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业务

搜索文档
24家券商密集开业绩会 聚焦七大关键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23:01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截至9月15日已有24家券商完成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包括东兴证券、国联民生证券、财达证券等[1][2] - 后续至少9家券商将召开业绩说明会 包括财通证券、华创云信、兴业证券、中金公司、首创证券、红塔证券、中泰证券、华安证券和天风证券[4] 市场关注焦点 - 行业关注焦点集中于业绩表现、自营业务、并购重组、再融资、业务转型、经营效率及国际业务等七大维度[5]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券商业绩表现亮眼 财达证券净利润增长得益于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7] - 国联民生证券投资业务、财富管理和投行业务显著增长 因上年同期基数较小 本期业绩同比大幅提升[7] - 券商对下半年业绩乐观 华泰证券称市场交易持续活跃将带来正向影响 招商证券计划完成目标任务并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和AI证券公司建设[8] 自营业务 - 头部券商强调稳健配置与绝对收益理念 中信证券持仓以融资类、固定收益类和对冲端股票为主[9] - 银河证券以绝对收益为目标 配置结构均衡 高科技行业是权益投资方向之一[10] - 中信建投控制风险并把握市场机会 东兴证券形成多品种、多市场、多策略的去方向投资体系[11] 并购重组 - 行业整合持续升温 国盛金控以吸收合并国盛证券为契机聚焦证券主业并加快资源整合[12] - 中信证券平衡内生与外延增长 银河证券认为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并推进一流投行建设[12] - 国联民生作为新"国九条"后首单券商市场化并购案例 正有序推进整合工作[13] 再融资 - 东吴证券定增募资不超60亿元 工作稳步推进 预计不影响下半年业绩[15] -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有效期延长至明年7月4日 目前处于上交所审核阶段[15] - 银河证券重视资本补充 华泰证券被投资者建议启动配股但未明确回应[16] 业务转型 - 西南证券推动研究所向研究院转型 采用"卖方研究+内部赋能+智库建设"模式[17] - 中信建投财富管理转型成效显著 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突破2800亿元 买方定制和非货ETF保有规模同比翻倍[17] - 东兴证券研究业务充实宏观研究力量 投行业务实施架构改革 管理团队由团队制向项目制转变[18] 经营效率 - 太平洋计划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提升财富管理服务 并发挥债券领域优势[19] - 东北证券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4% 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 未来将优化资产配置并加强成本管控[19] 国际业务 - 申万宏源国际上半年营业利润1.74亿港币 同比增长519% 将加强境外财富管理和融资并购布局[20] - 太平洋业务辐射东南亚 参股的老-中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748万元 净利润516万元[20] - 香港虚拟货币业务受关注 光大证券表示已开展相关研究但未披露具体布局[21]
券商板块1H25业绩综述:业绩同比+51%,关注财富管理及国际业务贡献业绩增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4 09:54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券商板块 [9] 核心观点 - 券商板块1H25业绩显著改善 净利润同比+51% ROE提升至3.75% [5][15][23] - 自营投资和经纪业务成为核心业绩增量 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4%和45% [5][18] - 财富管理和国际业务是未来重要业绩增长点 [8][10] - 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券商优势巩固 [7][30] 盈利概览 - 43家上市券商总资产13.9万亿元 较上年末+11% 归母净资产2.9万亿元 较上年末+10% [5][15] - 实现营收2,587亿元 同比+31% 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 同比+51% [5][15] - ROE为3.75% 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 经营杠杆3.91x 同比提升0.01x [5][23] - 管理费率49% 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 减值损失减少 [5][23] 资本金业务 - 自营业务收入1,114亿元 同比+44% 占比46% [5][18] - 利息净收入211亿元 同比+31% 占比9% [5][18] - 金融投资资产6.9万亿元 较上年末+11% [15] - 25家券商提升交易性金融资产中股票规模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规模较24年末+32% [5][38] - 两融息差走阔 融出资金利率下降2bp 有息负债成本下降21bp [5][41] 轻资本业务 - 经纪业务收入673亿元 同比+45% 占比28% [5][18] - 投行业务收入155亿元 同比+18% 占比6% [5][18] - 资管业务收入212亿元 同比-3% 占比9% [5][18] - 行业集中度提升 IPO、再融资、债承CR5分别为44%、55%、34% [7] - 国泰海通经纪业务同比+86% 国联民生同比+224% [7] 未来业绩增量 - 居民存款超160万亿元 A股总市值100万亿元 A股市值/居民存款仅65% [10] - 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存款向资本市场转移 [10] - 头部券商客户规模领先 国泰海通客户数突破3800万户 中国银河1800万户 中信证券1600万户 [10] - 国际业务贡献提升 中信证券国际业绩贡献达20% 中金国际贡献达55% [10] - 广发证券对国际子公司增资频繁 [10] 投资建议 - 竞争格局赢家:国泰海通、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10] - Beta放大器:广发证券、东方证券、东方财富 [10] - Alpha领跑者:中金公司H、中国银河A+H [10] - 中小券商关注:中银证券、长城证券、兴业证券 [10] - 互联网券商关注:指南针、同花顺 [10]
