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大战
icon
搜索文档
单季盈利“一键清空”,美团被迫亏损持久战
虎嗅APP· 2025-08-28 00:25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豚投研 ,作者海豚君 海豚投研 . 有灵魂的思考,有态度的研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海豚投研 ,作者:海豚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外卖大战三傻"中的第二家——美团于8月27日港股盘后也发布了2季度业绩,本季实际经营利润仅 仅2亿,远远低于预期。 外卖大战的影响远比预期更大,核心要点如下: 1. 补贴冲减配送收入: 本季度配送收入同比增速大幅跳水至仅2.8%。虽然对商家/消费者运费的减免 会体现为配送收入的减项市场已有预期,实际下滑幅度高于预期。 根据海豚的初步测算,本季的单均配送净收入环比应当下滑了1元以上。 这体现了大量补贴导致单量暴增后,为了确保有骑手完成配送,必须大幅增加骑手配送收入,这也会 体现到毛利率的明显下降上。 虽然营收规模加速增长,但本季新业务的亏损则让人意外地不增反降。其中除美团优选退出的利好 外,应当是"被迫"缩减了在新业务上的投入,以集中资源 应对 更关键的核心主业竞争。 5. 配送成本大涨,毛利率下降: 本季毛利率仅为33.1%,同比大幅下降8pct,导致毛利润额仅304亿 元,收入增长的同时毛利润同环比却都在下滑。 2. 到店并非无忧: 本季度本地商业的佣金和广 ...
美团净利润下滑89%,年底取消骑手超时扣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4: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18亿元 同比增长11.7% [1][2] -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89% [1][2] - 经营利润2260万元 同比下降98% 经营利润率仅0.2% [2] - 期内溢利3.65亿元 同比下降96.8% [2] - 经调整EBITDA为27.82亿元 同比下降81.5% [2]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 - 经营利润同比减少115亿元 [2] - 经营利润从152亿元降至37亿元 同比下降75.6% [3] - 经营利润率从25.1%大幅下降至5.7% [3] - 业务表现下滑主要受非理性竞争影响 [1][3]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77亿元 增幅达51.5% [3] - 开支增长主要源于外卖和即时零售业务竞争加剧 [3] - 公司为提升用户黏性持续调整策略导致激励费用增加 [3] 市场竞争环境 - 行业出现激烈外卖大战形成"三国杀"竞争格局 [6] - 京东二季度净利润已出现腰斩 [6] - 阿里巴巴二季度财报表现受市场高度关注 [6] - 公司维持2025年"每单1元 利润率约3%"的长期盈利假设 [6] 运营策略调整 - 计划在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制度 [6] - 第三季度将继续加大战略投入 财务指标可能短期承压 [6] - 管理层认为竞争最终将回归理性 [6] 市场反应 - 美股ADR在业绩公布后下跌近13% [3]
热身赛已吞百亿利润,美团这次真“狼来了”?
虎嗅· 2025-08-27 13:56
核心观点 - 美团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远低于市场预期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同比暴跌76%至37亿元 整体经营利润仅2亿元 同比下滑98% 主要受外卖行业价格战影响 导致配送收入增长停滞 毛利率大幅下滑 营销费用激增 [1][7][17][18][72][73] 财务表现 - 整体经营利润仅2亿元 同比暴跌98% 大幅不及预期 Non-GAAP净利润15亿元 同比下滑90% [17][73] - 毛利率33.1% 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 毛利润额304亿元 同比减少35亿元 [13][64] - 营销费用225亿元 同比增加77亿元 比市场预期高38亿元 [15][67]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亿元 同比增长7.7% 比预期低22亿元 [53] 配送业务 - 配送收入同比增长仅2.8% 大幅低于预期 主因补贴冲减收入 [2][44] - 单均配送净收入环比下滑至少1元 [3][45] - 外卖+闪购业务亏损超过10亿元 [9][61] 到店业务 - 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3% 广告收入增长10.5% 分别比预期低7和4个百分点 [5][48] - 到店业务经营利润约50亿元 但受外卖补贴挤出效应影响 表现不及预期 [6][9][23][49][51] 创新业务 - 收入265亿元 同比增长23% 高于预期 主因海外Keeta业务扩张及小象超市收入确认方式变化 [10][11][54][55] - 经营亏损19亿元 同比收窄23% 公司主动缩减投入以应对主业竞争 [12][43][61] 成本结构 - 骑手配送成本大幅增加 叠加小象超市等自营业务扩张 导致毛利率下降 [4][14][46][6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 管理费用增10% 但影响相对有限 [69] 竞争环境 - 外卖价格战加剧 京东、淘天等对手以高补贴入局 淘天宣布500亿补贴计划并延长至三年 [27][30][31] - 竞争导致行业利润率承压 美团市占率可能下滑但单量增长或维持 [32][33][34] 战略调整 - 缩减创新业务投入 集中资源应对主业竞争 [12][26][43] - 美团优选大范围关停 重点发展小象超市和闪购业务 [11][39][56] - 计划3年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培育独占供给 [40] - 海外Keeta业务继续扩张 覆盖海湾六国及巴西市场 [41][42] 政策影响 - 社保补贴政策全国推广 卖方测算可能拖累单均盈利0.3-0.4元 [35][36]
8点1氪|罗永浩否认拉黑俞敏洪和王自如;深圳欢乐谷叫停涉嫌擦边表演;苹果发布会定档9月10日,预计发布iPhone 17系列
36氪· 2025-08-27 00:13
苹果发布会 - 苹果公司计划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秋季产品发布会 预计推出iPhone 17系列 [2] 星巴克事件 - 上海星巴克门店发生顾客持续辱骂店员事件 起因是店员少点一杯饮品 店员被骂哭 门店采取免单和送饮品安抚措施 [3] 航旅纵横延误险 - 航旅纵横推出9.9元精准延误险 理赔需起飞延误时长精确匹配随机数字分钟整才赔付300元 被指理赔条件苛刻且存在误导消费嫌疑 目前该活动仅向部分旅客、部分航线、部分机场开放 [3][4] 盒马NB业绩 - 盒马NB上半年营业额达80亿元 同比增长双位数 总门店数近300家 半年时间门店数量翻番 主要集中在华东核心城市 近期将更名为"超盒算NB" [4] 永辉超市商标 - 永辉超市已注册多枚"胖永辉"商标 国际分类涉及网站服务、广告销售、教育娱乐等 北京"胖永辉"门店数量将达20家左右 全国调改店总数近170家 [5] YouTube与福克斯 - YouTube威胁删除福克斯频道 包括福克斯广播网、福克斯新闻和福克斯体育 因与福克斯公司续约谈判未达成协议 续约截止日期为当地时间周三 [6] 大韩航空订单 - 大韩航空订购103架波音飞机 价值362亿美元 另购买19台备用发动机价值6.9亿美元 签订20年发动机维护服务合同价值130亿美元 总投资约500亿美元 [6] 主播顿顿业绩 - 前东方甄选主播顿顿单飞首秀 两天直播带货销售额近1250万元 总观看人次超500万 主推美妆护肤产品 保留"东方甄选自营产品推荐官"身份 [6] 英特尔股份交易 - 白宫投资89亿美元持有英特尔9.9%股份 资金来源于《芯片法案》补贴 特朗普称交易价值约110亿美元且未掏钱 计划推动政府持有更多私营企业股份 [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道指涨0.3% 纳指涨0.44% 标普500指数涨0.41% 蔚来涨超10% 小鹏汽车涨超5% 理想汽车涨超2% [8] 网易云音乐功能 - 网易云音乐明确没有"访客记录"功能 访问用户主页不会产生任何访客记录 平台强调高度重视用户隐私安全 [9] 淘宝规则调整 - 淘宝拟降低物流停滞赔付比例 "物流轨迹超时"赔付比例从20%(5-100元)下降至5%(5-50元) 该调整将于9月5日生效 [9] 星舰试飞 - 星舰第十次试飞因天气原因再次取消 发射场上出现砧状云可能有雷击风险 原计划24日发射但因地面系统故障取消 未公布新发射日期 [9][10] 安踏李宁回应 - 安踏和李宁回应收购彪马传闻 安踏称不对市场传闻发表评论 李宁称坚持单品牌战略且未进行任何实质性谈判或评估 [10] 喜茶渠道扩张 - 喜茶正式入驻淘宝闪购和美团拼好饭平台 4000多家门店全量上线 打破长达7年的线上渠道策略 