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搜索文档
报名入口 | “2025国际货币论坛”即将举行(7月27日)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33
2025国际货币论坛核心内容 - 论坛主题为"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聚焦单边主义抬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跨境资本波动加剧等挑战,探讨构建更具韧性的多边合作机制[2] -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及"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的战略方向[2] - 论坛将发布《2025人民币国际化课题成果》并围绕加密货币、数字金融等前沿议题展开讨论[3] 会议组织架构 - 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南开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等机构承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投资教育基金提供特别支持[4] - 自2012年起已连续举办十三届,每年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并吸引欧美亚非多国专家学者参与[13] - 2025年论坛包含1场主论坛、4场平行主题论坛和1场青年论坛[3] 议程设置与核心议题 开幕式暨成果发布会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和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将致开幕辞[5] - 发布《不断深化的地缘经济风险:问题、影响与对策》研究报告[5] -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金砖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等发表主旨演讲[5] 主题论坛一:地缘经济风险研究 - 分设6个专题报告,涵盖风险产生机制、演化路径、宏观影响及对支付/储备货币体系的冲击[5][6] - 重点探讨地缘风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由陆利平等学者发布最新研究成果[6] 主题论坛二:加密货币挑战 - 香港大学副校长林晨、HashKey Group CEO肖风等将探讨加密货币对传统货币体系的冲击[7][8] - 复旦大学杨长江、社科院张明等专家分析数字货币发展对国际金融架构的影响[8] 主题论坛三:全球金融治理 - IMF驻华首席代表马歇尔·米尔斯、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周诚君等参与圆桌研讨[8][9] - 讨论涵盖国际清算体系改革、新兴市场风险抵御机制等议题[9][10] 主题论坛四:金融科技前沿 - 发布《2025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报告》,毕马威柳晓光主持发布仪式[12] - 中国信通院、中金公司等机构专家将交流AI在风控、投研等场景的应用实践[12] 学术资源与成果 - 论坛持续产出《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等系列研究成果,构建政产学研对话平台[13]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作为核心研究机构,承担多项国家级金融课题[4][5]
中金 | “科特估”系列(3):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助创新,以创新促发展——陆家嘴论坛点评
中金点睛· 2025-06-20 00:10
2025年陆家嘴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聚焦全球金融治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资本市场赋能科技创新、外汇改革等方向[1][2] - 政策层面提出多项金融开放与改革举措,包括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体系升级、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等[2][3][4][5] - 资本市场改革聚焦科创板深化、股债联动、长期资本培育等领域,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5][6] - 科创相关领域(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创新药)被列为下半年重点投资方向[6][7] 全球金融治理与人民币国际化 - 潘功胜行长指出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三大不稳定因素:主权货币公共品属性与本国利益冲突、风险外溢效应、地缘政治工具化风险[2] - 提出货币体系改革两大方向:形成少数强势主权货币良性竞争机制(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和SDR权重第三货币)、探索超主权货币如SDR[2] - 跨境支付体系将向多元化发展,强调币种与渠道多样化、系统互操作性提升、新兴技术应用[2] - 宣布在上海实施八项政策举措,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试点、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等[2] 金融开放前景与实施路径 - 李云泽局长提出中国金融开放五大前景领域:消费金融(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科技金融(全球最活跃创新高地之一)、绿色金融(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养老金融(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或达30万亿元)、财富管理(全球第二大市场)[3] - 推动开放三大举措:制度型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筑牢金融安全网[3] - 上海将试点科技金融、跨境金融创新,支持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探索非货币信托财产登记模式[4]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 - 吴清主席指出金融体系服务科技创新的三大不足: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全周期金融产品体系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5] - 资本市场改革五大举措: 1) 科创板"1+6"政策:设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5] 2) 强化股债联动:发展科创债,推动贴息担保机制,推出科创债ETF[5] 3) 培育长期资本:推动社保/保险/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5] 4) 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落实并购重组新规,研究股权激励优化[5] 5) 扩大开放:优化QFII制度,拓展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5] 重点投资领域 - 人工智能:关注算力需求韧性(国产替代、端云协同)、AI模型与应用(多模态、垂直场景)、具身智能与智驾[7] - 高端制造:关注产能出清盈利改善板块(电池、消费电子)与新需求催化板块(新能源车、半导体)[7] - 创新药:中长期看好产品创新升级、BD出海及政策改善机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