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目标
icon
搜索文档
尹绪龙: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转向终端应用驱动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13:04
行业政策与驱动因素转变 - 新能源行业驱动方式由政策规模驱动转变为终端应用驱动 消纳水平提升成为高质量发展关键 [4] - 136号文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推动新能源电力价格竞争 零碳园区和绿电直连政策强化就近利用优势 [4] - 竞争模式从与传统能源竞争转变为新能源发电企业间竞争 发电量高、稳定性好、发电平稳的电站更具优势 [4] 行业关注重点变化 - 更关注系统整体能效 绿电供应依赖整个新能源发电系统而非单个组件 [4] - 更关注系统运行稳定性 无故障电站可实现全生命周期更高收益 [4][5] - 更注重精细化运营 智能化运维成为提升效率和延长发电周期的关键 [5] 光伏组件未来需求特征 - 要求更优良弱光性 提升早晚时段发电量并使发电曲线更平稳 [5] - 要求更稳定发电性能 需具备高效+高可靠性+超强适应性 [5] - 要求更优越系统适配性 降低产品间系统损耗以提升整体输出效率 [5] - 要求更高智慧化程度 配合智慧运营后台实现高速响应和智能化管理 [5]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具备良好弱光性和高可靠性 获得多项认证并适用多场景需求 [6] - 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集成、AI视觉识别和信息追踪管理等先进工艺控制 [6] - 系统适配性优越 智慧化水平高且配备MES系统实现及时响应 [6][7] - 服务网络覆盖全球 设有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 [7] 公司项目实践案例 - 新疆克拉玛依光伏项目解决当地并网和消纳难题 [7] - 京东廊坊广阳产业园项目获物流零碳园区认证 光伏组件为智能分拣设备提供综合能源支持 [7] - 中电建青海共和100万千瓦项目实现组件端点对点智慧管理 属国内首个组件端智慧电站 [7] 未来市场前景 - 2030年零碳园区市场规模预计达490.8GW [8] - 绿电直连采用源荷直接匹配 减少输电损耗并提供可溯源绿电凭证 [8] - 在双碳目标和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背景下 绿电成为企业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的关键 [8]
绿色金融的中信样本:产品创新与生态协同 引领实体企业低碳转型新路径
经济观察报· 2025-09-28 11:47
绿色金融政策背景 - 绿色金融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与双碳目标推进 [1][2] - 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减碳控排已成为国家部署的核心任务之一 [4]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 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要素 [4] 中信银行绿色金融战略定位 - 公司深刻理解绿色金融战略意义 致力于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4][5] - 依托中信集团资源形成金融+产业与科技+智库协同服务模式 [5] - 提供绿色金融+碳管理+产融协同一站式服务模式 涵盖绿色金融、双碳服务、绿色产业等多元化服务内容 [5] 业务发展规模与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 绿色信贷余额达7014.1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 [5] - 采用1+N+N产品服务体系 以母行信贷为核心 协同银行子公司及集团子公司提供绿色贷款、债券、保险、基金、租赁等多元金融工具 [7] - 通过REITs创新模式完成深交所首单户用分布式光伏类REITs 发行规模达6.94亿元 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16.64万吨 [9] 创新产品与服务案例 - 广州分行创新绿色+碳中和+乡村振兴类REITs投资 通过中信证券、信银理财协同实现资产证券化 [8][9] - 南京分行首创利率浮动-碳效对赌机制 将企业碳排放与贷款利率挂钩 形成技术升级-碳效提升-融资成本下降良性循环 [12] - 合肥分行通过可持续挂钩贷款 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强度KPI 达成减排目标即可享受利率优惠 [14][15] 科技与平台建设 - 开发绿色低碳平台 涵盖碳咨询、碳核算、碳资产开发、碳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等全方位碳管理服务 [13] - 通过构建企业碳数据护城河 为未来开发精准金融产品及风险定价奠定基础 [13] - 制定《可持续挂钩贷款业务管理办法》 成为国内较早系统化建立该制度的商业银行之一 [11]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战略 联动集团子公司及外部合作伙伴协同合作 [17] - 以产品创新、技术应用和市场拓展为抓手 推动更多绿色金融产品落地 [17] - 致力于成为企业绿色转型的数据伙伴和生态共建者 持续引领中国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 [17]
河口区:探索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河口路径”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11:42
工业领域方面,河口区推动石化产业升级,依托富海集团打通炼化一体化产业链,推进富海聚酯新材料、富宇高端新材料等项目,实现"单一炼油"向"油 化并举"转型。能源领域方面,建成全国首个无补贴光伏交易项目(唐正500MW渔光互补),屋顶分布式光伏并网39MW;开发地热能项目,累计减排二氧 化碳超14.5万吨。城乡建设方面,执行更高建筑节能标准,完成5个节能项目、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6.67万平方米,推进27.3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交通运输方面,河口区建成客运公交枢纽整合三家运输企业,投用"智慧交通系统"和"公交易出行"APP,降低空载率、提升运输效率。四是提升能力,强 化支撑。开发石化产业碳足迹方法学、碳计量标准,助力企业完成7000余万元碳资产交易,争取绿色贷款2000万元,开展20余项减污降碳相关研究,为试 点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 在模式创新方面,河口区打造河口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核心载体——数智碳谷平台,联合北京绿色交易所、首创环保(600008)集团等头部机构,整合黄河 三角洲碳汇资源,为企业提供碳管理、碳交易全链条服务,以数字化推动"双碳"目标落地;重点推进中石化新星、东营大明热源等地热能项目,替代传统 ...
