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收窄

搜索文档
【财经分析】国有六大行2025中报透视:营收破1.83万亿元,非息收入占比提升构筑新增长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1 10:59
核心观点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资产规模稳步扩张 营业收入实现全面同比增长 非利息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 [1] 资产规模 - 工商银行资产总计52.3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 稳居行业首位 [2] - 农业银行资产规模46.86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8.37% [2] - 建设银行资产规模44.43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9.52% [2] - 中国银行资产规模36.7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93% [3] - 邮储银行资产规模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3] - 交通银行资产规模15.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59% [3] 营业收入 - 六大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合计约1.83万亿元 全面实现同比正增长 [1] - 中国银行营收同比增速3.76%领跑 达3290.03亿元 [3] - 建设银行营收同比增速2.15% 工商银行1.57% 邮储银行1.50% 农业银行0.85% 交通银行0.77% [3] 归母净利润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1395.1亿元 同比增长2.66% 为盈利增长最快银行 [3] - 交通银行净利润460.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3] - 邮储银行净利润492.28亿元 同比增长0.85% [3] - 工商银行净利润1681.03亿元 同比下降1.39% [3] - 建设银行净利润1620.76亿元 同比下降1.37% [3] - 中国银行净利润1175.91亿元 同比下降0.85% [3] 净息差表现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 较2024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 降幅最为显著 [6]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 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 [6]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 较2024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7]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 较2024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7] - 农业银行净息差1.32% 较2024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7]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 较2024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降幅相对较小 [7] 资产质量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33% 较上年末均下降0.01个百分点 [7] -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 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7]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7]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7]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2% 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7] - 建设银行拨备覆盖率239.4% 工商银行217.71%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4] 非利息收入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增加26.43% 占比由28.48%上升到34.71% [9] -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135.16亿元 同比增长6.5% 占比由25.34%上升到26.58% [11] - 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1075.64亿元 同比增长19.64% 占比27.28% [12] - 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874.64亿元 同比增长15.1% 占比由20.71%上升到23.64% [11]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403.8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占比上升到22.51% [12] - 交通银行非利息收入481.21亿元 占比36.08% [11] 分红计划 - 六大行合计分红规模超2000亿元 [13] - 工商银行每10股派发1.414元 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13] - 农业银行每10股派发1.195元 合计418.23亿元 [13]
国有六大行2025中报透视:营收破1.83万亿元,非息收入占比提升构筑新增长极
新华财经· 2025-09-01 10:40
核心观点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资产规模稳步扩张 营业收入实现全面同比增长 非利息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 [1] 资产规模 - 工商银行资产总计52.3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 稳居行业首位 [2] - 农业银行资产规模46.86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8.37% [2] - 建设银行资产规模44.43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9.52% [2] - 中国银行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资产总计分别为36.79万亿元 18.19万亿元和15.