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零跑野心加码
华尔街见闻· 2025-09-01 10:09
销量表现与盈利突破 - 公司1月交付量2.5万辆 8月增至5.7万辆 半年增长128% [2] - 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2] - 全年销量目标上调 明年计划冲刺百万年销 对应月销需超8.3万辆 [2] 产品战略与车型布局 - 通过ABCD四大系列覆盖10万-30万元主流市场 B系列月销目标3-4万辆 C系列目标4万辆 A+D系列合计月销目标3万辆 [3][24] - 新增个性化子品牌lafa 首款车型lafa5由B05改款而来 将于9月慕尼黑车展亮相 [4][25] - D系列定位30万元以上豪华市场 计划通过高性价比实现规模量产 [8] 技术研发与供应链 - 辅助驾驶坚持全栈自研 硬件预埋与软件迭代并行 目标明年上半年进入第一梯队 [4][5] - 与中创新航成立电池合资公司 暂未规划换电技术 [18] - 核心零部件自研占比高 控制器/电机等高附加值部件通过出口供应海外 [12] 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 - 欧洲市场依托Stellantis集团已有近600家网点 德国市场获得高用户评价 [9][11] - 欧洲本土化生产计划明年落地 利用Stellantis工厂满足40%本地化率要求 [12][15] - 东南亚市场采取平衡策略 根据关税/供应链成本动态调整本地化比例 [14] 财务与成本策略 - 毛利率达14.1% 坚持成本定价策略 不追求过高毛利 目标维持14-15%合理区间 [20] - 零部件外销业务将成为新增长曲线 当前优先聚焦整车规模扩张 [21] - 海外定价兼顾规模与利润 需保障品牌建设与市场投放的资金支撑 [23] 合作伙伴与产能布局 - 与一汽合作稳步推进 涉及具体车型联合开发与资本层面探讨 [16] - 欧洲产能规划聚焦B10等车型 通过Stellantis工厂实现经济性生产 [15] - 纯电大型SUV布局响应多孩家庭需求 市场存在明确增长趋势 [17]
商用车“出海”热潮正起,潍柴动力上半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255%
第一财经· 2025-08-30 13:4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31.5亿元,归母净利润56.4亿元 [1] - 陕重汽重卡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14.6%,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超1万辆同比增长255% [1] - 出口重卡2.7万辆,在几内亚、沙特、阿尔及利亚等市场销量同比翻番增长 [1] 海外业务进展 - 凯傲集团实现收入55亿欧元,净利润4790万欧元,新增订单62.1亿欧元同比增长22% [3] - PSI实现营业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3] - 海外子公司二季度新增订单创历史最好水平 [3] 新能源业务发展 - 新能源商用车出口成为重要增长点,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55% [1] - 产业链出口模式升级为涵盖整车、底盘、电池、充换电站及售后服务的全链条生态 [3] - 公司业绩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与出口两条主线 [1]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41.4%和40.3% [2]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2] - 1-7月新能源商用车累计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200% [3] - 新能源整车出海从乘用车延伸至商用车领域 [2] 行业竞争优势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技术与产业链先发优势 [3] - 出海模式从早期整车贸易升级为全产业链协同输出 [3] - 下半年商用车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期 [4]
新能源车出海“暗战”:毛利几乎砍半
虎嗅APP· 2025-08-28 13:54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概况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 同比增长77.6% [4] - 2024年出口128.4万辆 同比增长6.7% [4] - 2025年1-5月出口85.5万辆 同比增长64.6% [4] 区域市场拓展情况 - 巴西市场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进口总量91.4% 销售额达12亿美元 [7] - 长城汽车2024年在俄罗斯市场销量达22.98万辆 占当地乘用车市场份额约12% [7] - 南美洲重点拓展国家包括巴西、智利、秘鲁、阿根廷 [8] - 中东和俄罗斯市场偏好大空间、长续航车型 理想等品牌凭借插混优势受青睐 [9] 经销商运营模式变化 - 平行出口模式将出口周期缩短至1-2个月 较传统模式减少近一半时间 [12] - 经销商毛利率从15%下降至近乎腰斩水平 [12] - 俄罗斯经销商回款周期延长至3-6个月 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12] - 部分经销商采用先收30%-50%货款发货模式 存在客户毁单风险 [13] 技术壁垒与专利挑战 - 比亚迪在巴西被诉侵犯4G通信技术专利 [14] - 吉利在德国被诺基亚起诉5G专利侵权 [14] - 欣旺达在德国因电池隔膜专利纠纷被判禁售、召回和销毁产品 [14] - 欧盟整车型式认证需通过数百项技术指标 费用高昂且流程不透明 [17] 本地化适应与基础设施 - 俄罗斯市场要求车机系统适配俄语及本地化功能 [9] - 埃及市场因道路狭窄更倾向小型车身新能源汽车 [8] - 南美洲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 消费者对里程焦虑较少 [8] - 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黑科技兴趣浓厚 [8]