孙金华:“三道防线”保障锂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10:58
9月27日,由山西省能源局、国家电投集团主办,中国能源报和中国能源研究会支持的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 500强论坛在山西太原召开。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越的性能,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各行各业。过去十多年来,在政产学研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与产业 水平实现了弯道超车,无论在技术还是产能方面都位于世界最前列。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 随着锂离子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等一批相关产业崛起。尤其是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为锂电池相关新能源产业注 入了新的发展动力。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已突破1200万辆,到2024年底总保有量超280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 产销持续保持良好势头。在储能领域,2022—2024年间,我国新型储能单年新增装机规模超过此前所有年份总和,新型储能占比从 2020 年 的 9.2% 提 升 至 55.2% 。 近 期 , 国 家 能 源 局 、 国 家 发 改 委 联 合 出 台 《 新 型 储 能 规 模 化 建 设 专 项 行 动 方 ...
“中国芯”实现双向突破 89岁老厂交出亮眼“焕新答卷”
央视网· 2025-09-28 10:05
公司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制世界首条主传动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的钢管轧机生产线 配备28台永磁电机实现高精度低能耗生产 [3] - 开发大功率纯电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 为支线客机提供绿色动力解决方案 [5] - 通过智慧车间项目将硅钢片毛刺控制在15微米(相当于新生儿发丝粗细) 线圈材料厚度从0.7毫米缩减至0.5毫米 [10] - 航空电机动力系统实现高度集成 关键部件总重量从上百公斤降至55公斤以下 [15]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始建于1936年 见证中国电机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历程 [6] - 1963年出品的首代交流电动机持续稳定运行57年 创行业运行纪录 [8] - 累计研制1100多项新产品 其中100多项填补国家空白 [8] - 十多年前抓住国家高效节能电机战略部署契机实现关键转型 [8] 产品与市场 - 开发超过3000种高效节能电机型号 覆盖电力能源、矿山冶金、交通水利等领域 [12] - 2023年1-7月实现营收超30亿元 [17] - 产品线延伸至航空电机、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 包括世界首台百吨级纯电自卸车及国内最大内河纯电动运输船 [17] 研发投入与制造 - 自筹1900多万元建设智慧车间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确保产品一致性 [10] - 组建1400多人技术团队 通过毫米级作业指导书规范手工精密装配流程 [17] - 航空电气化成为重点发展赛道 已研制多款航空电机产品 [15]
山西省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专场推介会在太原举行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09:58
9月28日,山西省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专场推介会 在太原举行。作为 2025新能源产业创新合作暨第十五届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 的 同期活动之一,活动由山西省商务厅、山西省投资促进局主办,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省科技厅、山 西省国资委、山西省外事办公室、山西省能源局、中国能源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支持。 活动以 "聚力能源转型 共'晋'绿色未来"为主题, 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 200 余人 , 聚焦智慧能源、绿电 转化、新型储能、智慧电网等领域,助力山西加快走出能源革命的新步伐。山西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权,全球甲醇行业协 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赵凯,丹麦绿色国度中国事务总监于珂,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储能分会会长史立山出席并致辞。 共商共谋助推绿色转型 赵凯表示, "双碳"目标引领下,山西在甲醇产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晋中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 区建设,打造千亿级甲醇经济产业版图。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将以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线,山西正通过项目实践和政策创新, 形成以资本和技术综合竞争力的强劲发展态势,打牢增长根基。 ...
2025新能源企业500强论坛闭门研讨会在太原圆满召开
中国能源报· 2025-09-28 09:28
不过,零碳园区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技术、资金等方面挑战。郑忠海提到,零碳发展面对的核心难题在于如何破解"不可能三角"——既 要确保能源供给的自主可控,又要实现低碳环保目标,同时保证企业经济效益。"零碳园区所需资金投入较多,投资回收周期较长,需 要给予一定的金融政策支持。" 9月27日,由山西省能源局主办,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外事工作委员会支持的" 2025全球新能源500强论坛闭门研讨 会"在太原召开。会议以"灵活性资源促进新能源消纳地方实践——绿电园区为代表的绿色电力机制创新"为主题,与会人士围绕绿电园 区和绿电机制创新展开研讨交流,凝聚共识、分享经验。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表示,目前,以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绿色园区、负荷聚合商等灵活性资源为代表的新型主体,在促进 新能源消纳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电力供需平衡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缓解新能源发 电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为促进新能源消纳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展望未来,电力行业要全面落实"双碳"目标,需持续推进绿电 园区、零碳园区等建设,保障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 中电联电力市场分会副秘书长孙健发表了 ...