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分别增长4.93% 6.47%和3.59% [2] 营业收入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83万亿元 全面实现同比正增长 [1] - 中国银行以3.76%的同比增速领跑 营业收入达3290.03亿元 [2] - 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 邮储银行 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营收同比增速依次为2.15% 1.57% 1.50% 0.85% 0.77% [2] 归母净利润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1395.1亿元 同比增长2.66% 成为盈利增长最快的银行 [2] - 交通银行与邮储银行净利润分别为460.16亿元 492.28亿元 同比增长1.61% 0.85% [2] - 工商银行净利润1681.03亿元 同比降幅1.39% [3] - 建设银行净利润1620.76亿元 同比降幅1.37% [3] - 中国银行净利润1175.91亿元 同比降幅0.85% [3] 拨备覆盖率 - 建设银行拨备覆盖率239.4% 较去年末提升 [4] - 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217.71% 较去年末提升 [4] - 建设银行拨备前利润2901.03亿元 同比增长3.37% [4] 净息差 - 邮储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1.7% 较2024年末的1.87%下降0.17个百分点 [6][7] - 中国银行上半年净息差1.26% 同比减少0.14个百分点 [6][7] - 建设银行净息差从2024年末的1.5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 [6][7] - 工商银行净息差从2024年末的1.4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 [6][7] - 农业银行净息差从2024年末的1.4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2% [6][7] - 交通银行净息差从2024年末的1.27%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1% 下降0.06个百分点 [6][7] 资产质量 - 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2025年中期不良贷款率均为1.33% 较上年末均下降0.01个百分点 [7] - 中国银行中期不良贷款率1.24% 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7]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8] - 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8]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2% 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8] 非利息收入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 同比增加26.43% 非利息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8.48%上升到34.71% [12][13] -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135.16亿元 同比增长6.5% 非利息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5.34%上升到26.58% [13][14] - 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874.64亿元 同比增长15.1% 占比由20.71%上升到23.64% [13][14] - 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1075.64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幅19.64% 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27.28% [13][14]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403.8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上升到22.51% [13][14] - 交通银行非利息收入481.21亿元 占比36.08% [13] 利息净收入 - 除交通银行外 五家国有大行出现利息净收入下降 [10] - 工商银行利息净收入3135.76亿元 较2024年中报的3139.5亿元略有下降 [11] - 建设银行利息净收入2867.09亿元 较2024年中报的2960.59亿元下降 [11] - 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2824.73亿元 较2024年中报的2908.48亿元下降 [11] - 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2148.16亿元 较2024年中报的2267.6亿元下降5.27% [11][12] - 邮储银行利息净收入1390.58亿元 较2024年中报的1428.76亿元下降 [11] - 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852.47亿元 较2024年中报的842.34亿元增长 [11] 分红计划 - 六大行合计分红规模超2000亿元 [15] - 工商银行建议每10股派发1.414元 派息总额约503.96亿元 [15] - 农业银行建议按每10股派发1.195元 合计418.23亿元 [15]
天津银行新班子首份中报亮相:资产近万亿,利润稳健增长4.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4: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0.8% 利润总额21.4亿元同比增长4.9% [1][4] - 净息差1.47%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净利差1.56%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1][6] - 利息收入151.4亿元同比下降5.1% 投资收益12.7亿元同比下降15.5%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9亿元同比下降26.9% [4]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9656.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 负债总额8957.59亿元增长4.6% [1][2][3] - 贷款余额4710.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 其中公司贷款增长显著 流动资金贷款1792.5亿元增长6.1% 固定资产贷款1304.7亿元增长12.1% [2] - 存款余额5339.51亿元同比增长6.6% 公司存款2970.92亿元增长5.6% 个人存款2139.0亿元增长8.3% [3] 资产质量与成本控制 - 不良贷款率1.70%与上年末持平 拨备覆盖率171.29%提升2.08个百分点 [1]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56.9亿元同比下降0.1% 平均付息率2.24%下降36个基点 [5][6]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77%同比下降47个基点 [4] 业务发展策略 - 压降互联网合作贷款规模导致个人贷款余额894.1亿元下降8.1% [2] - 通过优化存款结构降低付息成本 执行利率自律机制压降高息存款规模 [5][6] - 响应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政策 落实减费让利及利率调整措施 [4]
国有大行“期中考”答卷: 扩规模、稳息差、向中间收入要效益
经济观察报· 2025-08-30 12:17