中信证券(600030):盈利稳健彰显龙头优势
长江证券· 2025-09-01 14: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延续双位数增长 营业收入330.4亿元(同比+9.5%) 归属净利润137.2亿元(同比+29.8%) 加权平均ROE同比提升0.95个百分点至4.91% [2][5] - 自营及经纪业务延续高增长 自营收入193.8亿元(同比+62.2%) 经纪收入64.0亿元(同比+31.2%) 共同构成主要业绩支撑 [5] - 资管业务稳健向好 收入54.4亿元(同比+10.8%) 资产管理规模15562亿元(较年初+0.9%) 旗下华夏基金净利润11.2亿元(同比+5.8%) [5] - 投行业务延续回暖趋势 收入21.0亿元(同比+20.9%) 股权融资规模1485.3亿元(同比+365.7%) 债券承销规模10387.3亿元(同比+18.4%) 市场份额保持行业第一 [5] - 国际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规模及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2]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8亿元和276.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8.8倍和16.9倍 [10] 财务表现 - 剔除客户资金后经营杠杆较年初下降2.1%至4.42倍 [5] - 信用减值损失冲回2.7亿元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10]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592.3亿元(较年初+33.8%) 信用业务敞口有所扩大 [10] - 金融资产规模8826.3亿元(环比Q1下降4.4%) 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367.4亿元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减少64.0亿元 [10] 业务进展 - 财富管理客户数量超1650万户(较上年末+4%) 托管客户资产规模超12万亿元(较上年末+4%) [10] - 股权融资市场份额19.2% 债券承销市场份额6.7% 均维持行业第一地位 [10] - 上半年万得全A指数上涨5.8%(去年同期下跌8.0%) 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0.7%(去年同期上涨2.2%) [10] 行业地位 - 龙头综合优势持续凸显 行业竞争格局改善下有望进一步受益 [2][10] - 投行龙头地位强势持续 各项业务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5][10]
长江电力(600900):总发电量同比增长,扩机纳规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东莞证券· 2025-09-01 12: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66.98亿元,同比增长5.34% [1] - 归母净利润130.56亿元,同比增长14.86% [1] - 财务费用48.63亿元,同比下降13.98% [6] - 2025-2027年预测EPS分别为1.38元、1.45元、1.47元 [6] 发电业务数据 - 境内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1266.5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01% [6] - 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399.64亿立方米,同比偏丰9.01% [6] - 三峡水库来水总量1355.32亿立方米,同比偏枯8.39% [6] - 分电站发电量及同比变动: - 三峡电站342.44亿千瓦时(-5.43%) [6] - 溪洛渡电站279.65亿千瓦时(+9.15%) [6] - 白鹤滩电站256.9亿千瓦时(+16.66%) [6] - 向家坝电站155.9亿千瓦时(+8.55%) [6] - 乌东德电站149.58亿千瓦时(+8.25%) [6] - 葛洲坝电站82.08亿千瓦时(-4.38%) [6] 装机容量与业务拓展 - 水电总装机容量7179.5万千瓦,其中国内装机7169.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16.29% [6] - 向家坝、葛洲坝扩机纳入长江流域水电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6] - 抽蓄业务推进甘肃张掖、重庆菜籽坝、湖南攸县、河南巩义项目建设 [6] - 国际业务受托运维秘鲁圣加旺Ⅲ水电站 [6] 估值数据 - 当前收盘价28.09元,总市值6873亿元(68.73百亿元) [3] - ROE(TTM)16.55%,总股本244.68亿股 [3] - 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0倍、19倍、19倍 [6]
HTSC(06886)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9 10:53
业绩总结 - 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含税),尚需股东大会批准[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900,696,959,627.99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61%[1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0,133,721,665.5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41%[13]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6,219,421,678.6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01%[14] - 