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吉利、极氪合并落地,全面贯彻「一个吉利」
雷峰网· 2025-07-15 12:05
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 - 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 [2] - 合并旨在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和成长性,实现对多种动力形式的全面覆盖及对主流、中高端及豪华汽车市场的全方位布局 [2] - 吉利将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杜绝重复投入,提升战略执行效率、创新能力及盈利水平 [2] 极氪的研发与亏损 - 极氪近四年研发累计投入227亿元,2024年接近100亿元 [2] - SEA浩瀚架构、电池、芯片等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极氪累计亏损262.23亿元 [2] 极氪的战略调整 - 极氪发布首款搭载混动架构浩瀚-S的极氪9X,进军豪华超高端市场 [3] - 极氪不再追求纯电市场,彻底向高端化前进 [3] - 极氪的使命是持续向上发展,与领克整合后形成"领克向宽,极氪向上"的战略 [3] 行业竞争与定位 - 极氪认为中国低价品牌众多,加入无意义,因此选择高端化路线 [4]
奥迪高管科普车规芯片,合资开启营销反击?
中国经济网· 2025-07-14 09:46
奥迪品牌对车规级芯片安全标准的立场 - 奥迪品牌强调车规级芯片在工作环境、使用寿命和安全余量方面要求更高 拒绝使用未经充分验证的消费级芯片 始终将用户安全置于首位 [1] - 车规级芯片缺陷率需控制在≤10 DPPM 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150℃ 设计寿命至少10年 而消费级芯片缺陷率允许≤500 DPPM 工作温度0℃至70℃ 寿命仅3-5年 [7] 小米汽车YU7车型市场表现与芯片争议 - 小米YU7上市1小时订单突破28.9万辆 3分钟订单达20万辆 显示强劲市场热度 [5][6] - YU7智能座舱采用高通骁龙8 Gen3消费级芯片(4nm制程) 取代传统车规级芯片 在图形渲染和AI处理性能出色 成本较低且软硬件适配成熟 [6][10] - 小米宣称该芯片通过严格认证和道路实测 并援引其他车企应用先例证明车载可行性 [7] 消费级芯片在汽车应用的风险案例 - 特斯拉Model S/X曾因采用英伟达Tegra 3消费级芯片导致故障率升高 出现中控黑屏与功能异常 最终在中美市场发起召回 [7] - 消费级芯片在高速行驶场景下若发生问题可能导致致命后果 [7] 合资品牌营销策略转变 - 一汽奥迪通过高管李凤刚社交平台科普芯片差异 以"安全第一"理念切入热点话题 实现合资品牌在营销领域的精准反击 [5][9] - 合资品牌面临市场压力: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68.5% 较此前长期40%的水平显著提升 [9] - 一汽奥迪6月销量突破6万辆 为德系豪华品牌中率先复苏 带动豪华车市场回归正常竞争 [14] 行业技术标准与市场导向博弈 - 事件促进行业重新思考智能汽车芯片选择标准 长期稳定性与技术保障能力成为关键检验指标 [8] - 新势力创始人个人IP与传统主机厂体系力的营销竞争加剧 消费者认知趋向理性化 [14]
等不及了!冯兴亚拜访任正非,华望汽车项目要提速?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14:40
广汽与华为合作进展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专程拜访华为掌门人任正非 双方就汽车产业趋势 营销创新 客户洞察 公司改革治理及合作项目推进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1] - 冯兴亚表示期待双方合作项目首款产品尽快上市 但广汽集团公关部未透露是否有新进展 [1] - 2024年11月30日广汽与华为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将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 通过产品开发 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合作 [4] - 2025年1月10日广汽集团董事会通过GH项目议案 将以独立公司形式与华为共同打造全新品牌 首款车型锁定30万元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市场 [4] 华望汽车项目动态 - 3月18日注册资本15亿元的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5] - 3月19日广汽集团宣布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将在不久公布 [5] - 华望汽车已启动面向社会和高校的招聘 涵盖研发 产品 销售与服务 营销 财经等多个领域 [5] - 华望汽车将整合广汽与华为在智能化技术 产品开发及产业链资源等优势 打造面向30万元级高端市场的创新产品 [5] - 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面世 [5] 广汽集团经营状况 - 2025年5月广汽集团汽车产量为128570辆 本年累计产量648395辆 [5] - 2025年5月汽车销量为117698辆 本年累计销量605225辆 产销量同比均出现下降 [5] - 广汽集团在今年3月发布全新智能技术品牌 加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争夺战 [5]
