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坚决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辽宁日报· 2025-07-21 01:13
经济表现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707.9亿元 同比增长4.7% 增速较一季度有所放缓 [4]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高于全国地方增速1.2个百分点 新增企业贷款占实际新增贷款的71% [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连续28个月高于全国水平 [9] 产业动态 - 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多个产业集群实现高速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13]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育新蓄势 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取得阶段性成效 [13] - 公路、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较一季度分别提高0.6个、6.7个和0.2个百分点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0.5% [9] 消费与就业 - 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6.92% 入境游客人次增长44.72% 入境游消费金额增长47.03% [9] - 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的59.8% 高于全国平均进度近两个百分点 [10]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 新登记民营经济经营主体31.5万户 增长3.9% [8] 创新与人才 - 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和沈抚科创园集聚效应显现 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大量科研项目 [13] - 新增高技能人才3.8万人 引进高层次人才1483人 [10] - 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9.6%和11.4% 高于全国2.7个和3.3个百分点 [9] 政策与环境 - 千余项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 企业办事平均时限缩减74% 融资成本创近年来最低水平 [14]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9% 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77.6% 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 [10] - 政策支持涵盖财税、金融、产业、科技、就业等领域 形成同向发力格局 [14]
同一220kV供电区不超过1座,优选建设成熟度高项目!广东2025第二批储能电站计划开启
广东省2025年度第二批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计划 - 广东省能源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市报送2025年度第二批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计划 [1] - 计划包含存量项目调整与调出、增量项目补充和项目滚动调整程序三部分内容 [2][6][9] 存量项目调整与调出 - 广东电网公司已完成对2025年度第一批申报新型储能项目的评估论证 [2] - 需要调整建设规模的项目需协调业主结合系统可接入容量和电压等级进行调整 [3] - 同一220kV供电片区原则上不超过1座独立储能电站 [4] - 首次纳入2025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需在1年内开工,2年内全容量并网 [5] - 已纳入前序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取得接入系统批复 [16] 增量项目补充条件 - 选址用地等建设条件成熟、可在一年内开工的项目可申报增补 [7] - 项目需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有助于新能源开发和消纳 [7] - 建设规模需合理,具备接入条件,前期工作充分 [7] - 建设单位需承诺在纳入计划后1年内开工,2年内全容量并网 [17] - 鼓励技术创新示范类项目和已纳入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的项目申报 [8][18] 项目滚动调整程序 - 广东电网公司和深圳供电局需滚动开展供电片区储能承载能力评估 [9][19] - 各地市能源主管部门需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年度开发布局和规模 [9][19] - 广东省能源局将汇总各地市建设计划并推送至电网企业 [9][19] 项目进展情况 - 广东省各地市2024年度新型储能电站建设计划包含117个项目 [10] - 总规模达17.3GW/34.8GWh,其中电网侧项目107个共17.1GW/34.6GWh [10] - 电源侧项目10个共179.8MW/190.2MWh [10] - 117个项目所在地供电区可接入容量为7789MW [11] 相关项目案例 - 广州恒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5.1025万千瓦/10.001万千瓦时电网侧项目 [29] - 广州珠江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2.4万千瓦/2.067万千瓦时电源侧项目 [29] - 深圳元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8万千瓦/41.6万千瓦时电网侧项目 [29]
广西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广西日报· 2025-07-20 01:13
