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发现
icon
搜索文档
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挂牌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7-09 01:07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 - 2025年7月8日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商所正式挂牌上市 纯苯期货首日挂牌BZ2603 BZ2604 BZ2605 BZ2606共4个合约 [1] - 纯苯期货首日成交2 69万手 成交金额47 88亿元 持仓量5419手 230家法人客户参与交易 法人客户持仓占比62 7% [5] - 主力BZ2603合约收盘价5931元/吨 较挂牌基准价5900元/吨上涨0 53% [5] 行业意义 - 纯苯期货和期权为石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公开 透明 高效的风险管理平台 有助于行业转型升级 [2] - 纯苯作为芳烃产业链基础化工原料 其价格波动牵动整个下游产业链 期货推出将提高企业经营稳健性和市场竞争力 [3]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芳烃生产国 纯苯期货推出有助于构建透明价格发现机制 提升产业定价透明度 [3][4] - 纯苯期货可与现有苯乙烯品种形成有效联动 为相关企业提供更完备的风险管理工具 [4] 企业参与情况 - 旭阳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粗苯加工企业 拥有66万吨/年纯苯产能 通过期货套保锁定成本与售价 增强经营稳定性 [6] - 远大石油化学2024年纯苯销售量130万吨 计划运用期货优化库存管理 探索"期货价格+升贴水"报价模式 [6][7] - 恒申集团作为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商 首次参与期货市场 通过买入BZ2603合约锁定部分原料采购成本 [7] 市场表现分析 - 纯苯期货上市首日价格围绕5900元/吨波动 处于合理区间 盘面小幅升水现货 反映市场预期未来供需改善 [8] - 上半年纯苯价格波动加剧 期货上市恰逢其时 帮助上下游企业锁定销售价格和加工利润 [8]
纯苯期货期权上市,芳烃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7-08 11:19
芳烃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 - 纯苯期货和期权合约正式在大商所挂牌交易 首日挂牌的4个合约均收涨 [1] - 纯苯上承石油和煤两大基础能源 下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产业 [1] - 过去五年纯苯现货价格年均波动率超30% 2024年三季度出现单周暴跌800元/吨的极端行情 [1] -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功能可助力破解行业痛点 [1] 纯苯价格波动与经营压力 - 2020年~2024年纯苯均价由3927元/吨上涨至8446元/吨 2022年一度冲高到超1万元/吨 [2] - 2025年至今纯苯价格从7780元/吨下跌到5375元/吨 跌幅达31% [2] - 产业人士称一周内损失超2000万元 2024年被迫接受以每吨低于生产成本150元的价格销售现货 [2] - 年产百万吨级纯苯企业面临30%年均价格波动率 纯苯期货可锁定原料和产品价格 [2] 定价模式与国际影响力 - 国内纯苯现货市场主要有年度纯苯均价长约、当期市场价格谈一口价、苯乙烯价差定价三种模式 [3] - 纯苯进口贸易主要参考韩国离岸价定价 国际市场定价长期被欧美能源化工巨头掌握 [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纯苯消费国(占比38%) 纯苯期货合约有望形成权威价格信号 [3] - 纯苯期货上市可推动行业从"一口价"向期现联动转型 提升中国在亚洲纯苯定价话语权 [3] 风险管理工具应用 -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可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完备的风险管理工具和贸易定价参考 [4] - 企业计划基于月度产销计划以一定套保比例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4] - 尝试将长协订单从"一口价"转向"期货价+升贴水"模式 [4] - 纯苯期货将应用于企业库存、贸易环节 探索"期货价格+升贴水"定价模式 [4]
中期协:上半年我国期货市场交投活跃
快讯· 2025-07-04 07:39
期货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0.76亿手,累计成交额339.7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2%和20.68% [1] - 大宗商品板块中贵金属领涨,农产品次之,工业品走势偏弱拖累整体表现 [1] - 期货市场有效发挥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 [1] 金融期货市场动态 -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半年累计成交额112.55万亿元 [1] - 30年期国债期货和中证1000股指期货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1] - 金融期货在服务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和规避系统性风险方面作用显著 [1] 宏观与市场环境 - 美元走弱背景下中国宏观流动性保持积极,支撑股债市场 [1] - 科技类题材活跃带动中证1000股指期货交易热度上升 [1]
以期为翼 向新而生
期货日报网· 2025-07-03 01:08
