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

搜索文档
京东季度盈利超预期,外卖加剧新业务亏损;软银财年扭亏,风投部门转亏;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5-14 14:48
外卖平台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经营,维护消费者、商家和骑手权益 [1] 京东财报 - 京东一季度营收30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超出市场预期 [2] - 调整后EBITDA为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 [2] - 新业务(含外卖)收入同比增长18.1%,但经营亏损率扩大至23.1%,去年同期为3.8% [2] - 京东零售同比增长16.3%,主要受益于带电产品国家补贴 [2] 半导体行业 -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表示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修正,三季度客户备货目标可能下调 [3] - PC产品销售平稳但缺乏大幅增长,电视、平板等面板整体供过于求 [3] 滴滴宠物出行 - 滴滴宠物出行服务上线半年,已有近200万只宠物完成注册 [4] - 中国宠物猫狗数量超1.2亿只,年均开销超2000元 [4] - 滴滴计划支持多宠物信息填写、扩大播单半径,提升接单率 [5] - 滴滴持续探索细分场景,推出包车、宠物出行、女乘客选女司机等功能 [5] 软银愿景基金 - 截至3月的财年,愿景基金整体账面投资收益212亿人民币,同比收缩40% [6] - 剔除费用后,愿景基金为软银造成56亿人民币税前亏损 [6] - 投资滴滴、Coupang获得收益,但被AutoStore等公司估值下降抵消 [6] 美团国际扩张 - 美团计划未来几个月将Keeta外卖平台引入巴西,5年投入10亿美元 [7] - Keeta已在香港和沙特上线 [7] 特斯拉自动驾驶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调查特斯拉FSD系统在低能见度下的安全性 [8] - 要求特斯拉对6月推出的付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作出安全说明 [8] 国际贸易 - 印度拟对豆类、坚果等美国商品加税,回应美国钢铝关税 [9] - 美国4月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26%的税率 [9] 日产汽车重组 - 日产计划到2027财年前裁员2万人,关闭7家工厂 [10] - 计划削减5000亿日元成本,2026财年实现汽车业务盈利 [11] - 2024财年净亏损6709亿日元 [11] 苹果定价策略 - 苹果考虑iPhone提价,但不想与关税挂钩 [12] - Pro、Pro Max系列主要在中国生产 [12] 赛百味扩张 - 赛百味预计8月中国门店达1000家,远期目标4000家 [13] - 已在中国开设超800家门店 [13] - 转向直营模式,加速一二线城市拓店 [13] 保时捷管理层变动 - 保时捷更换两名董事会成员,负责人力资源和采购 [14] - 一季度营收88.6亿欧元同比下降1.7%,营业利润7.6亿欧元同比下降40.6% [14] - 全球交付量71470辆同比减少8%,销售回报率从14.2%降至8.6% [14] 比亚迪欧洲表现 - 4月比亚迪在欧洲14国销量11123辆,超越特斯拉的6253辆 [15] - 主要销售车型包括ATTO 3、SEAL、SEAL U等 [15] 本田电动车计划 - 本田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计划约两年,因市场需求放缓 [16] - 预计2026财年营业利润下滑至5000亿日元,远低于上年的1.2万亿日元 [17]
浪人早报 | 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被约谈、爱奇艺回应被通报违规收集信息、荣耀实行关键岗位重新竞聘上岗…
新浪科技· 2025-05-14 02:20
外卖平台监管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 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2] - 约谈重点包括落实主体责任 加强内部管理 规范经营 维护消费者、商户及骑手权益 [2] 爱奇艺数据合规 - 爱奇艺因2022年10月车载端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 涉及合作方开发版本 [3] - 公司回应称正与合作方核查整改 [3] 荣耀组织变革 - 荣耀实施"雄鹰计划" 对中国区38个关键岗位主管重新竞聘 45%岗位负责人调整 90后占比达24% [4] - 新增AI新产业部门 并将AI研发升级为一级部门 [4] 京东业绩与业务 - 京东Q1净营收3010 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 净利润128亿元 [5] - CEO透露外卖业务日均订单将突破2000万单 [5] 宁德时代IPO进展 - 宁德时代港股IPO计划募资至少310 1亿港元 或成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IPO [5] - 公开发售部分获21倍超额认购 吸引517亿港元融资 [5] 极氪私有化动态 - 极氪公告回应吉利汽车私有化提议 称尚未做出决定 吉利当前持股65 7% [5] 英特尔安全漏洞 - 英特尔第九代及后续处理器被曝新型漏洞 可窃取内核特权内存数据 公司称尚未发现实际攻击案例 [5] 奔驰渠道调整 - 奔驰计划2025年削减国内超100家经销商 以解决门店过剩导致的低价竞争问题 [6] 教育AI政策 - 教育部禁止学生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作为作业答案 限制创造性任务中的AI滥用 [8] 新能源汽车发展 - 深圳启动"绿车充绿电"试点 莲花山超级充电站诞生首批绿电车主 后续将全市推广 [9]