电力负荷创新高 - 广西电网电力负荷达3523.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1] - 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电力负荷攀升南宁柳州钦州防城港贵港来宾玉林北海8地市电力负荷均创新高 [1] - 钦州防城港来宾玉林出现多次电力负荷创新高 [1] 新兴产业用电增长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 [1] - 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同比增长17.9% [1] -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51% [1] - 风能原动设备制造用电同比增长119.6% [1] 电源供给与电网建设 - 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328.8万千瓦同比增长70.7% [2] - 广西电网5个主网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新增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5公里变电容量123万千伏安 [2] 新型储能与电力调配 - 广西并网17家大容量独立共享储能电站 [2] - 新型储能装机总容量达295.9万千瓦同比增长37.6% [2] - 广西电网24小时监控电力供需平衡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2]
如何卡位数智化储能?储能调研级白皮书启动
行家说储能· 2025-07-18 08:28
电力市场改革与储能发展 - 国家能源局发布首份国家级《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1] - 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逐步建成,储能项目盈利模式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数智化浪潮和储能技术成为重构能源体系的双重引擎[1] - 白皮书聚焦电力市场改革、数智化技术融合、虚拟电厂与商业创新等议题,探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灵活调度和交易路径[1] 白皮书编制与参编单位 - 行家说储能联合产业头部企业启动《2025电力市场与数智化储能调研报告》编制,弘正储能、中车株洲所、海辰储能、联盛新能源等企业已率先成为参编单位[3] - 编委会将邀请新型储能产业各环节头部企业、标杆企业及隐形冠军共同参与,参编单位将深度参与白皮书编制并扩大行业影响力[3] 白皮书核心目录与内容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储能的影响 - 解读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政策,分析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与容量补偿机制,探讨电化学储能在电力交易中的角色与价值[4] 数字化技术赋能电化学储能 - 研究AI、大数据在储能中的应用,数字孪生与预测性运维技术,以及AI与储能技术融合的创新路径[4] 新电力市场下储能商业化模式 - 分析独立储能电站收益模型(现货套利+辅助服务)、光储融合协同模式、工商业储能与虚拟电厂(VPP)模式及其他新商业模式[4] 数智化储能技术发展与突破 - 探讨数智化技术赋能安全性、储能电池的数智化应用、箱体变革下储能数智化发展、构网型储能及工商业储能的数智化突破[4] 数智化储能多元化应用 - 分析2025年储能产业备案与并网项目、独立储能电站运营实践、光储/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及工商业储能标杆项目[4] 储能产品价格分析 - 研究EPC&储能系统价格、储能电芯价格及储能PCS价格的市场动态[5] 储能市场趋势与建议 - 预测2025-2030年储能市场规模及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分析企业战略布局方向[5] 储能供应链进展 - 梳理数智化储能产业链图谱,分析储能重点企业发展情况[5] 行业动态与参编邀请 - 往期精选案例包括远景能源1 5GWh储能+1GW风电项目、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同时拿下全球矿业巨头订单等[8] - 白皮书编写工作高效推进,邀请业界同仁贡献智慧、共塑未来、提升影响,共同打造行业权威指南[6]
重庆:多元电力保障应对持续高温
新华社· 2025-07-17 09:23
电网建设与升级 -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于2024年12月投运,标志着重庆电网进入特高压时代 [1] - 哈密-重庆±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于2024年6月投产,形成"一交一直"特高压入渝格局 [1] -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年最大输送能力达350亿千瓦时,"疆电入渝"工程年最大输送能力达360亿千瓦时 [1] - 国网重庆电力2025年12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投产,包括9项基建工程和3项技改工程 [2] - 新增及增容主变压器11台,新增变电容量236万千伏安,新建及改造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59公里 [2] 清洁能源发展 - 重庆华电酉阳后坪荆竹坝3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预计年均发电量6300万千瓦时 [2] - 2024年1至6月重庆电网新增电源装机容量31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236万千瓦 [2] 储能设施布局 - 渝北区中广核新龙塆储能电站于2024年4月投运,高峰期每日最大可向电网放电近40万千瓦时 [2] - 储能电站执行电网调度计划,参与电网调峰 [2] 电力供应保障成效 - 重庆三友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反映2024年电力供应更有保障,无需错峰生产 [1] - 多元举措构建起坚强的电力保障体系,有效应对高温考验 [3]
财经聚焦|直面高温“烤”验 看今夏电力供应如何“过关”
新华社· 2025-07-14 14:42
