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战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喊话访华,王毅已在北京密会美国贵客,12州反水起诉白宫
搜狐财经· 2025-05-26 15:33
中美外交策略 - 特朗普政府多次释放访华信号但未获中方正式回应 强调高层对话需遵循平等互尊原则并通过正式外交流程 [1][3] - 白宫向150个贸易伙伴发出关税威胁信函 包括中国 体现"左手橄榄枝 右手大棒"的矛盾策略 [3] - 中国外长王毅会见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康京和 释放"欢迎非官方沟通"信号但严正批评美方霸权行径 [3] - 中国采取"双轨并行"策略 通过智库平台直接向美国工商界传递合作意愿 同时对美方单边行为坚持"以牙还牙" [5] 美国国内政治动态 - 纽约州领衔12个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 指控其滥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非法加征关税 12个州经济总量占美国GDP30%至40% [7][9] - 诉讼直指特朗普政策命门 关税成本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 导致沃尔玛货架被抢空 半导体巨头Wolfspeed申请破产等后果 [7] - 民主党通过司法途径限制总统权力 共和党农会主席公开反对关税 表示"只需要中国市场" [9] 中美经贸与科技博弈 - 中美关系陷入"对抗性合作"怪圈 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同时要求中方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9] - 科技战升级 中国在5G 稀土等领域自主创新削弱美国封锁效果 [11] - 关税战可能常态化 但美国12州诉讼或倒逼白宫调整政策 [11] - 中国通过"金砖+"机制与东盟合作 打破美国单边主义霸权 [11]
中泰国际颜招骏:当前港股处于政策托底与博弈不确定性的再平衡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09:50
港股市场策略展望 - 当前港股处于政策托底与博弈不确定性的再平衡阶段 [1] - AH溢价指数跌至近四年低位 南向资金趋于谨慎甚至获利了结 [1] - 科网巨头估值修复至高位后缺乏增量催化剂 技术性超买压力或令市场进入震荡整固阶段 [1] 内部基本面分析 - 4月制造业PMI重回收缩区间 居民与企业信贷需求低迷 [1] - 出口链受关税暂缓提振(累计关税从145%降至30%) 但50%以上税率仍压制利润率弹性 [1] -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在政策驱动下成为新增长引擎 [1] 外部环境分析 - 中美关税暂缓提振风险偏好 但美方通过芯片出口限制"双重标准"及芬太尼议题捆绑施压 [1] - 科技战或替代关税战成为博弈主战场 半导体设备等"卡脖子"领域或持续承压 [1] 政策端影响 - 降准降息及消费再贷款瞄准内需修复 驱动服务消费(文旅 医疗)及大宗商品(汽车)边际改善 [2] - 需警惕90天关税暂缓期后美方再度加码 出口链盈利预期或反复 [2] - 若美联储推迟降息 美元流动性收紧或加剧外资回流压力 [2]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保持"防守反击"思路 关注政策定力与产业突围的交集 [2] - 高股息防御板块(电讯 公用事业 能源) [2] - 受惠政策支持和电商"618"活动提振的相关消费板块(家电 服务消费 国货"新消费") [2] - 自主可控突围 技术突破方向(生物医药 高端制造业 半导体设备 AI算力) [2]
不准给中企贷款,中美又谈崩,鲁比奥对华称呼已变,英国趁势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5-19 07:51
中美关税谈判与后续博弈 - 中美在日内瓦会谈达成大幅降低关税协议,期限定为90天,外界普遍认为两国关系将缓和[3] - 特朗普随即提出三项措施:威胁90天后加税至30%、对华为昇腾芯片实施全球禁令、禁止国际机构向哥伦比亚中企放贷,旨在展示对华强硬立场[1][3][5] - 关税战导致美国2024年GDP增长损失2%,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数万,通胀压力迫使美方主动寻求谈判[7] 科技领域竞争态势 - 美国对华为昇腾芯片实施禁令,延续拜登时期"小院高墙"政策,但中国AI产业产值已突破3万亿元,芯片自给率从2020年15%提升至35%[9] - 华为昇腾芯片在国内AI市场份额显著,美国技术封锁对中国长期发展影响有限,反而加速自主技术突破[5][9] - 全球芯片供应链格局变化,中国作为最大消费市场拥有议价能力,美国单边限制效果存疑[5] 地缘经济格局演变 - 中国在拉美投资达500亿美元占外资20%以上,"一带一路"项目覆盖铁路、港口、5G网络,中拉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同比+15%)[11][13] - 美国针对哥伦比亚的贷款禁令意在遏制中国影响力,但拉美国家更看重中国带来的基建与市场机会,哥伦比亚、巴西明确表态继续对华合作[11][13] - 英国声称要将中国挤出供应链,但其2024年GDP增速不足1%,且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值35%,供应链覆盖200国,替代成本极高[11][13] 全球供应链与政治动态 - 美国参议员鲁比奥措辞从"中国是敌人"改为"挑战",反映美方对彻底脱钩可行性的重新评估[13] - 中国通过关税反制、供应链调整、出口管制等组合拳,在谈判中获得主动权,最终协议包含美方降低关税换取中方取消非关税措施[7] - 芬太尼问题成为谈判破裂点,中方明确拒绝美方将国内治理问题政治化的企图[9]
先全球禁用华为芯片,后召集美国系的AI大侠们齐聚沙特,意欲何为?