碧水安澜铸丰碑——记“共和国水电长子”刘家峡水电站
中国能源网· 2025-09-28 08:49
1958年9月27日,在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永靖县,随着隆隆的开山炮响,刘家峡水电站破土动工。这座矗立在母亲河畔的"水电明珠",历 经六十七载风雨洗礼,从规划蓝图到巍峨大坝,从"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到新型电力系统支柱,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如今,碧波万顷 的水库映照蓝天白云,轰鸣的发电机组传递绿色动能,两岸青山诉说着生态奇迹,这里不仅是水电事业的里程碑,更是镌刻奋斗与创新的 史诗丰碑。 鸿猷初展:从蓝图擘画到坝起山河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共和国面临能源短缺与洪涝灾害双重挑战。黄河上游虽蕴藏丰富水能,但峡谷险峻、地质复杂,外国专 家断言"在黄河上建大坝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建设者们偏要向"不可能"宣战。1955年,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 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刘家峡水电站被列为首个重点工程。 1958年9月27日,数万名建设者集结刘家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用肩膀扛运物资,用双手凿穿山体。没有工具自己造, 没有汽车人拉肩扛,没有技术边干边学。山上山下红旗招展,镐起锨落挥汗如雨,建设者们凭着一股劲、一股气,战胜重重困难。1960年 1月1日实现黄河截流,1969 ...
我国80%以上大型水电站、全球50%以上水电工程由这家企业设计承建
新华财经· 2025-09-28 07:3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能源电力建设领域的国家队 在十四五期间通过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整合 实现国内水电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并深度参与全球清洁能源市场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1][3][6][9][13] 国内水电建设成就 - 设计承建国内80%以上大型水电站和全球50%以上水电工程 参与长江 雅砻江等流域规划及三峡 南水北调等标志性工程 [3] - 推动水电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尤其在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承担全国90%抽水蓄能勘察设计任务和78%建设任务 十四五期间已核准约150个抽蓄项目(装机200GW) 其中承担前期工作约120个(装机160GW) [4] - 设计承建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360万千瓦 世界第一)和阳江抽水蓄能电站(装机240万千瓦 700米级超高水头技术全球领先) [4] 技术创新与智能建造 - 研发智能温控系统(使用5774支温度计和7.5万米测温光纤)实现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监控 使白鹤滩水电站夏季浇筑温度控制在27℃以内 [1] - 攻克巨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围岩稳定 300米级特高拱坝温控防裂等世界级技术难题 实现泄洪洞室镜面混凝土和百万千瓦机组总装零配重 [6] - 应用无人驾驶机群智能碾压技术使长河坝 两河口电站建设效率提升60% [6] - 在叶巴滩水电站优化升级智慧大坝系统 运用智能浇筑 温控和灌浆等数字化技术 [6] - 牵头成立行业首个智能建造创新中心 推动水电工程从建造向智造跃升 [7] 国际业务与全球影响 - 承建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海外首个全流域整体规划项目) 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总装机750兆瓦 使赞比亚电力供应能力提高38%)等标志性国际工程 [9][11] - 通过卡塔尔阿尔卡萨800兆瓦光伏电站等项目为中东北非国家提供能源多元化方案 [11] - 参与13项国际标准制定 翻译1117项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 形成118项水电专业领域体系对标报告 [13] - 年均聘用外籍员工8万余人 累计提供海外就业岗位超20万个 [13] - 海外ESG建设获国际认可 发布中资承包商首份海外ESG报告 [13]
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
齐鲁晚报· 2025-09-28 06:3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皇 通讯员 侯仰志 李颜 9月27日,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济南召开。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总工 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石爱作到会指导;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文林峰线上致辞;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倪江波,住房城乡建设 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副主任杨飞,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副书记孙闽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建筑大学校长于德湖、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 会长王崇杰、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苗吉军、山东交通学院副院长李秀领等出席会议。 凌文高度评价了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作为5A级社会组织,在服务政府、引领行业、凝聚人才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四点希望:要 坚定政治引领、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要主动服务大局、对接国家和全省战略需求,要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科技 工作者信赖之家。他强调,省科协将继续支持协会发挥好桥梁纽带和平台载体作用,期待协会勇当服务国家战略的"排头兵",争做推动行业进步的"新标 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汇聚科技力量、书写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