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观山测水,讲好科普故事(绿水青山守护者)
人民日报· 2025-05-19 22:01
祁连山生态监测与研究 - 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位于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全称为"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排露沟流域是其试验流域[1] - 自上世纪70年代创建以来,该站基础性工作围绕祁连山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研究展开,近年来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工作[1] - 研究站日常观测对象包括山中之林、林中之水、一草一木,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科技支撑[1] 生态监测技术与设备 - 测量树高工具已更新到第四代,从过去需人工爬树测量发展为自动化设备,显著提升效率[2] - 研究站设有30米高观测塔,分10多层安装自动化仪器设备,可测得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辐射量和大气碳通量等数据[2] - 试验流域配备8座自动气象站、600余台各类仪器,承担坡面地表径流场、林冠截留固定样地和土壤水分动态自动监测点等上百个点位的自动观测任务[2] 数据采集与科研进展 - 2019年研究站与相关部门合作完成试验流域供电电网和通信覆盖,实现野外科学数据实时自动采集和传输[3] - 观测数据库网络逐步建立,自动化观测水平显著提升,但仍需定期读取数据、维护设备和人工观测部分生态要素[3] 科普教育与公众参与 - 研究站设有植物标本室、土壤标本室等10余间科普教室,保存上百种相关标本[3] - 为扩大科普范围,研究站制作科普视频、手册,并到县里、市区开展科普教育和培训班[3] - 研究站站长敬文茂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致力于通过科普鼓励公众了解并关爱大自然[1][4]
“走读中国” 内蒙古行:触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
环球网· 2025-05-19 13:40
乳业与智慧农业 - 伊利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每小时处理鲜奶120吨,效率比传统工厂提升40%[4] - 乌兰察布察右前旗植物工厂草莓基地采用4列8层垂直种植技术,8640株草莓植株在LED光源与精准环控系统下实现零污染高收益[7] - 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亚洲最大单体智能温室,运用RO水处理系统、传感器网络及生物防治技术实现高效种植[7] 数字经济与算力基础设施 - 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已推出503款数据产品,覆盖通信、金融、交通等领域,算力达6.7万P(世界顶尖水平)[16] - 察哈尔高新技术开发区落地16个重大数据项目,部署44万台服务器,支撑5.8万P算力系统,为华为、阿里等企业提供超大规模模型训练支持[17] - 和林格尔新区云谷之境探索港通过VR技术实现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如《大唐穿越记》历史场景复现[18]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 - 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35亿千瓦(2024年底),历史性超越火电装机[23] - 运达股份北方总部智能产业基地大型风电装备助力地区从"能源粮仓"向"绿能引擎"转型[23] - 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通过"太空+火山"创意旅游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21] 生态修复与种质资源 - 蒙草生态修复基地保存6.5万份种质资源、17万份标本及165万份土壤,构建干旱半干旱地区"种子方舟"[28] - 种子绳技术结合可降解材料与AI播种机器人,实现大规模精准防沙治沙[24] - 中国冷凉院士工作站研发环境友好型"可饮用农药",杀虫率高且对人体无毒[33] 国际贸易与物流网络 - 乌兰察布七苏木国际物流园区常态化运行6条中欧班列线路,通达7个国家16个城市,成为中欧班列中通道关键节点[13] - 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年产能70万吨马铃薯加工线,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及中东市场[11] - 察右前旗形成进出口落地加工产业集群,涵盖南瓜籽、葵花籽、亚麻籽等农产品加工及贸易[11]
绿色先锋丨护绿·富民·革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4 05:53
林业改革与创新 - 谢汝根通过42年实践推动林业从"砍树经济"转型为"看树经济",创新"国有林场+"模式实现生产率提升30%以上[5][11] - 在沙县水南国有林场推动"三权分置"改革,新增森林面积8650亩,蓄积30378立方米[10] - 创建三明市金山林权流转经营公司,推动林权变现,2023年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度交易额突破30亿元[10] 科技兴林成果 - 官庄林场累计新增合作经营面积14.6万亩,发行"林票"2775万元,制发碳减排量1350吨[11] - 与多所高校合作建立5个创新平台,完成30多项科研项目,获18项省级以上奖项[13] - 建成现代化苗圃育苗能力超2000万株,至2024年出圃合格苗超1亿株,推广良种造林70万亩创造遗传增益30亿元[13] 生态扶贫成效 - 颜立强推动广西争取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20.64亿元,选聘6.3万名护林员带动24万贫困人口脱贫[21] - 广西红树林面积增至1.06万公顷提前完成目标,落实8亿元资金完成营造1055公顷、修复3147公顷[23] - 建立46处广西重要湿地,推动4处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居全国第四[23] 特色林业经济 - 王吉贵改造盐碱涝洼地建成年营收120万元的苗圃,引进270个苗木品种[34] - 选育4个圆铃大枣优良品种,带动全区枣产业年产值1亿多元,培训农民4万余人[36][37] - 创建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推动政府调整道路规划保护鸟类栖息地[39][40] 林业人才培养 - 谢汝根培养180人造林工程队完成3万亩造林任务[7] - 颜立强连续10年培训学员5000人次,被称"颜老师"[27] - 王吉贵培养500余名嫁接能手和3000余名农民技术员[37]
