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机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首套!生物基 1,5 - 戊二醇工艺试验成功
DT新材料· 2025-08-31 16:04
技术突破与工艺创新 - 全球首套生物基1,5-戊二醇一步加氢工艺在舟山基地试验成功,采用特殊催化剂实现高效生产[2][5] - 产品纯度超过99.5%,色度小于5,水分含量低于0.1%,指标超越国际标准[2] - 传统石油基路线以四氢糠醇为原料,需两步转化(脱水+加氢),收率达85%以上,关键控制点为pH调节和蒸馏温度[4] - 生物基路线以环戊二烯为原料,通过光氧化和高压加氢(70-100℃/7MPa),但反应器设计门槛高[4] - 新工艺采用先进自动化控制系统,兼顾环保、安全与高效生产需求[5]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 化妆品行业:生物基1,5-戊二醇具备保湿防腐特性,纯度要求≥99%,契合天然绿色消费趋势[6] - 生物医药:用于合成药物中间体,高纯度和稳定性满足行业严格标准[6] - 高分子材料:可生产高端PCDL、戊内酯、PA56纤维等,应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包覆材料、高价服装、建筑及包装领域[6] - 产品出口至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需求旺盛[6] 行业技术对比 - 工业化生产存在石油基与生物基两种路线,均需精密控制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时间)[3][4] - 石油基工艺使用镍催化剂,在120-150℃/6MPa下加氢,生物基工艺依赖光化学反应装置[4] - 两种路线最终产品均需符合化妆品原料标准,包括重金属残留≤10ppm等指标[5]
供给端扰动不断,这一化工原料价格大幅上涨5000元/吨
华夏时报· 2025-08-30 12:32
核心观点 - TDI价格在2025年经历显著波动 从4月低点1万元/吨升至7月高点1.7万元/吨 8月回落至1.5万元/吨 主要受全球供应收缩 国内集中检修 出口增长及不可抗力事件共同推动 [2][3][5] 价格走势 - 4月TDI价格低于1万元/吨 7月触及1.7万元/吨高点 单月上涨约6000元/吨 8月回落至1.5万元/吨附近 [2][5] - 8月价格下跌主因获利盘出逃 部分装置重启 出口量减少及市场提前消化供应减量预期 [5] - 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TDI价格从1.1万元/吨涨至5.5万元/吨 2017年再度涨至4.3万元/吨 [8] 供应端变化 - 科思创德国工厂因变电站火灾遭遇不可抗力 影响30万吨产能 累计减少中国区25%供应量 [3][5] - 万华化学匈牙利25万吨/年装置7月停产检修30天 福建TDI装置6月检修45天 [3] - 全球产能收缩:巴斯夫2023年关闭装置 日本东曹停止2.5万吨/年生产 阿根廷关停2.8万吨/年工厂 日本三井将产能从12.8万吨/年缩减至5万吨/年 [3] - 科思创与万华匈牙利停产导致全球TDI产能收缩约16% [3] - 全球TDI总产能约340万吨 亚洲占比超70% 万华化学拥有111万吨/年产能 沧州大化16万吨/年 [6] 需求与出口 - 2025年1-6月中国TDI出口量同比增长83% 主因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抢出口"效应 [4] - 软泡应用占比73% 涂料占比17% 主要下游包括家具 建筑和运输行业 [6] - 夏季为传统需求淡季 8月下旬开始向"金九银十"旺季过渡 [6] 行业格局与历史对比 - 2014-2017年全球TDI产能从294.1万吨降至269.3万吨 中国富余产能2017年降至4万吨 [8] - 同期全球需求从220万吨增至241万吨 中国需求从65万吨增至80万吨 [8] - 当前1.5万元/吨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疫情期间曾跌破1万元/吨 [8]
供给端扰动不断 这一化工原料价格大幅上涨5000元/吨
华夏时报· 2025-08-30 11:49
供应一度紧张 今年以来,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价格震荡上行。卓创资讯数据显示,经历了4月份1万元/吨之下的低 谷后,TDI价格于7月份触及1.7万元/吨的高点,8月份回落至1.5万元/吨左右。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TDI价格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之前TDI行业扩产,市场认为产能扩张会带来 高产量,但是实际产量增幅低,再加上科思创德国工厂因不可抗力停产,国内企业集中检修,以及出口 量增长,共同推动了TDI价格上涨。 日前,科思创再次发布紧急通知,宣布因其德国工厂的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时间超出预期,将再次下调本 月中国区10%的供应量以支援欧洲市场,这一决定距离其8月中旬向客户发出TDI供应紧张预警不到两周 时间。市场又会对此做出怎样的反应? TDI价格大涨,还是在进入7月份从月初的1.1万元/吨一度上涨至月末的1.7万元/吨,涨了6000元/吨左 右。 记者了解到,TDI价格上涨,跟近年来海外供给持续收缩不无关系。 据悉,巴斯夫于2023年初关闭TDI装置;日本东曹于2023年停止TDI生产,涉及产能约2.5万吨/年;阿根 廷于2024年10月关停了2.8万吨/年TDI工厂;日本三井2025年5月初将12.8万吨 ...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所适用反倾销措施的期终复审裁定
