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

搜索文档
监管函阴影下幺麻子重启上市路
北京商报· 2025-08-06 16:05
公司概况 - 从1992年路边小店发展为营收超6亿元的食品公司,主营藤椒油为核心的调味油、复合调味料和地方特色食品 [1] - 成立于2008年3月20日,注册资本1.32亿元,2025年2月新三板挂牌,5月进入创新层 [2] - 实控人赵跃军家族合计持股68.2105%,其中赵跃军直接持股30.92%,其妻龚万芬持股10%,两子赵麒、赵麟分别持股12.1305%和15.1579% [2] 上市进程 - 8月6日启动北交所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辅导备案完成日期为2025年8月5日 [2] - 曾于2023年3月申报深市主板IPO但9个月后撤单,原因系战略规划调整 [4] - 前次IPO因遗漏披露实控人赵麒控制的"幺姑娘夜宵店"关联方信息,于2024年8月收到深交所监管函 [4][5] 股东结构 - 绝味食品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持股13.6842%,通过湖南肆壹伍基金间接持股5.2632% [3] - 深圳网聚由绝味食品100%控股,湖南肆壹伍基金65.35%股权由深圳网聚持有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4.5亿元、5.45亿元、6.25亿元 [6] - 同期净利润从8116.45万元增至1.57亿元 [6] - 2024年调味油产品收入5.78亿元,占总营收92.48%,存在单一产品依赖风险 [6] 运营情况 - 2024年存货周转率1.51次,低于调味发酵品行业15家上市公司中14家 [7]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逐年上升,分别为2938.07万元、3242.04万元、3363.99万元 [7] 行业趋势 - 调味品行业呈现健康化、功能化、地域化三大趋势,增长逻辑从"量"转向"质" [2]
监管函阴影下 幺麻子再启“上市路”
北京商报· 2025-08-06 13:31
公司发展历程与上市进程 - 公司前身为1992年洪高路边柑子场的"幺幺饭店",经过20余年发展成长为营收超6亿元的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赵跃军凭借祖传藤椒油带领公司壮大 [1] - 公司于2025年2月在新三板挂牌,同年5月进入创新层,2025年8月5日进入北交所上市辅导阶段,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此前2023年深市主板IPO在受理9个月后于2023年12月撤单 [3][5] - 实控人赵跃军家族四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68.2105%股份,其中赵跃军直接持股30.92%,龚万芬持股10%,赵麒持股12.1305%,赵麟持股15.1579% [3] 股东结构与战略投资 - 除实控人家族外,上市公司绝味食品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投资持有公司13.6842%股份,为第三大股东 [4] - 绝味食品还通过控股65.35%的湖南肆壹伍私募股权基金持有公司5.2632%股份,为第七大股东 [4]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达4.5亿元、5.45亿元和6.25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116.45万元、9877.78万元和1.57亿元 [8] - 公司存在严重产品依赖风险,调味油产品收入占比持续超过90%,2024年达5.78亿元,占总营收92.48%,其中藤椒油产品占比超80% [8]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持续上升,分别为2938.07万元、3242.04万元和3363.99万元 [9] 运营效率与行业对比 - 2024年存货周转率仅为1.51次,显著低于同行业15家调味发酵品上市公司,仅高于存货周转率最低的朱老六 [9] - 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复合调味品、休闲食品及其他调味油产品业务,以降低对藤椒油产品的依赖 [8] 监管历史与公司治理 - 2024年8月因前次IPO过程中遗漏披露关联方信息收到深交所监管函,涉及实控人赵麒2022年向彭兆祥转账80万元中包含20万元关联企业"幺姑娘夜宵店"营运资金 [6] - 中介机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因资金流水核查程序和经销商下游客户走访程序存在瑕疵同样收到监管函 [7] 行业发展趋势 - 调味品行业属于刚需行业,基本盘稳定,增长逻辑正从"量"转向"质",健康化、功能化和地域化成为三大趋势 [3]
监管函阴影下,幺麻子再启“上市路”
