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

搜索文档
SiteOne (SITE) Q2 Revenue Rises 3%
The Motley Fool· 2025-07-31 06: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收入14.616亿美元 同比增长3.4% 但低于分析师预期661万美元 [1][2] - 稀释每股收益(GAAP)2.86美元 同比增长8.7% 较市场预期低0.08美元 [1][2] - 调整后EBITDA达2.267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利润率提升至15.5% [2][6]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提升0.3个百分点至36.4% 主要受益于价格实现改善与收购带来的产品组合优化 [2][6] - 销售及行政费用占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23.9% 反映成本控制措施见效 [2][6] - 经营现金流1.367亿美元 同比减少1070万美元 主因应对关税提前备货 [7] 业务板块表现 - 维护类终端市场实现稳健增长 抵消住宅建筑与维修升级板块的疲软 [5] - 住宅新建(占2024年营收21%)与维修升级(占30%)持续承压 受经济不确定性及高利率环境影响 [5] - 商业新建需求基本持平 整体运营环境稳定但未显著改善 [5] 战略举措进展 - 本季度完成5430万美元股票回购 年内完成4起收购包括Green Trade Nursery等区域企业 [7] - 数字化举措推进 部署DispatchTrack提升配送效率 CRM工具增强销售效能 [8] - 双语分支机构占比达65% 加强对西班牙语客户群体的服务覆盖 [8] 未来业绩指引 - 维持2025全年调整后EBITDA 4-4.3亿美元指引 重点关注成本控制与利润率扩张 [10] - 预计第三季度价格持平 第四季度或有1%-2%温和上涨 受品类通胀与草籽降价双重影响 [10] - 有机销售预计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未披露下季度具体营收与每股收益目标 [11]
港股异动 | 新东方-S(09901)跌近4% 2026财年首财季及全财年收入指引不及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7-31 03:09
股价表现 - 新东方-S(09901)股价下跌3.7%至35.15港元 成交额达1.55亿港元 [1] 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 - 净营收同比增长9.4%至12.43亿美元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3.7%至710万美元 [1] 2026财年业绩指引 - 第一季度净营收预计14.64亿至15.07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1] - 全年净营收预计51.45亿至53.9亿美元 同比增长5%-10% [1] 机构观点 - 美银证券认为收入指引反映海外业务及K9学科类培训增长放缓 [1] - 摩根士丹利指出第四季度业绩超预期但新财年指引逊于市场预期 [1] - 关注海外业务需求恶化可能拖累2026财年收入及利润率 [1] - 成本控制措施效果尚不确定能否抵消负面影响 [1]
Camping World (CWH) Q2 Revenue Jumps 9%
The Motley Fool· 2025-07-30 23:21
Camping World (CWH -15.19%), the nation's largest retailer of recreational vehicles (RVs) and related services, issued its Q2 2025 earnings results on July 29, 2025. The release reported GAAP revenue of $2.0 billion, surpassing consensus GAAP revenue estimates of $1.88 billion, revenue rose 9.4% compared to the prior year. Despite this top-line outperformance, adjusted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 (EPS, Non-GAAP) of $0.57 missed the analyst expectation of $0.60. Vehicle unit sales, especially on the used side ...
金杯电工:2025年中报显示营收增长但多项财务指标承压
证券之星· 2025-07-30 22:23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93.35亿元 同比增长17.5% [2] - 归母净利润2.96亿元 同比增长7.46% 扣非净利润2.71亿元 同比增长3.79% [2]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52.38亿元 同比增长18.45% 归母净利润1.6亿元 同比增长12.78% [2]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10.32% 同比下降6.06个百分点 净利率3.61% 同比下降6.57个百分点 [3] - 电线电缆产品毛利率10.17% 电磁线产品毛利率10.24% 冷链及汽车后市场服务毛利率达32.78% [6] 费用与现金流状况 - 三费总额3.1亿元 占营收比例3.33% 同比增加1.24个百分点 [4]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61元 同比恶化34.85% [4] 资产负债结构 - 应收账款35.87亿元 同比增长35.74% [5] - 有息负债16.31亿元 同比增长59.89% [5] 业务构成与发展 - 电线电缆产品占主营收入59.33% 电磁线产品占40.13% [6] - 海外直接出口额2.62亿元 同比增长37.99% 选定捷克作为海外产能布局首站 [7]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获得多项技术发明专利 [7]
