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纪业务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600030):自营业务贡献显著,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国投证券· 2025-04-01 15: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给予 1.4x2025 年 P/B,对应 6 个月目标价为 29.94 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 638 亿元(YoY + 6.20%),归母净利润 217 亿元(YoY + 10.06%),加权平均 ROE 为 8.09%(YoY + 0.28pct),EPS 为 1.41 元(YoY + 8.46%) [1] - 各业务表现不一,经纪业务小幅增长、资管业务增长稳健、投行业务仍承压、自营收入占比 50%、信用收入大幅下滑 [1][2][3] - 公司龙头地位稳固,看好长期业绩韧性,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分别为 1.80 元、2.02 元、2.22 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纪业务 - 2024 年经纪业务净收入 107 亿元,同比 + 5%,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同比 + 16%至 103 亿元,交易单元席位租赁、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分别同比 - 22%、 - 12%至 12 亿元、15 亿元 [2] - 境内财富管理客户规模提升,截至 2024 年末客户数量累计超 1,580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2%;托管客户资产规模突破 12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8%;境外财富管理有序推进,产品销售规模和收入实现翻倍 [2] 资管业务 - 2024 年资管业务净收入 105 亿元,同比 + 7% [2] - 券商资管方面,截至 2024 年末管理资产规模 1.54 万亿元(较上年末 + 11%),全年管理费收入 22 亿元(YoY + 5%);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 13.43%,排名行业第一 [2] - 华夏基金方面,截至 2024 年末本部资管规模 2.46 万亿元(其中公募规模 1.79 万亿元),ETF 规模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2] 投行业务 - 2024 年投行业务净收入 42 亿元,同比 - 34% [3] - 境内完成 A 股主承销项目 55 单,承销规模 704 亿元,市场份额 21.87%,IPO 与再融资承销规模均排名市场第一;承销境内债券 5088 只,承销规模 20912 亿元,同比增长 9.49%,占全市场承销总规模的 7.07%、证券公司承销总规模的 15.02%,排名同业第一 [3] - 境外港股股权融资业务排名提升至市场第二、中资离岸债业务排名提升至市场第一 [3] 自营与信用业务 - 2024 年自营业务净收入 263 亿元,同比 + 21%,占五大业务条线合计净收入的 50% [3] - 2024 年信用业务净收入 11 亿元,同比 - 73%,收支两端均有一定负向变动 [3] 财务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068|63,789|78,360|86,041|92,194|[10][1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721|21,704|26,660|29,998|32,905|[10][11]| |每股净资产(元)|18.14|19.78|21.39|22.79|24.39|[10]| |每股收益(元)|1.33|1.46|1.80|2.02|2.22|[10]| |其他财务指标详见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预测 [11]| | | | | |
中国银河(601881):2024年报点评:自营推动业绩回暖,经纪客户增长提速
长江证券· 2025-04-01 08: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自营及经纪业务推动公司业绩改善回暖,经纪业务维持稳健、客户数量增长提速,债券承销规模高增、资管优化业务结构,自营延续扩表、投资收益显著回升 [2] - 看好公司作为头部央企券商,受益于扶优限劣与并购重组政策导向,投行及资管业务在新管理层与新战略下有望继续发力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中国银河发布2024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54.7亿元,同比+5.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2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0.78pct至8.3% [6] 事件评论 - 自营&经纪业务驱动公司业绩回升:2024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7、100.3亿元,同比分别+5.4%、+27.3%,加权ROE为8.30%,同比+0.78pct;Q4单季归母净利润为30.7亿元,同环比分别+140.5%、+19.1%;分业务条线看,经纪、投行、资管、利息、自营收入分别为61.9、6.1、4.9、38.5、115.0亿元,同比分别+12.5%、+10.6%、+6.1%、-7.5%、+50.2% [11] - 