背后是外卖平台补贴大战 [10][11] 马斯克诉讼 - 马斯克旗下xAI和X起诉苹果与OpenAI 指控非法合谋阻挠AI竞争 称合作排除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竞争 帮助维持垄断地位 OpenAI回应称为持续骚扰的一部分 [11] 香飘飘财报 - 香飘飘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亿元 同比下降12.21% 净亏损9739.09万元 同比亏损扩大 上年同期亏损2950.11万元 [11] 中国电影财报 - 中国电影上半年营业收入17.17亿元 同比下降19.13% 净亏损1.1亿元 上年同期盈利2.03亿元 [12] 农夫山泉财报 - 农夫山泉上半年总收益256.22亿元 同比增长15.6%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6.22亿元 同比增长22.1% 每股基本盈利0.677元 同比增长22.0% [13] 英伟达产品 - 英伟达发布机器人系统级芯片Thor 起售价3499美元 同步推出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和自动驾驶计算平台DRIVE Thor 中国市场包括宇树科技、比亚迪、小米等为主要客户 [14]
喜茶上线拼好饭,连锁奶茶正被外卖裹挟
新浪财经· 2025-08-26 00:05
公司战略调整 - 喜茶于8月22日正式入驻淘宝闪购平台 4000多家门店全量上线 并与平台共同发放100万份免单卡 [1] - 喜茶同期上线美团拼好饭业务 产品折后价格在6.9-9.9元区间 为常规零售价6折左右 主要覆盖广东清远等下沉市场 [2] - 此次渠道拓展打破公司持续7年的独家美团合作模式 此前仅通过美团及自有小程序(顺丰配送)开展外卖业务 [4] 数字化建设历程 - 公司自2017年启动数字化建设 通过扫码下单系统解决排队问题 并逐步发展出喜茶Go小程序和快取店模式 [4] - 数字化体系助力消费者画像积累 支持精准营销与会员运营 数据反哺新品研发与供应链优化 [5] - 2018年接受美团龙珠4亿元B轮融资 看重其本地生活服务入口价值及数据运营能力 [5] 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平台开启补贴大战 淘宝闪购日单量于8月7-9日连续破亿 7月投入超100亿元费用 [6] - 茶饮品牌借平台补贴实现增长:茶百道/古茗通过500亿消费券计划订单量增长35%-50% 股价单日最高涨12% [6] - 现制茶饮外卖GMV从2018年118亿元增至2023年952亿元 复合增长率51.8% 占比从16.8%提升至45% [8] 增长模式转型 - 头部品牌放缓门店扩张:霸王茶姬2025年计划新开1000-1500家 较2024年净增2929家显著减速 [10] - 喜茶于2025年2月宣布暂停事业合伙申请 强调不参与规模内卷 [10]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 全国奶茶店近一年新开11.6万家但净减少3.4万家 [10] 运营挑战 - 外卖活动导致门店运营压力加剧 出现员工抱怨工作强度及消费者投诉质量下降问题 [12] - 品牌空间体验建设受冲击 喜茶2025年重装多城门店打造灵感空间的努力被低价促销淹没 [12] - 高连锁化率使茶饮品牌成为平台重要合作伙伴 但利益分配问题可能引发产业链危机 [13]
拼多多:重回摇钱树?
虎嗅· 2025-08-25 23:34
拼多多又是熟悉的业绩后暴涨暴跌,8月25日美股盘前,拼多多公布的二季度业绩中,利润大超预期,一度推动股价应声上涨10%。 本次业绩超预期的成色到底如何? 1、营收与预期完全一致,无惊无喜:在连续两个季度营收大幅不及预期后,本季度拼多多总营收约10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虽增速继续放缓,但市 场预期近乎完全一致。 主要是受Temu因关税影响,加速从全托管(按总销售记收入)转向半托管(仅记佣金)导致收入口径变薄的影响。 2、核心广告收入平稳落地:核心反映主站表现的广告收入,本季同比增长13.4%,同样和市场预期基本一致,如期的相比上季平稳中略有放缓。 暗示着拼多多国内主站的增长已进入平稳区间,主站的GMV增速和广告变现率都已比较平稳,广告变现率同比收窄的趋势应当已基本结束。 换个角度,但也意味着拼多多相比同行的明显增长优势,(至少中期内)也已基本结束。 3、关税冲击下Temu表现也不差:本季交易佣金性收入约483亿,同比增长不足1%,虽拖累了总营收增速继续放缓,但市场已有充分预期。 主要原因是受美国大幅提高关税并取消小包免税,导致Temu在美国的全托管业务一度停滞,快速转型半托管业务的影响。 但即便受明显冲击 ...
