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企业又叫屈:中国给稀土吧”
搜狐财经· 2025-09-17 06:02
【文/观察者网 柳白】特朗普政府不断怂恿施压下,欧盟被曝正考虑以"涉俄"为由对中印公司实施制 裁。与此同时,欧盟又抱怨中国稀土管控一事。 据路透社9月16日报道,中国欧盟商会当天称,中方依旧对稀土出口严格把控,欧洲企业预计将出现更 多停工情况,并正在承受损失。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告诉记者,无论中欧之前达成了怎样的协议和承诺,商会会员 企业仍然面临严重的供应瓶颈问题。 报道注意到,在中美、中欧达成相关协议后,中方包括对欧洲在内的稀土磁体出口自6月以来激增。 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仅两天后,中方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除加征关 税外,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稀土可制造耐高温的高性能磁铁,如镝、铽和钐,对军用战斗机、导弹和无人机,以及电动和混合 动力车的转子、电机和变速器至关重要。 欧洲等地的汽车制造商随之曝出面临生产延迟和大面积停工,芯片制造商也曾向中方申请豁免 。 "政客新闻网"在9月的报道中指出,锂、铜、镍和稀土等关键金属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至关 重要,但欧盟内部几乎不产这些金属。有数据显示,欧盟几 ...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中国首次跻身前十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21:20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孙自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9月16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发布的2025 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显示,中国首次跻身前十。 根据这份已发布至第18版的全球创新指数,瑞士、瑞典、美国、韩国和新加坡名列前五强,英国、芬 兰、荷兰、丹麦和中国排名第六到第十位。该指数同时提醒,创新投资增速放缓为创新前景蒙上阴影。 | | | 全球排名Top20 | | | --- | --- | --- | --- | | | | Global Rankings Top20 | | | 排名 | 经济体名称 | 排名 | 经济体名称 | | Rankings | Economy Names | Rankings | Economy Rankings | | 1 | 瑞士(2024年排名:1) | 11 | 德国(9) | | | Switzerland (Number 1 in 2024) | | Germany (9) | | 2 | 瑞典(2) | 12 | 日本(13) | | | Sweden (2) | | Japan (13) | | 3 | 英国 (3) | 13 | 法国(12) ...
本田推出新EV“N-ONE e:” 续航295公里
日经中文网· 2025-09-15 08:00
本田新车型发布 - 公司推出全新电动车型"N-ONE e:" [2] - 新车型续航里程达295公里 [2] 产品性能参数 - 续航能力为295公里 [2]
特斯拉德国工厂拟增产电动汽车 区域销量表现分化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04:20
生产计划调整 - 特斯拉德国工厂因出色销量数据推动上调第三和第四季度电动汽车生产计划 [1] - 工厂位于柏林附近格伦海德 是Model Y车型生产基地之一 [1] - 公司对未来市场前景保持乐观 预计所有供应市场都将传来积极信号 [1] 欧洲市场销售表现 - 德国市场8月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39% 前8个月累计降幅达56% [2] - 法国 比利时 丹麦和瑞典等国8月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2] - 挪威市场8月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21% 今年以来累计增幅达26% [2] 销量波动原因 - 公司管理层将部分市场销量疲软归因于Model Y车型更新调整 [2] - 车型更新过程暂时对生产节奏造成影响 [2]
博盈特焊(301468) - 2025年9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2 10:07
技术应用领域 - 堆焊或增材制造技术可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特种合金及高温合金换热装置制造 [1] - 堆焊技术通过熔覆耐高温高压合金材料提升燃煤锅炉关键设备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3] - 堆焊技术作为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道主要工艺手段,在酸性油气田防腐需求中具有规模化应用潜力 [6] 市场前景分析 - 欧洲垃圾焚烧炉市场因技术成熟、政策严格及能源回收高效,预计保持稳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设施升级改造和中东欧新建需求 [2] - 国内燃煤发电作为电力支柱行业,因用电量增长(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等)及政策推动低氮改造,带动工业防腐防磨需求提升 [4] - 油气管道市场因开采深度增加及酸性环境腐蚀性(H2S/CO2)推动双金属冶金复合管需求增长,堆焊技术效率提升促规模化应用 [6] 公司经营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增加主因越南工厂未投产但职工薪酬等费用计入管理成本 [4] - 公司通过流程化改进非标定制化生产实现规模化,降低采购及生产成本以增强成本控制 [4][5]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定2025年、2026年、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分别不低于10%、40%、80%(以2024年为基数) [7]
