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搜索文档
“反内卷”政策效果初显 7月煤炭、光伏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经济观察报· 2025-08-09 08:56
PPI环比改善原因 - 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分别收窄1.9、1.5、0.8、0.3和0.1个百分点,合计减少PPI环比下拉影响0.14个百分点 [2] - "反内卷"政策推动周期性行业产品价格回升,煤炭、钢材、水泥等期货价格已提前反映 [2][3] 行业价格变动 - 7月下旬焦煤、焦炭、螺纹钢价格较6月下旬分别上涨27.9%、11.4%、7.3% [3] - 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光伏组件价格从2022年10月高点降至2025年6月低点的1/9、1/5和1/3 [3] - 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近10万兆瓦时,但实际装车量不足5万兆瓦时,供需明显失衡 [4]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行业竞争秩序 [2] - "反内卷"政策更利好头部企业,落后产能退出需政策托底 [4] - 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是PPI同比连续34个月为负的主因,需通过提振内需促进供需平衡 [4][5] 后续政策方向 - 需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3] - 加快启动内需是巩固"反内卷"效果的关键,需推出有效逆周期调控政策增加企业订单 [5]
【新华解读】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 7月份多项物价指标改善
新华财经· 2025-08-09 08:49
物价指标改善 - 7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同比持平 [2] - 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2] - 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首次收窄 [6] 政策效果显现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 [4]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4] - 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合计对PPI环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0.14个百分点 [6] 行业价格变化 - 服务价格中,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 [4]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6%和1.9%,降幅分别为近34个月和28个月最小 [5]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 [5] 政策动向 - 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 [2]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 [3] 专家观点 - 国内需求继续修复,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还会进一步发力 [2] - "反内卷"政策有望从供应端重塑部分行业供需结构,推动物价回归合理区间 [7] - 后期CPI有望持续温和修复,PPI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7]
7月份CPI环比上涨0.4% “政策+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涌动
央视网· 2025-08-09 08:04
CPI环比转正及结构分析 - 7月CPI环比由降转升0.4% 涨幅超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 反映消费领域价格改善[1][3]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 贡献CPI总涨幅超60% 暑期出游推动机票(17.9%)、旅游(9.1%)、住宿(6.9%)价格显著上涨[3]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至0.5%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价格结束连续5个月下降趋势企稳[5] 核心CPI与食品价格分化 - 7月CPI同比持平 主因食品价格拖累 鲜菜降幅扩大及鲜果涨幅回落抵消其他领域上涨[9] - 核心CPI(扣除食品能源)同比上涨0.8% 涨幅连续两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9] PPI环比降幅收窄驱动因素 - 7月PPI环比下降0.2% 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首次改善[10][11] - 煤炭(-)、钢铁(-)、光伏(-)等行业价格降幅收窄 受益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竞争秩序[13] - 石油(+)、有色金属(+)受国际输入性因素拉动上涨 飞机制造(+)、智能设备(+)等新兴产业价格同比回升[13][15] 政策与需求端影响 - 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显效 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重点商品需求回暖带动价格企稳[7] - 宏观政策发力推动部分行业供需改善 升级类消费(旅游、文娱)需求释放支撑服务价格[7][15]
“反内卷”政策效果初显 7月煤炭、光伏等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经济观察网· 2025-08-09 06:41
PPI环比降幅收窄 - 7月PPI环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分别收窄1.9、1.5、0.8、0.3和0.1个百分点,合计减少PPI环比下拉影响0.14个百分点 [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带动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竞争秩序优化 [1] 行业价格变动 - 7月下旬焦煤、焦炭、螺纹钢价格较6月下旬分别上涨27.9%、11.4%、7.3% [2] - PPI同比下降3.6%,同比增速连续34个月为负 [2] - 光伏产业链多晶硅、硅片、组件价格较2022年10月高点分别降至1/9、1/5、1/3 [2] 政策影响分析 - "反内卷"政策推动周期性行业价格回升,煤炭、钢材、水泥期货价格已提前反映 [1][2] - 政治局会议提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企业竞争和招商引资行为 [2] - 磷酸铁锂电池月产量近10万兆瓦时,但装车量不足5万兆瓦时,供需平衡需时间调整 [3] 供需关系展望 - 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是PPI持续负增长的主因,需通过提振内需促进平衡 [3] - 头部企业更受益于"反内卷"政策,落后产能退出需政策托底 [3] - 内需恢复是巩固政策效果的关键,需推出逆周期调控增加企业订单 [4]
从7月份CPI和PPI看全国消费市场亮点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央视网· 2025-08-09 06:33
CPI数据 - 7月份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 1%转为上涨0 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 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1][2] - 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CPI环比回升,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2] - 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等价格因消费需求回暖上涨[2] - 专家预计季节性需求回升将带动"菜篮子"商品价格修复,推动物价温和上行[4] PPI数据 - 7月份PPI环比下降0 2%,降幅较上月收窄0 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 6%[1][6] - 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因供需改善呈现积极价格变化[6] - 专家认为产能结构优化和金融支持政策将缓解供应端过剩压力,促进PPI企稳回升[8] 猪肉价格 - 7月全国猪肉批发价环比上涨1 3%,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批发均价环比涨4 37%,同比降20 18%[8][12] - 价格波动受养殖户出栏节奏和高温抑制需求影响,月初供应偏紧推涨后逐步回落[10][12] - 市场指出需通过压缩生猪产能实现价格持续回升,而非短期压栏惜售[12] 鸡蛋价格 - 7月全国鸡蛋批发价环比降1 8%,同比降25%,主因在产蛋鸡存栏环比增0 8%至11 4亿只[15][17] - 山东养殖场反映7月上半月需求走弱致价格下降,下旬因旅游餐饮需求回升触底反弹[13] - 后市开学季及节假日或提振需求,但高存栏量将抑制涨幅[17]
重要数据发布!环比上涨0.4%
中国证券报· 2025-08-09 04:53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7月份,CPI环比上涨0.4%,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1个百分点。"主要受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董莉娟说,7月份,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 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其中,受暑期出游旺季影响,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 17.9%、9.1%、6.9%和4.4%,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此外,7月份,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 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扣除食 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受季节性因素叠加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2%,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 百分点,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 "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领域价格继续呈现积极变化。" ...
