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鲜报|中国企业500强揭晓!营收超千亿元企业达267家
搜狐财经· 2025-09-15 15:52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上升至479.6亿元 [1] -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1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4.39% [1] -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1] 整体规模与增长表现 - 2024年营收总规模达110.15万亿元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7.46% [4] - "十四五"以来营收总额增长超22% 资产总额增长超34% [4] - 收入净利润率提升至4.27% [4] 企业创新投入与成果 - 平均研发强度连续8年提升至1.95% 9家企业研发强度超10% [6]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同比增长超10% [6] - 发明专利数量连续6年增长至103.96万件 [6] 产业结构优化趋势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达32家 较"十三五"末期增加9家 [7] - 战略性新兴业务收入与利润占比均超40% [7] - 煤炭采掘业与房地产业入围企业持续减少 [7] 企业类型分布特征 -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入围数量基本持平 分别为251家和249家 [8] - 民营企业数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8]
中国企业500强揭晓!营收超千亿元企业达267家
新华网· 2025-09-15 13:21
榜单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规模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保持增长态势[2][4]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上升 增至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1][2]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7.46%[4] 企业盈利表现 -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1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4.39%[1] - 收入净利润率提升至4.27%[4] 大型企业数量 -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数量增至267家[1][2] 研发创新投入 - 入围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连续8年提升 创1.95%新高[4] - 包括携程集团 华为 中兴通讯等9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4]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长超10%[5] - 发明专利数量达103.96万件 连续6年增长[5] 产业结构优化 - 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达32家 较"十三五"末期增加9家[6] - 煤炭采掘及采选业 房地产业入围企业持续减少[6] - 战略性新兴业务收入和利润在总量中占比均超过40%[6] 企业类型分布 -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入围数量基本持平 分别为251家和249家[6] 历史增长趋势 - "十四五"以来入围门槛提高逾87亿元[4] - 营收总额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超过22%[4] - 资产总额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超过34%[4]
透过“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看经济 “一增一减”显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央视网· 2025-09-15 08:20
中国企业500强整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实现23连升 [1] - 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数量达267家 [1] 研发投入与创新强度 - 研发费用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 [2] - 研发强度前十企业中 通信设备制造业占五席 民营企业占八席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4] - 发明专利占比46.33% 同比提升2.50个百分点 连续6年增长 [4] 产业结构优化趋势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行业均新增3家入围企业 [9] - 煤炭采掘及采选业减少2家入围企业 黑色冶金行业减少1家 [9] -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入围数量持续增加 [11] - 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制造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活力显著 [7][13] 企业创新特征 - 500强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力量 [13] - 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7] - 创新型成长企业取代传统企业成为榜单主体特征 [13]
武汉发展曲线何以昂扬向上
长江日报· 2025-09-15 00:35
"这里经得住疾风骤雨,未来更是一片光明。"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武汉考察,充分肯定湖北武汉发展的崭新气象。 牢记嘱托,加压奋进。"十四五"以来,武汉经济实现了稳住基本盘、重回主赛道、跨越2万亿的转折性变化,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 展曲线。 时间拨回5年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习 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论断,为武汉奋进"十四五"加足了底气。 作为经济大市、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知重负重、勇挑大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第一。过去5年,武汉GDP每年跃 上一个千亿台阶。每一次经济跃升,都在回应国家所需。 2021年,武汉GDP增长到17716.76亿元,位居全国第九,经济重回主赛道。 "十四五"期间,每当武汉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总书记就亲临湖北武汉,为我们把脉定向。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对武汉作出重要要 求。 2022年,武汉GDP达18866.43亿元,位列全国第八,GDP增速在全国经济总量前十城市中连续两年位居第一。 今年上半年,武汉 ...
天鹅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912
洞见研报· 2025-09-12 13: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天鹅股份,所属行业是专用设备,接待时间为2025年9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王新亭,独立董事侯加林,董事会秘书吴维众,财务总监王翠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机构相关人员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投资者和其它 [20]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1764.51万元,进行老产品性能迭代升级及新产品研发,新增授权国家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新增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制定的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即将实施 [24] - 公司坚持立足棉机主业,围绕棉花产业链拓展,打造世界棉业机械装备第一品牌,拓展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进“做强棉机、突破采棉机、拓展农机”三大发展战略,构建“一体双擎三翼”新发展格局 [25] - 公司技术水平领先,产品覆盖棉花采摘到加工全环节,是可生产棉花加工成套设备和高端采棉机的企业,棉花加工机械产品市场占有率领先,打包采棉机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未来将聚焦主业,加大创新投入,深耕国内市场,布局国际市场 [27] - 公司坚持长期稳健分红政策,2025年6月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派发现金红利2087.08万元,2025年上半年无利润分配计划,未来将结合经营与规划提升投资者回报 [27]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通过提升经营业绩和发展质量,完善股东回报机制,传递投资价值,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将聚焦主业增强竞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28]
