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经济

搜索文档
知名原料巨头再押香水!
36氪· 2025-06-29 04:31
嗅觉经济崛起与香水赛道竞争 - 香水领域成为近年热门赛道,国际巨头和奢侈品集团加速布局,如欧莱雅领投韩国小众香BORNTOSTANDOUT、开云集团收购全球最大独立香水品牌Creed [1] - 国际原料商加速抢占香水市场份额,奇华顿收购巴西供应商Vollmens Fragrance Ltdas多数股权 [1][3] - 2024年全球香水香氛市场规模预计在570亿至610亿美元之间,2027年将超过792.96亿美元 [8] 奇华顿的战略布局与收购 - 奇华顿提出2025战略,目标在2021-2025年实现4%~5%有机销售额增长及至少12%自由现金流 [3] - 收购Vollmens Fragrances符合扩大本地和区域客户影响力的战略,将加强拉丁美洲高增长市场业务 [3] - Vollmens业务预计为奇华顿带来约2500万瑞士法郎(约2.24亿元人民币)增量销售额 [4] - 交易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未来可能进一步增加持股 [4] - Vollmens自2004年在拉丁美洲、中美洲、非洲和北美开展业务,创始家族将继续掌舵 [4] 奇华顿的香水业务表现 - 奇华顿2024年销售额达74.12亿瑞士法郎(约665.16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大幅上涨24.9% [10] - 香水和美容业务2021-2024年稳定在32亿瑞士法郎(约287.17亿元人民币)以上,连续三年增长 [12] - 2024年香水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0.51%至36.6亿瑞士法郎(约328.45亿元人民币) [12] 国际原料商的香水业务竞争 - IFF收购德国香水开发公司和以色列香精及原料制造商花臣,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8] - 帝斯曼-芬美意香氛与美容部门2024年销售额39.64亿欧元(约33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14] - IFF香氛业务2024年销售额24.4亿美元(约1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14] - 德之馨香氛与护理部门2024年销售额19.08亿欧元(约16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 [14] 行业巨头加速香水领域布局 - 奇华顿2023年4月和2024年7月先后收购Amyris主要化妆品原料业务组合和b.kolormakeup & skincare公司 [5] - LVMH和雅诗兰黛联投英国香氛品牌Vyrao [14] - 资生堂与意大利奢侈时尚品牌Max Mara计划建立长期香水业务合作 [14]
-16.67%,颖通控股上市即遇冷?
搜狐财经· 2025-06-26 12:40
公司上市与市值表现 - 颖通控股于6月26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883 HK,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 [1] - 上市首日总市值达36 67亿元,但股价破发,跌幅达16 67%,市值降至32亿元 [1][3] 公司业务与品牌矩阵 - 公司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管理72个外部品牌(如爱马仕、梵克雅宝等)和1个自有品牌Santa Monica [3][15] - 业务覆盖香水、护肤、彩妆、眼镜等多品类,香水业务按2023年零售额计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品牌所有者香水集团) [15][18] - 香水业务营收占比超80%,彩妆和护肤业务分别占比10 9%和7 3% [19][20] 财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财年营收20 83亿元(首次突破20亿元),净利润2 27亿元,净利率10 89% [16] - 三年累计营收56亿元,2023-2025财年营收两年复合增长率(GAGR)为10 68% [17] - 增长驱动因素:品牌数量增加(两年新增21个品牌)及护肤/彩妆业务拓展(护肤业务两年GAGR达32%) [17][20] 业务依赖与潜在风险 - 营收高度依赖香水业务(占比80 9%),且主要依赖国际品牌授权(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不足1%) [19][21] - 88%的品牌授权将在五年内到期,历史上曾因授权协议未续约导致单年收入减少4 25亿元(占比25 5%) [23] 行业前景与战略布局 - 全球香水市场规模2023年达7096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8411亿元(GAGR 3 7%),中国香氛市场预计2028年突破539亿元 [25] - 公司IPO募资将重点用于发展自有品牌及收购外部品牌,以降低授权依赖 [23] - 抓住小众香、沙龙香趋势,定位多元化香水品牌矩阵 [25]
社会服务行业周报:潮牌打造“精神庇护所”疗愈年轻人,关注嗅觉经济、口服美容新风潮
