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社会服务新消费研究之茶饮行业研究框架
长江证券· 2025-07-01 01: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茶饮行业是经济周期和人口周期共振的产物,中国现制茶饮已发展为千亿级新消费赛道,行业呈现折叠态竞争,下沉市场和国内外市场有增长空间,平价产品价格带增长潜力和竞争格局相对占优,茶饮品牌核心竞争力在于前端门店赋能和后端供应链建设 [12][20][49][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经济周期、人口周期共振的产物 - 消费受经济周期和人口周期影响,经济周期影响消费选择,不同阶段有不同消费特征,如日本经历四个消费时代,中国1990 - 2019年人均GDP复合增速14%消费升级,2020年后人均GDP复合增速7%消费转型 [13] - 消费核心影响因素包括当期收入、收入预期、人口总数、年龄结构、家庭结构、人均GDP、就业/通胀、技术变革等,25 - 35岁是人生消费高峰期,不同代际人口基数、年龄、人均消费体量影响消费增速 [13][16] 茶饮行业:空间、格局、壁垒 - 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历经30年迭代,从粉末冲调发展为千亿级新消费赛道,2015 - 2018年CAGR 27%,需求从功能需求演变为新时代消费需求,包括产品、体验、社交、品牌四个维度 [20][21][24] - 行业呈现折叠态竞争,价格带收窄向中间集中,咖啡和奶茶店品类交叉;国内渠道维度预计2030年现制茶饮开店空间在乐观、中性、悲观假设下分别达94.4、68.6、42.8万家,5年CAGR分别为21%、16%、11%,客群维度要扩大目标消费者基数和提升复购频次;国外东南亚主要国家茶饮市场理论店铺数量约23.1万家,约为中国当前市场店铺数量的36% [30][37][45] - 对比行业价格带增长潜力和竞争格局,平价产品价格带相对占优,平价市场CR1~60%,CR3~77%,CAGR~19%,大众市场CR1~18%,CR3~43%,CR5~60%,CAGR~20%,高端市场CR1~20%,CR3~41%,CAGR~9% [49][51] - 茶饮品牌核心竞争力在于前端赋能加盟商能力和后端供应链能力,单店模型上高端茶饮依托品牌势能,平价品牌小投入、薄利多销;供应链体系决定茶饮品牌宽度,头部茶饮品牌通过升级供应链完善自身护城河,如自建原料生产基地、优化仓储物流体系、加强数字化管理、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等 [55][56][57] 投资建议 - 供给端茶饮门店数量增长趋于理性化,行业竞争有所放缓,需求端茶饮成为新消费时代年轻人展现生活方式等的载体,茶饮子行业景气度空前,推荐关注所在价格带有开店空间,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格局相对较好,且有经营壁垒的茶饮公司 [64]
华泰证券:消费提振政策持续发力,龙头价值重估与结构性增长机遇并存
快讯· 2025-06-25 23:34
产业趋势 - 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向消费转型的趋势持续 [1] - 2025年全球贸易摩擦及国际局势扰动背景下 以内需为导向的消费板块防御性与确定性凸显 [1] 政策与宏观环境 - 2024年至今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 [1] - 社零增速及消费者信心指数呈现U型复苏 [1] - 下半年政策面有望持续发力 [1] 微观企业表现 - 大部分食饮企业已完成渠道库存去化 [1] - 企业通过品类拓展、渠道创新及效率提升驱动收入利润增长 [1] 投资机会 - 大众品板块龙头价值重估与结构性增长机遇并存 [1]
高端白酒格局生变?新禁酒令难撼贵州茅台“供不应求”基本盘
搜狐财经· 2025-06-15 16:40
政策影响 - 5月18日修订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类,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 [1][2] - 2012年"八项规定"和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导致贵州茅台公务消费占比从30%以上降至1%,公司成功转向民营企业家和普通大众消费群体 [3] - 本次政策针对公职人员、军人、武警及部分国企/事业单位员工,预计影响程度小于2012年 [3]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年销售量从2015年起持续下滑,2024年销售量415万千升不足2015年一半,反映饮酒人群减少和人均饮酒量下降 [4] - 消费需求转向"少喝酒、喝好酒",对贵州茅台等高端白酒形成利好 [4] - 行业整合加速,依赖政务消费的酒企将出局,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9] 公司表现 - 贵州茅台2024年营业收入1741.44亿元,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5.2倍和5.6倍 [6] - 公司毛利率常年维持在90%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受赤水河地理环境和菌群限制,茅台酒设计产能46412吨/年,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0]
茅台跌破两千,禁酒令是更大危机,国酒只有走入民间才能涅槃重生
搜狐财经· 2025-06-12 21:44
