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模型

搜索文档
【钛晨报】央行等七部门重磅发布,这些行业将获金融“大红包”;上交所出手,暂停上纬新材部分投资者账户交易;今秋起公办幼儿园免一年保教费
搜狐财经· 2025-08-05 23:37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 关键技术攻关领域(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将获得银行中长期融资支持,核心技术突破企业可享上市、发债、并购重组"绿色通道","三首"产品推广获更多金融支持 [1] -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将优化硬科技评价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创业投资可通过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支持在孵企业,高层次人才创业获信贷及财务顾问服务 [1] - 传统产业升级中银行将加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信贷支持,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更新设备并证券化债权,上市公司可利用整体上市、定向增发实现行业整合 [1] 新兴产业与中小企业融资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获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政府基金及保险资金重点布局未来产业,"创新积分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升科技企业融资便利性 [2] - 中小企业融资突破担保依赖模式,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提供应收账款、订单等融资服务,供应链"脱核"模式降低核心企业信用依赖,全国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加速建设 [2] 绿色转型与数字融合 - 高碳行业绿色技改项目获银行支持,绿色信贷债券倾斜环保节能领域,专门金融标准体系助力绿色工厂升级 [2] - 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建可获中长期贷款及资产证券化支持,银行数字化产业平台实现融资结算一站式服务,AI技术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效率 [2] 国内企业动态 - 台积电发现2纳米芯片技术商业机密泄露,涉事员工被追责 [7] - 盒马关闭会员店业态聚焦鲜生与NB业务,深圳门店及淘宝88VIP服务持续 [7] - 京东币链科技否认退出稳定币牌照申请 [7] - 美团追加中小商户助力金覆盖10万餐饮店,单店最高5万元 [8] - 万科获深铁集团16.81亿元借款用于偿债,累计获借款226.88亿元 [8] - 石药集团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9] - 蚂蚁消金发行20亿元3年期金融债票面利率1.9% [9] - 宇树科技发布Unitree A2四足机器狗,续航20km最大速度5米/秒 [9] - 网易多款游戏因机房网络故障宕机 [10] - 茅台推出70周年纪念酒限量25568瓶定价7000元/瓶 [10] 国外企业动态 - iPhone 17 Pro起售价预计达1049美元,全系涨价约50美元 [12] - OpenAI、谷歌、Anthropic进入美政府AI供应商名单 [12] - eMed任命X前CEO Linda Yaccarino为新任CEO [13] - 盖茨基金会承诺2030年前投入25亿美元支持女性健康研发 [13] 政策与市场 - 国务院推进免费学前教育,2025年秋季起免除公办园学前一年保教费 [14] - 国家疾控局等16部门推动健康环境建设,2030年居民环境健康素养目标25% [15] - 证监会严惩配合造假第三方,推动跨部门监管协作 [16] - 上交所对上纬新材异常交易采取监管措施 [16] - 摩根士丹利等机构预警标普500指数或下跌10%-15% [17][18] - 中国期货市场客户总量达261万创历史新高 [18] - 乘联会上调2025年乘用车零售预测至243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预计56% [19]
首个国资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来了
36氪· 2025-08-05 01:05
财政补助政策 - 基础研究投入达到或超过1亿元/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1000万元 [2] - 基础研究投入5000万元至1亿元/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500万元 [2] - 基础研究投入1000万元至5000万元/年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200万元 [2] 公益基金支持 - 对企业设立的基础研究公益基金会按照投入金额的50%给予共同支持 [2] - 上海国资委成立启源创新策源基金会 由16家市属国企共同捐赠发起 [3] - 基金会重点支持芯片 通用大模型 量子科技 可控核聚变 脑科学等前沿领域 [3] 探索者计划实施 - 合作企业从最初2家拓展至22家 覆盖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信息 航空 先进材料等领域 [6] - 计划采用"需求牵引 企业主导 协同攻关"模式 推动产业需求与基础研究融通 [6][7] - 上海核工院近三年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超20% 2022年研发经费8.2亿元中基础研究达1.8亿元 [6] 基金会重点方向 - 攻坚"卡脖子"技术 支持芯片与通用大模型等颠覆性创新项目 [3] - 探索"无人区"领域 资助量子科技 可控核聚变等高风险前沿项目 [3] - 贯通"转化链" 链接创新场景与产业资源打通实验室到产业端 [3] - 培育"生力军" 重点支持青年人才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4] 企业支持体系 - 通过产学研联动与揭榜挂帅机制将企业创新痛点转化为资助清单 [4] - 赋予企业基础研究决策权 支持使用科学仪器共享服务 [7] - 完善企业考核评价体系 鼓励长期投入创新创业 [7]