经纪业务维持稳健,客户数量增长提速:2024年市场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元,同比+21.2%,公司代买+席位租赁净收入同比+18.4%至52.9亿元;截至2024年末,经纪客户数量超1730万户,同比+11.6%,托管证券总市值5.09万亿元,同比+21.8%;2024年末两融余额为921亿元,测算市场份额4.94%,同比-0.15pct [11] - 债券承销规模高增,资管优化业务结构:2024年公司未有IPO项目落地,股权再融资、债券承销规模分别为2.0、4971亿元,同比分别-94.7%、+38.7%,债券承销测算市场份额同比+0.86pct至3.5%;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管规模852亿元,同比-9.8%,但资管收入同比+6.1%至4.9亿元,2024年资管业务梳理和重塑产品体系,推动产品矩阵和类型结构不断优化 [11] - 自营延续扩表,投资收益显著回升:2024年末金融资产规模合计3825亿元,同比+9.0%,自营收益同比+50.2%至115.0亿元,测算静态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1.34pct;20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41亿元,去年同期计提0.34亿元,截至2024年末,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为203.0亿元,同比-1.5% [11] - 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5亿元和117.9亿元,对应PB分别为1.64和1.50倍 [11] 财务预测 - 利润表预测涵盖2022A - 2027E各年度营业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利息净收入等多项指标数据 [12] - 资产负债表预测涵盖2022A - 2027E各年度资产(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等)、负债(应付短期融资款、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所有者权益(股本、其他权益工具等)数据 [13][15]
东方证券(600958):24Q4点评:投资业务支撑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中信建投· 2025-03-31 10: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东方证券“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东方证券2024年营收同比+12.3%,归母净利润同比+21.7%,ROE4.14%;2024Q4实现营业收入51.1亿元,同比+50.5%,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146.6%;2024年业绩主要由投资业务支撑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收入情况 - 2024全年经纪/投行/资管/投资/信用业务收入分别同比-10%/-23%/-34%/+106%/-25%至25.1/11.7/13.4/49.3/13.2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13%/6%/7%/26%/7%,占比相较去年同期分别-3%/-3%/-5%/+12%/-3% [1] - 2024年投资收益58.34亿元,增幅129.36%,主要因持有及处置其他债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等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增加;利息净收入减少主要是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利息收入减少 [2] 资产结构情况 - 客户资金存款环比+7%,同比+1%至839.7亿元;融出资金环比+19%,同比+33%至280.5亿元 [3] - 2024Q4公司金融投资资产余额2219.3亿元,同比+13%,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901.9亿元,同比-7%;剔除客户资金的杠杆倍数3.7x,相较去年同期+0.28x [3] 盈利预测与估值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225亿元,同比增速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1亿元,同比增速38%/11% [3] - 以2025年3月29日收盘价计,2025 - 2026年PB估值约为1.04和1.00倍 [3] 股价表现情况 - 股票价格1个月绝对/相对市场表现为-2.11%/-1.02%,3个月为-11.43%/-10.00%,12个月为18.73%/6.77%;12月最高/最低价为12.22/7.29元 [4] 公司基本数据情况 - 总股本849,664.53万股,流通A股746,948.29万股,总市值777.36亿元,流通市值729.02亿元,近3月日均成交量4567.42万 [4] - 主要股东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63% [4]
国泰君安(601211):24年年报点评:经纪份额提升,自营业绩亮眼