北京商报· 2025-08-06 13:24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概况 - 公司前身为1992年洪高路边柑子场的"幺幺饭店",现发展为营收超6亿元的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赵跃军凭借祖传藤椒油带领公司发展壮大[1] - 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20日,注册资本1.32亿元,2025年2月在新三板挂牌,同年5月进入创新层,主要从事以藤椒油为核心的调味油、复合调味料和地方特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 - 实控人赵跃军直接持有公司30.92%股权,赵跃军、龚万芬、赵麒、赵麟一家四口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直接持有68.2105%股份[3] 上市进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8月5日进入北交所上市辅导阶段,辅导机构为中金公司,辅导备案完成日期为2025年8月5日[3] - 曾于2020年9月启动深交所创业板IPO辅导,2021年3月变更为深市主板申报,2023年3月获受理,但于2023年12月撤单,原因为战略规划调整及业务发展考虑[6] - 2024年8月因前次IPO遗漏披露关联方信息收到深交所监管函,涉及实控人赵麒2022年转出80万元至彭兆祥,其中20万元为关联方"幺姑娘夜宵店"营运资金[7] 股权结构与重要股东 - 除实控人家族外,深圳网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3.6842%股份,湖南肆壹伍私募股权基金企业持有5.2632%股份,分别为第三、第七大股东[4] - 深圳网聚系绝味食品全资子公司,由绝味食品100%持股,湖南肆壹伍由深圳网聚持股65.35%[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5亿元、5.45亿元、6.25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8116.45万元、9877.78万元、1.57亿元,连续三年增长[9] - 调味油产品收入占比持续超过90%,2024年调味油营业收入约5.7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约92.48%,存在单一产品依赖风险[9] - 2024年存货周转率1.51次,低于同行业15家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仅高于存货周转率最低的朱老六[10] - 2022-2024年销售费用分别约为2938.07万元、3242.04万元、3363.99万元,连续三年上涨[10]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调味品行业为刚需行业,增长逻辑已从"量"转向"质",健康化、功能化、地域化是三大趋势[3]
食品饮料深度研究: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09: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百亿大单品多诞生于2014年前,此后培育难度骤增,新消费时代有新机遇,企业需把握产业新趋势和机遇[15]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能突围[18][103] 各部分总结 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百亿单品有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2014年前行业增量红利期,2014年后行业增速放缓,大单品培育陷入瓶颈[4][16][20] - 2014年前行业处于量增红利释放期,企业依托细分品类开拓和渠道全国化扩张实现增长;2014年后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行业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企业竞争加剧[39] - 产品端和渠道端的同质化导致竞争维度单一,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后百亿大单品培育难度高[41] 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核心主线是无糖化&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周期,中国软饮料行业也呈现类似趋势,新兴细分赛道有增长势能[5][17][53] - 健康化方面,软饮无糖化低糖是全球趋势,国内无糖饮料始于1997年,2018年爆发,疫情后加速发展;功能化方面,底层逻辑是满足特定人群需求,国内泛功能属性饮料涌现,对标日本仍有挖掘空间[5][17][80] 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25年行业成本红利有望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相对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逻辑转向“结构升级”,企业需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18][103] - 产品端应顺消费新趋势寻找景气细分赛道,挖掘产品力突出、综合实力有支撑的单品,如养生水、气泡水、功能饮料等赛道[6][18][116] - 