新京报· 2025-08-28 08:09
反倾销措施延续 -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8月29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实施期限为5年 [3] - 各公司反倾销税率维持2019年公告标准:美国公司244.3%-287.2% 欧盟公司30.4% 韩国公司12.5%-23.7% 日本公司19.3%-27.0% 泰国公司10.6%-28.6% [1][4][5] - 对英国进口苯酚的反倾销措施于2024年9月6日终止 因申请人未提起期终复审调查 [2] 苯酚产品特性与用途 - 产品为常温下无色针状或白色块状晶体 化学式C6H5OH 具腐蚀性且可燃 归入税则号29071110 [3][4] - 主要用作制备酚醛树脂、双酚A、己内酰胺等工业原料 并广泛用于合成纤维、塑料、医药、农药等领域 [4] - 进口反倾销税以海关计税价格从价计征 计算公式为反倾销税税额=计税价格×反倾销税税率 [4][6] 历史措施调整 - 2019年9月6日起初始实施反倾销措施 2021年公告明确英国脱欧后贸易救济措施延续适用欧盟与英国 [1][2] - 2023年4月26日公告调整泰国公司继承关系 由泰国国家石油全球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继承PTT苯酚有限公司税率权利义务 [1] - 本次复审基于期终调查结果 认定终止措施可能导致倾销和损害继续或再度发生 [2][3]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在即 企业表态将积极参与交易
证券日报· 2025-08-08 07:27
纯苯期货期权推出背景 - 纯苯作为有机化工原料 下游包括苯乙烯 己内酰胺 苯酚等产品 终端应用于电器 建材 包装材料 纤维材料等领域[2] - 中国是全球最大纯苯生产国和消费国 现货市场供需结构快速变化导致产业链企业面临不确定性增大[2] - 纯苯价格长期大幅波动 受原油价格 进口套利 新增产能投放等多重因素驱动 短期宽幅波动频发[2] 产业企业面临的经营挑战 - 国内缺乏纯苯定价话语权 现货交易流动性依赖进口 计价模式主要采用普氏韩国离岸价估价[3] - 价格大幅波动提升履约风险 近年市场违约事件时有发生 对企业风控和头寸管理能力要求提高[3] - 现有纯苯纸货流动性与苯乙烯期货不匹配 限仓导致无法实现有效价格发现功能[3] - 企业仅能依赖长协谈判和库存调节等传统方式应对风险 对冲效率不足 极端波动时期承受较大经营压力[2] 合约设计细节 - 纯苯期货首批上市4个合约 交易代码BZ 交易单位30吨/手 交割单位30吨 采用实物交割方式[3] - 上市初期涨跌停板幅度设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7% 新合约首日涨跌停板幅度为挂牌基准价14%[4] - 交易保证金水平为合约价值8% 期权合约设计与已上市期权框架基本一致[4] 产业企业的参与计划 - 企业将积极参与应用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 通过参与交割助力国内纯苯资源区域流通和产业链转移[4] - 基于现货敞口和风险偏好开展期货套期保值 关注期现价差 探索参考期货价格进行点价交易[5] - 评估利用厂库交割机制优化物流与库存管理 实现期现协同增效[5] - 前期已参与合约调研论证 对规则比较熟悉 推出后将通过多种方式参与[4] 市场预期与展望 - 衍生品工具可丰富市场交易手段 完善产业对冲机制 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交易平台[3] - 期望期货市场提升流动性 优化参与者结构 吸引更多产业客户与金融机构参与[5] - 希望交易所持续优化规则 确保紧密贴合产业变化 打造高效衍生品工具[5] - 助力提升产业链风险管理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形成更具影响力的中国价格[5]
中国己内酰胺产业链知识图谱、进出口贸易及发展趋势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05 04:54