电力供需现状 - 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1]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持续保持在2亿吨以上可用天数超过30天 [2] - 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有效降低用能成本 [2] 火电保供情况 - 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拥有7座大型燃煤火电厂总装机容量1562万千瓦 [1][2] - 淮南每天通过4回1000千伏线路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近2亿千瓦时 [2] - 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潘集电厂4台66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全力保障供电 [1] 绿电发展情况 - 山东临沂沂南新能源装机约60万千瓦光伏日均发电量230多万千瓦时可满足35万户家庭一天用电需求 [4] - 7月5日山东电网新能源出力达6661.5万千瓦占全网负荷54.9%其中光伏出力5589.8万千瓦占比83.9% [4] - 新疆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后输电量已突破10亿千瓦时 [6] 电力调配体系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开展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7月1日至9月15日广东广西云南将向华东地区输送超20亿千瓦时电能 [9] - 其中广东送福建预计8.92亿千瓦时云南广西分别送华东6.26亿千瓦时 [9] - 新疆电力交易中心充分利用西北互济省间交易等措施组织富余电力资源外送 [7] 需求侧管理 - 合肥虚拟电厂通过调度换电站和充电桩群在15秒内实现2万千瓦时电量"无感"削峰 [11] - 国网江苏电力调用64个电网侧和29个电源侧储能电站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可满足4800万户居民一小时用电需求 [11] - 国网安徽电力推出居民"节电响应"活动每节约一度电奖励3元以应对空调负荷高峰 [13]
“新质”领航,点亮“创新高地”麒麟坐标
新华日报· 2025-07-13 21:43
中国科学院麒麟区域创新高地建设 - 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政府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形成北京外全国中科系创新资源数一数二的"创新雨林",集聚6所7院、1000多名顶尖人才 [1] - 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实现南京、北京、郑州、重庆等6城算力并网,获批省重大科研设施预研筹建并入选国家数据局优秀案例 [1][2] - 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平台攻克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瓶颈,巩固我国在该领域引领地位 [1][3]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 - 长三角最大国产智算中心南京智算中心支撑10余个百亿参数级大模型,二期建成后成为长三角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全国产化智算中心 [1][2] - DeepSeek大模型在零售业务实现应用场景落地,该中心成为首个融入"东数西算"工程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2] - 园区集聚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近50家、数字经济企业超100家,年营收分别超20亿元和近200亿元 [6]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突破 - "开源软件基础设施"建成国内最大开源软件治理平台,分析2.4亿款开源软件 [3] - 中科南京移动通信团队研制出业界首颗通导一体多模终端芯片,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国际领先的极低比特边缘AI芯片 [3] - 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国内最大类脑计算机"问天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 - "5V一体"成果转化模式贯通实验室到市场,去年成功落地5个项目,包括中科硅纪机器人"灵巧手"等 [9][10] - 园区集聚162家"中科系"企业,总估值超200亿元,累计营收近35亿元,含35家高新技术企业 [8] - 同尔电子自动化测试设备实现99.8%准确率,40秒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服务180余家行业龙头 [7] 创新平台与人才集聚 - 新研机构累计搭建4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研发场地超10万平米,获批57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4] - "中科系"院所集聚1000余人人才梯队,去年新增研发投入3.09亿元,申请专利2097件(发明专利1322件) [5] - 建成南京分院麒麟科技园、国科大南京学院等核心载体,引入6家中科院研究所成立7家新研机构 [6]
大湾区外资“引力场”效应凸显,欧莱雅们的选择揭示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7:26
