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升级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干燥设备行业发展历程、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供需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01:37
行业概述 - 干燥设备是通过加热、通风、真空等技术手段降低物料含水量的一类机械设备 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纺织服装、食品、化工等众多行业 [2] - 按操作压力可分为常压干燥设备和真空干燥设备 按操作方式可分为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干燥设备 按传热方式可分为对流、传导和辐射传热干燥设备 [3] -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喷雾干燥设备、流化床干燥设备、气流干燥设备、回转圆筒干燥设备、滚筒干燥设备、箱式干燥设备等类型 [3] 发展历程 - 干燥设备发展可追溯到远古时代 19世纪中叶固定床式干燥机和洞道式干燥机开始广泛使用 [5] -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干燥设备行业起步 初期主要依赖进口设备 80至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 [5] - 21世纪行业进入成熟期 竞争加剧 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 2020年以来受益于政策支持和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 行业向绿色、低碳、智能化加速转型 [6] 市场政策 - 国家发布《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 [8] 产业链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钢材、电机、减速机、风机、加热器、传感器、PLC控制器、触摸屏等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 [10] - 行业中游为干燥设备研发、生产环节 下游应用市场涵盖锂电池、纺织服装、食品、化工、农产品、陶瓷、环保等诸多领域 [10] - 锂电池为最大需求市场 占比达23.54% 其次为纺织服装和食品领域 分别占17.32%和12.70% [12] 供需现状 - 2024年干燥设备需求量达542.1万台 市场规模达343.0亿元 产品均价约为6326.5元/台 [1][14] - 2024年锂离子电池产量达2945706.5万只 同比增长20.10% 下游市场持续繁荣为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增长空间 [12] 竞争格局 - 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 但参与者规模普遍较小 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呈现"大而散"格局 [14] - 注册资本在200万以内的干燥设备相关企业占比超40% 而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企业占比不足10% [14] - 代表企业信宇人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0.86亿元 其中锂电池干燥设备业务收入4641万元 占营业总收入53.67% [15] - 代表企业德固特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50亿元 毛利润0.98亿元 毛利率为39.14% [15] 发展趋势 -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 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节能 企业会加大对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 如开发太阳能、生物质燃料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干燥技术 [16] - 通过优化设备热回收系统和气流设计 减少能源损耗 降低碳排放 [16] -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干燥设备将实现智能化升级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材料湿度、温度等参数 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调整干燥过程 [16]
山东发布标志性产业链技术需求
大众日报· 2025-09-17 01:02
山东发布标志性产业链技术需求 30所知名高校齐聚潍坊对接 现场发布了348项山东省标志性产业链企业技术需求,覆盖全省重点产业链及骨干企业。其中,产 业链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占比超七成,达272项,聚焦先进材料、新能源装备等领域,计划通过联合研 发、技术引进、人才共享等模式突破产业瓶颈;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需求52项,涵盖智能工厂解决 方案、AI质检、数字孪生等方向;绿色低碳与安全提升需求24项,针对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助力 产业绿色安全发展。 9月16日,2025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在潍坊举行。活 动以"产才融合赋能齐鲁 协同创新领航未来"为主题,吸引30所国内知名高校参会。 活动现场还同步推进校地合作落地,为工信部直属高校驻潍坊7所技术转移中心揭牌,为"才聚潍坊 —直通名校"招生就业合作16家共建单位授牌;潍坊市同步发布"9+3+N"产业链技术需求。(记者 王佳 声 张蓓) ...