中国玻璃产业转型升级 - 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河北正大玻璃通过期货市场实现突围 为沙河玻璃产业及全行业提供转型范本 [1] - 传统玻璃制造业长期面临价格波动 产能过剩 利润微薄等困境 原料价格波动导致成本控制困难 市场供需失衡造成成品滞销 [1] - 期货市场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成为企业破局关键工具 [1] 期货工具的应用成效 - 正大玻璃通过精准运用期货和期权工具 规避市场风险 优化经营策略 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驾驭的转变 [1] - 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实现科学库存管理 精准洞察市场脉搏 期货市场成为抵御风险的"避风港"和价值创造的"新引擎" [1] - 期货市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帮助企业在波动中稳定经营 促进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1] 沙河地区玻璃企业转型实践 - 沙河玻璃企业借助期货价格发现功能 预判行业周期 合理规划生产与库存 [2] - 采用基差贸易和"期货定价+柔性供应"等创新模式 拓展销售渠道 提升服务质量 增强竞争力 [2] - 利用仓单质押融资优化现金流 为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提供资金 推动产品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2] 产融结合的未来展望 - 期货市场与玻璃产业深度融合 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2] - 未来套期保值 价格发现 资源配置功能将协同作用 推动产业在转型道路上更稳更远发展 [2]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在即 产业企业表态将积极参与交易
证券日报· 2025-07-02 16:54
纯苯期货和期权推出 - 大连商品交易所将于7月8日挂牌纯苯期货和期权合约 并发布相关规则 [1] - 首批上市交易合约共4个 交易代码为BZ 交易单位为30吨/手 交割单位为30吨 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 [3] - 上市初期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设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7% 新合约首日涨跌停板幅度为挂牌基准价的14% 交易保证金水平为合约价值的8% [4] 产业需求背景 -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纯苯生产国和消费国 现货市场供需结构快速变化导致产业链企业面临不确定性增大 [2] - 纯苯价格长期大幅波动 受原油价格、进口套利、新增产能投放等多重因素驱动 短期宽幅波动频发 [2] - 国内缺乏纯苯定价话语权 现货交易流动性依赖进口现货成交 计价模式为普氏韩国离岸价估价 [3] - 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市场信用风险提升 违约事件时有发生 对企业风控和头寸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3] - 现有纯苯纸货流动性与苯乙烯期货不匹配 交易策略兑现难度增加 限仓影响价格发现功能 [3] 企业参与计划 - 产业企业表示将积极参与初期交易 运用期货工具对冲现货头寸 [1] - 企业将通过套期保值、价格发现、参与交割等多种方式参与 助力国内纯苯资源区域流通和产业链转移 [3][4] - 企业计划审慎开展期货套期保值 未来探索点价交易 评估利用厂库交割机制优化物流与库存管理 [5] - 企业期望期货市场提升流动性、优化参与者结构 吸引更多产业客户与金融机构参与 [5] 市场影响预期 - 衍生品工具可丰富市场交易手段 完善产业对冲机制 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交易平台 [3] - 有望减少交易信息壁垒 提升中国在国际纯苯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 [4] - 有望形成更具影响力的"中国价格" 提升产业链风险管理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5]
化工产业有了风险管理新工具
经济日报· 2025-06-29 22:13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的意义 - 中国证监会同意大商所纯苯期货和期权注册,将进一步丰富化工产业风险管理工具,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提升国际价格影响力[1] - 纯苯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产业链上承石油和煤两大基础能源,下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产业,终端产品涉及纺织、家电、轮胎、染料等[1] - 我国是世界最大纯苯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2024年产能3234万吨,产量2513万吨占全球39%,表观消费量2926万吨占全球43%,进口量431万吨对外依存度15%,商品化率约53%[1] 纯苯市场现状 - 近年来国内大量一体化装置投产,但纯苯仍有较高商品贸易量,2024年贸易量达1340万吨[1] - 纯苯产业链各端产能调整步调不一,利润传导不畅情况反复出现,产业链利润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 - 纯苯市场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开展标准化期货、期权合约交易[2] 期货期权对产业链的影响 - 纯苯期货和期权将与苯乙烯期货、期权形成产业链避险工具组合拳,为扩产周期下的实体企业提供管理价格风险、锁定生产利润的有效工具[2] - 期货工具可帮助产业链各参与企业快速锁定原料采购或产品销售价格,规避价格剧烈波动风险,提高企业价格风险管理能力[2] - 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将帮助企业更快完成供需调节,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稳定性[2] 行业转型升级 -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是产业从粗放博弈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的关键节点,对企业可锁定利润、增强抗风险能力[3] - 对产业而言,通过价格发现、模式创新、国际定价权争夺,推动中国整个链条向高效化、标准化、绿色化演进[3] - 有助于形成公开、透明、权威的中国纯苯价格,增强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贸易价格话语权[2][3] 后续工作 - 大商所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做好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前的各项业务准备和风险防范工作,确保上市后市场平稳运行[3] - 最终目标是在全球化工产业链中构建更具韧性的中国定价体系[3]
期货助力河南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期货日报网· 2025-06-26 20:14
期货市场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河南产业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精准导向 河南农产品期货价格指导本地农户种植决策并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同时为加工企业提供定价基准 增强价格竞争力 [1] - 期货价格信号引导河南有色金属等工业领域资源合理配置 帮助企业融入全国产业链供应链 [1]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 - 通过套期保值 企业可锁定成本和利润 降低价格波动影响 郑商所尿素期货交割体系覆盖全国13个省 帮助农资企业稳定化肥供应 保障粮食安全 [2] 期货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 期货品种体系覆盖粮油糖果能源化工等领域 价格与现货相关性超90% 铜PTA等成熟品种成为产业链定价基准 [2] - 价格信号引导资源向高效领域和地区集聚 打破区域流通障碍 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资源分配 [2] 期货交割网络对基础设施的优化 - 郑商所在河南的交割仓库布局带动仓储物流产业发展 加强河南与其他区域物流联系 提升要素流动效率 [3]
胶版印刷纸期货、期权合约征求意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5 11:18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推出背景 - 上期所就胶版印刷纸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和业务细则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又一纸类期货期权品种上市提上日程 [1] -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的推出精准匹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文化用纸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 [1] - 胶版印刷纸是文化用纸中最主要的代表,具有市场体量大、标准化程度高、价格波动大等特点 [1] 胶版印刷纸期货合约细则 - 交易单位为20吨/手,报价单位为元/吨,最小变动价位为2元/吨 [2] - 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合约月份为1~12月 [2] - 最后交易日为合约月份的15日,交割日期为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二个工作日 [2] - 交割品级为定量65g/m2、70g/m2、75g/m2、80g/m2的双面胶版印刷纸 [2] - 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交割单位为20吨 [2] 胶版印刷纸期权合约细则 - 期权合约以胶版印刷纸期货合约为标的,交易单位为1手期货合约 [2] - 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报价单位和涨跌停板幅度与标的期货合约相同 [2] - 合约类型包括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行权方式为美式 [3] - 行权价格覆盖标的期货合约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上下浮动1.5倍当日涨跌停板幅度 [3] - 行权价格间距根据价格区间分为50元/吨、100元/吨和200元/吨三档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文化纸生产国和消费国,市场规模约2500-2800万吨/年 [4] - 胶版印刷纸行业年产能超1600万吨,头部企业陆续新投产"浆纸一体化"工厂 [4] - 期货及期权上市将填补国内文化用纸衍生品空白,形成"纸浆-胶版纸"风险管理链条 [4] - 将推动中国造纸和出版产业拓展国际市场,吸引境外品牌认证,推动中国标准输出 [4]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 - 胶版印刷纸主要用于印刷各类书籍及教科书,过去十年消费量稳定增长 [5] - 2015-2024年图书出版印数以每年平均3.5%的速度增长 [6] - 期货及期权上市能有效协助国内造纸企业锁定生产经营利润 [6] - 通过集中交易形成透明价格体系,帮助企业预判趋势,指导经营决策 [6]
丙烯系列报告:丙烯期货及产业链基础知识
华泰期货· 2025-06-16 02:48