Ford Motor(F)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0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到创纪录的500亿美元[7] - 调整后EBIT为21亿美元[7] - 全年调整后EBIT预期为65-75亿美元(扣除关税影响)[7] - 公司自由现金流为28亿美元[36] - 现金储备达280亿美元,流动性达460亿美元[37] - 第二季度全球营收同比增长5%,批发量增长4%[32] - 关税预计全年净影响约20亿美元[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Ford Pro业务 - 营收增长11%至近190亿美元[34] - EBIT利润率达12.3%[34] - 售后业务(零部件、软件和服务)贡献17%的EBIT[8] - 软件订阅量增长24%至75.7万[18] - 美国市场份额提升1个百分点,欧洲提升3.2个百分点[16] - 移动服务网络增长18%至4700多台[18] Model E业务 - 营收增长超过一倍至24亿美元[34] - 利润率改善近44个百分点[34] - 欧洲Explorer和Capri车型全年推出效应显著[34] - 计划在肯塔基州推出突破性电动汽车平台[11] Ford Blue业务 - EBIT达7亿美元[35] - 美国卡车销售创20年来最佳季度[19] - 全尺寸Bronco创纪录季度[19] - Expedition和Navigator销量分别增长44%和115%[19] - 国际市场在所有地区实现盈利[22] Ford Credit业务 - EBT达6.45亿美元,增长3亿美元[36] - 第二季度支付5亿美元股息[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销售增速是行业平均的7倍[19] - 美国市场份额提升1.7个百分点[19] -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占美国销量的14%[20] - 库存减少4天供应量[20] - 在中国、加拿大、欧洲、南美和中东等关键市场实现份额增长[22] - 中国作为战略出口中心,向南非和澳大利亚出口[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将资本重新分配至Ford Pro业务,部分来自未来EV项目的资源[9] - 任命Alicia Bohler Davis为Ford Pro总裁[9] - 计划推出突破性电动汽车平台[11] - 专注于卡车、标志性产品和Ford Pro业务[13] - 投资ICE、高效混合动力和全电动汽车[13] - 通过OTA更新减少召回成本(OTA成本比实体维修低95%)[29] - 与中国企业如吉利和比亚迪竞争下一代EV[7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关税将是约20亿美元的净阻力[12] - 支持单一持久的国家排放标准[14] - CO2信用购买承诺已减少近15亿美元[14] - EPA政策变化将提供更多产品组合灵活性[14] - 车辆质量达到十年来最佳水平[15] - 保修成本预计未来几年将下降[15] - 行业销售预计1600-1650万辆[39] - 行业定价预计基本持平[39]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业绩指引变化 - 业绩指引改善主要来自成本领域,包括制造效率和零部件谈判成本[46] - 保持35-4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指引不变[43] - 资本支出预计约90亿美元[39] 关于电动汽车战略调整 - 已推迟发布、取消部分产品并改变电池化学策略[49] - 从60-70万美元电动跨界车转向提供e-revs、p-revs和全系列混合动力车[50] - 将部分EV支出重新分配至Ford Pro业务[51] - 预计规则将在12月最终确定,可能带来更多混合机会[52] 关于召回和质量 - 60%的保修覆盖成本正在改善[57] - 23-25年款车辆的FSA成本比20-22年款低至少50%[30] - 约三分之一的召回是软件相关,通过OTA解决[28] - 近期召回增加是由于应用了更高标准[56] 关于市场份额 - 预计下半年市场份额将保持[61] - 预计全年行业销量1600-1650万辆[62] - 零售定价预计上涨约1%,商业定价面临压力[62] 关于排放政策变化 - 已减少15亿美元信用购买[86] - 预计未来几年将带来数十亿美元机会[67] - 主要影响Ford Blue业务,该业务承担了大部分合规负担[14] 关于关税 - 正在与政府进行建设性对话[82] - 有机会简化零部件关税并大幅减少负债[82] - 预计USMCA谈判可能对公司北美业务健康产生重大影响[122] 关于欧洲商用车市场 - 在欧洲凭借全新车型表现强劲[111] - 为大众生产皮卡和货车,有助于降低成本[112] - 生产基地位于南非和土耳其,成本较低[113] 关于定价 - 全尺寸皮卡定价保持强劲[127] - 货车领域面临竞争压力,但已趋于稳定[128] 关于自动驾驶 - BlueCruise表现良好,利润率保持[74] - 正在开发高速L3系统[75] - 关注robotaxi车队的服务机会[77] 关于下半年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材料成本项目将在下半年体现[136] - 保修改进措施将在下半年实施[136] - 肯塔基工厂停产影响将消除[136]