本报告期利润总额为8,524,841,675.5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88%[1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49,447,367.1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16%[1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455,742,838.9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79%[1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09,796,448.08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27%[14]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30%,较上年同期增加1.12个百分点[1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80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45.45%[14]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210,123户[70] 业务规模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投资顾问)业务类别的人员数量为3608人[20] - 截至报告期末,华泰期货有9家期货分公司、42家期货营业部,遍及4个直辖市和17个省份,代理交易品种150个;集团获准从事期货IB业务的证券营业部共245家[21] - 报告期内,金融产品保有数量(除现金管理产品“天天发”外)14433只,金融产品销售规模(除现金管理产品“天天发”外)3045.72亿元;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规模截至报告期末为210.37亿元[23] - 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为1273.21亿元,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为275.42%;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待购回余额为156.26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39.28%,其中表内业务待购回余额为60.79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57.60%,表外业务待购回余额为95.47亿元[24] - 集团股权主承销数量14单、主承销金额490.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IPO主承销规模行业排名第二[30] - 集团全品种债券主承销数量1777单、主承销金额6666.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127.71亿元,行业排名第一[31] - 集团担任独立财务顾问的审核类重组项目首次披露数量行业排名第一[32] - 截至报告期末,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13679家,其中“专精特新”专板1369家,报告期内为企业新增融资64.93亿元[34] - 截至报告期末,基金托管业务累计上线产品14064只,托管业务规模4597.03亿元;基金服务业务累计上线产品20521只,服务业务规模12319.12亿元,私募基金托管业务备案存续产品数量排名行业第四[35] - 报告期内,集团发布研究报告5781篇,组织研究路演服务32400场、专题电话会议520场[36] - 报告期内,公募基金分仓交易量为8622.79亿元[37] - 截至报告期末,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累计报备做市股票126只,上市基金做市业务累计覆盖643只权益类ETF、36只FICC类ETF、49只REITs,均位居市场前列[38] - 报告期内,集团累计承销27单69.33亿元绿色债券、108单370.94亿元科技创新债券[31] - 截至报告期末,收益互换业务存续合约笔数8,276笔,存续规模942.25亿元;场外期权业务存续合约笔数2,136笔,存续规模1,448.73亿元;公司发行收益凭证459只,发行规模236.98亿元[41] - 截至报告期末,华泰资管公司资产管理规模6,270.32亿元,同比增加23.92%[48] - 报告期内,华泰资管公司企业ABS发行数量77单,排名行业第一;发行规模589.46亿元,排名行业第四[48] -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合计管理集合资管计划368只,合计管理规模1,084.51亿元[49] - 单一资产管理业务合计管理单一资管计划713只,合计管理规模1,504.08亿元[49] - 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合计管理专项资管计划285只,合计管理规模2,022.64亿元[49] - 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合计管理公募基金产品44只,合计管理规模1,659.09亿元[49] - 华泰紫金投资备案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2只,认缴规模638.39亿元,实缴规模478.91亿元,报告期投资15个项目,金额5.86亿元[53] - 南方基金管理资产规模25935.33亿元,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13842.79亿元[54] - 华泰柏瑞管理资产规模7306.67亿元,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7073.73亿元,沪深300ETF规模3747.04亿元居两市非货币ETF规模市场第一[54] - 华泰期货存续资产管理计划31只,资产管理总规模81670.45万元,期货端权益规模35991.39万元[55] - 华泰创新投资存续投资项目37个,投资规模161178.97万元[56] 国际业务 - 截至报告期末华泰国际业务运营平稳,财务指标居香港中资券商第一梯队前列[62] - 集团香港业务深化业务体系,股权衍生品业务巩固同业领先地位,股票销售交易业务“港币 - 人民币双柜台”做市业务市占率提升[63] - 集团香港FICC业务推进境内外一体化,构建业务生态[63] - 报告期内,华泰金融控股(香港)完成9单港股IPO保荐项目,保荐数量位居全市场第二[64] 股东情况 - 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21%,持股数量为1,373,481,636股[70]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4.03%,持股数量为1,266,563,048股;若包含部分港股通股份,实际代为持有股份为1,716,295,848股,约占总股本19.01%[70][7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09%,持股数量为549,540,911股[70] -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42%,持股数量为489,065,418股[70] -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95%,持股数量为356,233,206股[70] -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08%,持股数量为277,873,788股[70]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69%,持股数量为152,906,738股[70] - 