渠道端大企业依赖终端掌控能力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6][19][133] 投资建议 - 综合产品创新与渠道运营能力,优选行业龙头企业统一企业中国、农夫山泉、康师傅控股[138] - 农夫山泉是稀缺的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与渠道运营能力领先,看好其25年包装水业务重拾份额、无糖茶业务收入延续成长速度[139] - 统一企业中国持续巩固研发创新能力,加速补足渠道短板,看好其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共促收入增长,25年利润率提升[140] - 康师傅控股“通路精耕”渠道优势明显,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其利润率提升逻辑持续兑现,是现金流稳健的高股息标的[141]
破局与重构:中国软饮行业的发展新纪元
华泰证券· 2025-07-24 04: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正处存量破局关键阶段,新消费趋势推动行业向“功能 + 情感 + 价值”方向发展,兼具产品创新与渠道精耕能力的企业有望突围[1][4] - 2014 年前百亿单品多诞生于增量红利期,此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大单品培育难度增大,新消费需求延展竞争维度[15][35] - 健康化、功能化趋势为行业带来新增量市场,无糖茶饮、养生水等新兴细分赛道潜力大[16][50] - 短期 25 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可控;中长期行业增长转向结构升级,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是核心竞争力[17][97] 分组1:复盘——增量时代百亿单品迭出,存量时代加大单品培育难度 - 中国软饮赛道空间广阔,现存百亿单品如红牛、东鹏特饮等多诞生于 2014 年前增量红利期,此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大单品培育困难[2][15] - 2013 年前行业量增红利释放,企业靠品类开拓和渠道扩张增长;2014 年后进入存量竞争,增速放缓,果汁等细分赛道衰退[35] - 产品和渠道维度同质化竞争激烈,新消费时代 Z 世代成消费主力,消费偏好多元,延展行业竞争维度[37][40] 分组2:剖析——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增量市场的出现有望孕育新品 - 日本软饮料发展主线是无糖化和功能化,驱动品类轮动;中国健康化、功能化趋势渐起,新兴细分赛道潜力大[16][51] - 全球健康化饮料渗透加速、含糖量降低,国内无糖饮料始于 1997 年,爆发于 2018 年,经历代糖产品创新和纯茶品类升级两阶段[63][75] - 功能化是企业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手段,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国内功能性饮料挖掘空间大[78][80] - 国内传统企业推新加速,无糖茶、运动饮料、养生水等新品迭出,推新方向包括降低糖度、提升性价比、规格和口味变化等[81][93] 分组3:展望——新趋势下如何把握产业新机遇 - 短期 25 年行业成本红利延续,龙头企业利润波动可控;瓶装水竞争缓和,农夫山泉重拾份额;无糖茶竞争加剧,东方树叶市占率提升;功能饮料竞争激烈,东鹏表现亮眼[97][100][102] - 长期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是核心,从消费新趋势找景气赛道,再选产品力强的单品;养生水、高浓度果汁、气泡水、碳酸茶、功能饮料等赛道潜力大[104][108][119] - 渠道能力是区隔企业实力的关键,大企业靠终端掌控守护基本盘,中小企业需在差异化渠道突破并向全渠道渗透[130] 分组4:投资建议 - 新趋势下无糖茶饮、养生水等赛道成长性强,推荐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康师傅控股[5] - 农夫山泉是平台型企业,产品研发和渠道运营领先,看好包装水、无糖茶业务及 NFC 果汁发展[134] - 统一企业中国巩固研发创新,补足渠道短板,成本和费效比改善有望提升利润率[135] - 康师傅控股渠道覆盖深入高效,优化产品研发模式,看好利润率提升和高股息价值[136]
一致魔芋(839273)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7-04 11:0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和投资者网络会议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2日至2025年7月3日 [3] - 活动地点为公司会议室、腾讯网络会议 [3] - 参会单位众多,包括东吴证券、光大证券等国内外金融机构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唐华林先生 [4] 魔芋种植与供应 - 魔芋主要分布在我国武陵山区、秦巴山脉、云贵高原,生长在250 - 2500米的中山地区,喜阴好湿,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敏感 [4] - 