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落沪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添新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18:27
◎记者 陈佳怡 近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运营,数字人民币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 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等三大业务平台同步亮相。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标志着数字人民币从国内试点迈 向国际化运营的关键跨越,更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同步推出三大业务平台 据了解,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建和管理,负责建设运营数字人民 币跨境和区块链基础设施,推进与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的跨境互联互通,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运营与 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与此同时,三大业务平台同步亮相。其中,跨境数字支付平台立足于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与跨境使用,探 索运用法定数字货币解决传统跨境支付中存在的痛点;区块链服务平台定位于支持标准化的区块链交易 转接和链上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数字资产平台定位于支持链上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合规数字资 产。 "展望未来,随着中心业务深入开展及与全球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推进,数字人民币有望在遵循国 际规则的前提下,为构建更加高效、包容、稳健的全球货币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刘功润说。 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与三大业务平 ...
湘财股份拟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 80亿元配套资金同步推进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3:15
交易结构 - 湘财股份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 大智慧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1] - 换股价格定为湘财股份7.51元/股 大智慧9.53元/股 换股比例为1:1.27(即1股大智慧兑换1.27股湘财股份) [1] - 配套募资总额不超过80亿元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 [1] 资金用途 - 配套募资80%投向科技领域 包括金融大模型与证券数字化建设、大数据工程及服务网络建设、财富管理一体化、国际化金融科技等项目 [1][3] - 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1] 业务协同 - 湘财股份主营证券服务业 旗下湘财证券拥有全业务牌照和综合性证券金融服务体系 [2] - 大智慧是领先金融信息服务商 拥有超亿级注册用户和成熟AI技术积累 [2] - 合并后新增证券信息服务、大数据及数据工程服务等金融信息业务 形成"技术基因+牌照资源"互补 [2][3] 行业意义 - 被视为"流量+牌照"模式的深度实践 规避头部券商同质化竞争 [2] - 通过"先投顾、后交易、再信用"递进式打法切入财富管理细分市场 [2] - 中小券商科技化突围的里程碑 打造"智能投顾+跨境服务"生态 [4] 股权变化 - 交易后总股本从28.59亿股增至51.41亿股 [2] - 实控人黄伟直接及间接控制11.54亿股(占比22.45%) 控制权未变更 [2] - 大智慧原实控人张长虹方持有8.91亿股(17.32%)成为第二大股东 已出具不谋求控制权承诺 [2] 战略定位 - 整合用户与资源 推动技术协作和市场联动 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3] - 响应证监会"推动证券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导向 深化金融产品与科技领域协同 [3] - 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加速数字金融应用场景拓展与实体经济融合 [3]
普惠金融功能如何深化?屠光绍提出四条建议
北京商报· 2025-09-26 13:12
一是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来深化普惠金融功能。屠光绍表示,"义乌"案例说明,普惠金融涉及面广,需要进一步在具体领域、具体群 体、具体地域、具体金融业务方面,不断推动精细化、具体化,精耕细作,实现"广覆盖"与"精准度"的结合。 二是要促进供给与需求两侧协调匹配来深化普惠金融功能。他指出,根据义乌的实际情况,从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侧看,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外汇风险 管理的产品工具,比如外汇期货。金融服务供给既要关注普而不惠又要重视普而不适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促进普惠金融业务的商业可持续。但当前 普惠金融亦需聚焦需求侧,解决小微企业对金融产品、工具"看不懂、用不起、不敢用"的痛点,比如义乌的许多个体及小微商户对外汇风险管理工 具不了解也用不起。针对需求侧的小微企业群体,提升其金融素养和能力是基础但也是个"慢活",还需要在小微企业运用金融服务的组织方式、平 台搭建、系统处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三是要加快在普惠金融与数字、绿色金融融合中来深化普惠金融功能。从义乌外贸小商户的经营实践看,他们也需要并已经在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市 场营销、产品设计和客户管理,此外随着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境外市场也更加重视进口商品的绿色含量并实施相 ...