开源证券· 2025-06-03 0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午假期国内出行稳健增长,陕西旅游递交主板上市招股书;全球潮牌市场规模超万亿,茶饮企业业绩增长且拓展市场,口服美容热度兴起、嗅觉经济引领线下体验新风潮;本周 A 股社服板块和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均跑赢大盘 [2][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旅游 - 端午假期国内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约 4.44 亿人次,同比增长 8.5%,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同比+0.6%/+8.9%/+6.5%/+1.5%,亲子家庭成出游主力军,主题乐园类景区客流增势亮眼,出入境稳健增长 [2][14][16] - 陕西旅游递交主板上市招股书,2024 年营收 12.4 亿元,同比 16.2%,归母净利润 5 亿元,同比+20.3%,旅游演艺业务收入贡献占比 59%,拟投入募集资金约 15.55 亿元用于多个项目 [21][30][35] 潮玩 - 2023 年全球潮牌服饰市场规模达 1955 亿美元,2024 年中国国潮服饰市场规模超 2200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2500 亿元 [4] - 泡泡玛特旗下 IP 小野拓展全球潮牌领域,欧洲首家快闪店落地英国伦敦,打开男性用户空间 [40] 茶饮 - 霸王茶姬 2025Q1 业绩稳健增长,计划 2025 年内地新增 1000 家门店,海外加速拓店 [4] - 蜜雪冰城旗下雪王动画海外热映,30 + 非洲国家和戛纳电影节齐上线 [49] 美丽 - 中国口服美容市场 2024 年规模突破 240 亿元,预计 2022 - 2025 年复合增速达 3.5%,胶原蛋白、麦角硫因是热门成分 [54][55] - 中国香薰市场规模由 2018 年 50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 250 亿元左右,预计 2027 年将达 300 亿元左右,中式香走红,线下渠道壁垒较高 [5][62] 出行数据跟踪 - 本周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 14913 架次,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 12753 架次,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 1817 次,环比+1.2%,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87% [73] - 本周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达 59.48 万人,环比+1.4%,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 21.06 万人,环比+4.4% [74] 行业行情回顾 - A 股:本周(5.26 - 5.30)社会服务指数+0.1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26pct,排名第 14;2025 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 - 0.75%,强于沪深 300 指数 [79] - 港股:本周(5.26 - 5.30)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1.71%,跑赢恒生指数 3.03pct,排名第 7;2025 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 - 8.28%,弱于恒生指数 [96]
行业周报:潮牌打造“精神庇护所”疗愈年轻人,关注嗅觉经济、口服美容新风潮-20250602
开源证券· 2025-06-02 15: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午假期国内出行稳健增长,陕西旅游递交主板上市招股书;全球潮牌市场规模超万亿,茶饮企业业绩增长且拓展市场;口服美容热度兴起,嗅觉经济引领线下体验新风潮;本周 A 股社服板块和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均跑赢大盘 [2][4][5][6] 各目录总结 出行旅游 - 端午假期国内出行稳健增长,前两日全社会跨区域流动量约 4.44 亿人次,同比增长 8.5%,多省份景区客流增长,亲子游和主题公园订单增势亮眼,出入境稳健增长 [14][16] - 陕西旅游递交主板上市招股书,2024 年营收 12.4 亿元,同比 16.2%,归母净利润 5 亿元,同比 +20.3%,拟投入 15.55 亿元用于多个项目 [18][21][30] 潮玩 - 2023 年全球潮牌服饰市场规模达 1955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达 2514 亿美元;2024 年中国国潮服饰市场规模超 2200 亿元,预计 2025 年达 2500 亿元 [36][37] - 泡泡玛特旗下 IP 