ChatGPT上线学习模式,大模型也开始超级App化
36氪· 2025-08-03 01:26
ChatGPT学习模式的推出 - OpenAI于7月30日推出ChatGPT学习模式,旨在通过交互式提示、支架式回应、个性化教育和知识点检查四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非直接提供答案 [1] - 学习模式的核心在于拆解问题并清晰呈现解题思路与流程,OpenAI高层表示该模式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而单纯作为答案工具会阻碍学习 [1] - 该模式还可帮助用户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用户实际情况推荐复习内容和关键知识点,功能类似在线家教 [2] 教育行业对AI的应用现状 - 学生群体广泛使用ChatGPT完成作业,甚至出现大学课堂比拼提示词工程的现象 [1] - 教师群体也使用ChatGPT生成课件,但引发争议如美国东北大学学生因教授使用AI课件起诉学校 [2] - 国内在线教育企业如高途、好未来虽推出AI教育应用,但股价未恢复至"双减"前水平,显示AI概念对业绩拉动有限 [3] 垂直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的竞争 - 教育垂类大模型(如好未来九章大模型)擅长解题(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Ⅰ卷139分、Ⅱ卷满分150分),但缺乏归因和个性化学习规划能力 [3] - ChatGPT学习模式实现了人类教师般的引导能力,可能使教育垂类大模型失去竞争力 [4] - 通用大模型(如OpenAI GPT、阿里Qwen、百度文心一言)通过MoE架构已具备思考、计划和反思能力,正在向任务执行方向演进 [4][5]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OpenAI通过ChatGPT学习模式和Agent功能,推动大模型从"对话生成"向"任务执行"跃迁,形成"模型即Agent"路径 [4] - 阿里云智能集团认为大模型未来将强化推理能力,通过思维链提升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 [5] - 通用大模型在OpenAI o3、DeepSeek-R1等推理模型推动下实现能力飞跃,并加速向企业级市场渗透 [5]
直击WAIC|机器人太会“整活”了,通用具身大脑照进千行百业
证券时报· 2025-07-27 08:5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核心亮点 - 大会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重点展示具身智能技术在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展现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实际应用的进程[1] - "WAIC里·技能大舞台"打造五大特色展区,通过智慧生活微缩模型展示AI技术赋能行业的"上海实践",相比去年展示在三个维度完成全面升级[3] 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大模型技术全面进入机器人决策和控制领域,例如青龙机器人基于600万真机数据和VLA预训练形成的2.8B操作大模型实现自动化物料分拣[4][5]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浦江实验室团队预计年底前完成2500万整机数据积累,规模达谷歌同类数据集的10倍,显著提升机器人泛化能力[7] - 通过"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创新设计实现"高智低价"突破,中国机器人以不到美国Atlas、日本Asimo等顶级机器人1%的成本达到相当性能水平[12][14] 行业应用场景 - 上核管孔清理机器人可处理5米直径管板上的两万多个管孔,解决工人重复弯腰作业问题[8] - 威客小吃街展示云百生剥鹌鹑蛋机器人、希夕做饭机器人等多形态机器人,通过共享VLA具身智能模型实现高效精准作业[8][11] - 具身智能技术推动"黑灯工厂""无人工厂"实现,在核电、汽车、3C等复杂工业场景展现应用潜力[8] 中国AI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在模型和芯片领域取得突破,但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仍存在高质量数据供给的短板[14] - 中国通过制造业优势与具身智能技术结合,展现出独特的低成本高智能发展路径[14] - 中国正加速推进AI技术深度应用与产业融合,实现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跃迁[15]
字节藏了一手“牌”
虎嗅APP· 2025-07-12 09:27
情感大模型技术特点 - 区别于传统聊天机器人,"情感大模型"注重用户情感体验,通过分析语调、停顿、表情理解情感并生成符合情绪的回应 [5] - 技术路径包括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增强多模态情感计算能力,以及专注于情感领域的生成式大模型 [7] - 采用端到端形式,训练所需算力比通用版本高30%-50%,对特殊数据要求高 [10] 市场前景与增长 - 全球人工智能伴侣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3000万美元飙升至2030年15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6% [8] - 2024年全球机器人出货规模约4700万台,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20%,消费类机器人占比81% [16] - CharacterAI移动端累计下载量突破3432万,网页端单月访问量达3.1亿,仅次于ChatGPT [9] 字节跳动布局策略 - 计划通过不同垂类大模型带动豆包月活在2025年实现翻倍 [14] - 坚持"火山开放,豆包自研"路线,兼顾生态与自有产品 [3] - 围绕抖音等C端体系推进娱乐、社交、陪伴场景渗透,同时提升火山引擎ToB输出能力 [14] 应用场景与案例 - 适用于助手类效率提升产品,在信息检索、陪伴、AI玩具、社交游戏等领域有优势 [15] - 国外案例包括CharacterAI的TalkingMachines实现视频互动,Miko推出AI伴侣 [7][12] - 国内案例包括FoloToy"显眼包"、Looi桌面机器人、CASIO宠物机器人Moflin等 [12]