专家解读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如何因地制宜?
国家能源局· 2025-08-09 02:30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突破 - "1+6"基础规则体系标志着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关键性制度突破 终结了规则"碎片化"历史 将"双碳"目标、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新型电力系统三大战略深度贯通 [3][4] - 体系首次在国家层面构建系统完整的电力市场规则框架 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纲领 配套6项基础规则覆盖交易品种与运行保障 实现各环节"有规可依" [4] - 制度设计为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容量成本回收、分时电价与辅助服务定价搭建桥梁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与市场化改革融合 [5] "1+6"规则体系的核心支撑作用 - 中长期交易承担"压舱石"功能 通过远期价格信号优化发用电计划 现货交易实现系统最优运行 辅助服务交易引导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发展 [7] - 电能量市场明确交易品种、价格形成机制等要素 辅助服务市场通过经济激励调动调频/备用等资源 分时电价机制拉大峰谷价差引导供需平衡 [8] - 注册管理、信息披露、计量结算三大规则构成市场"后勤保障系统" 确保交易公平透明高效 [7] 统一性与地方灵活性的平衡路径 - 顶层设计确立全国统一基础框架 避免地方规则差异导致市场分割 同时允许地方根据资源禀赋、电网结构等调整实施细则 [9][10] - 地方实践反馈推动制度动态优化 如广东/山西推出虚拟电厂细则 蒙西/广东引入需求侧响应 山东制定技术支持规范 江西增加容量补偿机制 [10] - 电价政策与交易模式可差异化 未来新型主体/交易品种的探索将持续补充全国规则体系 [11]
7月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PPI环比降幅收窄
第一财经· 2025-08-09 02:11
CPI数据分析 - 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3]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其中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 [4]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4] 核心CPI及细分领域表现 - 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继续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和27.3% [4]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持续保持稳定,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6%和1.9% [4]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下降7.6%,鲜果价格同比上涨2.8% [5] PPI数据分析 - 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 [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4%,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2% [6] PPI细分领域及影响因素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 [7]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 [7] - 烧碱价格上涨3.6%,玻璃制造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飞机制造价格上涨3.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6% [8] 内需及消费升级影响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3.1%,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3%,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3%,保健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2% [8] - 提振消费政策带动需求持续回暖,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环比涨幅在0.5%—2.2%之间 [4]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
搜狐财经· 2025-08-08 22:16
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 预计2023年底达10.5万亿元 年均超2万亿元 [1]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国家发展需要突破的领域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促进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 发挥投资乘数效应 [1] - 推动企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提高效益 实现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 [1] 制造业发展情况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29%左右 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 [2] - 2023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2] - 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 留抵退税力度加大等政策持续推出 [2] 政策优化方向 - 需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实施"政策找人" 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 [3] - 应持续优化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制度 [3] - 需完善支持基础性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税费政策 [3] - 针对新能源 新材料 电子信息 机器人等领域设计超常规激励政策 [3] - 通过税收优惠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现代产业研发与生产领域 [3]
“跨城打卡”中的协同功夫——从夏日经济看统一大市场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8-08 07:16
演唱会经济与跨城观演趋势 - 铁路部门创新推出夜间歌迷专列服务 精准匹配北京 上海 成都等主要客源地返程需求[1] - 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占比达64.2% 大型音乐节跨城观演占比达62.2%[1] - 跨城观演成为新型生活方式 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完善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密切相关[1]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全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760个县级行政区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覆盖公交 轨道 轮渡等多种交通方式[2] - 全国交通一卡通数据交换和结算平台支撑便捷绿色高效的出行服务[2] - 乐游京津冀一码通整合近3000家文旅企业 注册用户超400万人 实现跨区域文旅体验一体化[2] 区域协同与市场一体化 - 安徽六安连续3年在上海举办皋品入沪活动 推动大别山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2] - 广东中山崖口村2025年上半年游客数量超300万人 停车收入超200万元 受益于深中通道溢出效应[3] - 中山市针对跨城游客推出消费券礼包 每逢周五周六自驾经深中通道可领取[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和商品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是政策重点方向[1] - 硬件设施互联互通与软性制度服务协同并重 提升消费体验和消费活力[1] - 跨地域跨行业协同服务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形成合作共赢发展格局[2][3] 消费新业态发展 - 演唱会经济成为消费新业态 折射经济活力[1] - 跨国打卡迎来暑期档 入境游保持高热度[3] - 开放协作促进超大市场发展 突破地理和行政分割限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