毛利几乎砍半,经销商揭开新能源车出海的“暗战”
36氪· 2025-08-28 12:11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 同比增长77.6% [1] - 2024年出口128.4万辆 同比增长6.7% [1] - 2025年1-5月出口85.5万辆 同比增长64.6% [1] 区域市场拓展情况 - 南美洲市场: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占巴西进口新能源汽车总量91.4% 销售额达12亿美元 [2] - 俄罗斯市场:2024年长城汽车销量22.98万辆 占当地乘用车市场份额约12% [2] - 中东市场:消费者偏好大空间和长续航车型 理想等品牌凭借插混技术优势获得青睐 [5] - 非洲市场:埃及等国家因道路条件限制更倾向于进口小型车身新能源汽车 [4] 产品竞争优势 - 智能配置优势:南美消费者对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冰箱、电视等"黑科技"功能兴趣浓厚 [4] - 技术领先性:长城汽车董事长称中国新能源汽车对国外市场形成"降维打击" [2] - 适应性优势:南美洲炎热气候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 当地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完善 [4] 出口模式创新 - 平行出口模式:通过零公里二手车形式出口 价格较正规出口低15%左右毛利 [7] - 流程效率:平行出口1-2个月可完成从提车到运抵莫斯科 比传统出口周期缩短近一半 [7] - 合规性:2019年起国内对平行出口有明确规范 需完成上牌登记后再申请出口通关 [7] 市场挑战与风险 - 税率成本:俄罗斯市场需缴纳关税、增值税、报废税等综合税率 导致售价经常翻倍 [5] - 本地化需求:俄罗斯消费者对车机系统俄语适配和本地化功能有较高要求 [5] - 利润压缩:同行压价导致毛利从15%左右降至几乎砍半 [7] - 资金压力:汇率波动和俄罗斯经销商回款周期延长至3-6个月 加大资金周转压力 [7] 专利与认证障碍 - 专利诉讼:2025年7月比亚迪在巴西被诉侵犯4G通信技术专利 吉利在德国被诺基亚诉侵犯5G专利 [10] - 技术壁垒:LG新能源在德国诉讼欣旺达电池隔膜专利侵权 导致后者在德面临禁售和召回 [12] - 认证难度:欧盟整车型式认证涉及数百项技术指标 费用因产品类型和技术参数差异较大 [13] - 标准差异:国内与国际标准不统一 认证流程不透明且效率低 推高企业成本 [13] 市场竞争态势 - 主力车企:比亚迪、长城、吉利、奇瑞被视为出海大户 [4] - 区域拓展:南美洲的智利、秘鲁、阿根廷等国家成为新的增长区域 [4] - 营销方式:通过试驾活动、当地车展和社交媒体直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13] - 渠道建设:加快布局速度并优化渠道结构 提高产品铺货率和市场覆盖率 [13]
新能源车出海“暗战”:毛利几乎砍半
虎嗅· 2025-08-28 11:28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与增长 - 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2] - 2024年出口128.4万辆,同比增长6.7% [2] - 2025年1—5月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 [2] 区域市场拓展与表现 - 南美洲市场: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占巴西进口新能源汽车总量91.4%,销售额达12亿美元 [4] - 俄罗斯市场:2024年长城汽车销量达22.98万辆,占当地乘用车市场份额约12% [5] - 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长城汽车出口覆盖这些区域 [5] - 智利、秘鲁、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被车企视为新增长区域 [6] 产品优势与本地化需求 - 南美洲消费者青睐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冰箱、电视等配置 [7] - 埃及等市场偏好小型车身新能源汽车 [7] - 俄罗斯消费者重视车辆空间、续航及车机系统本地化(如俄语适配) [7] 出口模式与挑战 - 平行出口模式:通过零公里二手车形式降低价格,出口周期缩短至1—2个月 [10][11] - 利润压缩:毛利率从15%降至近一半,因同行压价及汇率波动 [12] - 回款周期延长:俄罗斯经销商回款需3—6个月,资金压力加大 [12] - 政策风险:车辆办理出口手续后不可逆回国内销售 [12] 专利与认证壁垒 - 比亚迪在巴西被诉侵犯4G通信专利(2025年7月) [18] - 吉利在德国被诺基亚诉侵犯5G专利(2025年7月) [18] - 欣旺达在德国因电池专利侵权被禁售并召回产品 [18] - 欧盟认证需通过整车型式认证,涉及数百项技术指标,费用高且流程不透明 [21][22] 市场竞争与战略调整 - 行业通过试驾活动、车展参与及社交媒体直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22] - 经销商需优化物流供应链以降低成本 [8] - 部分企业因风险选择专注营销而非直接出口 [14]
零跑启航欧洲、比亚迪大马建厂 新能源成汽车出口增长主动力
凤凰网· 2025-08-26 06:13