核心观点 - 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供需两旺 产能694万吨 产量654.3万吨 表观消费量649万吨 消费增速27% 价格受成本端提振和供应端增量压力影响震荡下跌 [1] 行业定义与特性 - 己内酰胺是锦纶产业链重要原料 固体呈白色粉末或结晶体 液体透明带薄荷及丙酮气味 具有优异热稳定性 加工性和耐化学品性 [1][3] - 液体主要用于聚合生成聚酰胺切片 进而加工成锦纶纤维 工程塑料及塑料薄膜 少量用于医药中间体 固体主要用于注塑行业生产尼龙棒板材 [3] 产能与供需 - 2024年中国己内酰胺产能达694万吨 产量654.3万吨 表观消费量649万吨 消费增速27% 行业开机率保持高位 供需两端增长强劲 [1] - 价格趋势震荡下跌 阶段性反弹动力来自成本端利好提振 下跌压力来自供应端新产能释放的增量消化 [1] 政策环境 - 国家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2023年12月将10万吨/年以下生产装置列为限制类目录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5][7][12] - 2024年7月《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攻克关键产品 培育5家世界一流企业和5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7] 技术工艺与壁垒 - 生产工艺复杂 质量要求严格 中国石化和恒申集团等企业掌握先进技术 形成较高技术壁垒 [10] - 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 前期投入大 资金回收期长 后期需持续投入工艺优化和创新 资金壁垒高 [11] - 政策限制小规模装置 投资审批和融资受限 进一步抬高准入门槛 [12] 产业链结构 - 处于尼龙产业链中间环节 上游原料主要为苯和苯酚 中游生产以一体化装置为主 常配套环己酮装置 [13] - 下游最大应用领域为尼龙6 可加工成锦纶纤维 工程塑料和塑料薄膜 另有医药和注塑等应用领域 [13] 发展机遇 - 利好政策相继出台 支持产业创新发展 [2][5][7] - 下游需求持续增加 [2] - 国内供给能力不断加强 [2] 行业挑战 - 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2] - 环保压力不断加大 [2] - 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 [2]
研判2025!中国氯化苯行业产量、价格及开工率分析:产能释放叠加需求回暖,中国氯化苯2025年上半年产量同比激增71.43%[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4 06:49
行业概述 - 氯化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Cl,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苦杏仁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2] - 氯化苯用于制造苯酚、硝基氯苯、苯胺以及杀虫剂DDT,还用于制取溶剂和橡胶助剂、油漆、快干墨水及干洗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2]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苯、氯气、催化剂等,生产设备包括氯化反应器、精馏塔、废气处理装置等 [3] - 中游为氯化苯生产制造环节 [3] - 下游主要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颜料、精细化学品、合成材料等领域 [3] 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氯化苯产量为21.13万吨,同比增长71.43% [1][5] - 2025年6月底中国氯化苯价格为4964元/吨,同比下降33.25% [7] - 2025年6月中国氯化苯行业开工率为55.69%,环比减少8.00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1.21个百分点 [9] - 2025年6月最后一周中国氯化苯行业库存量为8630吨,同比增长643.97%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达到32万吨,是国内最大的硝基氯苯生产企业 [13] - 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年产能15万吨,在氯化苯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渠道方面具有深厚积累 [13] - 航锦科技拥有3万吨/年设计产能,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63.95% [15] - 江苏索普通过技术攻坚实现突破,2024年营业收入为64.03亿元,同比增长18.78% [17] 行业发展趋势 -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并行,催化氯化法应用将得到拓展,带动企业单位能耗下降,三废排放量减少 [19] - 下游应用领域正从传统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电子化学品等新兴应用领域成增长新引擎 [20] - 环保政策倒逼绿色转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因环保成本上升面临淘汰 [21]
纯苯期货首日成交47.88亿元,230家法人客户抢滩新品种!