全球与中国表面贴装设备(SMT)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9-12 05:35
行业定义与技术概述 - SMT(表面贴装技术)是用于电子产品电路板制造的关键工艺 通过贴片机将电子元器件贴装到光板并经回流焊形成主板[2]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25年全球SMT设备市场规模达55.95亿美元 预计2031年增至74.83亿美元 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4.96%[5] - 2024年全球SMT设备销量约7.1万台 平均单价为72.3千美元/台[4] 区域市场格局 - 中国是全球最大SMT消费国但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 日本企业在高端市场占据较大份额[7] - 亚太地区因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大规模制造占据主导地位 北美和欧洲加大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设备领域投资[4] - 欧洲/美国/中国/日本为主要消费市场 印度及东南亚国家市场潜力显著[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电机/传感器/传送带/焊接系统等核心部件 代表供应商有基恩士/欧姆龙/村田/汉高铟泰/旭化成[11] - 下游应用端为EMS供应商(富士康/和硕/捷普)和OEM厂商(苹果/三星/华为/博世/西门子/英特尔)覆盖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电信/航空航天/医疗设备领域[11] 产品类型与应用领域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贴片机/印刷机/回流焊设备[14] - 核心应用领域涵盖消费电子/网络通信/汽车行业/医疗设备[14]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小型化/自动化/高性能设备演进 智能工厂与工业4.0推动集成传感器/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的智能系统应用[9] - AI检测系统(AOI/SPI)与协作机器人提升缺陷检测精度并减少停机时间[9] 市场驱动因素 - 电子产品小型化需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IoT设备推动先进SMT解决方案 adoption[10] - 汽车电子转型:电动汽车/ADAS/联网汽车对高可靠性PCB组件的需求激增[10] - 技术革新:5G/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技术扩大对精密自动化组装的需求[4] 行业挑战与机遇 - 新冠疫情曾影响行业发展 企业需保持充足现金流应对不确定性[8] - 环保制造标准(如RoHS)推动可持续SMT工艺升级需求[4] - 新兴市场(印度/东南亚)经济发展带动设备保有量增长 未来替换市场需求可观[7]
行业聚焦:全球导热界面材料用填料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11 03:43
全球导热界面材料用填料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6.1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7.5% [1] 全球市场主要生产商及竞争格局 - 全球前15强生产商包括Tokuyama、百图高新、Admatechs、Denka、金戈新材、Resonac、3M、Nippon Steel、锦艺新材料、Toyo Aluminium等 [5] - 2024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据约52.0%的市场份额 [5] 产品类型细分 - 球形氧化铝是最主要细分产品,占据约43.8%的份额 [8] 应用领域细分 - 消费电子是主要需求来源,占据约28.9%的份额 [10] 主要驱动因素 - 汽车电气化(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动需求,这些系统高度依赖电池组、车载充电器、逆变器和电子控制单元等高效热管理 [13] - 全球数据基础设施扩张(涵盖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加速器、高性能计算和边缘计算)加速填料市场发展,处理器和内存模块产生强烈热负荷,需要高性能导热界面材料 [13] - 电子和汽车行业日益严格的监管和可靠性标准促使制造商采用性能更佳的导热材料,要求填料具备高导热性能并满足环境和机械耐久性基准 [14] 主要阻碍因素 - 优质导热填料(如氮化铝、六方氮化硼和表面处理球形氧化铝)成本高昂,限制其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应用,成本敏感型市场可能被迫妥协性能或选择低档材料 [15] - 填料性能缺乏全球标准化和性能基准测试,不同供应商的粒度分布、纯度水平、表面处理兼容性和导热系数值存在差异,给产品一致性带来挑战 [15] - 填料供应链中的环境和监管限制日益突出,生产涉及高温工艺、高能耗操作和危险化学品,引发碳排放、环保合规和工人安全担忧,可能增加生产成本并减缓产能扩张 [15] 行业发展机遇 - 大功率电子设备和微型元件的快速发展重塑市场,导热界面材料应用形式包括导热垫、导热脂、导热凝胶和灌封胶,填料通常占总重量的70%至90% [16] - 人工智能服务器、5G通信和电动汽车电源模块等应用的热密度不断增加,推动对高导热性、可加工性、电绝缘性和机械柔顺性填料的需求 [16] - 球形氧化铝凭借导热性、流动性和成本的良好平衡仍是主要填料类型,广泛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产品和LED模块 [17] - 市场趋势推动填料生产商提供更精细的粒度控制、更佳的表面处理兼容性和定制颗粒形态,例如对尺寸分布窄的亚微米球形氧化铝以及混合填料系统的需求增长 [17] 重点关注地区 - 北美、欧洲、中国、日本是重点关注的地区 [20]
消息称比亚迪印度布局加速,2026年推出的车型曝光
凤凰网· 2025-09-10 08:09