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0%,持股数量为135,838,367股[70] 债券情况 - 2020年第一期次级债券余额50,利率4.48%[74] - 2021年第一期次级债券余额90,利率4.50%[74] - 2021年第三期公司债券余额60,利率3.71%[74] - 2022年第四期公司债券余额20,利率2.52%[74] - 2022年第五期公司债券余额30,利率2.50%[75] - 2023年第三期公司债券余额45,利率3.23%[75] - 2023年第四期公司债券余额40,利率3.39%[75] - 2023年第七期公司债券余额20,利率2.64%[75] - 2023年第一期永续次级债券余额25,利率3.46%[75] - 2023年第二期永续次级债券余额40,利率3.58%[75] - 2023 - 2025年公司发行多期债券,如23华泰F2规模28,利率3.07%;24华泰S3规模10,利率1.92%等[76] - 2025年部分短期公司债券发行情况,如25华泰S6规模50,利率1.63%;25华泰S7规模25,利率1.56%等[77] - 2025年次级债券25华泰C1规模12,利率2.13%[77] - 2025年部分永续次级债券发行情况,如24华泰Y1规模26,利率2.39%;25华泰Y1规模50,利率2.12%[76] - 2025年科技创新次级债券华泰KC01规模7,利率1.71%[76] - 2025年部分公司债券发行情况,如25华泰G1规模18,利率1.85%;25华泰G3规模30,利率2.05%等[76] 财务指标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为71.23%,上年末为69.52%[77] - 本报告期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3.24,上年同期为2.14[77]
同程旅行(0780.HK)2025Q2财报点评:核心OTA增长亮眼 关注国际业务发展
格隆汇· 2025-08-21 20:01
2025Q2财报核心数据 - 2025Q2公司实现收入47亿元(yoy+10%)[1] -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7 8亿元(yoy+18%) 经调整净利润率16 6%(yoy+1 1pct)[1] 核心在线旅游平台表现 - 2025Q2核心在线旅游平台实现营收40亿元(yoy+14%) 经营利润率26 7%(yoy+2 4pct)[1] - 交通票务业务实现营收19亿元(yoy+8%) 国际机票销量同比增长近30%[1] - 住宿预订业务实现营收14亿元(yoy+15%) 国际酒店业务加强全球供应商合作及热门目的地布局[1] - 其他业务实现营收7 6亿元(yoy+28%) 酒店管理业务平台运营酒店数量超2700家 另有1500家在筹备中[1] 度假业务表现 - 2025Q2度假业务实现营收6 6亿元(yoy-8%) 受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影响[2] 用户表现 - 2025Q2平均月付费用户数4640万人(yoy+9 2%) 年付费用户数2 52亿(yoy+10 2%)[3] - 12个月累计服务人次19 9亿(yoy+7 2%)[3] - 非一线城市注册用户占比超87% 微信平台新付费用户中69%来自非一线城市[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调整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193/219/244亿元 归母净利润28/32/37亿元[3] - 对应摊薄EPS为1 2/1 4/1 6元 P/E为15 8/14 0/12 1倍[3] - 给予2026年目标市值601亿元人民币 目标价2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3]
券商上半年“成绩单”亮眼,下半年投资机会在哪?
新浪基金· 2025-07-30 06:12
行业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8日,29家券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全部预喜,大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集中在50%—80%,中小券商多集中在50%—120%,部分券商增幅超1000% [1] - A股突破3600点,券商板块估值仍有空间,有望迎来基本面和资金面共振 [1] 业绩驱动因素 - 行业改革推动券商优化资源配置,截至2025年7月10日,19家券商年内共撤销56家分支机构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在经济发达区域新设分支机构,转向效率驱动和科技化转型 [5]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5年7月出台程序化交易规范文件增强市场稳定性和透明度,同期发布28条措施推动券商从牌照驱动转向能力驱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6] - 新兴业务贡献显著增长点,科创债政策落地后近两个月发行41期,总规模达344.7亿元;国际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头部券商国际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40% [7] 业务转型方向 - 分支机构布局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率驱动,重点开拓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借助金融科技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5] - 新兴业务聚焦股权及债券融资、并购重组、产业基金等服务;国际业务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为据点辐射海外市场 [7] 市场机遇展望 - 权益市场在政策基调下具备支撑,交投维持高景气度,香港IPO市场回暖为券商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10] - 券商ETF(159842)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覆盖49只券商股,前十大权重股占比60.45%,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0.2%,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投资工具 [10]