不能为了贵而贵
虎嗅· 2025-07-01 12:42
核心观点 - 本土品牌在经历平替风潮后开始尝试品牌升级,但部分行业如餐饮和时尚面临消费者不满和经营挑战 [2][3][4] - 汽车行业通过智能新能源技术成功实现品牌升级,在20万元以上市场取得突破 [16][17][18] - 成功的品牌升级路径是"为产品而贵",而非"为贵而贵" [28][29][34] - 市场结构为品牌升级提供了空间,关键在于产品创新而非单纯价格定位 [39][40][41] 本土品牌升级现状 - 餐饮和时尚行业出现两极分化:钟薛高、李宁等升级品牌面临困境,而瑞幸、蜜雪等平价品牌持续增长 [3][4] - 波司登虽成功升级但伴随高价争议,库存增长且低价产品仍占销量大头 [7] - 李宁品牌升级后因设计争议陷入危机,利润连年下滑 [8][14] - 时尚行业涌现众多独立品牌,设计品质提升但未形成国民大牌 [5] 汽车行业升级分析 - 本土汽车品牌通过智能新能源技术在20-40万元价位站稳脚跟 [17] - 蔚来、理想、小鹏分别占据40万、30万、20万市场,比亚迪汉带动品牌逆袭 [17] - 智能新能源车通过产品差异化(智能体验+新能源)获得溢价能力 [25][26][27] - 汽车行业升级路径:先构想产品再定价,而非先定价格再堆配置 [28][29] 成功与失败的升级模式对比 - 成功案例:法国鹅肝(先有概念再开发产品)、智能新能源车(产品驱动定价) [31][28] - 失败案例:钟薛高(先定高价再找理由)、部分汽车品牌(堆砌豪华配置) [32][33] - 市场能辨别"为产品而贵"与"为贵而贵"的差异 [35][36] 市场结构与升级空间 - 奢侈品定价与当地收入的差距为升级品牌创造机会 [38][39] - 本土汽车品牌抓住20万元市场空白,介于大众丰田与BBA之间 [40] - 当前豪华车价格下探至30万区间,但产品创新仍可创造空间 [41]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超2100公里 吉利银河A7正式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5 10:42
产品发布 - 吉利银河A7是首款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插混轿车 [1] - 新车计划于第三季度上市发布 并将在国内及日本等地开启油耗实测挑战 [1] 动力系统 - 搭载雷神AI电混2.0系统 集成热效率达47.26%的电混专用发动机 [3] - CLTC工况下百公里馈电油耗2.67升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2100公里 [3] - 支持18分钟完成30%-80%充电 [3] - 采用动力冗余技术 P1/P3电机与发动机互为备份防止失速 [10] 车身尺寸与空间 - 车身长度4918毫米 轴距2845毫米 [5] - 后排腿部空间950毫米 膝部空间132毫米 [5] - 全车28处储物空间 后备箱容积535升 [5] 智能配置 - 配备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 [1] - 座舱综合算力达23.5EFLOPS 支持语音交互和全车互联 [7] - 搭载高德810地图导航 支持可视化车道引导和巡航红绿灯功能 [7] 安全性能 - GEA架构采用油电路分离设计 保证原生安全 [9] - 神盾电池系统通过100+项测试 满足极端工况安全要求 [9] - 采用高强度"笼"式星甲车身和加强型麦弗逊悬挂 [10] 舒适配置 - 配备10层棉花糖SPA座椅和14点SPA级指压按摩 [5] - 环抱式座舱设计采用皮革/木纹/金属三层用料组合 [7] - 配置音乐头枕和氛围灯提升乘坐体验 [7]
吉利银河A7全球首秀,电混家轿不再“够用就好”
新浪财经· 2025-06-20 10:22
产品发布 - 吉利银河A7混动轿车于6月19日在吉利银河科技艺术馆正式首秀 [2] - 新车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 [2] - 预计第三季度正式上市发布 [7] 技术亮点 - 首发搭载雷神AI电混2.0系统 [2] - 集成热效率达47.26%的电混专用发动机 [4] - 采用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2.0" [4] - 首发搭载全新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 [2][7] - 座舱系统综合算力达23.5 EFLOPS [7] 性能参数 - CLTC工况百公里馈电油耗2.67L [4] - 媒体实测全路况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2.35L [4] -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2100km [4][5] - 18分钟实现30-80%充电速度 [5] - 馈电加速时动力不受限 [5] - 麋鹿测试通过成绩80.2km/h [7] - 零百制动距离34.64m [7] 空间设计 - 轴距2845mm [2][5] - 车身长度4918mm [5] - 车内空间达4.2㎡ [5] - 后排腿部空间950mm [5] - 膝部空间132mm [5] - 配备14点SPA级指压按摩 [5] - 全车28处储物空间 [5] - 后备箱容积535L [5] 安全特性 - 采用油、电、烟路分离设计 [7] - 配备神盾电池安全系统 [7] - 通过超100项全场景极限工况测试 [7] - 采用动力冗余技术 [7] - 配备超高强度"笼"式星甲车身 [7] - 采用加强型麦弗逊悬挂 [7] 市场策略 - 计划在国内及日本等地开展"2L闯全球"油耗实测挑战 [7] - 目标打破家轿市场"够用思维" [2] - 意图引领电混家轿进入新时代 [2]