武汉6区明确最新定位 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空间基础
长江商报· 2025-05-13 23:20
武汉市6区国土空间规划批复 - 湖北省政府正式批复武汉市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新洲区、黄陂区、江夏区等6个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1] - 规划明确各区到2035年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等关键指标[1] 各区发展定位 - 东西湖区定位为产业创新基地和商贸物流枢纽[1] - 汉南区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1] - 蔡甸区定位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示范区[1] - 江夏区定位为科技创新策源转化高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1] - 黄陂区定位为商贸物流与现代制造业基地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 - 新洲区定位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区和新兴产业基地[1] 区域协同发展 - 规划要求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格局,全面支撑武汉都市圈建设[2] - 加强毗邻县市区协作互补,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区域协同[2] - 发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对武鄂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武鄂黄黄一体化发展[2] 生态保护与空间格局 - 锚固生态空间格局,筑牢大别山等生态屏障[2] - 严格管控长江、汉江、府澴河等河湖水域空间[2] - 加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江汉湖群生物多样性保护[2] - 统筹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流域综合治理[2] 城乡空间优化 - 优化各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交通、设施和土地使用[3] - 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圈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3] - 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提升人居环境品质[3] - 加大城乡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 - 加强盘龙城遗址、明楚王墓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3] - 严格城市建设高度和强度管控,塑造特色城乡风貌[3]
守护“候鸟天堂” 共筑美好宁海湾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3 01:41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 - 宁海湾义务护鸟队成员从最初的12人增加到153人,形成海陆联动的立体"护鸟网"[11] - 护鸟队由53名休闲渔船"渔老大"组成,从"捕鸟人"转变为"护鸟者"[8] - 当地监测到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珍稀鸟类,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逐年增长[12] 生态旅游经济效益 - 宁海湾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超5000万元[15] - 峡山村从偏僻渔村变为网红打卡地,村民开设民宿、咖啡店等新业态,如"民谣大叔"咖啡店日均销售数百杯[14] - 游客因观鸟慕名而来,带动休闲渔船观光、餐饮等消费,村民收入显著提升[13][14] 产业协同与社区参与 - 国家电网志愿者参与保障候鸟栖息地电力设施,开展安全用电宣传[9] - 生态警务联勤工作室联合护鸟队、网格员等上百人开展环保活动[9] - 村民将水产养殖塘与鸟类觅食结合,形成"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旅游亮点[10]
香港青少年青海湖畔感悟“生态美”与“家国情”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04:56
伫立在风景之中、大湖两岸的纪念馆,静静讲述着中国国防事业的艰辛过往。香港师生先后参访原子城 纪念馆、中国第一代鱼雷试验基地纪念馆,仔细观看史料与实物展示、听讲提问,了解中国第一个核武 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二二一厂"以及鱼雷试验基地"山鹰"机械厂的历史。 5月8日,青海湖岸畔的普氏原羚。 马铭言摄 "曾经守护整个国家和民族,如今保护天地万物。"在冯缨婻看来,青海湖像一位"守护者":"当地人把 这份责任延续成传统,将理念传递给来客,所有人都参与其中,让'保育'成为这里最大的看点和特 色。" 离开青海湖时,香港高中生段志慧更新了"旅行笔记":"青海湖像海一样宽广,比'海'更深的是人的信 念。"她说:"以前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那么多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故事。和团队一起坚持,克服 困难,可以实现'不可能',鼓励着我脚踏实地去追梦。" 中新社西宁5月11日电 题:香港青少年青海湖畔感悟"生态美"与"家国情" 作者 潘雨洁 马铭言 5月6日至10日,香港"奋进行动"(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的义务团体,由在职香港警察组成)及香港扶幼会则 仁中心学校师生一行30余人赴青海省开展研学交流活动。交流团感受中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壮 ...