晚点独家丨闪购让淘宝和拼多多活跃度拉开距离,便宜外卖还将一直持续
晚点LatePost· 2025-08-25 15:28
淘宝闪购补贴策略与成效 - 淘宝闪购7月补贴超过100亿元用于商家端、消费者端和骑手端 [3][4] - 补贴推动淘宝DAU从4月3.74亿增长至7月领先拼多多近5000万 [6] - 8月8日立秋后订单量首次超过美团 [3] 用户活跃度变化 - 4月淘宝DAU仅比拼多多高550万 7月差距扩大至5000万 [6] - 8月7日"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日双方日活差距超1亿 [13] - 淘宝工作日DAU维持高位 周末峰值大幅上涨 [13] 骑手运力扩张 - 美团骑手规模从阿里蜂鸟的8倍缩小至2.6倍 [13] - 蜂鸟大规模招聘专送骑手 专送和快送骑手占比不低于七成 [25] - 全职运力人数估算显示美团250万人 阿里150万人 [17] 补贴策略调整 - 补贴重点转向高价值用户和高客单价品类 [4][23] - 每杯饮品补贴减少1-2元 "一口价"活动规模收窄 [24] - 工作日补贴更明显 重点从茶饮转向餐食和非餐零售 [20][23] 业务拓展与竞争 - 喜茶全量上线淘宝闪购 餐饮连锁品牌全面接入 [19] - 阿里推出"超抢手"和"闪拼"对标美团"神抢手"和"拼好饭" [24] - 向低线市场扩张 在中部城市市场份额为1:9 [25] 订单与消费变化 - 瑞幸门店工作日单店日均出杯量从四五百杯涨至七八百杯 [13] - 外卖大战提升日常咖啡消费渗透率 [13] - 单杯利润情况改善 尽管补贴力度减小 [20]
独家对话京东外卖“老K”郭庆:只造泡沫,外卖行业就没了
36氪· 2025-08-25 01:07
京东外卖业务战略定位 - 公司进入外卖行业旨在服务用户价值而非参与恶性竞争 明确表态不参与补贴大战 专注长期能力建设 [2][5][8] - 业务定位为品质外卖路线 强调食品安全和供应链创新 与行业低价低质模式形成差异化 [1][42][56] - 外卖业务被视为至少5-10年周期的长期战役 短期内无争第一的压力或需求 [10][12][13] 七鲜小厨创新模式 - 推出品质餐饮合营制作平台"七鲜小厨" 采用现炒现做+后厨直播模式 主打20元以下含配送费的新鲜现炒品质餐品 [42][43][48] - 通过规模化采购和有限SKU(不超过30道菜)控制成本 目标解决幽灵外卖问题并满足低价品质需求 [55][58][60] - 采用菜品合伙人制度 三周内超7万人报名 利润分成优先分配给合伙人、食材供应链和场地经营者 [1][62][63] 行业竞争格局与观点 - 认为即时零售主要满足应急性、温差和短保商品场景 无需夸大市场前景 指出闪购在商品质量、售后和价格方面存在短板 [4][24][27] - 强调良性竞争对行业存续的重要性 指出缺乏创新和恶性竞争可能导致行业被取代 类比电脑城被电商取代的历史 [31][63] - 表示未发起外卖大战 对阿里500亿元入局不予置评 认为淘宝外卖团队学习能力强 其入口设计与京东基本一致 [21][23] 运营数据与业务协同 - 外卖业务上线5个月覆盖350座城市 入驻150万家品质餐厅 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 全职骑手团队超15万人并缴纳五险一金 [28][32] - 二季度京东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2.4% 活跃用户新增超40%达2亿用户 用户购物频次增长40%以上 [4][28][29] - 外卖业务带动主站销售 40%外卖用户购买主站商品 PLUS会员复购率达67% 对即时零售、日百、超市等品类有显著协同作用 [28] 组织与成本策略 - 采用高效组织生态 规模为美团和阿里的十几分之一 通过模块化系统支持多业务复用(如酒旅、到店餐饮) [33][35][36] - 坚持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虽导致履约成本高于同行 但获得更好履约品质和骑手保障 认为这是法律底线而非成本问题 [32] - 佣金结构为行业最低最透明(0佣金、长期不超过5%) 批评同行将技术服务费(6%-8%)混淆为整体抽佣比例 [33] 供应链与未来规划 - 七鲜小厨首店日均单量超1000单 带动商圈其他商家订单增长12% 计划三年开万店对抗幽灵外卖(当前幽灵外卖日单量3000万) [57][58] - 扩张分三阶段:稳定一道菜→30道菜→1000道菜 目前处于第一至第二阶段间 已稳定三四道菜 [59][60] - 布局逻辑围绕"幽灵外卖"活跃区域 优先解决供给侧问题 强调方向比扩张速度更重要 [60][61]
“外卖大战 配送慢”上热搜 “15分钟达”订单可能要30多分钟?