神坛岁月:茅台的黄金时代 - 2018-2023年茅台终端价格长期维持在3000元以上,远超1499元官方指导价,经销商单瓶毛利超2000元[3] - 经销商囤货3个月收益率超30%,催生"茅台质押贷"、"抢酒外挂"等畸形产业链[3] - 2021年股价突破2600元,私募推出"茅台期酒"理财产品,市场将其酿造工艺异化为"时间杠杆"[5] - 2023年一瓶1957年茅台拍出880万元天价,每毫升价值1.4万元[7] 泡沫破灭:价格体系崩塌 - 2025年散瓶批发价跌破1800元,较峰值腰斩[8] - Z世代白酒消费量较80后下降47%,自饮茅台比例不足3%,主要用于孝敬或投资[8] - 2024年新版禁酒令致政务系统白酒消费锐减70%,某省公务用酒支出降92%[10] - 2025年茅台投资收益率从28%暴跌至5%,电商平台出现1499元秒杀价击穿渠道利润[11] 战略转型:回归消费本质 - 推出100ml小瓶装(399元)和43度低度酒,婚宴场景订单增长300%[14] - "i茅台"直营平台掌控76%流量,经销商毛利率压缩至15%以内[16] - 取消23家违规经销商资格,严打批条经济[16] - 文创酒开瓶率达68%,通过"家谱酒"和"茅友嘉年华"重建情感联结[16] 历史启示与未来方向 - 1988年主动降价30%和2013年培育商务消费的成功经验[18] - 需将5.6万吨基酒储备转化为普惠产品,而非资本炒作工具[18] - 从"稀缺性叙事"转向"品质承诺",真正进入大众消费场景[18]
贵州茅台(600519):25年目标务实,多向改革激发需求活力
华西证券· 2025-04-07 0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完成年初目标,分红率略低于市场预期 [3] - 分产品看,茅台酒和其他系列酒营收均增长,系列酒增速趋缓,茅台酒投放量增加致价格承压,吨价提升源于出厂价上涨和结构提升 [4] - 2024年批发代理渠道拉动收入增长,酱香系列酒布局拓展,i茅台收入下滑,公司盈利能力稳定,费用率波动小 [5][6] - 2025年茅台酒国内计划投放略增,将从产品、渠道、消费者培育方面转型,有望实现目标并稳定飞天茅台价格 [7][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年4月2日公司发布年报,2024年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15.66%,归母净利润862.28亿元,同比+15.38%,收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 分析判断 顺利完成全年目标,24年主旋律仍为放量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5.66%/+15.38%,完成年初目标,分红率75%低于2022年及2023年,略低于市场预期 [3] - 2024年茅台酒营收1459.28亿元,同比+15.28%,其他系列酒营收246.84亿元,同比+19.65%,占比分别为83.80%/14.17%,24年1935销售收入120亿元 [4] - 2024年茅台酒/其他系列酒销量同比分别+10.22%/+18.47%,吨价同比分别+4.59%/+1.00%,茅台酒投放量增幅环比2023年略收窄,市场价格承压,吨价提升源于出厂价上涨和结构提升 [4] 酱香系列酒加快经销体系外布局,全年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 2024年批发代理/直销收入分别为957.69/748.43亿元,同比分别+19.73%/+11.32%,24年靠批发代理渠道拉动增长,净增国内经销商63家,净减国外经销商2家,均为酱香系列酒经销商 [5] - 2024年i茅台收入200.24亿元,同比-10.51%,致直销渠道收入增速趋缓,推测下半年酒厂控制平台投放量及下架1935申购所致 [5] - 2024年毛利率91.93%,同比微降0.03pct,净利率52.27%,同比下降0.22pct,盈利能力稳定,费用率整体波动小 [6] 25年国内计划投放略有增长,将从产品、渠道、消费者培育等方面做好转型 - 2025年茅台酒国内市场计划投放较2024年略增,减缓市场供给压力 [7] - 2025年延续产品腾挪方案,减少飞天53°500ml及珍品茅台投放量,调增飞天53°1000ml投放量,开发新品满足终端多元化需求 [7][8] - 2025年调整专卖店、商超、电商渠道产品结构,将部分规格产品改为分销制,提价体现为报表收入及销售吨价提升 [8] - 2025年推进“三大转型”,做好渠道协同和消费触达,解决供需不适配问题,客群转型聚焦“新商务”人群 [9] 投资建议 - 2025年公司目标营业总收入增长9%左右,有望实现目标并稳定飞天茅台价格 [10] - 调整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2025年4月3日收盘价对应25 - 27年PE分别为21/20/19倍,维持“买入”评级 [10]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0,560|174,144|190,657|200,174|206,932| |YoY(%)|18.0%|15.7%|9.5%|5.0%|3.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74,734|86,228|93,638|99,687|104,017| |YoY(%)|19.2%|15.4%|8.6%|6.5%|4.3%| |毛利率(%)|92.0%|91.9%|92.2%|92.2%|92.1%| |每股收益(元)|59.49|68.64|74.54|79.36|82.80| |ROE|34.7%|37.0%|28.8%|23.5%|19.7%| |市盈率|26.37|22.86|21.05|19.77|18.95| [12]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