宝鸡渭河生态公园:守护一城碧水 促进生态和谐
陕西日报· 2025-05-11 22:53
渭河生态公园(资料照片)。 我的心里话 渭河生态公园主任 仵尧如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和关中地区的"母亲河"。建设好渭河生态公园是做好渭河生态保护的题中之义,也是 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们打造了"四时荣枯、自然野趣"的滨河生态景观,既满足了安全行洪需求,又 为市民提供了一处生态康养、休闲游憩、健身运动的绿色活动空间。 我们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河生态。我们 将全力做好渭河生态保护工作,当好渭河生态保护治理的排头兵。 4月21日,在宝鸡渭河生态公园,蓝天碧水交相辉映,河水宽阔安澜,白鹭掠水而过,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 开。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从甘肃起源,自宝鸡境内流入八百里秦川,约25%的在陕干流在宝鸡,并穿主城区 而过。与渭河紧密关联的宝鸡,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书写了人水和谐的动人篇章。 202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宝鸡市考察时,察看了渭河生态公园。 宝鸡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昔日的荒滩 地变成绿色长廊,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修复:从防洪固堤到综合治理 入春以来的渭河生态公园 ...
桃花为媒激发农文旅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0 22:30
旅游业发展 - 彩门村凭借桃花美景吸引大量游客,游客形容景色"美得无以言表"并积极在社交媒体分享 [1] - 村民普布扎西开办村里首家民宿,旺季月收入达2万元,年收入15万元 [1] - 村民央吉受民宿业务带动,计划自主创业开办民宿,已接受系统服务培训 [1] - 温州商人陈显峰获得桃源风景区20年经营权,景区紧邻雅鲁藏布江且拥有百余株古木,具备四季旅游吸引力 [1] 生态经济模式 - 彩门村实施"生态积分"制度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并通过栽种车厘子发展庭院经济 [2] - 引入贝母种植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2] - 2024年村经济总收入突破6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4万元,生态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成效显著 [2]
呼伦贝尔市开展“爱鸟周”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内蒙古日报· 2025-05-09 01:15
活动期间,学生们发布保护野生鸟类倡议书,呼吁全社会"不捕捉、不伤害、不食用野生鸟类",许 下守护鸟类和湿地生态的承诺。志愿者们通过发放鸟类图册、宣传册、定制徽章,播放生态保护宣传 片,展出鸟类、兴安杜鹃及湿地科普展板等方式,用趣味图文和影像普及鸟类知识,吸引众多亲子家庭 和游客共同参与。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加大巡护力度,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与救助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 与清除鸟网、猎夹行动,全力守护生态家园,保障候鸟安全迁徙,让鸟儿在蓝天碧草间自由飞翔。 5月7日,呼伦贝尔市第44届"爱鸟周"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以"清除鸟网,密织法 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增强鸟类保护意识,推动践行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每年的5月1日至7日是内蒙古自治区"爱鸟周"。今年,为加大对鸟类及兴安杜鹃(国家二级保护植 物)的保护力度,呼伦贝尔市在扎兰屯市映山红休闲旅游区正式启动"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 ...
根系沙土,连接希望:金美信消金公益林书写绿色责任与乡村振兴双答卷
财富在线· 2025-05-08 02:36
四月的宁夏中宁,春风掠过腾格里沙漠边缘的荒滩。由10533株新栽的枸杞树苗编织而成的绿色经纬正 在荒漠中舒展——金美信消费金融联合中国绿化基金会开展的第二期"种下希望树"绿色公益项目已圆满 落幕。这些承载着各地爱心人士的绿色希望扎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占地48亩,连 同第一期"种下希望树"项目栽种的11000株枸杞树苗,金美信消金公益林共在荒漠上筑起了近100亩的绿 色生态屏障。当根系深入黄沙,一场始于树苗的绿色实践,正以金融力量,在西北荒漠上勾勒出生态保 护与乡村振兴的绿色画卷。 金美信消金公益林不仅是绿色生态理念的实践诠释,更以科技力量让生态修复模式可持续化发展生动体 现。当科技赋能生态修复,植树不再是简单的 "见缝插绿"的传统植树模式,而是通过优选耐盐碱的枸 杞品种、推广针对旱作物农业技术形成的规模化种植,构建起 "生态防护 — 产业培育 — 农民增收" 的 良性循环系统。当枸杞枝条在风中摇曳,它们既是抵御风沙的"生态卫士",更是承载着脱贫希望的 "铁 杆庄稼"。 绿洲生金:从"单一农耕"到"多元增收"的乡村振兴 在宁夏中宁戈壁荒漠的褶皱里,金美信消费金融探访人员沿着滴灌管网蜿蜒的路径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