市场进入策略 - 公司计划在印度市场推出Atto 2紧凑型电动SUV 目标成为当地最便宜车型 直接挑战本土大众市场制造商如马恒达和塔塔汽车 [1] - 新车预计于明年初上市 售价控制在远低于200万卢比(约2.269万美元)门槛之下 尽管印度对进口汽车征收70%地方税 [1] - 印度旅行限制放宽后 公司总经理张杰将前往新德里会见政府官员并视察乘用车工厂 部分工程师已获准入境 副总裁级别高管也将很快前往 [1] 产品与竞争格局 - 公司目前在印度已推出四款车型包括Atto 3 按销量计算为印度第四大电动汽车制造商 [2] - 越南电动车制造商Vinfast近期在印度推出紧凑型SUV VF6 起售价160万卢比 加剧大众市场竞争 [1] - 公司计划申请印度道路认证许可 以突破当前每年2500辆的汽车进口配额限制 [2]
行业聚焦:全球白车身结构胶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10 06:15
白车身结构胶行业概述 - 白车身结构胶是一种高性能粘合剂,主要用于连接和固定汽车白车身的各个结构件,应用于焊接点、接缝和装配部位,以增强车身整体强度和刚性 [1] - 该胶粘剂能够在钢、铝和塑料等多种材料间形成牢固粘合,提升车身耐用性、安全性、抗震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备密封性能,防止水分和灰尘侵入 [1] - 白车身结构胶市场在汽车轻量化、安全性提升和节能环保需求增强的背景下占据重要地位,主要用于铝合金、高强度钢及复合材料等不同基材间的粘接 [1] - 混合材料车身结构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结构胶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电动汽车发展加速进一步推动对轻质、高强度结构胶的需求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白车身结构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9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9% [2] - 按产品类型细分,环氧树脂类是最主要的细分产品,占据大约65.9%的份额 [8][9] - 按应用细分,乘用车是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据大约80.5%的份额 [8][10]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五大生产商包括Henkel、Sika、DuPont、H.B.Fuller和Sunstar,2024年这五大厂商占有大约55.0%的市场份额 [7] - 全球市场前16强生产商排名基于2024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调研公司最新数据为准 [5] 地域市场分析 - 欧洲在结构胶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对电动车发展、轻量化设计及碰撞安全性的高度重视推动市场成熟 [2] - 北美市场紧随其后,特别是在卡车和SUV等大型车型上对结构性能的需求强烈 [2] - 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政策推动和制造技术升级背景下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2] - 日本和韩国作为高端汽车制造强国,对结构胶性能要求极高,是高强度、耐老化型产品的重要技术推动者 [2] 主要驱动因素 - 汽车轻量化趋势增强推动铝合金、高强度钢和复合材料在车身结构中的使用,从而提升结构胶需求 [12] -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平台快速扩张促使更多无焊接结构连接需求出现 [12] - 整车碰撞安全标准提高需要高强度、耐疲劳、能吸能的结构胶来增强车身强度和稳定性 [12] - NVH性能优化需求推动结构胶应用,有助于提升整车静音性与舒适性 [12] - 制造自动化程度提升为结构胶的大规模一致性应用提供支持,推动其在主流OEM中广泛采纳 [12] 主要阻碍因素 - 固化时间长与热处理要求高增加生产流程复杂度,对车企工艺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2] - 对表面预处理敏感,在多材质连接中容易出现附着力不稳定、界面老化等问题 [12] - 传统连接工艺惯性大,如点焊和螺栓铆接仍被部分OEM优先采用,制约胶粘技术普及 [12] - 材料成本与验证周期较长,高性能结构胶价格高、认证周期久,影响新材料商业化速度 [12] - 环境法规收紧要求更环保、低VOC配方,限制部分传统溶剂型结构胶的使用 [15] 行业发展机遇 - 智能电动车平台的结构创新带来更多高性能胶粘剂应用场景,如多腔体铝合金框架结构连接 [16] - 新型环保材料开发如无溶剂型、低温固化型结构胶满足绿色制造趋势 [16] - 中国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产能扩张推动本地化供应链建立,增强全球市场渗透率 [16] - 模块化车身架构普及增强结构胶在灵活连接、异材质协同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16] - 再制造与维修市场对可逆性结构胶的需求上升,为后市场提供新增长点 [16]
1万亿美金!特斯拉CEO马斯克,天价薪酬
搜狐财经· 2025-09-06 07:36
薪酬方案 - 特斯拉请求投资者批准为CEO马斯克提供的未来10年薪酬方案 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股票奖励 [3] - 1万亿美元薪酬规模超过全球90%国家的GDP 仅19个国家年GDP超过此数值 相当于中国四川省全年GDP [3] - 该金额相当于特斯拉2024年71亿美元净利润的140倍 [4] 业绩目标 - 市值目标需从当前水平增长至2万亿美元首个门槛 最终目标达8.5万亿美元 每个目标需维持六个月 [6] - 盈利目标要求调整后EBITDA从166亿美元提升至4000亿美元 增长24倍 [6] - 业务目标包括销售1200万辆电动汽车 获得1000万自动驾驶订阅 运营100万辆Robotaxi 销售100万个Optimus机器人 [6] 技术实力 - 公司已累计销售800万辆电动汽车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领域保持行业领导地位 [9] - 未商业化项目包括机器人出租车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 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尚未全球铺开 [9] - 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显著记录 曾多次实现被认为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