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刘涛:技术创新是ESG建设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3:26
核心观点 - 协鑫科技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绿色转型、ESG建设与短期经营矛盾的统一性问题 [1][2] 技术创新战略 - 设立中央研究院作为统一平台协调短期与中长期技术创新矛盾 [2] - 通过高校招聘和子公司专家收集进行减碳领域战略性人才布局 [2] - 全球硅基材料研究总院配置约140人团队 其中20人负责国外运营 其余专注国内上游材料市场 [2] 技术创新成果 - 实现成本控制、质量提升和碳减排的长期协同发展 [1] - 技术创新在ESG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形成统一体系 [1] - 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实践为企业短期生存和长期理念统一提供解决方案 [1]
吴华:NbS是企业减碳重要方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3:25
吴华认为,绿色转型、技术创新以及ESG建设三者从长期来看仍然协调一致,但从短期来看,如果企业 注重于国际化、全球化发展,ESG则可以成为避免罚款的优势项,而不做ESG则可能将面临市场准入的 问题。"ESG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和经济空间的工作,它同时还带有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关联度,因而企 业的绿色转型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成为关键。" 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吴华在以"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平衡术"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分享 了联合国自然解决方案视角下技术创新和ESG发展的方向。 吴华表示,绿色转型一直是企业稳定不变的趋势,而ESG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在这一背景之下,技术 创新的主要功能导向之一就是服务于企业的减碳。 吴华认为,如今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减碳:一是通过企业生产环节的技术方面展开;二是通过绿电 直联的方式进行;三是通过自然的方式来解决。 ...
张天:消费侧新能源资产是新蓝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2:46
投资框架 - 绿色转型是投资核心目标和定性衡量手段 技术创新是实现转型落地的工具 [1] - 投资决策最重要维度是绿色转型潜力 直接决定最终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效果 [1] - ESG表现在资本端估值和认可中起重要作用 [1] 技术应用策略 - 资产类投资更倾向成熟技术 前沿技术商业化周期长需要孵化场景 [1] - 以绿色转型潜力为导向 将具体项目作为试验田和孵化场景落地整合创新技术 [1] - 落地技术包括波浪能 生物质循环等前沿能源技术 [1] 资产配置趋势 - 消费侧新能源资产如碳中和园区带动的光伏 储能 充电设施将成为主流资管平台大类配置重要组成部分 [2] - 中国已形成数万亿级新能源资产 消费侧资产在市场化和交易化属性方面愈发凸显 [2] - 新能源资产具有较高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可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实现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 成为Web3领域具备良好信用性的生息资产 [2]
中远海发:上半年核心业务稳增长 价值实现新进阶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3: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2.58亿元,同比增长4.2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8.36% [1] - 基本每股收益0.0729元,中期股息每10股派发0.22元 [1] 集装箱制造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09.63亿元,同比增长12.07% [2] - 集装箱销售量达84.57万TEU,同比增长13.61% [2] - 储能箱、房屋箱等特箱细分市场订单稳固,产品线结构持续优化 [2] 集装箱租赁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26.06亿元,同比增长1.16% [2] - 集装箱保有规模突破410万TEU,积极拓展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 [2] - 新签租赁订单主要来自全球主流船东,冷箱、特种箱布局持续提升 [2] 航运租赁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0.47亿元 [3] - 投资建造15艘船舶,包括10艘散货船、4艘沥青船和1艘LNG船 [3] - 船舶长期租赁予中远海运散运及中远海运特运,稳居产业系船舶租赁公司前列 [3] 智能化建设 - 4家箱厂入选集团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 [4] - 青岛箱厂、锦州箱厂获得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级认证 [4] - 佛罗伦数字化运营平台完成24个核心业务模块开发 [4] 绿色低碳发展 - 发布全球首个"集装箱CFP&EPD标签",6家箱厂核心产品取得认证 [4] - 持续推进生产设备环保改造,实现单箱碳强度下降 [4] - 三年蝉联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5] 股东回报与社会责任 - 累计回购3.5亿股,回购金额约5.1亿元,酝酿第三轮回购 [5] - 开展第二批援藏项目,援建12台房屋箱用于教育及文旅设施 [5] - 再次荣获"行业最佳进步企业"标徽 [5]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航运物流产融主业,深化产融协同效能 [1][6] - 加快发展航运产融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6] - 主动拥抱市场变化,致力于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6]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草原上的算力之城 看绿电如何“就地变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9 12:51