乐鑫科技(688018):二季度业绩持续超预期
长江证券· 2025-09-15 23:3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1] 核心观点 - 二季度业绩持续超预期,受益于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及新增潜在客户逐步放量 [1][5][11] - 研发为基,产品矩阵打造核心竞争力,软硬件+生态协同发展,物联网技术生态型龙头长期增长趋势不变 [11] - 行业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线持续扩张、开发者生态持续繁荣+软硬件及云产品一站式服务策略,中长期确定性成长可期 [11] 财务业绩 - 2025H1实现收入12.46亿元、同比+35.35%,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72.29% [1][5][11] - 2025H1毛利率45.20%、同比+2.00pct,产品结构性变化+成本端规模效应推动毛利率提升 [11] - 2025Q2实现营收6.88亿元、同比+29.02%、环比+23.28%,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71.45%、环比+78.82% [1][5][11] - 2025Q2毛利率46.69%、同比+2.58pct、环比+3.32pct,毛利率同环比上升叠加规模优势助力业绩超预期 [11] 产品结构 - 2025H1芯片、模组及开发套件营收占比分别为38.9%、60.5%,模组营收占比略有提升 [11] 研发投入 - 2025H1研发费用2.68亿元、同比+22.66% [11] - 坚持核心技术自研,以"处理+连接"为基石拓展产品品类,积淀WiFi、蓝牙、Thread、Zigbee等技术 [11] - 已推出12款不同型号产品线,覆盖成熟、成长、新兴期 [11] - 首款支持WiFi6E的无线通信芯片已完成工程样片测试,计划下半年量产,进军WiFi6E高速数通与透传市场 [11] 生态与客户 - 凭借技术和生态优势实现应用场景和客户数量增加,重视开发者社群,坚持B2D2B商业模式 [11] - 收购M5Stack强强联合,有望扩大长尾客户覆盖度 [11] - AI解决方案获苹果、OpenAI、字节等行业领先企业认可,实现物联网场景部署AI模型 [1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0亿元、7.34亿元、9.78亿元 [1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32元、4.68元、6.24元 [16]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保持在44%-45%区间 [16]
“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我国制造业以“智”提“质”、加“数”转型
央视网· 2025-09-15 06:03
央视网消息:当前,我国正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重中之重就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为此,我国专门启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 动,目前已建成3.5万余家基础级、70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中原鞋都"小工厂里的"智造"密码 智能鞋厂负责人邹银芳称:"这是我们所有智能化设备大数据总控室,采用自主研发的3D工业相机全方位成像技术,通过采集数据、视觉 软件转换成运行轨迹,一键导入生产系统,智能线就可以自动化生产了。" 这家位于河南睢县的制鞋中小企业,正是我国3.5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之一。过去裁剪靠人工,误差大,毛边缺口多。如今的智能冲裁 设备误差小于0.5毫米,面料纹路完美对齐。光是这一步,每天就能节省10平方米面料。过去,缝合鞋面需近30名工人。如今,智能化产线让 工人减少一半,电脑针车速度提升到原来的3倍。"鞋面鞋底贴合"过去全凭工人手感对齐。如今,视觉扫描只需2秒,机械臂抓取、按压,严丝 合缝。 全自动生产线虽然初期投入高,但产品质量明显提升,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小快轻准"方案助中小企业数智化跃升 杭州临平区这家服装厂正在赶制新款羽绒服。传统产线有130多道工序,全靠人工排产,一旦"换款 ...
不担心智能体热度很快过去
北京商报· 2025-09-12 16:20
公司战略与产品定位 - 枫清科技推出个人专属智能体以提供可选择的数据安全方案 从企业级知识中台延伸至个人本地化部署 目标为打造一致的用户体验和云边端协同化智能 [2] - 个人专属智能体支持两种模式:联网模式下本地数据仅通过向量特征token与云端交互 断网模式下完全隐私化运行于本地硬件 均提供资料整理和智能写作功能 [3] - 公司认为智能化升级是长期趋势 智能体仅是技术环节之一 整个链条还包括数据编织 行业模型蒸馏和数据治理等技术突破 [1][6]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2024年被国际科技圈视为智能体元年 2025年因全民性事件推动概念火爆出圈 [4] - 客户群体从头部央企扩展至大中小型企业 链主企业外其他客户因担忧被替代而积极寻求智能体赋能 全民智能化时代推动付费意愿提升 [5] - 企业智能化诉求从产业链融合延伸至多模态数据编织 需结合数据与模型双中心模式根据不同场景实现精准响应 [7]
白银有色上半年营收超440亿元,重点项目推进顺利
江南时报· 2025-09-11 06: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5.5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33亿元[1] - 在有色金属行业复杂环境下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1] 核心产品产量 - 累计采选系统产出精矿铜铅锌钼金属量13.05万吨 其中精矿含铜3.18万吨 精矿含锌8.36万吨 精矿含铅1.49万吨 精矿含钼174吨[1] - 冶炼系统生产铜锌铅金属产品总量42.62万吨 其中生产阴极铜19.7万吨 生产电铅1.38万吨 生产锌产品21.54万吨[1] - 生产黄金11,773千克 生产白银270.54吨 生产硫酸107.46万吨 核心产品产量保持稳定水平[1]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 - 绿色选矿药剂技术改造项目(一期)进展顺利 黄药一车间1.5万吨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黄药二车间1.5万吨生产线正按计划推进建设[2] - 铜冶炼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已完成28个子项目施工 正集中推进IT资源建设 锅炉烟尘自动输送等配套工程[2] 国内外矿产项目推进 - 首信秘鲁公司2尾矿库第二阶段排放一期筑坝及配套工程已建设完成 获秘鲁能矿部下属矿业总局批复的排放运营许可并正式投用[2] - 第一黄金Gedex矿山资源回收项目一 二阶段已建成投运 斜坡道子项目正在建设[2] - 新疆富蕴县索尔库都克铜矿2号尾矿库工程正实施尾矿坝主体工程 预计2025年12月建成[2] - 厂坝铅锌矿黑潭沟尾矿库工程正推进排洪隧洞 永久道路及清基工程建设[2]