公司采用设备租赁、技术支持和订单锁定的方式与产地合作社、初加工厂合作建立稳固供应链,并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进口原料作为补充 [5] 魔芋粉相关情况 - 2024年魔芋粉增长主要驱动场景为魔芋素毛肚等休闲食品需求爆发、魔芋茶饮小料市场拓展、魔芋粉和胶在食品加工领域应用深化 [6] - 魔芋精粉原料保质期为18个月,加工成魔芋胶后保质期可达24个月 [7] 魔芋晶球优势 - 与传统珍珠奶茶中的珍珠相比,魔芋晶球高纤低脂、口感Q弹,对年轻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且在连锁茶饮店操作应用上更便捷,应用呈高速增长趋势 [8] 魔芋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 茶饮市场潜力巨大,公司计划研发新产品,适用新领域,拓展与优质客户合作,提供健康消费体验 [9] - 魔芋产业增量市场围绕“健康化、功能化、环保化、全球化”展开,重点挖掘食品、医药、工业等领域,公司将通过技术升级、精准营销抢占高附加值赛道 [11]
2025年中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及发展趋势研判:本土企业加快产能布局,特种工程塑料规模预计将超2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7 01:38
行业概述 - 特种工程塑料是第三代塑料,属于国家经济先导性产业,为高端制造业和国防工业提供关键保障 [1] - 主要品类包括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等12大类,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4][5] - 应用领域涵盖电子电气、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行业,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发动机零部件等 [4][9] 政策与市场 - 国家出台《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政策推动产业化进程,行业正从"进口替代"向"技术引领"转型 [1][19] - 国内市场规模从2018年72亿元增至2024年160亿元,预计2027年达212亿元 [1][19]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18年98.53亿美元增至2024年153.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7% [1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以石脑油为主,中国产量从2018年3582.6万吨增至2024年8073.6万吨 [12] - 中游生产企业专注研发制造,下游应用集中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 [9][10] - 航空航天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推动特种工程塑料在飞机结构件等场景的应用 [13]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杜邦、巴斯夫等国际巨头主导,中国企业加速技术突破 [23] - 本土代表企业包括金发科技、沃特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覆盖全产业链环节 [2][23][24] - 金发科技2024年营收595.36亿元,产品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26] - 沃特股份2024年特种高分子材料营收9.22亿元,同比增长10.55% [28] 技术趋势 - 功能化:开发耐高温、导电等特性满足定制化需求 [30] - 高性能化:通过纳米复合等技术提升机械强度,替代金属材料 [31] - 可循环化:发展可降解材料与回收工艺应对环保要求 [35] - 高端应用:聚焦半导体封装、5G通信等新兴领域 [36] 产品结构 - 聚苯硫醚(PPS)占比33%,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 [20] - 高性能聚酰胺占比29%,用于橡胶、轮胎等行业 [20] - 液晶聚合物(LCP)占比24%,主要服务于显示面板领域 [20]
液态奶产量5年来首度负增长,乳品消费亟待打破瓶颈
第一财经· 2025-05-28 08:2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总产量为2962万吨,同比减少1.9%,液态奶产量为2745万吨,同比减少2.8%,打破此前五年保持的2%以上年增长态势 [2] - 乳业前三甲企业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全年营收分别为1158亿元、886.7亿元和242.8亿元,收入规模普遍出现8%-10%的同比下降 [2] - 2024年国内人均奶类消费量降至41.5公斤,同比减少5.6%,实际消费人群的人均消费量已达80公斤,与日韩持平,传统液态奶消费面临瓶颈 [4] - 进口乳制品中稀奶油、炼乳、白蛋白等高附加值品类保持增长,稀奶油进口量达28.8万吨,同比增长近9% [4] 