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矿山

搜索文档
尤洛卡(300099.SZ):上半年净利润3853.29万元 同比增长11.22%
格隆汇APP· 2025-08-18 11:5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3986.48万元 同比下降5.08% [1] - 归母净利润3853.29万元 同比增长11.22% [1]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731万元 [1] - 销售费用通过渠道优化同比减少910万元 降幅23.5% [1] 业绩驱动因素 -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1] - 非经常性收益贡献突出 政府补助等政策性收益同比增长726万元 [1]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91万元 [1] - 税负结构优化 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少231.73万元 [1] 业务状况与展望 - 收入下降主要受传统业务领域市场环境影响 [1] - 加速智慧矿山研发成果转化 推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1] -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2元 [1]
兴业银锡(000426) - 000426兴业银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01
2025-08-01 12:22
项目进展 - 银漫二期已取得立项批复,正在推进开工许可手续 [4] - 宇邦矿业825万吨扩建工程正在国家应急管理部申请开工许可 [4] - 布敦银根矿业注入上市公司时间待控股股东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确定 [5] 产量规划 - 宇邦矿业825万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白银450吨 [5] - 银漫矿业297万吨扩建达产后银、锡产量有望翻倍 [6] - 银漫矿业目前年产能165万吨,选矿系统可灵活处理铜锡或铅锌矿石 [6] 资源勘探 - 银漫矿业深部具备斑岩型矿床地质条件,找矿远景良好 [7] - 宇邦矿业已完成5万米钻探,效果良好 [7] - 摩洛哥项目控制锡资源量21.33万吨,平均品位0.55%,深部找矿空间大 [7] 安全管理 - 公司建立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配备国家级专家和注册安全工程师 [5] - 投入先进设备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5] - 依托5G网络推进"信息化少人,智能化无人"工作 [5] 发展战略 - 以银、锡为核心主业,稳步融入铜金资源 [5] - 持续探索多元化激励方式吸引高端技术人才 [7]
中核集团宣布重大突破
中国基金报· 2025-07-12 07:23
项目突破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于2024年7月12日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标志着我国天然铀生产取得重大突破 [2] - 该项目是我国产能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从开工到产出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创下国内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 [4] 技术成果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体系的重大实践成果,构建了以"绿色环保、远程管控、智能分析、高质高效"为核心的现代化铀矿山生产要素 [6] - 通过采矿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分析,实现了铀矿开采的可预测、可控制,成功打造了新一代智慧矿山标杆 [6] 资源分布 - 我国铀矿开发从南方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转向北方砂岩型铀矿,鄂尔多斯盆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铀资源基地 [6] - 2023年我国发布十大铀矿找矿成果,预测超过280万吨铀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砂岩型铀矿 [6] 行业影响 -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4] - "国铀一号"技术将全面应用到松辽、二连、鄂尔多斯、伊犁等北方盆地铀资源开发,支撑建成一批新的铀矿大基地 [7] - 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规模居世界第一,该项目将全面保障核能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 [7]
突破!我国最大天然铀基地投产
上海证券报· 2025-07-12 07:19
项目概况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 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 [1] - 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 一年时间即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 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 [1] - 作为我国核地矿事业70年来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 第一桶铀下线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正式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时代 [1] 技术特点 - 项目是我国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体系的重大实践成果 构建了以"绿色环保、远程管控、智能分析、高质高效"为核心的现代化铀矿山生产要素 [1] - 通过采矿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分析 实现了铀矿开采的可预测、可控制 打造了新一代的智慧矿山标杆 [1] 资源分布 - 以往我国铀矿开发主要集中在南方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 近二十年来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2] - 2023年我国发布十大铀矿找矿成果 预测超过280万吨铀资源 主要集中于北方砂岩型铀矿 鄂尔多斯盆地已成为我国最大铀资源基地 [2] 战略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同时大幅提升我国天然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 - "国铀一号"技术将全面应用、加速推广到松辽、二连、鄂尔多斯、伊犁等北方盆地铀资源开发 支撑建成一批新的铀矿大基地 [2] - 未来该技术将走出国门 推广到世界铀矿山 保障全球核电安全有序发展 [2] 行业背景 - 全球核能迎来全面复兴 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规模居世界第一 [2]