小野拓展全球潮牌领域,欧洲首家快闪店落地英国伦敦,有望拓展男性用户 [40] 茶饮 - 霸王茶姬 2025Q1 营收和净利润稳健增长,计划 2025 年内地新增 1000 家门店,海外加速拓店 [44][45] - 蜜雪冰城旗下雪王动画海外热映,覆盖 30 + 非洲国家和戛纳电影节 [49] 美丽 - 口服美容热度兴起,2024 年中国市场规模突破 240 亿元,预计 2022 - 2025 年复合增速达 3.5%,90 后为主要购买群体,胶原蛋白、麦角硫因是热门成分 [50][54][55] - 嗅觉经济升温,中国香薰市场规模增长快,预计 2027 年达 300 亿元左右,中式香走红,线下渠道壁垒较高 [62][66][72] 出行数据跟踪 - 本周国内航班环比下降,国际航班环比攀升,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较 2024 年同期 +5%,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恢复至 2019 年同期 87% [73] - 本周内地访港和全球访港人数环比回升,较 2024 年日均有增长 [74] 行业行情回顾 - A 股社服板块本周波动上行,指数 +0.1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26pct,文娱、教育类领涨 [79][88] - 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本周整体上涨,指数 +1.71%,跑赢恒生指数 3.03pct,教育、餐饮类领涨 [96][103]
花开见光明丨光明冷饮与上海制皂携手打造甜爱路"国潮浪漫新地标"
格隆汇· 2025-05-21 04:43
品牌跨界合作 - 光明冷饮与上海制皂蜂花在2025年5月20日于上海甜爱路联合举办"花开见光明"主题活动,通过跨界联名打造"国潮新场景" [2] - 活动以甜爱路为情感纽带,将爱情文化与品牌内核深度融合,延伸至社会责任层面,赋予品牌文化温度与社会价值 [5] - 两大品牌推出联名冰淇淋和定制香片,实现冷饮与洗护香氛的跨界融合,通过嗅觉经济强化品牌记忆点 [9] 沉浸式场景创新 - 活动设置三大创意场景,包括改造甜爱路留言墙为"恋爱公告栏",增强消费者参与感并融入城市文化表达 [7] - 上海制皂首次展示香薰台和"冷香气味矩阵",消费者购买联名产品可获赠定制香片,解锁专属香味体验 [9] - 通过沉浸式消费场景和文创产品共创,成功打造引发情感共鸣且具消费吸引力的国潮新场景 [5] 老字号品牌焕新 - 合作并非简单产品联动,而是老字号品牌生态的深度重构,形成"IP赋能-场景创新-用户沉淀"闭环模型 [11] - 将品牌历史积淀转化为可体验的城市文化符号,突破传统产品属性,提供视觉、味觉、嗅觉多维度体验 [13] - 通过"文化赋能+技术反哺+政策衔接"路径,推动传统国货焕发年轻活力,助力内循环经济中的品牌价值升级 [15] 国潮发展模式 - 活动展现"跨界+共生"模式的有效性,为老字号品牌合作生态开拓新局面 [11] - 打破行业边界的尝试丰富了产品使用场景,精准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和趣味化的需求 [13] - 光明冷饮计划继续探索中国特色"国潮品牌共生体",为老字号开拓更广阔发展空间 [16]
步入“精耕慢作”的中国香水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7:04
高端香水品牌中国市场表现 - LVMH旗下梵诗柯香中国首店南京德基广场店于3月31日关闭 国内仅剩北京SKP 武汉SKP 广州天环三处线下销售点 [1] - 欧莱雅旗下Aesop上海东平路首店因租约到期于5月10日停业 两大品牌均于2022年高调进入中国市场但两年后撤离 [1] - 梵诗柯香明星产品"晶红540"售价达2000元/35ml 但除该产品外其余产品营销声量不足 小红书互动乏力 [4] 竞品与本土品牌发展态势 - 雅诗兰黛旗下Frederic Malle By Kilian Le Labo及Puig旗下Byredo通过多元化渠道策略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 [2] - 本土品牌观夏 闻献 Melt Season以东方文化主题+高端定位赢得市场 2023年中国香水市场规模达207亿元同比增长22.5% [7] - 潘海利根在上海举办沉浸式香水展 融合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元素 Perfumer H上海旗舰店试营业半月即引发打卡热潮 [6] 行业趋势与战略建议 - 香水行业核心价值转向场景化体验与情感共鸣 线下体验需兼具娱乐性 教育性和社交分享属性 [6] - 专家指出国际品牌需避免内容直接移植 应强化本土化运营 中国香水市场预计2029年达515亿元 [7][8] - 成功要素包括文化相关性 产品独特性 切合实际的扩张计划 2023年欧莱雅以25.8亿美元收购Aesop加速布局 [7][8] 品牌运营问题分析 - 梵诗柯香被指营销保守 消费者互动不足 线下开店策略克制导致转化率低 [3][4] - 品牌名难记忆 产品线与中国需求脱节 缺乏持续营销投入 免税店和代购分流部分消费者 [3][4] - 国际小众品牌常犯公式化错误 将西方社交内容直接复制到中国平台 缺乏情感深度联结 [8]
