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价值

搜索文档
消博会卖酒火爆背后:茅台的“守正”与“出新”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4-27 04:0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在消博会上首次设置售酒环节并创下千万元销售额 旨在更直接触达消费者并推广官方渠道 [1] - 针对"供需不适配"问题 公司提出客群、场景和服务三大转型 通过布局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及即时零售渠道实现消费者精准触达 [5] - 公司通过弹性配货、线上线下"造节"(如茅友嘉年华)及强化自营店互动(品鉴会、进企业)等方式构建场景化消费生态 [6] 渠道拓展与创新 - 公司构建"传统电商+即时零售+体验中心"全渠道体系 招募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运营商赋能线下终端店 [5] - 全国42家自营店地址及联系方式公开化 要求门店每月主动拓客并组织品鉴会以增强消费者互动 [6][7][8] - 公司比喻渠道为"根系" 强调需通过广深渠道触达消费"土壤"以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8]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消博会排队抢购现象印证公司仍是高端白酒首选 品牌力与高品质构成"双向奔赴"基础 [10] - 公司强调"三个基本支撑":宏观经济信心未变、品牌价值认同未变、产品稀缺性未变 [11] - 历史上5轮行业调整期中 公司均通过前瞻性转型穿越周期 如2013-2016年引领高端酒复苏 [11]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需求 - 酒业协会指出消费场景转向自饮、朋友小聚及悦己型消费 情绪价值与社交属性成为核心需求 [4] - 公司抓住情绪价值风口 布局反emo、悦己等场景 将产品融入生活方式进行差异化营销 [6] - 行业短期面临价格、动销压力 但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公司举措对市场信心具有标杆作用 [12]
IP爆火,竟然为线下商业带来了 “第二春”?
36氪· 2025-04-24 11:49
而如今,随着IP的破圈和Z世代消费力量的崛起,IP早已突破原有的小众圈层,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P凭借自身强大的吸粉能力, 为线下商业带来了丰富的客源和显著的销售增长,其多元的内容形式与独特的文化内涵,助力线下商业打造特色消费场景,提升品牌形象与知名度,带动 相关产业发展。 当线下实体商业绞尽脑汁吸引消费者时,IP成为了一个新的破局点。 IP与实体商业的结合 , 正催生出新的消费场景和商业模式。 从小众圈层到商业出圈,IP正在"救活"线下商业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当人们谈及IP时,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小众文化、动漫作品等。在大多数人眼中,IP仿若被圈定在小众爱好者的专属领 地,与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之间有着相当的距离。 IP救活线下商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热门IP正在激活商场"沸腾"模式 从上海的百联ZX创趣场、静安大悦城,到北京的朝阳合生汇、朝阳大悦城,再到成都的天府红购物中心,越来越多的商场开始引入IP相关业态,举办IP 活动,试图打造成为IP爱好者的聚集地,为商圈注入更多的活力,带动消费。 上海静安大悦城作为国内最早探索二次元IP与线下商业结合的商场之一,如今,已逐 ...