自主品牌车企海外扩张战略 - 零跑汽车全球化战略车型B10于9月开启欧洲市场交付 预计2026年海外销量将在今年基础上翻倍 [1] - 零跑汽车1-7月累计出口24980辆 欧洲市场7月订单量突破4000辆创历史新高 [1] - 零跑汽车推进马来西亚工厂本地化生产 并计划利用Stellantis西班牙工厂于明年制造首款车型B10 [1] 中国车企海外本地化布局 - 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 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 [2]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竣工投产 初期生产哈弗H6系列/H9/2.4T长城炮等车型 辐射整个拉美市场 [2] - 广汽集团采取"小批量快产出"模式 完成中东/美洲/非洲/东南亚/东欧五大板块布局 [2]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占整车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2]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汽车出口总量39.1% 环比提高4.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3] - 比利时/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菲律宾等东盟国家 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成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2] 行业投资趋势转变 - 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去年海外投资约160亿美元 首次超过国内投资的150亿美元 [3] - 行业从单一整车出口转向"本地化生产+全球化服务"新阶段 以应对贸易壁垒和降低运输成本 [1][2]
(活力中国调研行)产销两旺,中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火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05:32
行业产销表现 - 2024年1至7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 [1] - 岚图汽车总装车间实现每118秒下线一辆整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于2023年突破1000万辆里程碑 [1] - 湖北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截至8月1日带动新车消费325亿元 新购车辆中新能源乘用车占比超56% [1] 消费政策效果 - 超七成消费者认为以旧换新补贴提升购车意愿 政策直接拉动区域市场消费 [1] - 车谷东风汽车商城通过线上直播实现近半数销量 开业一年累计销售400多台汽车 销售额达8600万元 [2] - 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提供叠加补贴与一站式服务 预计带来百万辆级别销售增量 [2] 出口市场动态 - 2024年1至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占汽车出口总量重要比重 [2] - 岚图汽车已进入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市场 计划2030年覆盖全球60个国家 并拓展中东市场 [4]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南美市场保持良好态势 技术成本及产业链优势支撑出口前景 [4]
探访岚图:六年下线20万辆,剑指欧洲核心市场|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01: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1-7月累计销量达68263辆 同比增长88% 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1] - 品牌创立至2025年4月实现20万辆整车下线 成为首个达此规模的央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 [1] - 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70%-80%区间 实现每年阶梯式发展 [2] 产品战略布局 - 形成SUV+MPV+轿车三品类布局 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岚图FREE+ 岚图梦想家 岚图追光 岚图知音) [1] - 2024年7月五座SUV岚图FREE+上市 8月岚图知音开启预售 下半年产品矩阵全面焕新 [1] - 2024年MPV车型岚图梦想家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SUV组合(FREE+与知音)目标立足国内SUV市场 [2] 技术研发与制造 - 依托东风汽车56年造车积累 创新突破前沿技术攻关能力 [3] - 智造工厂具备年产15万辆整车能力 支持轿车/MPV/SUV多车型共线混流生产 [3] - 通过数字工艺平台 三维制造偏差仿真 生产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产品0不良率 [3] 海外市场拓展 - 2022年6月进入挪威市场 成为首个出海的新能源国家队品牌 [4] - 目前已进入以色列 芬兰 丹麦 荷兰等国家 覆盖全球208个城市490家门店 [4] - 整合超100万充电资源 2024年计划进入德国法国 全面覆盖欧洲核心市场 [4] 区域产业生态 - 武汉经开区2024年上半年GDP达1105.21亿元 同比增长5.6% 总量居武汉市第2 [4] - 区域新能源汽车产量16.6万辆 同比增长58.5% 占比达48% 较2023年提升7.5个百分点 [4] - 2024年上半年签约汽车产业链重点项目30余个 总投资超400亿元 [4] - 湖北省明确支持武汉经开区打造世界车谷 加快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5]