搜狐财经· 2025-07-08 23:27
纯苯期货上市首日表现 - 纯苯期货和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填补了芳烃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的空白 [1] - 首日挂牌四个合约(BZ2603、BZ2604、BZ2605、BZ2606),总成交量2.69万手,成交金额47.88亿元,持仓量5419手 [3] - 主力合约BZ2603收盘价5931元/吨,较5900元/吨基准价上涨0.53%,期货价格小幅升水现货 [3] 市场参与情况 - 首日参与交易的法人客户达230家,法人客户持仓占比62.7%,显示机构投资者关注度高 [3] - 产业链龙头企业如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旭阳集团、山东京博石化等积极参与交易 [3] - 远大石油化学首日参与交易,该公司2024年纯苯销售量达130万吨 [3] 纯苯产业链地位 - 纯苯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上游连接石油和煤,下游覆盖合成树脂、纤维、橡胶三大产业 [4] - 终端产品应用于纺织、家电、汽车、建筑等领域,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4] - 中国是全球最大纯苯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2024年产量2513万吨,表观消费量2926万吨,进口量431万吨,市场规模2086亿元 [4] 价格波动与风险管理需求 - 2025年以来纯苯价格从7780元/吨跌至5375元/吨,跌幅31%,企业面临较大经营风险 [4] - 恒申控股通过买入BZ2603合约锁定未来原料采购成本 [4] - 旭阳集团拥有66万吨/年纯苯产能,下游配套多个生产装置 [4] 期货市场功能 - 纯苯期货和期权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风险管理平台 [5] - 企业可通过期货工具锁定采购或销售价格,规避价格剧烈波动风险 [5] -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完备的贸易定价参考 [5]
纯苯期货和期权今日上市
快讯· 2025-07-07 23:17
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 - 纯苯期货和期权今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 [1] - 纯苯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器、建材、包装材料、纤维材料等领域 [1] -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纯苯生产国和消费国 [1] 市场影响 - 纯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将为纯苯产业提供有效风险管理工具 [1] - 增强我国纯苯价格的国际影响力 [1] - 提高纯苯国际贸易价格话语权 [1]
纯苯衍生品工具破局 产业链风险管理迈向精细化时代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20:25
纯苯市场现状 - 我国是全球最大纯苯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 2024年产能达3234万吨 产量2513万吨占全球39% 表观消费量2926万吨占全球43% 进口量431万吨对外依存度15% 贸易量1340万吨商品化率53% [1] - 产业链面临供需错配、价格波动剧烈、国际价格影响力不足等难题 利润传导困境凸显 上下游扩能节奏不一导致阶段性过剩或紧张 [1][2] - 2020-2024年多次出现显著供需错配 如2020年仓库爆满 2024年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现象 纯苯价格高于下游产品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下游消费结构变化 苯乙烯占比下降 己内酰胺及苯酚占比上升 [2] - 现货市场呈现三大特点:交易量增加要求效率提升 衍生品交易手段多样化 下游锁价需求增强 [3] - 行业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 下游产能增速超过纯苯 长周期看供需呈紧平衡状态 利润逐渐上移 [2] 衍生品工具推出 - 纯苯期货和期权将于2025年7月8日挂牌交易 分别于9时和21时上市 [4] - 将为企业提供精准风险对冲手段 解决传统方式(长协谈判、库存调节)对冲效率不足问题 [4][5] - 企业可通过期货套保锁定成本与售价 利用期权策略增强风险管理灵活性 提升经营稳定性 [5] 市场影响 - 有助于形成公开透明的"中国纯苯价格" 改变目前主要参考FOBK(韩国离岸价)的现状 [6] - 提供统一定价基准与风险对冲平台 增强我国在全球纯苯市场的价格话语权 [6] - 促进期现价格体系合理化 服务芳烃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我国在全球化工领域话语权 [7] 企业参与计划 - 旭阳集团计划开展期货套期保值 探索期权策略 评估厂库交割优化物流管理 [6] - 远大石油化学将利用期货期权功能服务生产经营 参与交割助力资源转移 [6] - 龙头企业参与预计将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成熟度 构建健康市场生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