Ternium(TX)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0 13: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增长25%,主要因墨西哥钢材价格上涨,部分被每吨成本的小幅增加抵消 [14] - 2025年净收入为2.59亿美元,其中包括与2020年收购Xvinas股份相关诉讼的4000万美元拨备调整,调整后净收入为2.99亿美元,主要受运营表现改善和墨西哥比索7.5%重估带来的递延税项结果影响 [15] - 第二季度净财务结果下降,主要受墨西哥外汇波动影响 [16] - 第二季度平均销售价格上涨,尤其是在墨西哥,但被较低的出货量抵消,利润率因价格上涨而改善,但受到每吨成本增加的影响 [18] - 第二季度铁矿石出货量环比增长,但净销售额基本不变,因铁矿石价格下跌抵消了销量增长,该部门利润率略有下降 [19] - 第二季度运营现金流总计10亿美元,得益于营运资金的显著减少,资本支出增加导致商业债务增加,TAG净现金头寸在第二季度下降 [19][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钢铁业务 - 本季度钢铁出货量主要在墨西哥和美国下降,部分被南部地区的较高销量缓解 [16] - 预计第三季度关键市场表现不一,墨西哥出货量预计有一定的环比增长,巴西的Usiminas继续面临困境,阿根廷出货量预计保持稳定 [17] 采矿业务 - 铁矿石出货量因产量增加而季度环比上升,但净销售额基本不变,因较低的铁矿石价格抵消了销量增长,该部门利润率略有下降 [18][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墨西哥市场 - 商业环境谨慎,等待美国贸易政策和关税谈判的明确信息,政府采取措施减少钢铁进口,预计第三季度出货量将环比增长 [5][6][17] 巴西市场 - 钢铁市场面临挑战,因来自中国的不公平进口钢铁激增,削弱了当地制造商的竞争力,影响了需求 [8][17] 阿根廷市场 - 第二季度出货量因季节性需求和宏观经济逐步改善而大幅增加,预计第三季度出货量将保持稳定 [9][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降低成本,加强运营效率和提高利润率,通过优化物流网络、改善采购、提升生产设施流程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实现 [10] - 公司的增长战略以墨西哥Pesqueria的扩张项目为基石,该项目按计划进行 [8] - 行业面临贸易政策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美国采取更果断的贸易谈判和行动,墨西哥也在采取类似措施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 [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经营环境仍不确定和动荡,但公司对降低成本举措的结果和未来持积极态度,预计第三季度业绩将环比改善 [4][5] - 管理层相信美国和墨西哥的谈判将达成合理和互利的协议,这加强了公司对Pesqueria扩张项目的承诺 [7][8] - 巴西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应对不公平贸易行为,以保护当地工业基础和确保公平竞争环境 [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重申通过可持续工业发展创造长期价值的承诺 [11] - 2025年是资本支出的高峰年,主要用于墨西哥Pesqueria工业中心的持续扩张 [2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墨西哥钢铁供应情况及公司能否借此获得更高市场份额,以及成本降低举措和预期成本下降幅度 - 墨西哥扁平产品进口占市场份额约40%,公司有能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预计在扁平产品市场份额将增加,但出货量不会大幅增加;ArcelorMittal的问题对长材市场影响较小 [26][28] - 公司预计全年成本效率额外降低3亿美元,第一季度已实现约三分之一,剩余三分之二将在接下来两个季度实现,包括采购、生产流程、供应商调整等多项举措 [29][30] 问题2: 墨西哥贸易进口措施是否足以平衡当地钢铁市场 - 公司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墨西哥政府正在分析更多措施,预计北美市场将有类似的防御机制 [32][33] 问题3: EBITDA短期和长期的潜在改善幅度 - 短期来看,公司预计到第四季度平均EBITDA利润率接近15%;长期来看,墨西哥项目将增加150万吨/年的新产能,但设备有较长的爬坡期,2026年不会有大幅增长,部分产能将提高利润率 [40][42][43] 问题4: CSN诉讼的进展和下一步法律程序,以及美国Schiphol工厂在50%关税下的策略 - 公司在Schiphol工厂更多地从当地供应商采购;CSN诉讼自去年第四季度调整拨备后没有重大进展,公司已上诉,等待最高法院决定是否将上诉提交至最高联邦法庭 [50][51][52] 问题5: 成本降低目标的比较基准是否包括Usiminas,以及墨西哥进口减少对钢铁价格的影响 - 3亿美元的成本降低目标是与2024年相比,不包括Usiminas;墨西哥钢铁价格可能会有小幅上涨 [61][62] 问题6: 墨西哥政府贸易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后续计划 - 墨西哥政府正在修订进口系统中的漏洞,加强对倾销案件的分析能力 [64][65] 问题7: 资本支出周期的峰值时间、Pesqueria项目的执行情况、未来资本分配策略、是否增加股息以及在巴西的投资意愿 - 本季度8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可能是本轮周期的峰值,今年剩余时间预计为25 - 26亿美元,2026年约19亿美元,2027年约11 - 12亿美元 [71] - Pesqueria项目进展顺利,镀锌线和新冷轧机将于12月开始爬坡 [72] - 公司将维持股息支付水平,未来几年的主要重点是提高EBITDA和利润率,以支持股息和资本支出计划 [74][75] - 巴西需要采取措施应对不公平贸易,否则投资可能会受到影响 [73][74]