互联网消费龙头财报披露进行时,港股消费ETF(513230)早盘持续攀升,聚焦消费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02:1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开盘涨0.9% 恒生科技指数涨1.58%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99%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现涨超1% 成交额逼近2000万元 [1] 消费板块投资观点 - 万联证券维持消费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预计行业指数未来6个月相对大盘涨幅或超10% [1] - 中信建投提及港股通大消费指数(931454.CSI)作为基金基准配置选项 电子机械板块权重较高 [1] - 腾讯美团等科技消费龙头涨幅显著 反映资金对港股消费赛道结构性偏好 [1] 港股消费ETF产品特征 - 前五大权重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 [1] - 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合计权重超46% 覆盖港股互联网消费龙头 [1] 推荐投资标的 - 恒生ETF(159920)代表港股核心宽基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聚焦AI与平台经济 [2] - 港股消费ETF(513230)网罗港股消费核心资产 [2] - 恒生医药ETF(159892)覆盖全球医药全产业链 [2]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汇集中国AI科技概念公司 [2]
突发!京东、美团、饿了么等被约谈!
证券时报· 2025-05-13 11:57
外卖行业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 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落实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加强内部管理 规范经营和竞争行为 [1] - 约谈重点包括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合法权益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1] 平台竞争格局与业务进展 - 京东外卖业务上线一个多月后日单量突破500万单 [3] - 美团闪购品牌正式发布 非餐饮类即时零售日单量达1800万单 [3] - 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 物流配送由饿了么重点保障 [8] 骑手资源争夺战 - 京东宣布未来三个月全职骑手招聘名额从5万增至10万 承诺为被其他平台封杀的骑手提供足够单量保障收入 [5] - 京东推出"双职工"计划 为骑手配偶优先安排快递员、保洁等工作岗位 [5] - 京东承诺对兼职骑手永不强迫"二选一" 超时20分钟以上订单免单 [5] - 美团否认"封杀骑手"传闻 声明称相关聊天截图内容纯属编造 已对造谣骑手按协议处理 [6][7] 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 各平台围绕用户激励、商品补贴、商家减佣、骑手保障展开全面竞争 并相互渗透业务领域 [8] - 业内人士认为竞争胜负取决于用户体验优化和行业共赢能力 而非单纯补贴力度 [8] - 行业竞争促使零工经济中骑手的关键角色被重新重视 [8]
5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快讯· 2025-05-13 11:32
智通财经5月13日电,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 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 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 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5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
超预期利好炸市,港股步入蜜月期?锁定高确定性AI主线,腾讯、阿里财报财报来袭
新浪基金· 2025-05-13 01:53
中美会谈成果 - 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由145%降至30%,24%税率暂缓90天,超出市场预期[1] - 中美建立后续对话机制,将继续就经济与贸易政策磋商[1] - 消息提振市场情绪,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涨约5%,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5.4%,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大涨11.07%[1] - 摩根士丹利指出,美国对冲基金因贸易谈判进展乐观,增持中概股和A股[1] 港股市场反应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涨1.25%,开盘半小时成交额超1亿元[1]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本轮行情累计涨幅超28%,最大涨幅达53.59%,显著优于恒指和恒科指[3] - 该指数近5年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3] - 港股互联网ETF年内日均成交额6.71亿元,支持T+0交易[3] 行业分析观点 - 中泰证券认为,关税下调利好港股科技龙头情绪修复,叠加AI板块基本面逻辑,"中美缓和+产业龙头集中化"是主线[2] - 