核心观点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中期业绩整体呈现资产规模增长但经营指标分化的态势 三家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 主要受净息差收窄压力影响 同时非利息收入占比普遍提升成为重要对冲手段 [2][7][12][15][19] 资产规模表现 - 工商银行总资产达52.3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 [5] - 农业银行资产总额46.86万亿元 同比增长8.37% [5] - 建设银行资产总额44.43万亿元 同比增长9.52% [5] - 中国银行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 同比增长4.93% [6] -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8.19万亿元 同比增长6.47% [6] - 交通银行资产总额15.44万亿元 同比增长3.59% [6] 经营业绩分化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37亿元(+0.85%) 净利润1399.43亿元(+2.53%) [9] -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1333.68亿元(+0.77%) 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1.61%) [10] -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1794.46亿元(+1.50%) 净利润494.15亿元(+1.08%) [11]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270.92亿元(+1.6%) 净利润1688.03亿元(-1.5%) [12]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2.15%) 净利润1626.38亿元(-1.45%) [12]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3290.03亿元(+3.76%) 净利润1261.38亿元(-0.31%) [12] 净息差承压状况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15]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0% 同比下降14个基点 [15] - 农业银行净息差1.32% 同比下降13个基点 [15]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 同比下降18个基点 [15]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 同比下降21个基点 [15]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 同比下降8个基点 [15] - 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2824.73亿元 因利率变动减少289.02亿元 [13] 非利息收入增长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26.43%) 占比升至34.71% [20] -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135.16亿元(+6.5%) 占比升至26.58% [21] - 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874.64亿元(+15.1%) 占比升至23.64% [22] - 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1075.64亿元(+19.64%) 占比27.28% [22]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403.88亿元(+19.09%) 占比升至22.51% [23] - 邮储银行中间收入同比增速达11.59% [24]
国有大行“期中考”答卷: 扩规模、稳息差、向中间收入要效益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10:21
核心观点 - 六家国有大行2025年中期业绩整体呈现资产规模增长但经营指标分化的态势 三家银行净利润出现下滑 净息差普遍承压但降幅边际收窄 非利息收入占比显著提升成为重要收入补充[2][4][9][12] 资产规模表现 - 工商银行总资产达52.3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3] - 农业银行资产总额46.86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8.37%[3] - 建设银行资产总额44.43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9.52%[3] - 中国银行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4.93%[3] - 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3] - 交通银行资产总额15.44万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3.59%[3] 经营业绩分化 - 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99.37亿元同比增长0.85% 净利润1399.43亿元增长2.53%[6] - 交通银行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增长0.77% 净利润460.16亿元增长1.61%[6] - 邮储银行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同比增长1.50% 净利润494.15亿元增长1.08%[7]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4270.92亿元增长1.6% 净利润1688.03亿元下降1.5%[7] - 建设银行营业收入3942.73亿元增长2.15% 净利润1626.38亿元下降1.45%[7]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增长3.76% 净利润1261.38亿元下降0.31%[7] 净息差变化 - 工商银行净息差1.30%同比下降13个基点 降幅边际收窄[9] - 建设银行净息差1.40%同比下降14个基点[9] - 农业银行净息差1.32%同比下降13个基点[9] - 中国银行净息差1.26%同比下降18个基点[9]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同比下降21个基点[9] - 交通银行净息差1.21%同比下降8个基点[9] 收入结构优化 - 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同比增长26.43% 占比从28.48%升至34.71%[14] - 工商银行非利息收入1135.16亿元增长6.5% 占比从25.34%升至26.58%[15] - 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874.64亿元增长15.1% 占比从20.71%升至23.64%[16] - 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1075.64亿元增长19.64% 占比提升约4个百分点[16]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403.88亿元增长19.09% 占比从19.18%升至22.51%[17] - 邮储银行中间收入同比增速达11.59% 占比提高0.85个百分点[18] 业务策略调整 - 农业银行通过优化生息资产结构提高收益资产占比 人民币新发放贷款利率保持同业较优水平[11] - 中国银行境外机构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超70% 有效对冲净息差下降影响[13] - 邮储银行通过信贷规模增长和负债成本管控改善利息净收入表现[18]
投资收益暴增111%撑起非息“亮点”?郑州银行转型之路仍待考验
