道输氢被列为首要大跨区输送方式,要求管道长度≥100公里,液氢工厂单套液化能力≥5吨/天,单车运输能力≥600kg[16] - 多元化储氢技术试点包括高压气态/有机液体/固态金属等,单项目储氢规模需≥20000标方[19] 氢能应用场景 - 炼油/煤制油气绿色替代要求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规模≥1000吨/年,如中石化新疆库车项目已用绿氢替代天然气制氢[20] - 电力领域掺氢/掺氨比例明确:燃机类项目≥15%、燃煤锅炉类≥10%,2027年煤电改造目标要求绿氨掺烧能力≥10%[21][22] - 氢储能项目要求发电侧容量≥1MW且连续发电≥4小时,支撑风光装机(15.3亿千瓦超火电)消纳与电网调节[23] 产业支撑体系 - 实证实验平台需测试ALK/PEM/AEM电解槽等多技术,支撑国家标准制定[26] - 园区低碳转型试点要求80%能源消费清洁化,探索"绿电直连"模式,如近期政策明确新能源专线直供用户机制[28]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的通知》
快讯· 2025-06-10 12:26
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政策 - 国家能源局将遴选部分项目和区域开展氢能试点工作 旨在创新氢能管理模式并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1] - 试点目标包括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1] - 符合条件的试点项目将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及"两重""两新"支持范围 [1] 政策支持措施 - 试点项目相关技术装备优先纳入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录 [1] - 支持依托试点项目制定氢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 - 推动试点项目参与碳市场及绿证市场交易 拓展商业化应用场景 [1]
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能源领域氢能试点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0 12:23
国家能源局氢能试点政策解读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启动氢能全链条发展试点,通过项目和区域试点推动技术装备创新、商业模式验证及标准体系建设,目标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1][16] - 试点分为项目试点(单一技术方向)和区域试点(多方向协同),要求具备技术先进性、商业可行性和减碳效益[16][19] - 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离网制氢、工业副产氢利用等12个方向,覆盖制取/储运/应用全环节[21][25][26][27][28][29][30][32] 试点形式与要求 项目试点 - 由业主单位申报,需完成核准备案,单个项目聚焦1个技术方向,电解槽规模最低10兆瓦(离网制氢)至100兆瓦(规模化制氢)[16][21][22] - 要求商业模式清晰,减碳效果突出,可应用国家重大专项成果,3年内建成投产[16][33] 区域试点 - 由城市牵头申报,覆盖不超过3个城市,需已制定氢能规划且基础设施完善,重点探索跨部门协作和绿色价值实现机制[19][20] - 要求园区80%以上能源消费清洁化,支持"制储输用"多方向集成[32][15] 关键技术方向 氢能制取 - 规模化制氢:配套可再生能源项目电解槽≥100兆瓦,负荷调节能力50%-100%,上网电量≤20%[21] - 离网制氢:电网薄弱地区电解槽≥10兆瓦,需实现风光氢储柔性协调[22][5] - 工业副产氢:纯化规模≥5000标方/时,交通/发电用氢需符合GB/T 37244-2018标准[23][24] 氢能储运 - 长距离输送:液氢工厂液化能力≥5吨/天,运输车单次运力≥600千克,管道长度≥100公里[25] - 高密度储存:单项目储氢规模≥20000标方,支持气态/有机液体/固态金属等6种技术[26][8] 氢能应用 - 工业替代:炼油/煤制油气领域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量≥1000吨/年[26] - 发电改造:燃机掺氢比例≥15%(规模≥10兆瓦),燃煤锅炉掺氢≥10%(规模≥300兆瓦)[27] - 氢储能:发电侧容量≥1兆瓦,持续时长≥4小时,支持离并网切换[28] - 综合应用:建筑/数据中心等场景燃料电池装机≥0.5兆瓦[29] 组织实施 - 申报流程:省级能源部门或央企总部推荐,2025年7月15日前提交材料,专家评审后公示[33][34] - 支持政策:优先纳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两重"项目,推动参与碳市场/绿证交易[37][47] - 监管要求:建立年度评估机制,对推进不力项目取消试点资格[36][47]
氢能政策雨!李强总理审议通过,推动氢能规模化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09 15:33
政策动态与行业转向 - 5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调研"三峡氢舟1"号绿色船舶项目,16日七部委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绿氢等新能源船舶应用,未提及纯电动船舶 [3] -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聚焦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及多场景突破 [4] - 政策导向从强调"绿氢"转向"清洁低碳氢",提出"宜绿则绿、宜蓝则蓝"原则,推动副产氢、煤制氢资源利用以加速项目落地 [4] 产业链发展瓶颈与突破 - 氢储运被列为清洁低碳氢应用的核心瓶颈,规模化管道输氢、固态储氢项目加速推进 [5] - 技术验证与创新成为现阶段关键,需避免技术"胎死腹中"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示范项目对技术迭代至关重要 [5] - 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ALK/PEM/AEM)及关键材料(隔膜、电极、催化剂等)的工艺创新是产业突破重点 [10][17] 行业活动与产学研合作 - DT新能源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江苏举办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聚焦ALK/PEM/AEM技术、绿氢项目趋势及产学研合作 [6][10] - 