车险“中国方案”赋能汽车产业“生态出海”
证券日报· 2025-08-19 16:37
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保险服务现状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面临投保难、投保贵问题 例如德国比亚迪元PLUS保费比大众ID3高210欧元(1761元) 英国比亚迪海狮07EV因零件供应不足被拒保 [1][3] - 海外市场存在三类核心问题:供给端车险不足且维修能力弱推高理赔成本 需求端金融配套影响销售 市场端当地险企配合度低 [2] - 2023-2025H1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持续增长 分别达1203万辆(同比+776%)、1284万辆(+67%)和106万辆(+752%) [2] 国内险企的应对措施 - 中国太保产险联合三井住友、中怡经纪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人保财险与AXA安盛泰国签署合作备忘录 平安产险承保欧洲新能源乘用车商业责任险 [4] - 采取三种合作模式:中国太保提供风险保障+技术支持 三井住友负责本土承保 中怡经纪设计产品及再保交易 [6] - 安盛天平采用"全球资源本土适配"模式 车车科技建议险企扮演"技术服务商+承保方"双重角色 [7] 行业协同与发展路径 - 上汽集团在香港成立自保公司 香港保监局认为此举可提升复杂风险管理能力 [7] - 险企应聚焦车企建厂重点市场 输出国内数字化定价模型等核心技术优势 [7][8] - 长期规划包括联动金融机构提供"信贷+保险"方案 参与国际标准建设 协助建立海外维修技术中心 [8] 市场价值与战略意义 - 新能源车险出海可补齐全链路保障环节 国际金融企业境外保费占比达30-40% 而国内险企该领域近乎空白 [4] - 数字化定价模型海外验证可反哺本土创新 推动全球保险标准协同 [5] - 实现双赢格局:车企加速国际化布局 保险机构开拓增量市场 [8]
今日新闻丨特斯拉Model Y L上市,6座布局33.9万元起售!小鹏、小米发布二季度财报!零跑盈利!蔚来100度电池价格下调!
电动车公社· 2025-08-19 13:48
特斯拉Model Y L上市 - 特斯拉Model Y L长续航全轮驱动版于8月19日上市,采用6座布局,售价33.9万元起,预计9月开启交付 [2][3] - 新车在现款Model Y基础上加长,重新设计车顶曲线和尾翼,风阻系数0.216,尺寸为4976/1920/1668mm,轴距3040mm [5] - 首发双电机全轮驱动,最大功率340kW,零百加速4.5秒,匹配82kWh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751km [8] - 内饰方面二排采用独立电动座椅、电动升降扶手及隐藏式小桌板,支持125°躺倒及一键放平,一、二排座椅配备加热通风,三排座椅配备加热 [9] 零跑汽车2025上半年财报 - 零跑汽车2025上半年交付量221664台,同比增长155.7%,其中出口20375台 [11] - 营收242.49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14.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1] - 净利润3303万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自由现金流8.6亿元,经营现金流28.6亿元,现金储备295.8亿元 [11] - 7月新车销量突破5万台新高,加速一二线城市布局和海外出口进程 [13] 小鹏汽车2025二季度财报 - 小鹏汽车2025二季度交付量10.32万台,同比增长241.6% [13][16] - 营收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毛利率17.3%,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 [13][16] - 汽车毛利率14.3%,同比增长7.9个百分点,现金储备环比净增超22.9亿元 [16] - 毛利率连续八个季度改善,账面现金达历史最高 [19] 小米集团2025二季度财报 - 小米集团2025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22][25] - 小米汽车交付新车81302台,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营收213亿元,毛利率26.4% [21][27] - 汽车业务累计交付超30万台,中国大陆92个城市开业335家汽车销售门店 [27][28] -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人民币,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30] 蔚来电池价格调整及换电网络 - 蔚来100kWh长续航电池包价格从12.8万元下调至10.8万元,新车价格及电池升级同步下调2万元 [31] - 蔚来G318川藏换电路线全线贯通,沿途布局15座换电站,全长2950公里 [33][36] - 蔚来在能源体系及充换电网络建设投入180亿元,建成换电站3455座,充电站4713座,充电桩26984根 [40] 星空计划入局汽车赛道 - 星空计划通过"生态链合作模式"整合全球资源,将中国汽车推向海外 [42] - 成立于2025年初,注册资本10亿元,计划2026年一季度完成工厂建设,2027年量产首款高端新能源SUV [44] - 拥有千人团队和数百项核心专利,研发、供应链、市场策略基于当地用户需求制定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