华西证券· 2025-03-30 0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国泰君安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各业务表现有差异,与海通证券合并后资本实力提升,上调未来营收和EPS预测,维持“买入”评级[2][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0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130.2亿元、同比+39%,ROE8.14%、同比+2.12pct;24Q4营业收入144.0亿元、同比+58%、环比+21%,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369%、环比-22%;2024年全年拟分红0.43元/股,占比全年归母净利润48%[2] 分析判断 - 经纪、自营业务收入增速为正,分别为16%、62%,投行、资管、利息净收入、对联营与合营企业投资收入均负增,增速分别为-21%、-5%、-16%、-19%;证券自营、经纪业务分别贡献收入增幅的108%、20%,投行、资管、利息净收入、对联营与合营企业投资收入分别贡献-15%、-4%、-9%、-1%;证券投资、经纪业务收入占比最高,分别为44%、23%,资管业务收入占比12%,投行、利息、股权投资业务净收入分别占比9%、7%、1%;管理费用同比+5%,小于收入增幅[3] - 经纪业务净收入78.4亿元,同比+16%,其中零售经纪、机构经纪、代销金融产品、期货经纪净收入分别+29%、-14%、-17%和+8%;股基交易市场份额5.17%,较上年+0.41pct,机构客户股基交易市场份额2.54%、较上年+0.24pct,QFII股基交易额6.28万亿元、同比+88.5%;金融产品销售额9,505亿元、同比增长27.7%,金融产品月均保有量2,589亿元、同比增长6.9%[4] - 投行业务收入29.2亿元,同比-21%,IPO主承销额46亿元、同比-86%,市场份额6.90%、较上年降1.93pct,排名提升至行业第4位;债券主承销额9,804亿元、同比+23%,市场份额9.70%、较上年提1.40pct,排名稳固行业第3位[5] - 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8.9亿元,同比-5%,其中资管、基金业务收入分别8.67/30.37亿元,分别同比+6%/-7%;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规模为5884亿元,同比+6.5%;华安基金管理资产规模7,724.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4%[6] - 主动杠杆倍数5.17倍,同比+0.36pct;证券自营业务收入147.7亿元,同比增62%,金融资产投资规模5205亿元,同比增10%,投资收益率3.20%,同比增1.09pct;利息净收入23.6亿元,同比降16%,主要由于两融、买入返售利息收入下降,以及自营加杠杆利息支出增加所致;报告期末,融资融券余额1,006亿元、较上年末增13%,市场份额5.40%[7]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2024年末合并后的总资产为1.73万亿元,归母权益为3283亿元,资本实力上升至行业第1[8] 投资建议 - 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营收384.00/457.291元的预测值至543.90/704.86亿元,并增加2027年预测871.89亿元;上调2025 - 2026年EPS1.18/1.52元的预测值至2.08/2.85元,并增加2027年预测值3.68元,对应2025年3月28日17.43元/股收盘价,PB分别为0.86/0.79/0.7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9]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361.41|433.97|543.90|704.86|871.89| |YoY(%)|1.89|20.08|25.33|29.59|23.70| |归母净利润(亿元)|93.74|130.24|184.89|253.90|327.81| |YoY(%)|-18.55|38.94|41.96|37.33|29.11| |毛利率(%)|25.94|30.01|33.99|36.02|37.60| |每股收益(元)|1.05|1.46|2.08|2.85|3.68| |ROE|5.77|7.71|10.55|13.47|15.79| |市盈率|16.56|11.92|8.39|6.11|4.73|[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会计年度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货币资金、营业收入、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等多项指标[13]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收入结构、获利能力、杠杆率、ROE、ROA、估值等方面在不同会计年度的情况[13]
申万宏源亮年度业绩:投资收益井喷,投行业务收入同比降三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3-29 10:29
文章核心观点 - 申万宏源2024年年度业绩发布,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增长,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且重视投资者回报 [2][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营业收入247.35亿元,同比增长15.04%;净利润62.51亿元,同比增长1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1亿元,同比增长13.12%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72亿元,同比增长15.63%;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12.72亿元,同比下降4.21%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4.18亿元,同比下降61.85%;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1元/股,同比增长16.67%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8%,较上年增加0.36个百分点 [3] 分红情况 - 