中信银行北京三里屯支行:以有温度的专业服务助力海外企业在华扎根
北京商报· 2025-07-15 02:20
国际业务服务案例 - 中信银行北京三里屯支行成功服务西班牙在华创业团队,提供从账户开立到日常结算的全周期指导 [1] - 专属服务团队通过24小时线上服务群克服7小时时差障碍,实现客户需求第一时间响应 [1] - 服务内容包括跨境汇款咨询、外汇政策解读等专业支持,获得客户"专业且温暖贴心"的高度评价 [1] - 从首笔资本金入账到首个月度工资代发,全程体现中信银行国际业务的专业服务水平 [1] - 客户后续发送表扬信,特别认可中信银行员工的热情服务与专业能力 [1] 品牌战略与发展方向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定位为金融服务重要窗口,持续深化"来中国找中信"品牌内涵 [2] - 未来将发挥国际业务优势,提供更专业高效的金融解决方案 [2] - 致力于以温暖贴心的金融服务助力来华海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稳健发展 [2]
华泰证券(601688):自营业务表现亮眼 资管规模显著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37
公司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14.66亿元(+13.37%),归母净利润153.51亿元(+20.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0.34亿元(-29.90%),基本每股收益1.62元(+20.00%)[1] - 2023年ROE为9.24%,较上年同期增加1.12pct [1] 财富管理业务 - 经纪业务净收入64.47亿元(+8.19%),期末货币资金1776.39亿元(+18.17%)[2] - 金融产品保有数量16,760只(+51.40%),销售规模5039.91亿元(+13.63%)[2] - 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行业领先,权益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分别为1,202亿元、1,666亿元、1087亿元,均排名行业第二[2] 投行业务 - 投行业务净收入20.97亿元(-30.95%),股权主承销规模548.97亿元(-39.87%),行业排名第二[3] - IPO承销规模85.38亿元(-50.80%),增发承销规模76.81亿元(-79.67%),参与全市场前十大IPO和再融资项目各2单[3] - 债券主承销规模12960.48亿元(+3.12%),行业排名第三,地方政府债券实际中标金额345.58亿元,中标地区数33个,均排名第一[3] 资产管理业务 - 资管业务净收入41.46亿元(-2.58%),资产管理规模5562.67亿元(+16.98%)[4] - 集合资管规模632.71亿元(+18.45%),单一资管规模1562.32亿元(+19.49%),专项资管规模1980.95亿元(+1.38%)[4] - 南方基金管理规模2.47万亿元(+30.54%),华泰柏瑞管理规模6882.08亿元(+72.82%)[4] 自营业务 - 自营业务收入145.00亿元(+24.24%),债券投资占比56.86%,股票和基金投资合计占比39.04%[5] - 收益互换存续规模846.99亿元(-15.03%),场外期权存续规模1345.58亿元(-9.81%)[5] 国际业务 - 国际业务收入143.40亿元(+80.93%),占总收入比例34.58%[6] - 华泰金控(香港)完成7单港股IPO保荐项目,保荐数量全市场第三[6] - 人民币-港币双柜台做市交易业务覆盖全部24个做市标的,成交量市占率位列市场第一梯队[6] 未来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73元、1.80元、1.95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7.60元、18.91元、20.37元[7]
中国光大银行:培育交银特色业务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财经网· 2025-04-03 06:27
文章核心观点 光大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创新驱动培育“阳光交银”特色业务,在落实国家战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培育特色业务、提升供应链线上化水平等方面取得进展 [1] 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做好稳外资稳外贸 - 为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末国际结算量超1500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11.8% [2] - 2024年末国际结算客户近1.6万户,海运费自动化汇款业务量超10亿美元,外汇衍生品交易量同比增幅达39.3% [2] - 2024年10月在海口举办自贸业务综合金融服务推介发布会,邀请近50家企业,助力企业内外发展联动 [2]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 为“引进来”及“走出去”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方案,2024年末助力境内企业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超160亿元 [3] - 7家境外机构为中资企业境外成员和项目提供信贷资金148亿元,助力发行187支境外债券支持“一带一路”项目 [3] - 境外机构响应“双碳”战略,2024年发放35笔绿色贷款等,投放规模约84.9亿元,助力发行21笔绿色债券等,规模超345亿元 [3] 培育交易银行特色业务,以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 交易银行板块推动“阳光交银”特色业务发展,服务科创、绿色等金融领域 [4] - 2024年末表内贸易融资项下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7%,交易银行阳光e付通余额较年初增长74.11% [4] - 2024年末汽车全程通网络客户接近6000余户,“阳光交银”产品竞争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4] 提升供应链线上化水平,围绕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 通过先进技术提供线上化等金融服务,提高创新性场景综合服务能力 [5] - 2024年末落地多个现金管理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项目,年累计交易笔数超2万笔,金额超200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