省工信厅:攻关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环节!广东将印发方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09:55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1月至5月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4] - 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2.47万套 同比增长33% 占全国比重超四成 连续5年全国第一 [4][5] - 服务机器人产量达416.98万套 同比增长8.2% [4][5]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布局 - 全省已布局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 广州深圳获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5] - 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市围绕智能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领域建设专项产业园 [5] - 未来重点打造具身智能训练场、昇腾适配中心、开源鸿蒙适配中心等五大创新发展平台 [5] 应用场景拓展 - 已建立跨部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场景协调机制 [5] - 发布两批共5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48个"机器人+"典型案例 [5] - 未来将开发垂直领域大模型 提升通用大模型与场景适配能力 [5] 机器人技术攻坚规划 - 即将印发《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关键环节攻坚方案》 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等4个环节 [6] - 组织实施重点攻坚项目 推动形成底层通用技术与标志性产品 [6] - 目标打造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6] 机器人训练场建设 - 采用"核心枢纽+特色节点"协同架构 聚焦共性能力与价值场景 [6] - 以AI驱动场景孵化 以场景驱动技术创新 建设N个细分领域训练场体系 [6]
AI早报 | 嘉楠科技将终止AI芯片业务;模速空间杨晶晶称通用大模型市场处于收敛阶段
搜狐财经· 2025-06-25 00:20
嘉楠科技战略重组 - 嘉楠科技宣布启动战略重组 聚焦比特币矿机销售、自营挖矿业务及面向消费者的挖矿产品等核心业务 [1] - 公司将终止非核心的AI芯片业务单元 该业务单元在2024年度报告中描述为"用于边缘计算应用的ASICs" [1] - AI芯片业务终止后 预计整体运营支出将显著下降 [1] Rokid与蓝思科技合作 - Rokid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的AI+AR眼镜Rokid Glasses正式量产 全球预售订单达25万台 [1][3] - Rokid主导操作系统、空间计算等核心技术研发 蓝思科技独家供应精密组件并完成整机组装 [3] - 该产品为全球首款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消费级AI+AR眼镜 [1] 通用大模型市场趋势 - 模速空间董事长杨晶晶表示 通用大模型市场处于收敛阶段 最终可能仅留存10家以内企业 [3] - 当前中国市场AI应用百花齐放 反映不同投资逻辑和关注点 [3] - 部分企业转向垂直领域 部分更多转向AI应用 [3] 阿里云全球布局 - 阿里云计划在全球每个节点部署全栈AI能力 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 [3] - 将增强出海合规、服务和生态团队建设 全力服务全球化企业 [3] 罗森新型门店 - 罗森在东京开设运用AI和机器人技术的新型门店 [4] - 门店配备商品推荐电子屏 以及负责烹饪和商品陈列的机器人 [4] 优必选新产品 - 优必选推出商用人形机器人智慧展览解决方案 以Walker C人形机器人为核心载体 [5] - 方案融合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语义V-SLAM导航与仿生关节控制算法 [5] - 具备"听、讲、动"三位一体的全栈式导览能力 适用于展馆、商超等场景 [5] 讯飞医疗大模型 - 讯飞医疗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 升级讯飞晓医APP并发布香港版 [6] - 新版本拓展医疗专科能力 实现深层次专科诊断推理 [6] - 支持中文、英文双语和普通话、粤语及英语三语 [6]
江苏两家企业上榜!2025福布斯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揭晓
扬子晚报网· 2025-05-13 12:44
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榜单 - 江苏有两家企业入围榜单:蔚蓝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和微亿智造(智能制造)[1][6][9] - 头部科技公司如阿里云、火山引擎、Deepseek、腾讯元宝等均上榜[1][3][4][5] - 评选维度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表现、成果应用、团队与文化、投融资情况、长期愿景等[7] 行业分布与趋势 - 大模型领域占比最高(22%,11家企业),具身智能(14%)和内容创作(12%)分列二三位[7] - 医疗、金融、芯片领域各占8%[7] - 仅20%企业连续两年入围,显示行业迭代速度快[7] - 技术导向型企业占比40%,重点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7] - 应用导向型企业占比60%,商业落地加速,垂直场景专精特新企业占比提升[7] 企业专注领域与地域分布 - 北京集中度最高(如智谱清言、寒武纪、联想集团等),上海(商汤科技、MiniMax等)、深圳(腾讯元宝、跨维智能等)次之[3][4][5][6] - 具身智能领域代表企业:蔚蓝科技(南京)、宇树科技(杭州)、乐聚机器人(深圳)[6][4][5] - 通用大模型代表企业:DeepSeek(杭州)、火山引擎(北京)、腾讯元宝(深圳)[4][5] - 垂直领域头部企业:晶泰科技(AI药物研发)、兰丁股份(AI医疗)、东方财富(金融科技)[4][5][6] 标杆企业案例 - 蔚蓝科技:旗舰产品阿尔法机器狗性能领先(奔跑速度4.15m/s、旋转速度8.6 rad/s、3米抗跌落)[8] - 微亿智造: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布全球首款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9] - 评选从4500余家中国AI企业中筛选50家,反映中国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9]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507