FBIF2025 | 12场主题互动研讨会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4-24 00:33
饮料创新论坛 - 植物饮料正从边缘走向核心 成为连接无糖化 功能化与消费分层的重要入口 植物从"配角"升级为"主角"[3] - FBIF发布《中国植物地图》 系统梳理34省市可食植物资源 涵盖野菜 中草药 特殊本草三大板块 构建原料灵感数据库[5] - 植物饮料需建立新时代原料认知 从土地出发进入消费者心智 从文化提取融入真实饮用场景[5] - 典籍复活赛聚焦"古饮"新生 7家顶尖原料公司基于古籍饮方设计现代创意植饮 现场观众可品鉴打分[9] 零食与烘焙论坛 - 功能性糖果市场年增速达17.3% 62%的00后愿为情绪价值支付40%溢价 糖果进化为情绪调节剂+社交介质+科技载体[15][16] - 山姆瑞士卷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盒马Top50单品中烘焙占50% 永辉烘焙销售占比从5%提升至20%[18] - 农科院互动展区展示科研成果与特色食材 推动产学研合作 科研赋能成为品牌力组成部分[19] - 全球巧克力市场规模达1384.5亿美元 2033年前CAGR4.48% 百乐嘉利宝将展示从可可豆到成品的全流程工艺[19] 包装创新论坛 - 异形瓶设计需平衡线条比例 避免视觉灾难 Stranger & Stranger设计超7000种玻璃瓶 现场展示价值1200美元单品[22][24] - 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 跨境电商年均增长60% 俄罗斯专家将诊断中国品牌包装本地化策略[26][27] - AI设计辩论赛探讨技术革新与人类创作 VML报告显示65%消费者偏好人类创作内容[28] 功能性配料创新论坛 - 前瞻原料产品大赏邀请观众直接品鉴功能性原料样品 通过"入口体验"评估应用潜力[37][39] - 互动问答环节由企业出题 观众随机抽答 获胜者可获产品样品 实现原料厂商与行业面对面交流[42][43] 渠道创新论坛 - Oatly联合小红书推出"燕麦菜单"概念 针对便利店 茶饮 健康超市等不同渠道定制风味组合 现场开放共创通道[47][50] 产品开发论坛 - 产品创新冲刺工作坊采用斯坦福设计思维+谷歌冲刺+JTBD理论 四步破解从洞察到原型的落地瓶颈[52][53][57] - 工作坊包含用户需求定义 价值原型设计 限制条件迭代等模块 限额36人参与实战开发[62] 活动规模 - FBIF2025预计7400+参会者 200+演讲嘉宾 600+展商 47000+观众 展区面积62000平方米[66]
消博会卖酒受热捧背后:贵州茅台对消费者的“变与不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12:10
公司战略转型 - 在消博会首次销售产品并创下千万元销售额 通过直接触达消费者和展示官方渠道提升市场渗透 [2] - 提出客群、场景和服务三大转型战略 针对供需不适配问题主动调整市场策略 [4] - 与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等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 拓展新兴企业客户群体 [4] - 构建"传统电商+即时零售+体验中心"多元渠道体系 招募美团、饿了么及抖音等平台运营商赋能线下终端 [4] - 实施弹性配货机制 根据地区消费差异动态调整供应链配置 [5][6] - 通过"茅友嘉年华"、酒博会等节点打造场景化营销 传递生活方式销售理念 [6] - 要求自营店每月开展品鉴会、进企业等拓客活动 建立直接消费者反馈机制 [6] 品牌价值定位 - 保持高端白酒首选地位 品牌力与品质稀缺性构成核心基本支撑 [7][8] - 明确"三个基本支撑":中国经济向好信心不变、品牌价值认同不变、品质稀缺性不变 [8] - 拥有不可动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基酒资源 文化价值潜力持续释放 [9] - 在5轮行业调整期中均通过前瞻性转型成功穿越周期 2013-2016年深度调整中引领高端酒复苏 [8] 行业趋势应对 - 契合酒业协会判断的消费趋势转变 聚焦情绪价值与社交场景需求 [3] - 针对自饮、朋友小聚和悦己型消费场景 布局反emo等情绪价值风口 [5] - 行业短期面临价格、动销与需求多重压力 但长期向好主旋律不变 [9] - 作为行业风向标企业 其转型举措对白酒市场信心产生提振作用 [9]