人物 | 贝瑞德:在中国,建新大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8 11:19
大众中国战略转型 - 大众中国实施"在中国,为中国"战略,通过本土化研发满足中国客户需求并增强业务韧性 [5] - 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建立VCTC研发中心,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 [5] - VCTC成为本土化研发中枢,统筹大众在中国的研发并与合资公司对接 [5][6] 大众中国业务布局 - 以合肥为中心形成"大众新生态"闭环:VCTC+大众安徽+国轩高科 [7] - 2023年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CEA电子电气架构 [7] - 2026年起将推出11款新能源车型,包括6款纯电动车型 [9] 大众中国市场规划 - 到2027年推出约2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2030年提供约30款纯电动汽车 [9] - 预计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将达80%,燃油车仅占20% [11] - 目前燃油车业务仍贡献50%市场份额,为新技术开发提供现金流 [13] 大众中国合作伙伴 - 与地平线、中科创达合作开发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系统 [7] - 2023年深化与中国一汽合作,2024年与上汽集团延长合营至2040年 [9] - 2024年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3款智能纯电动车型 [9] 大众中国发展现状 - CEA电子架构开发周期不到两年,体现"中国速度" [5] - 采用高度灵活的平台架构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13] - 进入"第二次呼吸"阶段,定位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军者 [14]
在下沉市场,找不到中国汽车的未来
虎嗅APP· 2025-06-02 08:54
车市价格战现状 - 6月车市价格战再度升温 覆盖5万元至30万元区间 部分20万元级车型降价达5万元 [1] - 过去几年合资品牌市占率持续下滑 中国品牌在30-50万元高端市场已抢占BBA份额 自主品牌乘用车渗透率超50% [1] - 70万元以上超豪华市场仍缺中国品牌存在感 技术领先但"性价比"标签仍为主流认知 [1] 豪华车技术壁垒 - 新技术首发通常限于旗舰车型 空气悬架等配置国产化耗时超10年 因研发验证成本高需高端车型消化 [3] - 豪华品牌溢价需技术支撑 如劳斯莱斯V12发动机 迈巴赫魔毯悬架 中国品牌需打造独有技术标签 [3][4] - 华为与江淮尊界S800实现36传感器智能驾驶系统量产 含192线激光雷达等 跨城智驾可提前50-200毫秒预判路况 [5][7] 尊界S800产品创新 - 后排体验突破:2200mm总统空间 148.5°零重力座椅 ActiveSafe座椅联动智驾系统预警 [14][16] - 交互创新:手势控制隐私光幕(折光率99.6% 响应<1秒) 可拆卸车门屏幕 水晶按键20向调节 [12][14] - 隐私技术:HUAWEI SOUND ULTIMATE实时隐蔽后排通话 智能星空顶三种模式 [16][20] 豪华车市场突破路径 - 需聚焦主流豪华品类(三厢轿车) 功能独特性与50万元级产品体验差距是关键 [18] - 尊界S800首日大定1600辆 创国产车纪录 采用6C4B车漆工艺(6层涂层)超行业4层标准 [18][20] - 产业升级需摆脱价格战 通过工艺创新(AI分色水晶大灯)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19][20] 行业里程碑意义 - 尊界S800为首款智能新能源旗舰轿车 技术设计工艺全面对标国际 标志中国品牌进入全球超豪华市场 [22][23]
【2025一季报点评/吉利汽车】Q1业绩符合预期,台州宣言持续深化落地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5-18 13: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单季度营收725.0亿元,同比+24.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4%,高于业绩预告中值 [2] - Q1总销量70.4万台,同环比分别+48.0%/+2.5%;单车ASP为10.3万元,同比-15.8%,主因价格竞争及吉利主品牌销量占比提升3.6pct [3] - 2025Q1毛利率15.8%,同比+0.2pct,受益于规模效应及新能源产品盈利能力增强 [3] - 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分别为5.0%/4.6%/2.0%,同比分别-2.1/0.0/-0.5pct,费用管控显著 [3] - 剔除其他收益及股份支付费用后Q1净利润24.4亿元,同比+84.3%;单车盈利0.29万元,同比+59.1% [3] 极氪业务进展 - 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25Q1净利润5.1亿元,连续两季度盈利;单车净利0.4万元,同比转正 [3]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效率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142/196/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8/6倍 [4] - 2025E营业总收入3020.55亿元,同比+25.75%;2027E毛利率16.8%,销售净利率5.12% [6] - 2025E每股收益1.41元,每股净资产10.02元;ROE从2024A的19.17%降至2025E的14.07% [6]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2025E现金及等价物714.60亿元,同比+74.9%;2027E流动资产3269.54亿元,较2024A增长160.9% [6]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282.75亿元,资本开支-11.17亿元,同比大幅缩减 [6] - 2025E资产负债率63.64%,较2024A上升3.93pct [6] 战略动向 - 收购极氪股份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强化智能新能源汽车全球竞争力 [4] - "一个吉利"战略推动整合降本,单车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改善 [3]
吉利汽车:Q1业绩符合预期,台州宣言持续深化落地-20250518
东吴证券· 2025-05-18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单季度营收725.0亿元,同比+24.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3.4%,高于业绩预告中值,表现符合预期 [7] - 会计准则方面Q1吉利已实现领克并表,2024Q1同期数据已进行重列 [7] - 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7] - 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42/196/2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8/6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为19.74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为7.31/20.20港元,市净率为2.09倍,港股流通市值为183,323.74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为8.71元,资产负债率为65.83%,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0,078.04百万股 [6] 公告要点 - 营收方面,公司Q1实现总销量70.4万台,同环比分别+48.0%/+2.5%;单车ASP为10.3万元,同比-15.8%,原因为价格竞争影响&单价较低的吉利主品牌销量占比同比+3.6pct [7] - 毛利率方面,2025Q1毛利率为15.8%,同比+0.2pct,改善主要原因为规模效应&新能源产品盈利能力增强 [7] - 费用率方面,25Q1销售/研发/行政费用率分别为5.0%/4.6%/2.0%,同比分别-2.1/0.0/-0.5pct,费用管控效果显著 [7] - 其他收益方面,25Q1公司其他收益35.9亿元,同环比分别+753.4%/+1613.1%,主要为汇兑损益贡献 [7] - 净利润方面,剔除其他收益&股份支付费用后公司Q1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84.3%;公司整体单车盈利为0.29万元,同比+59.1%,规模效应&一个吉利战略下整合带来的降本降费贡献下公司单车盈利能力同比改善显著 [7] - 极氪方面,港股会计准则下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25Q1净利润为5.1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单车净利0.4万元,同比转正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79,846|240,194|302,055|382,115|455,664| |同比(%)|21.06|33.56|25.75|26.51|19.2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308|16,632|14,208|19,579|27,100| |同比(%)|0.91|213.32|(14.57)|37.80|38.4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53|1.65|1.41|1.94|2.69| |P/E(现价&最新摊薄)|29.71|9.48|11.10|8.05|5.82| [1] 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及对应数据 [8] - 主要财务比率展示了2024A - 2027E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ROIC、ROE等指标及对应数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