经济观察网· 2025-08-30 06: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7,197.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1% [1] - 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0% [1] - 利息净收入53.51亿元(同比+1.04%),非利息收入13.39亿元(同比+22.02%)[1] 资产负债结构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060.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5% [2] - 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466.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1% [2] - 净利差1.56%(同比-0.14pct),净利息收益率1.64%(同比-0.16pct)[2]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占比79.98%,非利息收入占比20.02% [3] - 投资收益12.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1.10%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4亿元,同比下降11.94% [3]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4] - 不良贷款总额71.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2亿元 [4] - 逾期贷款210.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50亿元,逾期贷款占比升至5.19% [4][5] 风险抵补能力 - 拨备覆盖率179.20%,贷款拨备率3.16% [1][4]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31.72亿元,同比增加10.86% [2] - 房地产业不良率9.75%,批发零售业不良率3.84% [5] 成本控制成效 - 业务及管理费14.68亿元,同比下降6.82% [2] - 资本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均符合要求 [1] 战略转型进展 -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 [1] - 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国家战略方向主动布局 [5] - 通过规模扩张支撑业绩增长,但净息差收窄制约盈利提升 [2][5]
中国银行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61%,净息差收窄拖累净利息收入降5.27% | 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0:43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75.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5% [1][6] - 营业收入达3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 [6] - 总资产规模36.79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93% [6] 收入结构变化 - 利息净收入2148.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7%,主要受净息差收窄影响 [1][2] - 非利息收入114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6.43%,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34.71% [1][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6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7% [1][3] 净息差与成本管控 - 净息差为1.26%,同比下降18个基点,主要因LPR下调及外币降息等因素影响 [2] - 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下降33个基点,显示存款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2] - 成本收入比25.11%,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 [2] 资产质量状况 - 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微降0.01个百分点 [4]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7.39%,仍处充足水平 [4] - 资产减值损失575.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8% [1] 战略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59万亿元人民币,授信户数16.11万户 [5] - 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6.95% [8]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65万亿元人民币,客户数超172万户 [8] - 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2.99%,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2.93% [4] 资本补充与充足率 - 成功向财政部发行A股募集资金1650亿元人民币 [5] - 发行500亿元人民币二级资本债券 [5] - 资本充足率18.6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 [5]
中信银行上半年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2.78% 零售业务税前利润翻倍
经济观察网· 2025-08-28 03:21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64.78亿元 同比增长2.78% [1] - 营业收入1,057.62亿元 同比下降2.99% [1] - 利息净收入712.01亿元 同比减少14.07亿元 下降1.94% [3] - 非利息净收入345.61亿元 同比减少18.50亿元 下降5.08% [4] - 业务及管理费用284.60亿元 同比减少13.35亿元 下降4.48% [4] 资产与负债规模 - 资产总额98,584.66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42% [2] - 贷款及垫款总额58,019.00亿元 增长1.43% [2] - 客户存款总额61,069.07亿元 增长5.69% [2] -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88,006.57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6.78% [3]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1.16% 与上年末持平 [1] - 拨备覆盖率207.53% 较年初下降1.90个百分点 [1] - 不良贷款余额671.3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6.49亿元 增幅0.98% [1] 净息差表现 - 净息差1.63% 较去年同期1.77%收窄14个基点 [3] - 资产收益率下行速度远超规模增长 导致利息净收入下降 [3] 零售银行业务 - 零售业务税前利润55.95亿元 同比增长109.2% [5] - 个人客户总数1.49亿户 较上年末增长2.30% [6] - 富裕及贵宾客户476.78万户 增长3.91% [6] - 私人银行客户管理资产月日均余额1.2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33% [6] - 私人银行客户数量9.21万户 同比增长9.57% [6] 财富管理业务 - 零售理财产品余额1.4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11% [6] - 代销公募基金保有规模1,544.94亿元 [6]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0.3% [7] - 非货币公募基金保有量较上年末提升1位 增幅0.9% [7] 数字化转型成效 - 智数平台月活用户较年初增长56% [7] - 月均触达客户人次较上年末提升超20% [7] - 全量经营策略对零售管理资产提升贡献率达50% [7] 公司治理与战略 - 董事长方合英持续在任 保障"五个领先"银行战略实施 [8] - 芦苇于2025年2月被聘任为行长 4月正式就任 [8] - 董事会审议通过不再设置监事会议案 [9] - 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 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1.88元 [2] 股价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股价上涨22% H股股价上涨43% [2]