2024年实施首次中期分红,董事会建议年度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0.46元,两次合计分红率达30.27% [4]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合计15.78亿元,同比增长12.55%;2015年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72亿元 [4] 董监高薪酬 - 23位离任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共领取薪酬1047.36万元,董事长刘健等三人工资最高,均为147.98万元且与上年一致 [4] 业务板块表现 - 机构服务及交易业务板块营业收入134.26亿元,同比增长44.12%;个人金融业务板块营业收入78.68亿元,同比增长2.37% [5] - 2024年销售金融产品5912.27亿元,较上年增长25.08%;新增客户76.36万户,客户证券托管市值增长21.88%;融资融券业务余额增至721.70亿元 [5] - 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收最多,第三季度盈利最多 [5] - 投资收入增速较快,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下滑 [5] -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6.03亿元,同比增长6.19%,得益于下半年资本市场回暖 [5] - 投行业务收入9.73亿元,同比下降32.64%,因IPO发行节奏收紧 [6] - 资管业务净收入7.96亿元,同比下降18.36%,因资产管理规模和管理费率下降 [6] - 投资收益116.31亿元,同比增长49.24%,得益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收益增加及投资组合优化 [6] 二级市场表现 - 3月28日股价涨0.39%,报5.09元每股,最新市值1275亿元 [7]
中信证券净利增10%重返200亿 董监高降薪70%千万薪酬不再
长江商报· 2025-03-28 00:28
文章核心观点 中信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止降回升 多项业务表现出色 资产规模创新高 董监高薪酬大幅缩水 且首次中期分红[1][3][7] 营收净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89亿元 同比增长6.20% 归母净利润217.04亿元 同比增长10.06% 扣非净利润为215.66亿元 同比增长11.24% [1][3] - 2022 - 2023年公司营收及净利双降 2024年结束连降趋势 归母净利润重回200亿元上方 [1][4][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48亿元、49.05亿元 同比增长23.74%、48.33% 增长加速 [3] 业务表现 各业务收入情况 - 证券投资业务收入240.40亿元 同比增长23.95% 占比37.69% 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5] - 经纪业务收入165.57亿元 同比增长8.92% 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5] - 资管业务收入114.73亿元 同比增长5.78% 占比17.99% [5] - 投行业务收入40.33亿元 同比下降35.43% 占比6.32% 主要因国内IPO及再融资收紧 A股主承销项目减少85单 承销规模下滑74.68% 但境外投行业务增长显著 [5] - 国际业务收入109.48亿元 同比增长约16.42% 占比17.16% 净利润5.3亿美元 同比增长超一倍 [5] 业务市场排名 - 2024年投资净收益达324.86亿元 创历史新高 较上年增加135.72亿元 增幅71.76% [6] - 2024年境内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业务保持市场第一 首家实现当年债券承销规模突破2万亿元 [6] - 2024年完成A股主承销项目55单 承销规模703.59亿元 市场份额21.87% IPO与再融资承销规模均排名第一 [6] - 2024年承销境内债券5088只 承销规模20912.37亿元 同比增长9.49% 占全市场7.07%、证券公司15.02% 多项债券承销规模排名同业第一 [6] - 2024年完成A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5单 交易规模198.98亿元 市场份额23.03% 交易单数排名第一、交易规模排名第二 [6] - 2020 - 2024年连续5年A股市场股权承销规模、境内债券承销规模均排名市场第一 [7] 财富管理业务 - 2024年末客户数量累计超1580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2% 托管客户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8% [7] - 零售客户超1580万户 企业与机构客户超10万家 分支机构遍布全球13个国家 服务超2000家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 [7] 资产与薪酬 - 2024年底资产规模突破1.71万亿元 归母净资产2931.09亿元 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1] - 2024年董监高薪酬总额2875.73万元 较2023年的9463.06万元减少69.61% 仅有董事长张佑君薪酬超200万元 [1][7] - 2018 - 2021年每年有多名董监高薪酬超千万元 历经三连降 千万年薪不再 [2][8] 分红情况 - 2024年首次中期分红35.57亿元 全年拟分红77.07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的36.8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