为中国加“铀”!我国天然铀生产新突破,“第一桶铀”来了
人民日报· 2025-07-12 03:43
项目进展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内即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创下国内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 [2] - 该项目是我国产能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 [2] - 项目成功下线第一桶铀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进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新阶段 [2] 技术特点 - 项目采用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体系,构建"绿色环保、远程管控、智能分析、高质高效"的现代化生产要素 [2] - 通过采矿全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化分析,实现铀矿开采的可预测、可控制 [2] - 项目成功打造新一代智慧矿山标杆 [2] 资源分布 - 我国铀矿开发重心从南方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转向北方砂岩型铀矿 [3] - 2023年发布的十大铀矿找矿成果预测超过280万吨铀资源,主要集中于北方砂岩型铀矿 [3] - 鄂尔多斯盆地已成为我国最大铀资源基地 [3] 战略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资源保障 [2] - 将大幅提升我国天然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 - 项目技术将推广至松辽、二连、鄂尔多斯、伊犁等北方盆地铀资源开发 [4] 行业地位 - 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规模居世界第一 [4] - 项目支撑建成一批新铀矿大基地,全面保障核能发展对铀资源需求 [4]
矿用机器人产业招商清单:中信重工、中铁重工、郑煤机等最新投资动向
前瞻网· 2025-07-03 07:39
矿产资源概况 -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包括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1] - 主要非金属矿产储量:磷矿34.41亿吨盐矿155.35亿吨芒硝9.21亿吨高岭土7.21亿吨晶质石墨1亿吨滑石4843.89万吨[1] 矿用机器人行业背景 - 传统煤矿作业存在瓦斯爆炸顶板事故等高危问题安全生产是核心痛点[1] - 矿用机器人服务于煤炭金属矿等领域其生产的砂石骨料广泛应用于基建行业[1] - 智慧矿山建设获政策支持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推动智能化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 产业链与企业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中游为整机制造下游为矿山应用[3][14] - 行业代表企业包括:中信重工(注册资本45.8亿元)中国铁建重工(53.3亿元)郑州煤机(17.8亿元)徐工集团(118.2亿元)中国神华(198.7亿元)[7][8][9] - 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推动传统矿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具有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意义[6] 重点企业分析(中信重工) - 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45.8亿元前身为国家"一五"重点项目洛阳矿山机器厂[10] - 业务覆盖矿山装备机器人智能装备新能源装备等拥有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11] - 矿用机器人产品包括本安型轨道巡检机器人参与2025年应急演习实现断网环境下自主搜救[11] 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 **核心零部件**:FPGA芯片技术防爆机械臂(提升机动故障检测能力)轻量化防爆电池(增强安全性与多样化)[13] - **软件系统**:ROS算法升级(分布式协同工作)虚拟仿真(结合AR/VR与数字孪生)大数据与AI应用[13] - **应用工艺**:高压水射流煤仓清理智能虚拟摊铺系统井下自动排水(光纤环网通信技术)[13] 行业成本与前景 - 核心零部件占机器人成本70%以上是产业链最高壁垒环节[14] - 绿色矿山政策推动集约化发展单个矿山智能化投资呈增长趋势[17] - 智慧矿山成为煤炭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但基础共性技术仍存瓶颈[18]
科达自控(831832)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6-18 13:15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6月18日,地点为线上会议 [3] - 参会单位众多,包括华源证券、泰康资产等多家机构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付国军、董秘任建英、证券事务代表郝富强 [4] 智慧矿山行业无人驾驶应用情况 露天矿 - 无人驾驶整体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未列入智慧矿山采购目录 [4] - 公司聚焦车辆调度和管理系统研发应用,辅助驾驶系统列入采购目录,产品迭代至第4代,技术接近L2级自动驾驶 [4] - 公司“露天矿车辆智能感知防撞预警车载系统”入选2024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 [4] 井工矿 - 受复杂特殊条件制约,无人驾驶应用进程不及露天矿,需攻克基础设施和管理调度体系难题 [5] - 公司提供辅助运输智能化系统,处于辅助驾驶技术层级 [5] - 