万和证券· 2025-05-07 03:20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了综合分析,涵盖市场表现、宏观消息、行业动态、上市公司情况等方面,指出市场呈现放量普反态势,后续有继续回补缺口预期,若成交额放大可适当放开操作手脚,投资可考虑分时回调低吸 [4][6][12] 国内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316.11,涨1.13%;深证成指收盘10082.34,涨1.84%;创业板指收盘1986.41,涨1.97%;上证当月连续收盘2645.8,涨0.62%;沪深当月连续收盘3797.6,涨1.1%;恒生期货指数收盘28918.62,涨0.49% [4] 宏观消息汇总 - 工信部将加强通用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6] - 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6] -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一带一路”国家成交占比超六成 [6] 行业最新动态 - 马斯克脑机接口设备获FDA认证,相关个股有麦澜德、爱朋医疗等 [8] - 美对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措施生效,加墨零关税,相关个股有津荣天宇、凯众股份等 [8] - 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构建系统完备产业体系,相关个股有天银机电、华力创通等 [8] 上市公司聚焦 - 韦尔股份聚焦CIS及车载芯片赛道,车载CIS收入占图像传感器业务超80%,车载模拟芯片收入同比增37% [10] - 三花智控核心制冷空调零部件受益以旧换新政策及客户提前备货,需求稳健 [10] - 联影医疗核心产品线国内新增份额持续领先,放疗设备新增订单市占率同比跃升8pct至行业第三 [10] 市场回顾及展望 - 5月6日两市成交额13362亿元,较前一日增加1669亿元,上涨家数4702家,下跌家数373家 [12] - 三大指数高开高走均收日内最高点,涨幅均超1%,中小盘股领涨,市场放量普反 [12] - 金属材料、可控核聚变等概念涨幅较大,数据中心、华为概念等板块资金净流入较多 [12] - 银行、旅游等概念涨幅较小,固态电池、体育产业等板块资金净流出较多 [12] - 两市98家涨停,1家跌停,涨停板集中在汽车零部件、机器人、华为等板块 [12] - 上证指数冲高触碰缺口上沿,深成指、创业板指进一步回补缺口,后续有继续回补预期 [12] - 节后成交活跃继续提升,相较节前峰值量能还有放量空间,若成交额放大可适当放开操作 [12] -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向延续反弹势头,领涨股偏向趋势走法,可考虑分时回调低吸 [12]
嘉定布局未来产业 面向全球链接创新资源构建节点 推动中国智造加速走向世界舞台
解放日报· 2025-05-05 03:18
科技创新企业概况 - 禾赛科技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研发人员占比近70%,员工平均年龄31岁 [1] - 嘉定工业区聚集大量科技企业,是嘉定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产业转型主战场、科技创新核心区" [1] - 联影集团创新产品已进入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 [2] 激光雷达行业发展 - 禾赛科技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制造企业,产品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及各类智能机器人 [2] - 公司客户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项目正在建设车规级芯片研发中试线及小批量生产线,已与1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2] 医疗科技进展 - 联影集团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支持十余种影像模态和300种影像处理任务,关键任务精准度超过95% [3] - 联影小镇正在建设中,已集聚艾普强、新眼光等国产医疗装备领军企业 [3] - 项目采用"政企协同、生态共建"模式,未来将构建覆盖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3] 区域科技创新布局 - 嘉定区与高校院所合作推动50余项重大项目,包括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8英寸研发中试线等 [4] - 2024年嘉定氢能港打造全国首个离网零碳氢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 [4] -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国际联创中心已吸引近60家企业入驻,产业规模近5亿元 [4] 未来发展规划 - 嘉定区将支持1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7所高校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 [4] - 加快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和高质量科技服务业 [4] - 构建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重要节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