电冰箱能效新国标出台 节能门槛再提升
消费日报网· 2025-09-08 02:51
新标准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家用电冰箱耗电量及能效等级国家标准 将于2026年6月1日实施 是1989年以来的第五次修订 [1] - 新标准对能效指标、产品分类、容积利用率及智能电网功能均作出提升与补充 呼应国际减排承诺 推动产业绿色高效转型 [2] - 冷藏冷冻箱能效限定值从ηs≤70%调整为ηt≤40% 提升幅度达42.9% 相当于淘汰原三级以下产品 整体能效指标提高20%-30% [2] 行业影响分析 - 约20%高能耗冰箱将退出市场 加速行业洗牌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规模优势可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2][3] - 中小企业面临转型压力 需在细分市场寻求差异化定位或转型代工出口 [3] - 推动高能效生产线向高精度变频压缩机+超薄VIP箱体+柔性智能检测组合演进 带动上游家电装备、工业软件和检测设备行业升级 [4] 企业应对措施 - 海尔在高效压缩机、节能换热器、真空绝热板等环节联合供应商升级 实现全链路节能优化 [3] - 海尔容积利用率达61.2% 高于行业普遍50%水平 绿色低碳示范工厂通过清洁能源和节能发泡技术年减二氧化碳排放上万吨 [3] - 海尔成为唯一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的品牌 博观618 AI冰箱搭载AI保鲜大模型提供健康方案 [3][5] 技术升级方向 - 新标准首次增加智能电网信号响应功能 使冰箱在用电高峰期错峰运行 从被动制冷工具转变为家庭能源管理部件 [5] - 智能化推动冰箱从食材存储向家庭管家转型 消费者可关注新版能效标识和容积利用率指标 [5] - 铭牌新增容积利用率指标 同样外观体积下可用空间更大 支持智能电网响应机型可享受峰谷电价差红利 [5] 国际竞争力提升 - 新标准指标水平和测试方法对标欧盟、澳大利亚最佳水平 采用综合能效指数作为统一考核标准 处于国际领先 [6] - 有助于企业出口减少技术壁垒 提升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6] - 推动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集中度提升和产业链协同三个层面实现升级 强化全球主导地位 [6]
橡胶行业:锚定绿色智能高端和国际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9-08 02:21
产业规模与成就 - 2024年橡胶行业利润较2019年增长62.8% [1] - 规模以上橡胶制品企业数量增加26.3% [1] - 行业营业收入增长18% 出口交货值增长40.2% [1] - 子午线轮胎数量增长36.7% [1] - 生物基橡胶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蒸汽硫化机转变为电硫化机 [1] - 中低端产品向高端转型 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1] - 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 出口额持续增长 [1] 当前挑战 - 产能扩张过快导致中低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 [1] - 行业竞争加剧利润波动 [1] - 轮胎出口量占比超50% 受国际反倾销反补贴政策冲击严重 [1] - 天然橡胶进口依赖度高 特种合成橡胶存在生产技术瓶颈 [1] 绿色低碳转型 - 需适应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政策要求 [2] - 践行ESG理念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2] - 实现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2] 智能化升级 - 生产端引入智能装备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精准调控 [2] - 研发具备路面感知和数据传导功能的智能轮胎 [2] - 应用AI技术提升配方研发和结构设计效率 [2] 高端化发展 - 提升天然胶合成胶等基础原材料的高端产品占比 [3] - 强化上下游协同与产学研用跨界融合 [3] - 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耦合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3] 国际化与品牌建设 - 构建全球化发展格局增强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3] - 以研发创新夯实产品竞争力培育自主品牌 [3] - 从产品出口向品牌认同跨越 [3]
推动物流业迈向“智”高点
经济日报· 2025-09-07 22:15
另一方面,完善有助于智慧物流发展的软环境。如完善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可借鉴先进经验,从我国实 际情况出发,建立满足实际要求的标准化体系。鼓励高校紧跟产业发展需要深化物流业产教融合,为智 慧物流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个流动的中国,也是充满繁荣活力的大市场。快递业的持续进步,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 动力。 不过,快递物流业的智能化升级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在快递物流 领域的应用还有待提升,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健全,专业人才还存在缺口。需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 范围,促使快递业从"汗水型"向"智慧型"成功转型。 一方面,需加强智慧物流的硬件支撑。加速物流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如智能仓库、智能分拣中心、 智能运输车辆及无人机配送系统等。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快递业数据的分析,为优化库存布局、调 整运输路线等提供依据,优化作业流程,进一步提升整体物流效率。 快递物流是反映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快递跑起来,消费热起来,经济才能活 起来。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20.5亿件,同比增长18.7%。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