安徽太湖:打造功能膜产业高地 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2:29
转自:新华财经 近年来,安徽安庆市太湖经开区聚焦功能膜材料产业,通过完善产业链生态、强化科技创新、集聚专业 人才,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膜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链式集聚,打造产业生态雨林 这里已形成从基材制备、功能涂布到精密模切的完整产业链条,企业间协同共生、互利共赢。2025年1- 8月,功能膜产业以33.48亿元的产值、18.25%的增速,贡献了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5.3%,成为区 域经济发展当之无愧的"压舱石"和"推进器"。百家功能膜企业在此汇聚,四十家规上企业并肩前行,超 过40%的本地采购率,见证着产业链内循环的勃勃生机。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所说:"在这里,我们找 到了产业发展的最佳土壤。" 创新涌动,突破边界引领未来 创新是这片土地最鲜明的底色。金张科技的护眼产品惠及亿万用户;偏光片保护膜荣获国际显示技术创 新大奖,让中国智造闪耀世界舞台。 2家上市企业闪耀资本市场,2家企业相继登陆新三板,实现太湖新三板挂牌企业"零"的突破,4家省级 上市后备企业、9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正蓄势待发。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42家省专精特新企 业在此扎根,15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在此孕 ...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习酒凝练“333”质量管理模式守正创新酿造美好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2 08:28
转自:中国质量报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习酒凝练"333"质量管理模式守正创新酿造美好 □ 本报记者 李 嘉 9月,正值人们期许丰收的时节,也是习酒一年一度的君品之酿迎来收官之作的时候。清晨,习酒酒谷清风徐徐,酒香怡人。习酒 匠人们在蒸腾的水汽中,重复着日复一日的酿酒工艺,从开窖取醅到上甑取酒;褪去疲累,迎来朝霞。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执着的 信念,书写着习酒迈向世界一流酿酒企业的未来。 9月,亦是质量之月,在时光隧道里回望来路、梳理脉络、走向未来的"质量之约"。在全国质量管理者和从业者以各种形式共商质 量强国大业的关键时间节点,习酒质量管理的成功实践再度走入人们视野。 管理实践凝练质量模式 阔步前进时,人们容易为过往的经历和荣光感怀。此时,习酒人仍记得第三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花落习酒时的欢腾;也不曾忘记习 酒荣获"全国质量奖""亚洲质量卓越奖"和"全国质量标杆"的荣耀。作为躬耕酿酒行业70余年、地处大山深处的习酒,其质量管理特 色备受业界关注。 今年8月26—27日,贵州省"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企业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在贵州毕节举行。来自贵州各企业的100余名代表齐聚 一堂,共同参与此次活动。其 ...
平高电气拟9亿设子公司拓市场 五年半研发费22.53亿加强创新
长江商报· 2025-09-11 23:36
公司战略举措 - 拟出资9亿元设立两个全资子公司 注册资本分别为5亿元和4亿元 以提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领域市场竞争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1][2] - 设立子公司旨在激发经营活力 拓展市场 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预计产生积极经营影响 [2] - 通过资源整合专注核心业务发展 同时创造新收入来源推动业绩增长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96亿元 同比增长12.96% 归母净利润6.65亿元 同比增长24.59% [1][4]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35个百分点至24.72% 净利率同比提升1.19个百分点至12.6% [4] - 高压板块(含特高压)实现营收32.64亿元 占总收入57.3% 同比增长7.55% 毛利率达29.79% 贡献超70%利润 [4] 市场拓展成果 - 国内累计中标国家电网相关项目53.65亿元 占2024年全年营收43.3% [3] - 国际业务营收1.67亿元 同比激增285% 毛利率由负转正至9.68% 业务策略从低毛利EPC转向高附加值单机出口 [3] 研发投入与行业地位 - 2020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累计22.53亿元 各年度持续增长 [1][5] - 作为开关行业领军企业 参与28条特高压交流工程与27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 特高压GIS设备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4] - 核心业务覆盖交直流全电压等级开关设备的研发制造及工程总包 [4]
把创新做成一种“气候”(连线评论员)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09
创新主体结构 - 企业主导创新体系 科研机构90%设于企业 科研人员90%来自企业 研发经费和发明专利申请90%源自企业 [1] - 国有企业与领军企业协同创新 组建国有企业创新联盟 委托华为等企业以业主制牵头技术攻关 [1] - 孵化近400家初创科技企业 5年内获得投资约25亿元 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格局 [1] 政策支持机制 -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立项与经费使用由科学家自主决策 案例显示研发成本从900万元降至400万元 [2] - 金融支持体系 推出科技金融15条政策 科技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 科技保险风险保障3.11万亿元 [2] - 容错机制建设 深圳发布宽容失败指引 明确5项勤勉尽责条件和9种免责情形 [2] 成果转化体系 - 专利转让活跃 2023年专利转让和受让超14.1万次 技术交易额达2636.10亿元 [4] - 推广揭榜挂帅等模式 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 促进产学研融通 [4] - 应用场景建设 发布4批次149个应用场景机会 促成90多个项目落地 聚焦20个重点应用场景 [4] 产业集群基础 - 拥有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产业支撑 [4] -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 实现技术研究与应用需求无缝衔接 [5] 人才发展策略 - 实施育才与引才双轨制 培养拔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5] -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资格互认 跨区域科研资助和大科学装置共享 [5] - 建立人才供给与产业升级良性循环机制 [5]
我省举行天府峨眉专家人才前沿科技成果对接会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
四川日报· 2025-09-07 01:20
活动概况 - 四川天府峨眉专家人才前沿科技成果对接会在成都举行 省级部门 市州负责人 海内外院士专家 金融机构代表 科技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与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创新天府·链接未来"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与金融赋能 [1] 科技成果发布 - 天府峨眉计划专家及企业集中发布最新科技成果 包括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 射频芯片测试设备 低空AI雷达等 [1] - 计划累计引进超2000名高端人才和140余个创新创业团队 [2] 金融支持举措 - 中信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开展专家人才创新创业融资专项辅导 [1] - 专家与金融机构代表就金融如何赋能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交流研讨 为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1] 战略合作推进 - 四川天府峨眉计划专家联谊会与自贡 绵阳 乐山 宜宾四市签署协同赋能倡议 [1] - 与省科技人才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深化产学研用协同 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 [1] 政策支持方向 - 省委人才办 科技厅(省外专局)将与专家联谊会深化合作 精准支持专家团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1] - 计划主要聚焦关键技术突破 新兴产业培育 乡村振兴等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