报告核心观点 - 丙烯新品种期货酝酿上市,能促进期现结合、满足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帮助市场发现价格,推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 - 华泰期货研究院推出丙烯专题报告,首篇从基础视角对丙烯品种做出全面分析介绍 [3] 丙烯期货合约 合约介绍 - 丙烯期货交易代码为 PL,交易单位 20 吨/手,按 2024 年现货均价约 6900 元/吨算,每手合约价值约 13.8 万,报价单位元/吨,最小变动价位 1 元/吨,合约月份 1 - 12 月,最后交易日为合约月份第 10 个交易日 [7][9][10] - 丙烯期权看涨期权交易代码为 PL-合约月份-C-行权价格,看跌期权为 PL-合约月份-P-行权价格,交易单位 1 手丙烯期货合约,报价单位元/吨,最小变动价位 0.5 元/吨,合约月份为标的期货合约中连续两个近月,最后交易日为标的期货合约交割月份前一个月第 15 个日历日之前(含该日)的倒数第 3 个交易日 [12] 交割品级 - 郑商所丙烯期货基准交割品为符合 I 型丙烯指标,水含量≤20mg/kg,氢气与羰基硫不作限制;替代交割品水含量 20 - 50mg/kg,其他指标与基准品一致 [14] - 聚合级丙烯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的丙烯含量分别≥99.6%、99.2%、95.0%,丙烷含量分别≤0.4%、0.8%、4.0%等 [16] 风险管理 - 丙烯期货合约自挂牌至交割月前一个月第 15 个日历日期间,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 5%;第 16 个日历日至交割月前一个月最后一个日历日期间为 10%;交割月份为 20% [17] - 自合约挂牌至交割月前一个月第 15 个日历日期间,非期货公司会员和客户最大单边持仓量 2000 手;第 16 个日历日至交割月前一个月最后一个日历日期间为 500 手;交割月份为 50 手(自然人客户为 0) [18] 丙烯基础概念 物理性质 - 丙烯密度 1.914 kg/m³,熔点 - 185℃,沸点 - 47.7℃,闪点 - 108℃,引燃温度 460℃,饱和蒸汽压 1158 kPa,在水中溶解度低,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20] 化学性质 - 丙烯化学性质由双键和烯丙基上的氢原子决定,偶极矩仅为 0.35D,易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烯丙基上氢原子使其化学性质与乙烯不同 [21] 储运与运输 - 丙烯储存以防火防爆为核心,用碳钢或不锈钢容器加压液化储存,长期储存用低温液化配合真空绝热储罐,需安全防控和规范操作,遵循国家法规 [24] - 丙烯运输以防火防爆、防泄漏为核心,有公路、铁路、海运、管道运输等方式,按需选工具并遵循操作规范 [24] 丙烯产业链 产业链概况 - 丙烯产业链以 "石油 - 丙烯 - 聚丙烯" 为核心,上游包括石油、天然气等,中游有裂解、脱氢等工艺,下游包括聚丙烯等化学品,终端需求涉及塑料制品等多领域 [26] 生产工艺 - 按生产来源分原油制丙烯、丙烷脱氢制丙烯、煤制丙烯;按主副产品分传统油化工工艺(蒸汽裂解和炼厂催化裂化)和新兴工艺(丙烷脱氢、煤制烯烃及甲醇制烯烃),我国油制丙烯产能占比约 50%,丙烷/混烷脱氢制约 30%,煤制约 20% [30] - 蒸汽裂解制丙烯工艺以石脑油等为原料,核心产物为乙烯,联产丙烯等,2024 年丙烯供应中占比约 35%,有原料适应性,单套装置丙烯产量产出弹性高,但供应产能占比逐渐减少 [32] - 催化裂化制丙烯工艺是炼油二次加工工艺,分燃料型和化工型技术路线,常规催化裂化丙烯收率约 4%,重度催化裂解 DCC 技术丙烯收率可达 20%以上 [36] - 煤制丙烯工艺含煤制烯烃与甲醇制烯烃,甲醇制丙烯可将丙烯选择性提至 70%以上,我国煤制烯烃产业正走可持续发展路径 [39] - 丙烷脱氢工艺以丙烷为原料,副产少量氢气,是国内第二大丙烯生产路线,2024 年产能占比约 30%,对原料品质要求高;混烷脱氢工艺以液化石油气为原料,原料适应性强,有成本优势 [41][42]
铸造铝合金产业:原料价格易涨难跌 市场需求仍待提振
期货日报· 2025-06-05 02:00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铸造铝合金(再生)产能约1300万吨,产量约62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26.2%,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1] - 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9家,表观消费量约673万吨,对应市场价值约1300亿元,其中主流产品ADC12产量约465万吨,价值约900亿元 [1] - 产业呈现明显集聚效应,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及川渝、安徽、江西等汽车/摩托车产业发达区域 [1] 供需与价格 - 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50%,企业理论利润空间基本维持在100元/吨下方 [2] - 5月铝合金锭市场季节性疲软,下游订单量环比下降15%~20%,成品库存周转天数较4月增加3~5天 [2] - 电解铝价格中枢上移200元/吨,但ADC12等主流牌号价格下跌200~300元/吨,形成"跟跌不跟涨"现象,约30%企业已陷入亏损 [2] 原料与生产 - 样本企业85%以上依赖国内废铝资源,进口废铝仅作为补充,优质废铝采购存在明显溢价且价格易涨难跌 [3] - 典型企业生产成本中原料占比90%(废铝),能源占比2%(天然气),其他原料占比8%(硅、铜等),行业平均加工费800~1200元/吨,利润率普遍低于5% [5] - 设备通用性强,熔炼炉规格40~80吨,转产灵活,ADC12牌号增产速度快,生产一批产品仅需几小时 [5] 市场特征 - 汽配领域定制化需求增加,工业领域非标品主导(如散热片、电机壳体),企业库存周期14~21天 [6] - 华东企业定价参考江西保太集团加升贴水及SMM等平台数据,汽配客户账期30~90天,工业件账期7~15天 [6] - "反向开票"政策执行分化,江西、浙江推进力度大,部分地区受阻因个体户交易占比超60%、进项税获取困难等因素 [6] 期货影响 - 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将改变定价体系,从"企业报价+升贴水"转向"期货+基差"机制,提升定价效率并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8] - ADC12与原铝价差存在均值回归特性,价差扩大时可关注废铝资源再分配,缩小时需留意"精废替代效应" [8] - 龙头企业已组建专业团队研究套保策略,中型企业关注期货价格指引并表示"价格合适可注册仓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