粤港澳大湾区外资吸引力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香港吸引超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设立或扩展业务 带来逾1600亿港元FDI并创造超19000个新职位 [1] - 广东省2025年1-5月新设外资企业1.2万家(同比+23.4%) 实际使用外资508.4亿元(同比+6.1%) 深圳福田区新设外资企业1039家(同比+28.91%)占全市23.57% [1] - 香港IPO市场2025年上半年集资额达1071亿港元(同比+7倍) 跃居全球首位 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 [5] 外资企业投资案例 - 欧莱雅将大湾区作为全球战略重点 广州电商中心运营32个品牌全渠道业务 2024年启动BIG BANG美妆科技创造营 [3] - 埃克森美孚100亿美元惠州乙烯项目进入试生产 系美国在华首个独资重大石化项目 [3] -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总投资573亿元 将建16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16套下游装置 [4] - 广汽本田开发区能源工厂年产能12万辆 实现焊接100%自动化 总投资35亿元 [4] - 三菱重工广州燃机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燃机服务基地及海外最大核心部件制造基地 [4] 外资投资趋势 - 外资布局从加工制造向产品开发、生产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升级 拓展至生物医药、新型储能、AI等新兴赛道 [6] - 香港新落户企业集中在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52%为外国企业) 美国(113家)、英国(89家)、新加坡(69家)企业为主 [5][6] - 宝洁在广州设立亚太生产计划服务中心、中国数字创新中心等 西门子深圳投资10亿元建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7] 政策与人才优势 - 广州推出"外资高质量发展20条" 深圳前海试点跨境数据流动便利化 香港2024年协助539家跨国企业扩容 [8] - 大湾区常住人口2024年末达8688.4万人(较2022年+44万) 深圳、广州2024年人口增量分别为19.94万和15.1万 [8]
27个项目8.24GWh!四川省2025年度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发布
四川省2025年度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 - 四川省发布2025年度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包含27个项目,总规模达3.02GW/8.24GWh [1] - 技术类型多样化,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新型固态电池、超级电容、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储能、钛酸锂等 [1] 项目清单主要内容 - 项目清单由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能源局联合发布,要求相关市(州)发展改革委、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指导,电网企业做好接入并网工作 [3] - 项目业主需按市场化原则推进实施,1年内未实质性开工的项目将被调出清单 [3] 重点项目示例 - 蜀道清洁能源集团在成都市东部新区建设300MW/2400MWh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规模为清单中最大 [5] - 华能景顺在成都东部新区建设200MW/400MWh新型储能项目,实际纳入规模为100MW/200MWh [5] - 绵阳港旗游仙区项目规划300MW/6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实际纳入规模为200MW/400MWh [6] - 乐山市夹江县国能大渡河建设100MW/4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 [6] 技术分布与规模 - 电化学储能为主流技术,多数项目规模为100MW/200MWh [5][6] - 压缩空气储能、全钒液流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占比提升,如蜀道清洁能源300MW/2400MWh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5] - 混合技术应用出现,如彭州市项目采用100MW/200MWh电化学+2.5MW超级电容混合式储能 [6] 参与企业 - 央企与地方国企主导,包括中创新航、蜀道清洁能源、华能景顺、大唐四川、雅砻江水电等 [5][6] - 民营企业参与度提升,如通威新能源、润建股份、绵阳埃克森新能源等 [6]
浙江储能建设计划动态调整,5MW及以上用户侧储能无须纳规
浙江省2025年度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动态调整 核心观点 - 浙江省能源局启动2025年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计划年中动态调整,涵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项目的增补、调减及变更,旨在优化储能资源配置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1][6] 电网侧储能项目 - 建设规模要求不低于5万千瓦/10万千瓦时,采用"总量控制、退一补一"原则,增补容量不得超过调减容量,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除外 [2][10] 电源侧储能项目 - 联合火电机组调频项目需满足单体功率≥1.8万千瓦、综合调节性能指标Kpd≥0.9,新能源侧项目规模和技术由业主自定 [3][10] 用户侧储能项目 - 5MW及以上项目取消年度建设计划管理,改由设区市能源主管部门按《浙江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办法》管理,需完成备案、接入方案咨询及平台注册等流程 [4][11] 项目申报条件 - **业主资质**:需信誉良好,近3年无严重失信记录,落实项目资本金 [6][7] - **建设条件**:需完成备案、可行性研究及电网接入初步同意,锂电池项目需2026年6月底前并网 [7] - **布局原则**:需与区域电网需求、新能源消纳及负荷特性匹配,避免功能重复 [8] 申报流程与要求 - 设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初审,省能源局联合省电力公司审核形成调整清单,申报材料需于2025年7月26日前提交 [12] - 项目业主需确保材料真实性,虚假信息将取消资格 [12] 附件内容 - **申报表**:包括项目概况、技术路线、储能容量、前期进度等,需附可研报告、用地许可等材料 [16][17] - **项目建议书**:需涵盖建设必要性、技术方案、安全分析、投资估算及综合效益等 [18][42] 政策背景关联 - 动态调整与浙江省虚拟电厂、用户侧储能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政策协同,强化储能与电力市场联动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