淘宝天猫玩具潮玩负责人:“IP+AI”引领玩具潮玩行业变革
新华财经· 2025-04-21 06:33
行业趋势 - "IP+AI"引领玩具潮玩行业变革 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 - "情绪价值""IP实体化""男性经济""AI+"是未来5年玩具潮玩行业的新风口 [2] - 行业已完成从实用主义到情绪价值的过渡 [2] 市场表现 - EDC玩具在淘宝2024年搜索量同比增长532% 成交额同比增长345% [2] - "谷子"类商品消费者中18-24岁成交占比超30% [2] - 游戏电竞周边商品女性消费者增长近20% [2] - 多家游戏周边店铺成交规模超10亿元 [2] - 淘宝平台衍生周边2024年成交量超百亿元 爆款单品链接成交突破4000万元 [3] 平台发展 - 淘宝天猫2017年将玩具潮玩作为重点品类 2021年将潮玩升级为一级类目 [3] - 淘宝天猫玩具潮玩品类连续5年GMV和人群规模高速增长 [3] - 淘天玩具潮玩市场份额已超50% [3] 企业案例 - 泡泡玛特被视为"IP+AI"模式下的独角兽代表 [2]
万辰集团蝶变:零售之王,万店起航
华尔街见闻· 2025-04-20 12:13
核心观点 - 万辰集团2024年财报表现亮眼,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1][2][3] - 公司四季度表现尤为强劲,收入同比大涨166%,净利润同比上升894% [4][5] - 公司在量贩零食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取得优异成绩,验证了其盈利能力的含金量 [9] - 万辰集团战略布局不限于量贩零食,正朝着"县域经济+情绪价值"的方向发展,目标是成为"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的合体 [11][12][13] - 公司通过IP授权和代言人营销等方式,展示了对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能力 [16][18][21] - 公司在县域经济中的布局和未来业态改革(如折扣超市)被市场低估 [26][30][32] - 万辰集团在2025年有望迎来新的认知重估,其成长性可能被市场忽视 [34][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248%至323.3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至2.94亿元 [2] - 四季度单季收入117.16亿元,同比大涨166%;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上升894% [5] - 按单季年化表现推算,2025年净利润有望触及10亿元大关 [5] - 毛利率整体平稳,保持在11%上下,四季度ROE达到20%,相比三季度翻倍 [6] 业务发展 - 好想来线下门店数已突破1.3万家,仍在高速扩张 [6] - 公司在苏皖地区市场占有率超60%,正向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扩张 [27] - 首家"来优品"省钱超市在合肥开业,面积300平,SKU数量翻倍 [30] - 公司与哪吒合作IP授权,推出系列盲盒(软糖+玩偶组合售价8.9元) [16] - 签约代言人檀健次,推出精美周边产品,助力加盟商当日销售增长5万元 [18] 战略布局 - 公司战略方向是"县域经济+情绪价值",结合蜜雪冰城的下沉市场覆盖和泡泡玛特的高毛利业务 [12][13] - 在县城经济中,公司先通过量贩零食抓住流量和基本盘,再通过情绪价值创造高毛利业务 [16] - 公司展现出对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能力,这是与传统销售渠道的最大差异化 [21][22][23] - 量贩零食行业核心优势是成本领先(低毛利、高周转、大规模),头部企业有望进化成为"国产版山姆" [32] 市场认知 - 公司业务主要在县城布局,导致高线城市投资者感知较弱,存在信息差 [27][29] - 市场可能低估了公司在业态改革(如折扣超市)和供应链优势方面的潜力 [30][32][33] - 作为零售体量大的公司,其成长性容易被市场忽视,但实际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4][35] - 2025年公司有望迎来新的认知重估,万店规模可能只是起点 [35]
