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治理

搜索文档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吕来明:整治“内卷式”竞争,需避免宽泛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3:16
平台经济竞争现状 - 多个行业出现"反内卷"趋势,包括水泥、光伏、汽车和电商等领域 [2] - 外卖平台近期开启补贴大战,推出大额满减券和"0元购奶茶"等优惠活动 [2] - 多地餐饮协会呼吁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回归价值竞争 [2]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外卖平台,要求理性竞争 [2] 平台经济治理趋势 - 监管加大对平台治理规则的监管力度 [2] - 监管重点从消费者利益保护转向经营者、消费者、平台内从业人员多方利益保护 [2][9] - 平台内部治理义务不断拓展 [2] - 促进发展仍是长远目标,坚持在发展中规范 [2] 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 电商行业从货架电商向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3] - 数据成为平台和平台内经营者竞争的关键因素 [4] - 电商平台同质化严重,经营模式、类目高度相似 [4] -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 [4] - 2023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45.52万亿,2024年突破46.41万亿元 [5] - 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大幅落后于美国科技巨头,已跌出全球前十 [5] 平台经济治理政策 - 2020年10月以前以"包容审慎"监管为主 [7] - 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开展"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专项整治 [7] - 2023年后平台经济监管步入常态化 [7] - 2024年中央层面多次释放"反内卷"信号 [7]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引入"反内卷"条款 [7][8] 平台治理规则 - 市场监管总局就《网络交易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8] - 要求平台遵循公开透明、公平合理、权责一致原则 [8] - 平台需建立不正当竞争举报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 [10] - 平台需承担主动管理义务,发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时处置 [10] - 平台内部治理义务从主体核验、制止违法等扩展到全面履行治理义务 [10] 平台治理建议 - 平台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治理责任应区分类型确定履行标准 [11] - 平台不应承担过重法律责任以避免成本转嫁和国际竞争不利 [11] - 整治"内卷式"竞争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宽泛化 [11] - 平台应加强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治理责任 [11] - 平台内部治理规则需进一步完善优化 [12] - 政府对平台治理规则的监管应尊重平台自治 [12]
张国清在广东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6-17 13:07
产业创新与平台经济调研 - 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 - 提出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公平有序发展环境 [1] 制造业科技创新 - 现代制造业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 - 强调构建科技突破驱动产业升级与产业需求牵引技术攻关的良性循环 [2] - 提出加快建设中试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撑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 [2] - 建议产业创新中坚持软硬件协同和标准同行同时出产品、软件和标准 [2] - 支持完善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政策以用促研加快形成生产力 [2] 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 货运平台企业需降低物流成本、畅通经济循环、稳定就业 [3] - 要求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合理设定抽成比例公开计价规则优化订单分配算法 [3] - 强调强化准入审核和安全管理保障货运司机和消费者权益 [3] - 提出加快完善平台规则、算法、收费等方面法律法规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 [3] - 要求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劣质低价、刷单抢单等乱象规范竞争秩序 [3]
网络交易电子数据协查中心正式揭牌
每日商报· 2025-06-05 22:14
政企协作创新模式 -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淘天集团合作推出淘天网络交易电子数据协查中心,创新"三位一体"协查机制 [1] - 新机制分工明确:余杭区局负责行政审核,淘天集团归集线下协查文书,杭州市局协调执行 [1] - 线上通过"红盾云桥"系统实现数据互通,线下由协查中心补充,结合"归口模式"与"开放模式"优点 [1] - 该模式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的创新实践,旨在提升监管效率同时保障数据安全 [1] "618"大促活动协作 - 政企协作例会专题讨论"618"活动护航工作,淘天集团汇报活动推进情况及合规工作、风险处置预案 [2] - 余杭区局针对大促规则、风险点位、舆情应对等关键问题提供专业指导 [2] - 双方就建设市场监管垂直领域知识库达成共识,并探讨平台规则规范化、"平台+产业"双向赋能等议题 [2] 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 - 余杭区局强调政企例会仅是交流平台之一,日常信息共享对平台规则制定和协同治理至关重要 [2] - 目标是通过常态化沟通在平台规则、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平台经济治理效能最大化 [2]
为平台经济注入“公平”基因
消费日报网· 2025-06-04 02:51
平台经济监管新规出台背景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平台收费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原则,并禁止八类不合理行为[1] - 平台经济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重要支柱,直接带动就业超400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1亿人[1] - 2023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达15.4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持续提升[1] 新规核心内容 - 要求平台在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收费项目、规则、标准,标明不同交易条件下的收费标准[2] - 严禁重复收费、只收费不服务等行为,倒逼平台提高透明度和服务质量[2] - 制度依据包括《价格法》《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核心法律,为监管提供执法边界[3] 对行业的影响 - 将改善中小商户面临的"平台困局",如服务套餐复杂、广告捆绑销售、营销资源内卷等问题[2] - 推动平台从"加价收费"模式转向"降本增效",构建更合理的商业闭环[4] - 借鉴欧盟2019年《促进在线平台商业用户公平处理法案》经验,体现治理现代化理念[4] 长期发展意义 - 标志着平台经济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治理"阶段[4] - 通过制度注入"公平"基因,有望激活市场活力、增强社会信任[4] - 在流量红利退潮背景下,促进平台经济长久可持续发展[4]
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陈以军:平台可持续发展受双重挤压
搜狐财经· 2025-05-29 15:24
平台收费合规指南背景与意义 - 出台背景为平台经济存在"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乱象,法律约束不足,需通过规范引导回归商业本质并保障中小商户生存空间 [8] - 现实意义包括降低平台企业综合成本15-20%,释放万亿级市场活力,外卖骑手抽成成本减少15%,网约车司机月增收800-1500元 [9] - 社会意义体现在缓解2亿灵活就业群体压力,推动收费透明化标准化 [9] - 政治意义在于构建常态化监管机制,体现治理思路从"包容审慎"转向"规范发展" [10] 行业盈利模式与经营压力 - 外卖配送、直播电商抽成比例达20%-30%,跨境电商佣金5-8%叠加捆绑销售 [11] - 某团外卖抽成20-26%,某出行平台抽成27%-28%,骑手司机收入30%用于平台费用 [11] - 平台罚款项目包括延迟发货扣500元/次、差评罚200元/条,某美妆品牌天猫获客成本3年增400% [12] - 餐饮商户陷入"高抽成-降价竞争"恶性循环,头部平台毛利高于传统零售业 [12] 平台可持续发展挑战 - 平台隐形收费包括搜索排名费、时段加价、数据魔方服务年费5万元/品类 [13] - 某生鲜平台动态定价佣金率从15%瞬间提至45%,社区团购设置7-15天结算周期形成资金池 [13] - 资本市场压力导致平台从中小商家入手提升利润,生态健康度下降 [13] 治理路径与违法违规案例 - 监管建议推行"基础服务费+增值服务"双轨制,披露算法逻辑并建立负面清单 [14] - 头部平台需设立生态基金支持中小商户,取消技术捆绑销售 [14] - 阿里巴巴"二选一"案、美团"二选一"案及拼多多"百亿补贴"纠纷案为典型违法案例 [15] - 2025年4月消费保平台收到1357件"大数据杀熟"投诉,在线旅游平台占比50.48% [15] 专家建议与调查行动 - 构建政府监管、平台担当、商户革新、社会监督的四维治理体系 [16] - 电诉宝启动调查行动覆盖淘宝、美团、滴滴等6类平台,涉及高佣金乱收费问题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