Luxfer PLC(LXFR)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0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调整后每股收益增至0.30美元,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30% [5] - 调整后EBITDA增至1400万美元,利润率从第一季度的12.5%提升至14.4%,环比提高近200个基点 [9] - 第二季度销售额为9710万美元,同比增长5.8% [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120万美元,净债务为4820万美元,杠杆率为0.9倍 [10] - 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区间上调至0.97 - 1.05美元,调整后EBITDA区间为4900 - 5200万美元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电子业务(Electron) - 销售额同比增长19%,达到5010万美元 [11] - 调整后EBITDA增至910万美元,利润率扩大至18.2% [11] - 国防、第一响应和医疗保健业务同比增长43%,需求高于历史水平 [11] 气瓶业务(Gas Cylinders) - 销售额为4700万美元,环比增长14%,同比下降6% [12] - 调整后EBITDA为490万美元,环比增长23.9%,利润率提高至10.4%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防和航空航天市场持续强劲,推动销售增长 [8] - 航天合金销量持续回升,汽车催化业务环比改善但仍低于2023年前水平,整体汽车活动放缓 [12] - 特种工业业务略有增长,得益于镁特种粉末需求增加 [12] - 航天探索和电子相关气瓶业务表现出色,抵消了清洁能源业务的疲软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完成图形艺术业务的剥离,聚焦核心高利润平台,优化投资组合 [6][19] - 启动复合气瓶业务的搬迁项目,将生产从加州波莫纳迁至河滨市,预计每年节省成本达400万美元 [7][20] - 业务向高价值领域转型,如航空航天、航天探索和国防,提高产品组合和盈利质量 [6][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表现强劲,核心业务实力、运营模式韧性和适应动态环境的能力得到体现 [5] - 对全年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得益于国防和航空航天市场的良好势头和强大的订单积压 [16] - 看到汽车业务面临压力的早期迹象,已在最新指引中考虑该因素 [17] - 长期看好清洁能源市场,已获得一些利基机会 [29][30] 其他重要信息 - 价格因素贡献220万美元销售额,外汇带来200万美元正向影响,销量和产品组合贡献110万美元 [10] - 调整后EBITDA的增长部分被240万美元的不利因素抵消,主要包括外汇、持续的通胀和运营费用增加 [1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气瓶业务反弹的原因及可持续性 - 气瓶业务表现出色,主要得益于应急响应产品的持续需求、特种气体市场铝瓶的良好销售以及航天探索业务的进一步提升 公司认为该业务的反弹势头将在下半年持续 [23][24] 问题2: 为何不提高业绩指引上限 - 虽然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但由于关税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汽车业务疲软,公司仅适度提高了指引下限 团队正努力实现指引上限的业绩 [25][26] 问题3: 河滨市工厂是否有能力满足航天探索和清洁能源市场的增长需求 - 公司在河滨市和加拿大工厂有足够的产能 波莫纳工厂的整合是为了消除重复建设,提高成本效益 公司长期看好清洁能源市场,已获得一些相关机会 [28][30] 问题4: 关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是否改变,是否已纳入指引 - 关税对公司没有重大直接影响,主要影响可能体现在宏观因素上,特别是汽车业务 公司在指引中已考虑汽车销售下降的因素 [31][32] 问题5: 出售图形艺术业务后,公司对电子和气瓶业务的长期规划以及现金流使用 - 出售图形艺术业务使公司能够专注于电子和气瓶业务的增长机会 公司增加了资本投资以支持增长和自动化,除了偿还债务,还会在合适时进行股票回购 [33][35]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7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30 08:50
公司概况 - 公司 2003 年成立于宁夏银川,现有员工千余人,2023 年 8 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1] -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和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多样,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精密传动解决方案 [1] - 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的重要供应商或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合作关系良好稳定 [1] 资金筹措 - 增速器智慧工厂建设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二级市场再融资 [2] - 2024 年计划向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申请授信额度不超过 30 亿元 [2] - 2025 年拟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 6 亿元,用于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一期)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应对价格内卷 - 研发投入增加,2023 年研发费用 4255.96 万元,2024 年为 5134.78 万元,较上年增长 20.65%,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 12611.41 万元 [2] - 研发阶段优化内部结构设计,降低成本;生产阶段通过工艺优化等降低生产成本 [2] - 建设完整、高效、精益的供应链体系,控制采购成本,保证供应稳定,形成供应商评价筛选体系 [2] - 整合供应链等提升产品质量和降本传导能力,维护合作关系,开拓新客户,推进国际化战略 [2][3] 工厂投产影响 - 增速器智慧工厂投产后毛利率预计明显改善,从产品附加值和规模效应降本两个维度产生正向贡献 [3] - 智慧工厂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产能释放后对整体毛利率拉动作用将显现 [3]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设计适配复杂工况,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需多重严苛试验验证 [3] - 资金壁垒:属资本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大 [3] - 客户与认证壁垒:整机厂商供应商准入严苛,验证周期 2 - 3 年,产品需严格认证 [3] - 品牌与人才壁垒:客户重视品牌信誉,行业需要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3] 人才储备 - 提前为增速器智慧工厂储备工艺技术、生产管理、质量检测等岗位人才,参与设备调试与小批量试制 [3] 市场前景 - 全球及中国风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为风电增速器市场奠定需求基础 [4] - 预计 2025 - 2030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981GW,平均每年新增 164GW [4] - 2024 年中国新增吊装容量 86GW,同比上升 11%,远超全球平均增速 [4] - 2023 年中国风电用主齿轮箱市场规模约 31.36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达 42.63 亿美元 [4] - 行业技术迭代推动产品升级,市场份额向技术优势企业集中,公司有能力抢占更多份额 [4]
苏试试验(300416):业绩好于预期,经营现金流显著增长
华泰证券· 2025-07-30 03: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小幅上调目标价至 20.10 元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试试验 1H25 业绩好于预期,经营现金流显著增长,技术领先、订单充足,产能爬坡有望摊薄成本费用影响,特殊行业景气度提升,业绩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1] - 市场竞争和订单波动影响毛利率,但 2025 年公司有望受益于特殊行业需求和订单加速释放,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2] - 1H25 经营现金流同比+29%,前期投入或将驱动收入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1H25 实现营收 9.91 亿元(yoy+8.1%),归母净利 1.17 亿元(yoy+14.2%)、扣非后 1.14 亿元(yoy+20.7%),归母净利高于华泰预期(1.01 亿元) [1] - 2Q25 实现营收 5.61 亿元(yoy+18.4%,qoq+30.8%),归母净利 7,637 万元(yoy+26.1%,qoq+86.7%) [1] 各业务情况 - 1H25 环试服务营收 4.87 亿元(yoy+5.8%),毛利率 55.0%(yoy-0.8pp),新兴领域布局对冲市场竞争加剧 [2] - 集成电路检测营收 1.55 亿元(yoy+21.0%),毛利率 36.5%(yoy-6.4pp),深圳宜特扩产后折旧与人员成本提升 [2] - 试验设备营收 3.10 亿元(yoy+6.3%),毛利率 26.6%(yoy-4.7pp),主要受到订单价格下降影响 [2] 财务指标 - 1H25 应收账款 13.90 亿元(yoy+2.7%);经营现金流净额 0.99 亿元(yoy+29.3%),资本开支 2.17 亿元(yoy-7.5%) [3] - 22 - 24 年公司资本开支累计达 13.40 亿元,产能利用率爬坡或将驱动收入持续增长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 2.89/3.57/4.29 亿元,2025 年服务/设备归母净利 2.45/0.44 亿元 [4] - 采用分部估值方式,给予 2025 年服务 33.0xPE/设备 48.5xPE(可比公司均值 28.7/48.5xPE),目标价 20.10 元(前值 19.95 元) [4] 可比公司估值 - 服务类可比公司 25 - 27E CAGR 均值为 20.6%,设备类可比公司 25 - 27E CAGR 均值为 33.0% [11]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人民币)|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2,026|2,363|2,734|3,146| |+/-%|(4.31)|16.67|15.70|15.0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229.41|288.81|356.78|428.53| |+/-%|(27.00)|25.89|23.53|20.11| |EPS(最新摊薄)|0.45|0.57|0.70|0.84| |ROE(%)|8.73|10.13|11.41|12.40| |PE(倍)|34.85|27.68|22.41|18.66| |P/B(倍)|3.03|2.80|2.57|2.34| |EV EBITDA(倍)|14.61|13.09|10.87|9.66| |股息率(%)|0.95|1.20|1.48|1.78| [9] 盈利预测详细数据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的预测数据,展示了 2023 - 2027 年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