你的座驾正在定义你的社交圈
新财富· 2025-04-11 09:05
20-30万元汽车市场消费心理重构 - 过往20年间B级车价格门槛为20万元 但新能源冲击及价格战使帕萨特、凯美瑞等经典车型下探至15万元附近 导致20-30万市场定位模糊化[1] - 20万以上车型定义为入门级改善型 消费者追求预算内更高价值感 需通过情绪价值而非单纯配置堆砌实现差异化[3] - 情绪价值具象化为自我表达、身份认同、理念外化或家庭场景保障 明星车型需精准捕捉至少一种情绪标签[4] 爆款车型核心公式与小米SU7案例 - 爆款公式=(设计+产品力)×价格效应×情绪价值² 小米SU7同时占据四项要素[6] - 小米SU7凭借供应链优势获得天然产品力背书 "20万车50万颜值100万回头率"精准打击情绪价值需求[7] - 2024年上市9个月销量达13.5万台 3月单月2.92万辆 仅次于Model Y 在20万+新能源车中位列第二[8][10] 20-30万市场竞争格局 - 特斯拉Model Y/3年销65.7万辆 单月2.7万辆 凭借马斯克个人IP与科技认同维持统治地位[12] - BBA通过34C系列价格下沉至20-25万 单车型月销保持万辆级 依靠传统豪华品牌力分流市场[12] - 理想L6/L7通过"减尺寸不减体验"策略 分别实现19.2万/13.4万年销量 提供30万+品牌的越级价值感[13] - 问界M7月销高峰近3万辆 但M5因定价策略失误(与M7仅差2万)及内部竞争 2025年月销不足千辆[14][15] 新势力与传统车企战略对比 - 零跑严格执行A-B-C-D系列分批上市策略 B10车型首小时大定1万台 奠定用户基础再攻20-30万市场[20] - 吉利新能源年销88.8万辆 极氪+领克39万辆 用户认可其"品牌存续可靠性"形成情绪价值壁垒[23] - 比亚迪汉L/唐L改款降价切入20-30万市场 借助"汉唐盛世"IP及兆瓦快充技术重塑产品调性[25] 行业本质演变 - 汽车竞争维度从工业制造品转向消费品 需兼顾性能配置、科技属性与情绪价值/粉丝经济[27] - 新势力在20-30万市场面临多维挑战 品牌历史积淀与故事传播能力成为关键胜负手[18]
如何愉悦自己?拉开“抽屉”,享受JOY时刻!
凤凰网财经· 2025-04-07 14:58
消费趋势转变 - 消费者从追求"性价比"转向注重"心价比",愿意为情绪体验和即时快乐买单,家电成为承载情绪价值的核心载体[1] - 厨房从功能空间升级为融合美学、社交与悦己属性的"第三空间",品牌需通过技术创新回应需求[1] - 情绪价值消费已从"非理性"转变为"精神刚需",产品设计需满足用户审美与情感需求[1][3] 品牌理念与产品定位 - 卡萨帝定位国际高端家电品牌,以"精智生活·为爱不凡"为理念,融合家电与生活艺术,打造智慧厨居体验[2] - 厨电产品成为生活品质代名词,设计需兼顾美学与功能性,如抽屉式洗碗机采用意式设计美学,实现极简一体化嵌入[3] - 品牌合作案例:卡萨帝洗碗机与宝洁JOY凝珠通过技术协同,重构厨房清洁体验,强调"愉悦"为共同价值语言[1][9] 产品技术创新 - 卡萨帝洗碗机配备70°C高温喷洗、液力悬浮喷淋系统,实现360°无死角清洁,20套大容量满足聚会需求[5] - "分区精洗"技术针对不同餐具污渍匹配程序,简化操作流程(一敲一放一推),减少用户体力负担[7] - JOY洗碗凝珠采用立体四腔科技,整合四种清洁剂,去除99%幽门螺旋杆菌并同步清洁机器内部[7] 场景化价值主张 - 解决烘焙场景痛点:洗碗机消除清洁顾虑,释放用户烹饪热情[5] - 提升社交场景体验:大容量设计支持家庭聚会后高效清理,延长用户陪伴时间[5] - 技术细节优化带来操作愉悦感,如自动清洗消毒烘干流程,创造厨房"松弛感"[7][9] 行业升级方向 - 高端厨电定义从技术参数转向生活方式共情,需深度理解用户情绪需求[10] - 厨房空间价值重构:从功能场域升级为精神按摩场域,品牌需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非单一产品[9][10] - 行业标杆案例显示,技术革新需与美学设计、场景痛点解决相结合,如卡萨帝与宝洁的跨界合作模式[1][7][9]
消费端解码生产商,ADA凭什么成为“新星”酒店的“靠山”?