中金公司建议关注出口链和互联网成长,后者更明确[2] - 华源证券指出,港股互联网龙头展现平台经济韧性,加码AI研发投入,开源模型或突破算力限制[2] - 华泰证券看好港股硬科技方向,因盈利预期抬升、自主可控逻辑坚实[3] 短期催化剂 - 腾讯、阿里巴巴将于5月14日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Capex指引和AI应用布局受关注[2] - 阿里5月13-14日召开AI大会,发布Qwen3商业化版本并展示企业级Agent应用[2]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缓解“零工焦虑”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12:42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企业。目前来看,已经有部分平台企业主动 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或主动全量足额为骑手缴纳保费,或推动规则公开透明等,这是一个好的开 始。对于积极落实社会责任的企业,有关部门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有针对性地 推出相应举措和服务,推动更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保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权益。 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功能,对新就业群体做好精准服务。由于很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经常穿 梭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浙江绍兴柯岩街道专门绘制了"新就业群体全域服务 手绘地图",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人员解决了吃饭、充电、进小区等不少难题。 其实,无论是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眼前的"小麻烦",还是直面劳动权益保障等"大问题",关键是让 每一分服务都落到他们的心坎上。有了保障和托底,才能有效缓解"零工焦虑",进一步激发这一群体的 潜力和热情,让他们能安心投入到工作中。 【责任编辑:杨鑫宇 编辑:杨鑫宇】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随之快速壮大。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职工总数为4.02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 ...
一本万利的生意
搜狐财经· 2025-05-12 06:04
同样是商品,功能还在,为什么是倒贴钱才会有人愿意处理呢?关键还是渠道。也就是说,一件商品的售 价,其实是渠道赋予的,并不是什么供需。这方面,很多"草根"经济学家都在犯错误,同样的帆布包,为什 么有几万的奢侈品,也有几块钱的量贩品。换个思路,戴比尔斯控制了钻石供给才导致钻石价格暴涨?不是 的,是戴比尔斯控制了销售渠道。 开厂的不如卖货的,修路的不如收过路费的。在这个时代,库存积压对企业的致死率最高,很多企业破产倒 闭,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没有销售出去的渠道,生产的商品没办法变现,那么商 品最终会变得一文不值。 大家都知道二手市场,一手市场卖1万的某件商品,当旧货处理的时候顶多200,甚至,如今还出现了一个很 热门的而业务:"专业丢东西"。比如你有张床要处理,卖不掉,于是倒贴200请人上门拆掉丢掉。 平台经济,崛起于2008年,其背后是两大力量助推:一大力量是中国通信设施改善,从3G开始,平台能够承 载的信息量增加了,比如可以在平台上看视频,通信设施越发达,平台销售的事物越多,对投资人来说,要 牢牢把握住平台销售的新事物;另一大力量是2008年之后拉动内需的政策,直播带货,百团大战,购物节, ...
本周腾讯、阿里等财报来袭,机构:关注头部互联网AI层面价值重估
金融界· 2025-05-12 01:49
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重要共识推动短期乐观情绪,港股跳空高开,港股科技50ETF(159750)开盘涨 1.43%,成份股比亚迪电子、蔚来-SW、瑞声科技等涨超5%,腾讯控股、阿里巴巴-SW涨超2%。 消息面上,本周多家大型科技股将披露一季报——周二,京东集团;周三,阿里巴巴、网易、腾讯控股 三家头部科技股也将披露财报。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报披露季,港股整体盈利回暖,结构上,科技、消费成为主要驱动力。受益于 ChatGPT、DeepSeek等AI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港股信息技术板块业绩持续改善,子行业中,技术硬件 与设备行业盈利增速靠前且改善明显,信息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2024年归母净利同比76.4%,软件与服 务行业归母净利同比77.4%。 从主要港股科技股来看,腾讯控股2024年净利润为19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44%;美团全年实现 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158.43%;小米集团全年实现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35.38%。 中期看,公募改革或进一步增加国内资金配置港股特色板块的需求。继续关注受政策支持的港股特色板 块科技及内需消费,以及红利股中一季报表现稳健的方向。 港股科技50ETF(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