新能源发电与绿电产业 - 乌兰察布新能源发电量突破200亿度 在总发电量中占比超过50% [1] - 风机总装工厂落户四年后 周边风电企业从个位数增至十余家 工作人员数量增长3倍 [1] - 储能实验场配套新能源产业 现场整齐摆放十余个集装箱 [3] 算力产业发展 - 乌兰察布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核心节点 已签约67个算力中心项目 [6] - 数据中心通过直连北京光纤实现4毫秒超低延时 [5] - 利用年均气温4.3℃的自然冷却条件 节能20%-30% [6] 绿电应用与产业转型 - 2024年已投运数据中心实现产值56亿元 同比增长43% [8] - 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项目正式投产 [8] - 绿色铁合金项目达32个 每个项目超60%电能来自本地绿电 [11] 区域绿电产业规模 - 内蒙古绿电外送量从300亿千瓦时提升至600亿千瓦时 [13] - 建成绿氢产能6万吨/年 接近全国总产能50% [13] - 批复39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 其中7个已建成 [13] 创新政策与项目 - 内蒙古率先提出绿电直连等6类新能源市场化消纳模式 [10] - 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建成 年产绿色氨32万吨 [13] - 绿色氢氨项目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40万吨 获全球首张可再生氨认证 [13]
《洞见ESG》8月刊 :全国碳市场迎首份中央文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0:54
《洞见ESG》8月刊 全国碳市场迎首份中央文件 政策速递 政策速递|全国碳市场建设提速:2027年工业全覆盖,2030年定型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承载着碳市场未来10年发展使命的重要文件,"施工图、路线图、时间表"已 经绘制,接下来要努力变成"实景图",未来已来,市场可期。 【点击查看详情】 政策速递|生物质发电、油气行业重大利好!CCER第三批方法学征求意见 截至2023年底,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1688万千瓦,其中,2012年11月8日后开工 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约200余家,占总装机容量的一半,可产生减排量约1500万吨/年。 【点 击查看详情】 恰逢全国生态日,8月1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东方证券主办、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战略支持的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在上海如期而至。 【点击查 看详情】 封面文章|56家企业入围第三届"活力·ESG"案例,速来打call! 经过评委的层层筛选,最终56个案例被纳入《21世纪"活力·ESG"实践报告(2025)》。其中, 环境友好入围案例30个,社会责任入围案例20个,公司治理入围案例6个。 【点击查看详情】 行业洞 ...
营收149亿元,净利润近26亿元,宁波舟山港股份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9: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9.15亿元,同比增长3.06% [1] - 归母净利润25.97亿元,同比增长16.37%;扣非归母净利润23.06亿元,同比增长6.62% [1] - 拟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0.3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5.84亿元 [1] 港口生产运营 - 完成货物吞吐量6.01亿吨,同比增长4.7%;集装箱吞吐量2546.8万标箱,同比增长9.8% [2] - 液化油品吞吐量1581万吨,同比增长1.0%;汽车作业量27万辆,同比增长4.1% [2] - 南北两翼港口协同发展,嘉兴港务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幅达20.4% [2] 服务效率优化 - 全港集装箱船舶平均待泊时间同比下降7.32%,平均在泊效率提升7.46% [3] - 航线网络总航线达308条,净增3条,完成航线调整34条 [3] - 梅山港区、甬舟公司泊位能力提升,拓展靠离泊窗口时间 [3] 智能化与绿色转型 - 义乌国际枢纽港打造国内首个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示范工程 [4] - 鼠浪湖码头离岛远控作业效率达人工水平的85% [4] - 嘉兴港区独山码头获评全国首个四星绿色通用码头 [4] - 740TEU纯电动集装箱海船项目入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清单 [4] 全球布局与能力建设 - 设立新加坡和日本子公司,推进物流集团整合 [5] - 金甬铁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完成验收,独山港区Ⅱ号内河港池投入试运营 [5] - 梅山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大型设备到港安装 [5] 内部管理与战略规划 - 完善法律、合规、内控协同的"大风控"工作体系,推进ESG管理 [6] - 规范"A+A"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开展法律风险化解专项行动 [6] - 聚焦主业提升经营质量,强化枢纽功能与服务保障能力 [6]