搜狐财经· 2025-03-31 02:42
全球奢侈品市场变化 - 奢侈品市场客户首次出现萎缩 2022-2024年累计流失约5000万客户 [1] - 消费者转向选择小众 个性 注重可持续性的品牌 [1] - 奢侈品核心消费者逐渐放下Logo崇拜和原产地崇拜 转向低调小众国际奢侈品牌 [3] 品牌出海战略 - 本土品牌将出海作为寻求高质量发展与新兴增长点的重要战略 [3] - 早期出海依赖跨境电商平台 目前转向探索线下出海方式并进行全渠道布局 [3] - 品牌出海与文化出海关联 深耕本地市场和文化自信是本土品牌走向国际的关键 [7] ADA Cosmetics中国市场策略 - 公司1979年创立 是酒店日化用品领先生产商 产品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地区10000多家酒店 [4] - 欧洲业务饱和后投向中国市场 秉承"In China For China"原则 [4] - 深度调研中国市场并制定五年发展计划 打破以往流程助力本土品牌走出去 [4][5] 本土品牌合作案例 - handhandhand品牌2008年诞生于上海 强调手感美学 通过手工制作将艺术与香氛结合 [9] - 旗下产品包括香薰蜡烛 藤条香薰 护手霜 洗衣液等多元产品 [9] - 闻献DOCUMENTS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香水品牌 独创禅酷BOLD-ZEN美学风格 [11] - 两个品牌将通过ADA助力进入国内外奢华酒店空间 [7][9][11] 产品创新与情绪香氛 - 推出ACTIMOOD®情绪香氛项目 利用技术原理与科学验证实现实用性创新 [14][18] - 人类75%的情绪受气味影响 该项目通过专有算法和神经临床机构认证成为专利项目 [20] - 以气味配方为灵感塑造产品记忆点 为奢华酒店注入新鲜体验 [18][20]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全球第一家全系列产品通过从摇篮到摇篮认证的酒店日化用品生产商 [27] - 加入可持续棕榈油圆桌倡议组织 保证不进行化妆品动物实验 包装符合食品级标准 [28] - 产品包装采用100%再生PET制作 Smart Care TM分液器由同种材料制作便于回收 [24] - 原料配方体现可持续理念 如Eco-Boutique采用100%纯天然芦荟精粹 [28]
深度专题| 新消费,“新”在哪里?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4 10:55
消费新趋势 - 需求侧表现为重情绪价值,2024年具有"悦己"属性的谷子经济规模增速达40.6%,体育娱乐用品零售同比11.1%,外卖和预制菜增速分别为7.2%和33.4% [2] - 供给侧呈现跨域融合,IP授权潮玩等市场规模2019-2024年平均增速13.1%,2024年旅游演艺票房收入较2019年提升122.1%,2023年沉浸产业规模同比68.7% [2] - 消费智能化趋势显著,2022年数字文旅市场规模1万亿元同比18.9%,2023年智能家居规模7157亿元同比9.7%,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较2018年增长35.3倍 [3][43] 新消费兴起原因 - 青年群体(18-34岁)为情绪消费主力,2024年适婚年龄段性别比升至113.7,结婚率降至5.4‰,青年失业率16.9%,劳动时间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4][50][61] - 供给端研发投入加大,2021-2023年电气机械业研发投入同比17.6%,汽车业研发投入增速14.4%,较2016-2019年分别提升2.4和6.1个百分点 [4][62] - IP授权产品溢价显著,81.3%授权产品价格高于同类,89.1%销售额更高,76.6%消费者接受服务消费溢价 [5][68] 未来增长动力 - 人均GDP提升驱动新消费,美日韩人均GDP 1-3万美元时服务消费占比分别上行11.9/7.5/14pcts,发展享受型消费占比上行10/24.9/6.2pcts [6][73] - 家庭小型化强化需求,日本单身家庭文化娱乐支出占比11.8%高于多人家庭(9.9%),美国一人家庭护理支出占比1.3%高于均值 [7][74][78] - 中西部供给改善带动消费,2023年演出行业规模较2019年增37.5%,中西部限额以上零售增速超东部,东部跨区消费现象明显 [7][85][95] - 政策支持加码,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科教卫社保支出同比8%/7%/6%/5%,1-2月服务业投资同比回升8.3pct至6.8% [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