公司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已验收并推广,“物联网在矿井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管理系统的应用”入选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5] 矿山无人驾驶业务客户群体 - 核心服务对象为矿山企业,采用“平台先行、终端适配”服务策略 [6] 与智驾公司业务差异及关系 - 业务技术路径差异:公司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智驾公司聚焦车辆本体核心技术 [7] - 现阶段无直接竞争关系,未来可能形成优势互补的上下游合作关系 [7] 特种机器人业务现状及未来发展 现状 - 自2019年积极响应行业趋势,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获批“矿山特种机器人省技术创新中心” [8] - 多款巡检及运输类机器人已落地应用,降低安全风险,创造经济效益 [9] - 全力突破核心部件技术瓶颈 [9] 未来 - 作业机器人是煤矿智能化转型关键突破口,轨道式、履带式及足式机器人前景广阔 [9] - 设立杭州科达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矿山场景研发与落地 [10] 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 立足“智慧矿山为主、智慧市政为辅、‘物联网 +’为先导”战略定位,推进具身智能在矿山领域应用与落地 [11] -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是重要支撑,处于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运营赛道领先地位,加快全国推广,提升营收占比 [11] - 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积累,探索培育第三业绩增长极,构建多元协同业务格局 [11]
太原重工推3亿收购拓展业务版图 第一季营收增60%存货净减12.7亿
长江商报· 2025-06-16 01:27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拟以现金3亿元收购太重向明67%股权 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拓展业务版图 优化产业布局 [2][3][4] - 2024年剥离风电资产 包括将拉弹泡项目资产划转至子公司后以9.59亿元转让给控股股东 并以4.58亿元受让山西太重智能装备公司100%股权 [5][6] - 2024年12月以4.67亿元出售太重新能源39.782%股权及定襄能裕100%股权 彻底退出风电运营领域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7.68亿元 同比增长60.18% 净利润2197.49万元 同比增长7.62% [2][10] - 2024年营业收入92.49亿元 同比增长10.71% 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增长4.17% [9] - 存货规模持续改善 2025年一季度存货89.91亿元 同比下降12.37% 较上年同期102.6亿元净减12.69亿元 [2][11][12] 收购标的经营情况 - 太重向明净资产评估值4.47亿元 增值率16.92% 主营带式输送机及立体车库 在国内煤矿输送机行业领先 [3][4]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亿元/5.88亿元/6.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531.71万元/5618.20万元/3629.25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太重向明营业收入5314.28万元 净利润-81.54万元 [3]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21.78亿元 占总营收23.55% 同比增长20.15% 高于国内6.37%的增速 [12] - 海外市场毛利率达25.98% 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16.43% [13] - 在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地成立海外公司 实现车轮、车轴、电铲、起重机等产品出口突破 [12]
梅安森撤回再融资申请,1.8亿元补流项目终止
巨潮资讯· 2025-06-13 02:44
公司融资动态 - 梅安森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并提升竞争实力 [2] - 公司于6月12日公告称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的审核,终止原因为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文件 [2] - 终止发行股票事项是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规划等因素后,经各方充分沟通、审慎分析后作出的决定 [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梅安森是大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整的技术链和产品链,具备ITSS运维服务能力 [2]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智能感知、精确定位(2D/3DGIS)、物联网、虚拟现实(VR/AR/MR)、UWB、AI和矿山大模型、云计算等 [2] - 业务聚焦智慧矿山安全监测监控,并进行多业态的应用拓展和延伸 [2]
潍柴新产品实现98%本土化配套
科技日报· 2025-06-03 23:34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发布第二代矿山动力新品,实现12项核心技术突破,本土化配套率达98% [1] - 新产品大修周期达两万小时,形成"传统动力+清洁动力+新能源动力"多元能源动力格局 [1] - 产品适配矿用挖掘机、刚性矿卡等设备,具备大马力、高可靠性、强适应性及易维护特征 [1] 产品技术细节 - 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采用纯钛叶轮、柔性双并联起动机等技术,显著提升极端工况可靠性 [2] - H/T系列发动机通过高效燃烧、增压器匹配及降摩擦技术,大幅降低油耗 [2] 行业影响与智能化应用 - 矿山装备运行数据可支持智慧矿山建设,公司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实现设备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 [1] - 技术突破被评价为"中国智慧的集中展现",推动行业技术飞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