第一财经· 2025-08-18 22:42
行业现状与用户反馈 - 外卖配送问题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话题 近一周小红书相关吐槽帖超90篇 涉及京东、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 主要问题包括配送超1小时、订单超时、无骑手接单等 [2] - 行业从"补贴大战"转向服务能力竞争 用户对履约敏感度提升 此前低价促销掩盖的配送矛盾开始显现 [2][5] 平台运力投入与挑战 - 饿了么骑手月活数量整体增长181% 其中众包骑手增长236% 7月收入超1万元骑手数量达去年2.8倍 8月骑手总量达去年3.5倍 [3] - 京东二季度日订单达2500万单 与超15万名全职骑手直签劳动合同 [3] - 补贴降温后履约压力增大 平台需持续优化配送体系成熟度 包括骑手激励措施可持续性、高峰期资源调配等 [3][4] 配送系统优化需求 - 区域骑手密度不均 高峰期系统调配能力受考验 预订单时间显示不一致、导航路线不合理等技术问题影响时效 [4] - 新骑手和商家涌入提高系统复杂度 平台需处理更多精细化运营问题 [4] - 美团测试"15分钟达"配送模式 实际出餐+配送最短13分钟完成 但部分订单仍出现30分钟以上延迟 [4]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竞争焦点转向用户价值挖掘(存量博弈)、线下本地商家拓展、骑手资源争夺三大战场 [5] - 运力端成为最艰难环节 需综合考量资本实力与订单生态构建能力 [5] - 行业呈现"15分钟达"目标与现存配送慢问题的矛盾 平台需平衡时效野心与能力短板 [4][5]
“外卖大战 配送慢”上热搜,“15分钟达”订单最终可能要30多分钟?
第一财经· 2025-08-18 16:30
外卖行业竞争态势 - 外卖平台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比拼阶段 用户对配送时效和服务敏感度提升 [2] - 近一周内社交媒体关于配送慢的吐槽帖超90篇 涉及美团、京东、淘宝闪购等平台 主要问题包括超1小时配送、订单超时、无骑手接单 [2] - 行业竞争焦点明确围绕用户黏性、商家拓展和运力争夺展开 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6] 平台运力投入与挑战 - 饿了么7月底骑手月活数量同比增长181% 其中众包骑手增长236% 月入超1万元骑手达去年同期2.8倍 [3] - 京东二季度日订单达2500万单 与超15万名全职骑手直签合同 [3] - 高峰期系统调配能力不足 存在预订单时间显示不一致、导航路线不合理等技术性问题 [4] 配送时效升级趋势 - 美团试点"15分钟达"服务 实际配送时间普遍放宽至20分钟 部分用户反馈实际送达需30分钟以上 [5] - 新骑手和商家大量涌入 对平台系统成熟度提出更高要求 需优化出餐协调、路线规划等细节 [4][5] - 补贴退坡后履约压力凸显 平台需持续提升配送体系成熟度和骑手激励措施可持续性 [3][4] 行业竞争结构变化 - 商家端竞争从线上实物转向线下本地生活服务 运力端成为差异化竞争核心 [6] - 骑手资源争夺考验平台订单生态构建能力 涉及资本投入和运营效率双重挑战 [6] - 配送时效与履约能力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关键指标 平台需平衡短期促销与长期服务能力建设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