论坛设置三大主题: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现状、碱性/PEM技术进展、AEM材料与应用,并涵盖青年论坛、PEM技术对接会等同期活动 [10][11][12] - 往届论坛覆盖电解槽企业(隆基氢能、阳光氢能等)、关键材料商(东岳高分子、赢创等)、投资机构(昆仑资本、火山石投资)及300+行业专家 [27][28][29] 技术细分领域进展 - 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关注高电密趋势下供应链迭代,PEM制氢聚焦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材料性能优化 [10][17] - AEM制氢技术处于产业化初期,阴离子交换膜、膜电极等核心材料开发是突破重点 [11][17] - 绿氢项目应用场景扩展至氢氨醇一体化、工业微电网、船舶等领域,储能可能成为制氢新驱动力 [10]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要素保障体系加速构建
国家能源局· 2025-06-03 06:26
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要素保障体系加速构建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被全球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正加快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近期,国 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2024年我国氢能 产业在生产供应、应用场景、国际合作、标准体系、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2025年氢能产业的 发展进行了展望,为"十五五"时期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奠定了基调。 二、多元场景应用示范不断释放市场潜力 化工领域绿氢替代是重点应用领域。《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气消费3650万吨,合成甲醇、合成 氨氢气消费量占细分氢气消费领域前两位,总占比超五成,其次是炼化和煤化工氢气消费占比不足三 成,交通、供热、冶金等领域氢气消费占比不足两成,与全球灰氢主要用于炼化和冶金(占比约四成) 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与此同时,宁夏宁东煤化工可再生氢耦合应用、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 化工程项目取得进一步成效或进展,这表明在绿氢成本尚无法与灰氢持平的情况下,绿氢的规模化应用 将主要依赖工业领域的灰氢替代场景, ...
【倒计时3天】探索“氢能+”,打开氢能应用新思路
势银能链· 2025-05-18 07:03
氢能行业背景 - 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与化石燃料紧缺矛盾凸显,环保理念兴起推动清洁能源替代需求 [2] - 氢能因清洁、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成为焦点,被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定义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2] - 氢能并非新事物,16世纪被发现后长期应用于化工、医学等领域,当前被赋予能源新身份 [2]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氢能发展初期效仿日本路径,过度聚焦氢燃料电池车,导致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终端消纳场景单一 [3] - 氢能技术已实现重大突破,但消纳端配套不足导致项目推迟或关停,赛道拥挤亟需拓展新应用场景 [3] 研讨会核心议题 - 主题为探索"氢能+"应用新思路,聚焦技术-成本-标准三角博弈、生态协同破圈法则、全球化供应链重构等议题 [4][5] - 圆桌论坛讨论资本视角下的氢能新场景投资逻辑,从硬技术到软生态的转型需求 [5] 会议信息 - 主办方为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与势银(TrendBank),规模60-80人,形式包括主旨报告、供需联动及圆桌论坛 [4][5] - 议程涵盖氢能新场景开发、生态协同、底层创新等方向,完整议程需扫码获取 [5][6] 参会配套信息 - 活动地点为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A区1号楼,提供出租车、公交(地铁大兴线+接驳公交)、自驾(需办理进京证)三种出行方案 [7][10][11][13] - 推荐入住示范区内蒲绒酒店,定位健康智能商务,提供精细化服务 [16][18] 赞助与合作方 - 视频版合作企业包括鲲华科技、中鼎恒盛,图文版涉及枡水科技、中汽创智等氢能产业链公司 [19]
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 (2024年版)
搜狐财经· 2025-05-06 08:23
- 价格下降:全国氢价指数呈下降趋势,生产侧和消费侧氢价指数均创新低,示范城市群降幅更明显。政策引导是氢价下降的主要因素。 今天分享的是: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 (2024年版) 报告共计:30页 《中国氢价指数年度报告(2024年版)》由国能氢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发布,旨在反映氢能价格变化,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1. 指数概述:中国氢价指数按月更新,通过对超50个城市、200个样本点跟踪统计,涵盖生产侧和消费侧,分区域呈现氢能价格变化。配套的中国氢价竞争 力评估工具,能研判氢能制备成本及竞争力,两者共同支撑氢能市场体系建设。 2. 运行情况 - 指数分化:示范城市群氢价指数分化明显。生产侧,广东城市群价格高,郑州城市群成本优势大;消费侧,各城市群价格变化趋势不同。 - 差值收窄:生产消费指数差值呈收窄趋势,反映出氢气储运效率提升,各城市群差值变化有所不同。 - 竞争力突破:可再生氢竞争力取得显著突破,相对竞争力稳步上升,区域发展有差异,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提升突出。 3. 形势预测 - 价格分化持续:示范城市群价格水平将进一步分化,郑州、河北和京津冀城市群氢价有望下行,上海和广东城市群相对稳定。 - 存量氢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