“优等生”遇新烦恼 江苏银行“广种”而“薄收”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18:32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公司资产总额达4.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同比增幅超26%,增速在上市银行中领先 [3] - 非信贷资产推动扩表加速,衍生及金融投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同业资产增速分别为23.1%、37.8%和41.95%,显著高于发放贷款及垫款16.38%的增幅 [3] - 债券投资力度加大,同业资产规模扩张提速,对扩表形成有力支撑 [2][3] 业务发展 - 对公贷款余额1.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30%,其中基础设施贷款增长31%,制造业贷款增长18.90% [4] - 零售AUM规模超1.59万亿元,半年新增突破1600亿元创历史新高,但个人贷款余额仅增长3.07%至6955亿元 [4] - 消费贷客户新增13.94万户,为去年同期1.88倍,通过"金融+场景"生态跨界创新推动 [4] 收入与盈利 - 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 [6] - 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大增19.10%,但贷款利息收入仅增长0.55%至497.03亿元 [6][7] - 净息差1.78%,同比下降12个基点,较上年末下降8个基点,生息资产和贷款收益率分别下降38和32个基点 [6] - 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162.84亿元,同比增长25.71%,占利息收入比重23.29% [7] 非息收入与投资收益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86亿元,同比增长5.15% [6] - 投资收益79.6亿元,同比减少1.25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26亿元,同比减少22.72亿元 [7] - 两项收益减少导致营收增速潜在影响约5.22个百分点,若未减少营收增速有望超13% [7]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84%,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创上市以来新低,关注类贷款比例下降0.16个百分点至1.24% [8] - 不良净生成和核销规模分别为116亿元和99亿元,同比少增3.7亿元和9.4亿元 [8] - 拨备覆盖率331.02%,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多增35亿元,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8] - 对公不良率下降8个基点至0.8%,零售不良率下降1个基点至1.05%,个人经营贷不良率大幅下降37个基点至1.67% [8] 资本充足率 - 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36%、11.17%和8.49%,较2024年末下降0.63、0.65和0.63个百分点 [9] - 上半年发行300亿元永续债(4月200亿元、6月100亿元)用于提高资本充足率 [10]
降,降,降…贵阳银行各项业绩指标全线下降 董事长去年领31万激励工资
凤凰网财经· 2025-08-27 14:01
核心观点 - 贵阳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22%至65.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20%至24.74亿元,连续两年半出现业绩双降 [2][3][15] - 盈利能力指标全面下滑,净息差下降0.28个百分点至1.53%,净利差下降0.20个百分点至1.55%,总资产收益率下降0.04个百分点至0.35% [2][7][8] - 资产质量承压,不良贷款率上升0.12个百分点至1.70%,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49%,但拨备覆盖率238.64%仍高于行业平均211.97% [11][13][14] 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下降12.22%,营业利润25.80亿元,同比下降6.64% [3][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下降7.20%,扣非后净利润24.70亿元,同比下降6.33%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1.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9.54% [4]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49.20亿元,同比下降15.26%,其中利率因素导致减少7.26亿元,规模因素导致减少1.60亿元 [7] - 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75.85亿元,同比下降9.16%,占收入结构的56.1% [5][6] - 债券及其他投资利息收入21.94亿元,同比下降13.14%,信托及资管计划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7.67% [6][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盈利3.43亿元转为亏损5.11亿元,同比下降249.11%,投资收益17.39亿元同比增长70.44% [9][1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70%,较去年同期上升0.12个百分点,高于商业银行平均1.49% [11][14] - 房地产业不良率从1.05%升至1.75%,批发零售业不良率4.58%仍处于高位 [11][13] - 拨备覆盖率238.64%,下降18.4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行业平均211.97% [13][14] - 资本充足率14.97%、一级资本充足率13.7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73%,均符合监管要求但较去年同期下滑 [2][13][14] 历史业绩趋势 - 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半下降:2023年同比下降3.50%,2024年同比下降1.09%,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12.22% [15][16]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半下降:2023年同比下降8.92%,2024年同比下降7.16%,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7.20%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