供需结构矛盾 - 国内传统乳制品人均消费或已见顶,突围关键聚焦于年轻人和老年人市场 [1] - 国内外乳制品产品结构差异显著,国外液态奶占比约20%-30%,奶酪占比50%以上,国内基础液态奶产品增长瓶颈明显 [4] - 市场呈现液态奶下滑与高端乳品进口依赖并存的局面 [2] 破局方向与创新策略 - 破解困局关键在于解决传统乳制品与新消费需求的错配问题,推进结构性调整,关注新场景、新人群、新渠道 [1][5] - 国内现制茶饮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2000亿元,为乳制品行业带来新增长空间 [5] - 企业通过强化年轻消费者的体验与情绪价值寻求突破,如卫岗乳业推出低温轻乳茶、茉莉花酪等新品,君乐宝推出零添加稀奶油 [5] - 乳企加码营养健康赛道,伊利、蒙牛、光明将功能化和乳品深加工作为重点,光明推出减脂型益生菌、高蛋白酸奶等体重管理产品 [7] 科技创新与细分市场 - 卫岗乳业通过毛细冷链配送系统实现高鲜度产品2小时送达,探索无人化配送、AI精准质量控制等创新模式 [7] - 未来创新聚焦三大方向:开发靶向特定健康功能的精准益生菌、深化乳制品营养健康研究、研发面向健康衰老的功能性乳品 [8] - 45-64岁"准老年"群体存在营养摄入失衡问题,建议开发解决咀嚼障碍、高蛋白、低GI等针对性产品 [9]
儿童牛奶新老品牌混战 单价相差几倍 “卷”价格是出路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10:38
行业动态 - 儿童牛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72亿元 [5] - 2023年儿童奶新品数量增速达15% [2] - 行业竞争格局复杂,伊利QQ星等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他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在不同梯队中寻求突破 [2] 公司动态 - 认养一头牛发布旗下专业儿童品牌"哞星人",推出A2型儿童纯牛奶、A2型有机儿童纯牛奶、A2型娟姗儿童纯牛奶三大系列产品 [1] - "哞星人"产品每100ml价格为2元-3元,A2型有机儿童纯牛奶通过中欧有机双认证,A2型娟姗儿童纯牛奶乳蛋白含量为4.0g/100ml [1] - 认养一头牛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双发力,入驻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及主流商超 [2] 产品价格 - "618"期间儿童牛奶价格战激烈,单价从2元以下到6元左右不等 [3][4] - 认养一头牛"哞星人"A2儿童纯牛奶单价约2.5元,伊利QQ星A2儿童纯牛奶单价约2.5元,蒙牛未来星双原生DHA儿童牛奶单价约2.7元 [3] - 部分高价产品如爷爷的农场A2儿童水牛奶单价约6元,百菲酪A2儿童水牛奶单价约4元 [4] 市场趋势 - 儿童牛奶消费需求主要来自0-12周岁儿童,2023年我国0-14岁人口为23063万人,占总人口的16.36% [5] -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为健康化、功能化以及价格合理化 [6] - 家长对产品安全质量、奶源、加工等溯源信息关注度提升,推动产品供给不断细化 [6]
千亿乳品破局战:3亿银发族催生新蓝海,发力功能化、营养化、差异化创新,拥抱多元渠道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5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20家乳制品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收2925亿元 同比下滑7.7% [2] - 归母净利润129.2亿元 同比下滑3.0% [2] - 行业面临产量销量下滑、原奶价格波动、渠道变化等多重挑战 [3] 银发经济新增长极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首次突破3亿 预计2030年占比达26.4% [6] - 伊利中老年奶粉占成人奶粉业务50% 通过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强化情感连接 [9] - 飞鹤将中老年人群作为重点发力对象 布局全年龄段产品线 [9] - 卓牧乳业主张开发小而精的功能性产品 注重情绪价值传递 [9] 产品创新战略 - 乳企构建功能化、营养化、差异化三维价值体系应对跨品类竞争 [11] - 飞鹤重点开发功能食品 黑龙江省已启动药食同源食材数字标签试点 [11] - 海河乳品与张伯礼团队合作推出煮奶系列 采用古书包装实现差异化 [11] - 兰格格酸奶通过草原故事全链路营销建立品牌壁垒 [11] - 恒天然观察到国潮产品受青睐 需结合本土文化创新 [12] - 吾岛希腊酸奶依托工厂技术创新实现逆势增长 [12] 渠道变革趋势 - 大卖场渠道影响力减弱 便利店渗透率达16%成为新增长点 [14][17] - 伊利成人奶粉电商渠道销售占比超50% 重点投入京东/天猫/抖音平台 [17] - 海河乳品通过小红书种草实现香菜牛油果牛奶现象级传播 [18] - 蒙牛强调渠道下沉战略 瞄准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空白市场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