兴业边疆惠民生”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全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0:34
科技金融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71.99亿元 较年初增加5.41亿元 [2] - 创设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 将技术专利等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 [2] -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 绿色金融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07.46亿元 较年初增加23.42亿元 [3] - 落地新疆首笔气候贷 将气象数据融入融资流程 [3] - 落地新疆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 采用中碳-兴业碳价格指数 [3] - 落地全行首笔煤电行业转型金融贷款 支持煤电与新能源多能互补 [3] - 落地新疆首笔绿色矿山取水权质押业务 盘活绿色无形资产 [4] - 支持昌吉奇台县新材料产业园绿色贷款 实现矿山固废综合利用 [4] 普惠金融 -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39.27亿元 较年初增加2.21亿元 [5] - 运用新疆融资信用服务平台 建立常态化信息交互渠道 [5] - 配置兴速贷税贷专属和资产抵押专属等产品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5] - 开展一县一业一策推动方案 服务农业全产业链 [6] - 落地新疆首个卫星遥感农业种植监测方案 提升风险评估效率 [6] 养老金融 - 养老金融融资余额4.16亿元 较年初增加0.91亿元 [7] - 个人养老金开户约16.3万户 优化开户缴费支取流程 [8] - 建立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打造专属服务空间 [8] - 开展公益课堂和专题讲座 丰富安愉人生俱乐部活动 [8] 数字金融 - 与自来水公司合作打造线上水费缴纳渠道 [9] - 上线智慧医药结算服务解决方案 服务医疗机构支付结算和融资需求 [9] - 推出新市民人力系统 集成人财物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9]
中央结算公司支持国银金租成功发行金融租赁行业首单区块链簿记金融债券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0:12
核心事件 - 中央结算公司支持国银金租成功发行金融租赁行业首单使用区块链数字债券平台簿记建档的金融债券"25国银金租债03" [1]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20亿元 期限3年 票面利率1.90% [1] - 牵头主承销商为中国银行 簿记管理人为中信证券 [1] 发行情况 - 今年以来中央结算公司共支持国银金租发行3期金融债券 规模合计80亿元 [1] - 包括科创主题金融债"25国银金租债02" 募集资金部分用于科技创新类租赁项目 [1] 公司背景 - 国银金租成立于1984年 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 [1] - 公司是国家开发银行旗下唯一的租赁业务平台 也是境内首家上市金融租赁公司 [1] 战略方向 - 公司积极融入数字金融变革浪潮 提升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 [1] - 通过布局科技金融领域赋能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 紧扣租赁本源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高质量发展 [1] 行业展望 - 中央结算公司将持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 促进债市服务科技创新 [2] - 扎实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见效 助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2]
投资贸易便利化升级,上海自贸区条例11年来首次大修
搜狐财经· 2025-09-26 10:09
智通财经记者 | 刘素楠 智通财经编辑 | 庄键 全国第一个自贸区条例实施11年后,迎来了首次大修。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下称《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9月25日表决通过,将自2025年9月29日 起施行。 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常江介绍,2014年版的《条例》是全国首部自贸试验区立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在推动上海自贸区为国家"试制度、探新 路、测压力",形成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全国各地自贸试验区立法起到了示范效应。 他指出,十多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覆盖范围、管理体制、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功能拓展和产业发展。因此,有必 要对《条例》进行全面修订。 作为国家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海自贸区具有"头雁"效应,此次条例修改备受外界关注。 人才政策也有望获得新突破。他透露,上海自贸区将实行更加便捷的外国人出入境、停居留政策,为外籍人才提供办理长期居留和永久居留手续的绿色通 道;在空间载体、科研平台、项目支持等方面为科学家工作室提供配套支持;对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人才智力密集、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新 ...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全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09:18
文章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与服务新疆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1][10] 科技金融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71.99亿元,较年初增加5.41亿元 [2] - 创设"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将企业技术专利等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 [2] - 聚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 绿色金融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07.46亿元,较年初增加23.42亿元 [3] - 落地新疆首笔"气候贷",创新采用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指数 [3] - 落地新疆首笔碳排放配额现货抵质押价格指数应用贷款,盘活企业碳资产 [3] - 落地全行首笔煤电行业转型金融贷款,支持煤电与新能源多能互补 [3] - 落地新疆首笔绿色矿山取水权质押业务,盘活绿色无形资产 [5] - 支持昌吉奇台县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实现矿山固废综合利用 [5] 普惠金融 -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39.27亿元,较年初增加2.21亿元 [6] - 运用"新疆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信息交互渠道 [6] - 推出"兴速贷""工业厂房贷款""科技企业研发贷"等专项产品 [6] - 形成"一县一业一策"推动方案,解决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 [7] - 落地新疆首个卫星遥感农业种植监测方案,提升风险评估效率 [7] 养老金融 - 养老金融融资余额4.16亿元,较年初增加0.91亿元 [8] - 个人养老金开户约16.3万户,优化开户缴费支取等流程 [9] - 建立养老金融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打造老年客户专属空间 [9] - 开展公益课堂和专题讲座,丰富"安愉人生俱乐部"活动 [9] 数字金融 - 与自来水公司合作打造线上水费缴费渠道 [10] - 上线"智慧医药结算服务解决方案",为医疗机构提供多元金融服务 [10] - 推出新市民人力系统,集成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功能 [10]
解决“真问题”,京东要用AI重塑金融体验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08:51
AI时代里的 金融创新,正陷入内卷。行业普遍将 AI用于优化客服、营销等外围环节, 用户的体感却 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 面对这一行业困境,京东科技在 9月25日的JDD大会上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它推出了一整套 深入财富管理、支付和产业风控核心的智能体(Agent)矩阵。从拥有"数字分身"的京小贝,到意图 改写支付体验的JoyGlance,其目标是从根本上重塑用户交互和产业运行的逻辑。 会上,京东集团 CEO许冉为当前狂热的AI竞赛,指出了一个冷静而深刻的方向:"京东不片面追求运 动式的AI,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真正为产业创造价值的AI。" 这一论断,与京东科技提出的 "未来十年的关键词是重塑"形成呼应。其潜台词是:不再满足于用AI 修补旧的业务框架,而是要用多智能体协同的方式,原生再造一个更懂用户、更懂产业的金融服务新 范式。 京东试图借此, 率先向市场证明 AI金融的下半场,竞争已从单一模型的技术比拼,升级为全链路生 态的体系对抗。这种体系化的能力,源自其业内罕见的"原生一体化"组织架构——一种将核心技术、 金融业务与真实产业场景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确保了技术创新永远紧贴最核心的业务需求。 当技术能力趋 ...