昆山亚香香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20: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682,291.89元,同比增长26.4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702,989.7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51%,主要因产品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缩小 [2] - 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79,927,1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香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凉味剂等,终端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等行业 [2] - 产品作为香精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具有广泛下游应用领域,目前已开发三大系列逾310种产品 [15] - 主要客户包括国际香料香精、奇华顿、芬美意等香精香料企业,以及玛氏箭牌、亿滋国际等快速消费品公司 [6][15] 经营模式 - 采购模式: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策略,实施安全库存制度,通过多方比对选择供应商 [4] - 生产模式:采取自产与委外加工相结合,根据销售计划和订单制定生产指令,质控部门严格检验产品合格率 [5] - 销售模式:结合终端客户直销和贸易商卖断式销售,境外销售占比较高,主要采用CIF、CFR贸易方式和电汇结算 [6] - 研发模式: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并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工艺改进和创新 [7] 行业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3年全球香料香精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3%,预计2025年增至321亿美元 [8] - 2023年中国香料香精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39亿元,同比增长2.6%,预计2026年突破500亿元 [8] - 2023年中国香料香精产量约为159.0万吨,同比增长6.9%,预计2026年增至189.2万吨,中国香兰素产量占全球70% [9] 行业发展驱动力 - 收入增长: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同比增长5.3%,提升购买力和生活质量需求 [9] - 嗅觉经济:香水香氛产品作为"社交名片"满足悦己需求,带动香料香精行业稳步增长 [10] - 年轻消费群体:中国约5.5亿年轻消费群体追求个性与品质,助推行业产品细分和多样化发展 [12] - 科技创新:通过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手段研发新型香料,提高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 [13]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如奇华顿、芬美意、IFF主导全球市场,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广泛产品线 [13] - 国内企业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规模,逐渐占据市场份额并拓展国际市场 [13] - 欧美市场成熟且竞争激烈,亚太市场增长迅速,尤其中国和印度需求持续增加 [14]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中高端香料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与国际知名公司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5] - 天然香料产品如丁香酚香兰素和阿魏酸香兰素在全球市场具有领先地位 [15] - 凉味剂产品如WS-23已成为全球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主要客户包括玛氏箭牌和国际香料香精 [15] 公司重大事项 - 2024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34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756,900股,并向9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116,000股 [19][21] - 通过美国子公司以3,000万美元收购Centrome Inc. 110%股权,后者成为新增关联方 [22] - 追认2024年向ABT销售金额20,280.36万元、采购金额446.32万元,预计2025年关联销售28,600.00万元、采购700.00万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