驰宏锌锗: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同向增长,资源增储与绿色转型双线发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09:0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5.81亿元 同比增长7.6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2亿元 同比增长3.2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9.19亿元 同比增长12.11%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58亿元 同比增长34.73% [1] 资源储备与产能 - 新增铅锌资源储量28万吨 推进16项资源勘查项目 [2] - 保有铅金属量188.1万吨 锌金属量377.1万吨 锗金属量593吨 [2] - 铅锌精矿金属产能42万吨/年 矿山完全成本保持行业前列且实现六年连降 [2] - 呼伦贝尔冶炼工程将新增铅锌冶炼产能10万吨/年 [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新增热镀锌合金牌号18个 锌合金品种达66个 牌号175个 [1] - 新增授权专利106件 其中发明专利12件 首次实现自主专利对外许可 [2] - 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具备处理不同属性矿石能力 [1][2]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性 - 建成4个国家级绿色矿山 绿色矿山建成率100% [2] - 建成4个国家级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建成率达66.67% [2] - 产品综合能耗显著优于国家标准 碳足迹认证覆盖采选冶全流程主产品 [2] 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 - 实行采选冶加全流程协同生产和一体化发展 [1] - 聚焦铅锌锗全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发展 对标世界一流 [3] - 加速资源整合与技术升级 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恒鑫生活半年报解读:从茶饮赛道到全球化布局
国际金融报· 2025-08-29 09: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18.81% [1] - 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9.70%,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1][2] - 毛利率维持在24.84%,ROE达8.08% [2] - 可降解餐饮具收入4.31亿元,占总营收50%,毛利率29.11%,显著高于不可降解产品的19.14% [2] - 研发费用2843.5万元,同比增长14.6%,占营收比重3.3% [2] 产品与研发 - 主营纸制与塑料餐饮具,覆盖纸杯、纸碗、餐盒、刀叉勺、吸管等产品 [2] - 可降解PLA系列环保产品已成为利润主要来源,受益于各国"限塑令"政策推进 [2] - 2021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从3215万元增至5337万元,持续强化环保材料与工艺优势 [2] 市场需求与客户 - 内销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30.54%,占总营收65.8%;外销收入仅增长1.31% [3] - 瑞幸咖啡门店从2021年6000家扩张至2025年6月底26206家,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16.49% [3] - 咖啡与新式茶饮行业标准化、低单价、高频次特征推动餐饮具需求上升 [3] 产能与国际化 - 泰国子公司2025年4月投产,支持东南亚市场并作为欧美市场切入支点 [4] - IPO募投项目"年产3万吨PLA可堆肥绿色环保生物制品"投资进度达94.16%,进入收尾阶段 [4] - 新产能释放有望提升规模优势、成本优化和议价能力 [4] 行业趋势与竞争 - "限塑令"推动外卖、零售、航空配餐等场景对可降解产品需求增长 [5] - 环保标准收紧使绿色餐饮具从"选项"变为"门槛" [5] - 公司通过全品类覆盖、头部客户绑定和海外布局建立差异化优势 [6]
内蒙古多措并举兜牢能源安全底线
中国发展网· 2025-08-29 07:03
煤炭保供 - 高标准建设蒙西和蒙东煤炭供应保障基地 优化开发布局 对安全高效煤矿产能核增实行即报即审和一矿一策推进煤矿复工复产和稳产达产 [1] - 高头窑和乌海等2处煤炭矿区总规 纳林希里和苏布尔嘎等2处新建煤矿 长滩和玻璃沟等13处产能储备煤矿获国家批复 6处煤矿实现复工复产 共计涉及产能1.26亿吨/年 [1] - 全区煤炭产能稳定在12亿吨/年以上 上半年煤炭产量6.4亿吨 同比增长0.7% 其中约60%运往东北、华北、华东等主要煤炭消费地区 [1] 电力供应与绿色转型 - 加快推进存量电源项目建设 严控非计划停机 保障机组应发满发 出台优化调整蒙西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12项举措 修订绿电交易实施细则 新增跨省区绿电交易机制和完善多年期绿电交易机制 [2] - 推动蒙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 蒙东电力现货市场开展3轮结算试运行 继续保持全国低电价优势 严格落实国家优先发电计划 主动对接华北、华东、华中等受端省份增加外送电量 [2] - 上半年全区新增电力装机1191万千瓦 总装机达到2.7亿千瓦 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蒙电外送165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7% 占全国跨省区外送电量的1/6以上 其中绿电占比达到29.6% 较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 [2] 油气稳产保供 - 常规与非常规资源并举 协调驻区企业加大勘探开发力度 推动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合作开发 [2] - 上半年原油产量165.7万吨 同比增长2.9% 天然气产量168.8亿立方米 同比持平 煤层气产量263.5万立方米 同比增长30.4% [2] - 超过60%的天然气外供 有效保障区内及京津冀地区民生用气 [2] 电网强化 - 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超前谋划和超前建设 实施强网工程 提升接纳和输送绿电能力 [3] - 蒙西至京津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多项500千伏工程和智能变电站投产 打通兴安盟与通辽市的清洁能源输送大动脉 [3] - 支撑蒙东电网建成七横一纵主网架结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