科技为锚 守护无界 中国人寿开启保险服务新纪元
齐鲁晚报· 2025-09-26 07:43
数字化转型战略 - 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为关键战略 构建独具特色的数字护城河 通过数据要素推动金融为民[1] - 成功构建以客户为中心 线上线下一体的EAC模式 实现价值创造与数字国寿建设目标[1] 科技基础设施布局 - 形成大后台+小前端的科技布局 建设国寿混合云 构建分钟级动态伸缩的企业级IT资源池[2] - 布局扁平化网络支持全网万物互联 通过轻型数字化平台提供一体多元的线上服务[2] - 打造行业领先的混合云 对接外部主流公有云 建设数字化多云底座 保障核心业务连续性[7] 数字化服务平台 - 建立包含寿险APP 企业微信 小程序的多维度线上平台 打破时空边界[2] - 寿险APP注册用户数超1.6亿 月均活跃用户超1100万人[2] - 未来计划集成医疗 养老等多种服务 打造一站式服务数字生态新模式[7] 智能化服务提升 - 通过数字驱动降低用户等待时间与客服成本 提升服务质量[3] - 集成国产大模型能力 创新应用智慧伙伴座席智能助手 提升服务效率和应答精准性[3] - 创新打造空中客服O2O服务新模式 2024年累计服务客户180万人次[3] 智能理赔体系 - 运用AI大模型分模式 分场景打造智能理赔体系 包括重疾险反欺诈模型 健康险反欺诈模型等[4] - 2024年智能化审核赔案超1700万件 智能化率超70%[4] - 在全国首创医保商保门诊急诊直赔服务 实现秒级结案 大幅缩短赔付时效[4] 技术创新突破 - 攻克医疗票据结构化采集 医疗责任精准匹配技术难题 实现全流程无人工理赔作业模式[5] - 部分案件赔付最快仅需3分钟完成[5] - 在全国多个省市实现一站式商业医疗保险理赔实时结算 普惠保险保障覆盖数亿人[5] 科技创新战略 - 强化数字化赋能与应用 加快科技成果推广 提高各领域数智化水平[6] - 建设以云原生 大数据 数字研发为特征的业内领先科技能力[6] - 在数据管理 数字研发 数字运营 风险防控全链条取得积极成效[6] 人工智能应用 - 作为业内首批私有化部署国产大模型的保险公司 引入多个高质量大模型[7] - 在核心业务领域自主开发数十个小模型 实现痛点拆解与价值创造[7] - 累计落地数百个智能应用场景 覆盖销售 客服 风控 运营等核心业务领域[7] 智能风控体系 - 将风险管控嵌入业务全链条 建成实时风控策略中心[7] - 风控策略深入承保 客服 理赔等环节 实现全业务环节风险规则集中统一管理[7] - 建成实时风控新格局 赋能风险防控的前置[7]
沪上起航!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携三大平台赋能全球金融
搜狐财经· 2025-09-26 07:23
9 月 24 日,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在上海正式运营,跨境数字支付、区块链服务、数字资产三大平 台同步落地。这一由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筹建的战略枢纽,以 "统一账本,业务分域" 的技术架构,为 全球跨境金融提供了高效合规的新方案,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入技术驱动的新阶段。 这一布局兼具城市赋能与全球意义。对上海而言,217 家境内外机构的接入与 "一带一路" 32 国的覆 盖,强化了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优势。在全球层面,中国提出的技术标准被国际清算银行采纳,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演进,世界银行测算其可使全球跨境支付成本降低 40% 以上。正如田轩所 言,这是通过构建共赢生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关键一步。 从陆家嘴论坛的蓝图到实体平台的运营,数字人民币正以技术创新破解全球金融痛点。随着 2025 年底 覆盖百国目标的推进,这一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必将为高水平开放与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三大平台构建的协同生态直击行业痛点。跨境数字支付平台通过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对接,将传统 SWIFT 体系 3-5 天的结算周期缩短至分钟级,交通银行试点显示企业结算成本降低 60% 以上,实现 "一点接入、全球通达" 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