是说芯语· 2025-05-13 23:16
美国BIS新规对AI芯片的管制措施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事务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指示BIS停止执行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并强调特朗普政府将与盟友推进AI技术的包容性战略[3] - BIS宣布加强针对海外AI芯片的出口管制措施,包括明确禁止全球范围内使用华为昇腾芯片,警告使用美国AI芯片训练中国AI模型的潜在后果,指导美国企业防范供应链转移风险[3] - 特朗普政府此次行动被视为贸易战和科技战的延续,可能对阿里、腾讯、字节或DeepSeek等中国科技公司采取进一步限制措施[3] 华为及国产芯片厂商的机遇 - 华为昇腾芯片在国内市场仍可正常使用,主要客户并不担心美国管制措施的影响[3] - 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国产芯片厂商可能迎来市场情绪利好,国内客户应把握机会提升产业地位[5] - 建议国内三大运营商等企业公开宣布采购华为芯片,明确支持国产芯片产业发展[5] 中美科技博弈态势 - 美国此次管制措施被视为针对中国制定的政治手段,实际执行难度较大[5] - 阿联酋被允许进口100万个英伟达芯片,这些芯片可能最终流向中国市场[3] - 特朗普政府采取更激进的科技限制措施,中国企业需做好被制裁准备,坚定支持国产芯片发展[5] 国际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首次重大国际访问,抵达沙特阿拉伯[5] - 美国主要AI企业高层集体出现在沙特,可能涉及AI领域的国际合作或竞争[5]
中美关税战结束?关税大降91%?美国没能得到想要的稀土!
搜狐财经· 2025-05-13 06:21
中美关税谈判结果 - 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高位直降91%至30% [1] - 中国商品综合税率降至30% 保留10%基础性关税 [3] - 双方暂停24%反制关税 进入90天观察期 [3] - 非关税壁垒清零 暂停4月2日后贸易限制措施 [3] 稀土战略影响 - 中国未松口稀土出口管制 加强全产业链监管 [5] - 稀土管控精准打击美国F-35战机和新能源电池供应链 [5] - 管控17种关键稀土金属 未违反WTO规则 [7] 美国经济受损情况 - 美国CPI上涨2.1% 家庭年支出增加3800美元 [5] - 特斯拉加州工厂因零部件短缺停工 [5] - 美国仅用40天耗尽战略耐心 被迫和谈 [5] 中国市场多元化策略 - 稳固欧盟、东盟市场 加速开拓巴西、中东新兴市场 [7] - 华为公布芯片堆叠技术突破 [7] - 大疆无人机垄断全球85%市场份额 [7] 未来潜在博弈领域 - 美国或于6月出台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新规 [8] - 中国已储备120天芯片库存量 [8] - 美联储Q3可能降息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8] - 双方正制定数字货币、跨境电商等领域规则 [8]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欧盟对华仅实施10%象征性关税反制 [5] - 美国寻求墨西哥、越南等供应链替代方案 [8] - 巴西总统呼吁公平贸易 拒绝选边站队 [10]
是美国卡中国的脖子,还是中国卡美国的脖子?
新浪财经· 2025-05-11 03:23
科技战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影响 - 美国对中国的科技限制反而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芯片制造 设备和材料领域 [1] - 中国芯片产业链在几年内实现高速增长 从基本空白发展到门类齐全 芯片出口达万亿规模 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 [1] - 芯片相关企业数量增长至少10倍 芯片设计 生产制造能力迅速提升 [1] 中国在原材料领域的反制措施 - 中国限制镓和锗等原材料出口 这些材料对军事工业 航天发展和电子信息制造至关重要 [3] - 美国虽拥有相关技术 但缺乏大规模冶金工业支撑 短期内难以重建完整的冶炼体系 [3] - 原材料短缺导致美国隐身飞机产量下降 先进雷达和高超音速导弹研发受阻 [4]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高科技产业在科技战后实现配套完善和生产制造能力提升 而美国高科技产业竞争力逐渐减弱 [5] - 美国军事力量可能因材料短缺而衰落 现有武器维护和新武器研发均面临挑战 [6] - 全球技术壁垒已从知识保密转向生产制造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数十年积累 [4]
【笔记20240425— 神仙们别打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债券笔记· 2024-04-25 14:58
资金面与债市表现 - 央行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标利率1.80% 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1] - 资金面早盘平稳 午后略有收紧 3点后恢复宽松 R001加权利率1.91% 最高利率2.79% 成交量52200.79亿元 [2][3] - 长债收益率微幅下行0.9bp 短债收益率下行更明显 十年国债活跃券240004收盘2.2650 国开债240205下行0.70bp至2.3380 [3][4] 市场情绪与政策动态 - 债市情绪舒缓 央行对长债收益率下行保持警惕 资金转向短端交易 [3] - 美国国务卿访华带来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市场关注贸易战与科技战进展 [3] 国债期货数据 -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406收跌0.03%至104.470 成交量6.98万手 持仓量减少334手 [4] - 远月合约T2409和T2412分别下跌0.04% 显示市场对远期利率走势谨慎 [4] 现券交易明细 - 10年国债活跃券240004日内波动区间2.2560-2.2730 收盘较前日下跌1.65bp 剩余期限9.8361年 [5] - 债券估值显示CFETS中债估值2.2720 市场成交笔数1905笔 买盘集中在2.2560位置 [5] 全球市场关联 - 美股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64%至15489.64点 与国内债市避险情绪形成联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