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太力科技:公司积极整合创新资源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3 10:12
产学研合作进展 - 公司积极整合创新资源并与全国各大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1] - 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的先进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已挂牌成立 [1] - 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的重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 - 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的果蔬锁鲜膜已成功上市 [1] - 与纳米材料领域专家团队的纳米材料性能提升课题正在有序推进 [1]
甘肃金昌:“强科技”行动澎湃创新动能
科技日报· 2025-09-22 09:35
近日,甘肃省金昌市"镍都科创周"启动仪式举行,现场含"科"量十足。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 司"手撕镍"等创新成果亮相,双创大赛、科技招商、人才夜市等活动同步开展,政企学研各界共谋创 新。 近年来,金昌市围绕"强科技"行动,激发创新活力、培育产业动能、优化创新生态,推动科技与经 济深度融合。2025年上半年,在甘肃省营商环境考核中,金昌市2项科技创新指标均为满分,排名并列 全省第一。 培育创新主体 在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0.05毫米厚的"手撕镍"如丝绸般从生产 线滑落。这种超薄材料,正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的"心脏"部位。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金昌市还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牵头承担的省级、市 级重大科技项目比例超过95%;开展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培育壮大三年行动,建立优质企 业培育库,获批认定"三高"企业14家;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87家,省 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61家。 此外,金昌市还积极举办科技成果对接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新能源电池、化工循环、高品质 菜草畜等领域科技成果对接会上,现场签订多份科技成果 ...
【商洛】城市更新 生活更美
陕西日报· 2025-09-17 22:37
走进商洛市,依山傍水的市区干净整洁,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更加灵动。 "这两年在江边健身跑步的市民越来越多,我就是其中一个。再过段时间,江边的银杏树叶变成金 黄色,这里就更漂亮了!"9月15日一大早,秋风送爽,在丹江边的滨江银杏公园健身步道上,市民陈伟 刚跑完步,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着江边的风景。 附近的商州群众运动公园广场上,还有许多健身、跳舞、唱歌的市民,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个 普通的清晨,将这座城市主打的"康养"名片展现得淋漓尽致。 商洛,一座全域处于秦岭腹地的城市,经济体量并不大,但市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当地是如何突 破发展瓶颈的?近年来,商洛市全力推动生态更美、经济更强、群众更富,加快打造中国康养之都、高 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一都四区",推进富民强 市,奋力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向新向绿 转型升级聚动能 要突破发展瓶颈,首先得在产业发展上谋出路,探索出一条适合商洛的发展路径。 以绿色为方向、以园区为承载,商洛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聚焦工业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 系,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其中,新能源及储能产业成为商洛突出抓的重点。 镇安抽 ...
贝斯美: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的技术路线
证券日报· 2025-09-17 13:36
研发创新聚焦领域 - 公司研发创新主要聚焦于农药中间体、二甲戊灵原药及制剂的全产业链技术优化 [2] - 研发创新同时聚焦碳五新材料领域的工艺改进和产业链延伸 [2] 技术路线与竞争优势 -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的技术路线 [2] - 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2]
初创企业从北京搬到华科大对门
长江日报· 2025-09-17 00:28
9月16日,在湖北域控智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域控智驱)的生产基地里,一条汽 车线控底盘电机生产线正在调试,即将投产,这是域控智驱在短短4个月里建起的第二条产 线。而在洪山区华工科技产业大厦域控智驱实验室内,华中科技大学的研发团队正和公司工 程师一起,对新一代样机进行测试。 经与刘洋教授团队深入交流与技术探讨,他们发现,为人形机器人腿部关节提供动力的 电机与汽车线控底盘的电机,在底层逻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个跨界思路,不仅让张涛团 队豁然开朗,也为高校科研团队解锁一个全新应用场景。 2023年5月,张涛将创业团队从北京带到武汉,与华科大团队合作创业,初创公司就设 在与学校一路之隔的华工科技产业大厦。 8个月后,无框空心轴电机研制成功,相较传统产品,重量更轻、可靠性更高,成本降 低30%。 编辑:胡之澜 今年6月,域控智驱制造基地第一条产线投产,开始为英创汇智等多家知名底盘电控企 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第二条产线投产后,公司年产能可达60万套,年产值将达4000万 元。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让汽车自动泊车,不仅需要汽车"大脑"决策,还离不开底盘上的"运 动神经"精确执行。域控智驱董事长张涛介绍:"传统汽车底盘采用 ...
调研速递|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线上投资者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5 11:11
公司研发实力 - 公司自九十年代涉足空悬系统业务领域 二十多年来持续提升产品总成技术 在细分行业掌握核心技术 [2] - 底盘轻量化领域拥有球头铰链总成核心技术 热管理系统产品研发与生产具备自主专利的独家生产技术 creatube工艺以及TPV软管和尼龙管核心技术 [2] - 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开展部件总成产品配套业务 掌握谐波减速器等产品核心技术 [2] - 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 并与多所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2] - 截至2025年半年度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04项 其中国外专利259项 中国发明专利206项 [2] 业务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半年度 公司国内空悬业务已获订单总产值约为158亿元 其中总成产品订单总产值约为17亿元 [3] - 2025半年度公司热管理系统业务累计获得订单约为71亿元 [3] 机器人业务布局 - 通过子公司完成在关节总成 谐波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 力觉传感器等产品的产业布局 [3] - 橡胶产品已完成配套 轻量化骨骼已向客户送样 目标实现机器人关节总成产品生产制造 [3] - 与多家机器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给奇瑞墨甲机器人配套橡胶件 给埃夫特工业机器人配套谐波减速器 [3] - 目前相关业务收入较小 对本年度经营业绩影响不大 [3] - 与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拟共同设立控股合资公司进行机器人本体制造 [3] 热管理业务拓展 - 子公司中鼎流体及中鼎智能热系统主导热管理系统总成业务 [3] - 在汽车热管理基础上 布局储能热管理及超算中心热管理 [3] - 在储能领域推出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 [3] - 超算中心热管理领域主要产品为CDU(冷却液分配装置) 目前正加速与客户对接 [3] 新兴业务发展 - 公司加快布局磁流变减振器项目 目前项目产线已落地 正在加速与客户对接 [3]
中国医疗“黑科技”改变看病就医体验,重塑健康未来
齐鲁晚报· 2025-09-15 03:20
远程手术机器人创新 - 国产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首例跨省远程直肠肿瘤切除手术 手术通过患者腹部4cm小孔操作 医生在上海操控900公里外江西瑞金的手术[1] - 机器人具备高精度操作能力 可完成给生鹌鹑蛋剥壳的精细动作 肿瘤位置距肛门仅4-5cm 手术耗时90分钟[3] - 企业根据临床反馈优化产品设计 将直刀片改为弯刀片以扩大手术视野 提升操作便捷性[7] 医工合作模式 - 医院与企业合作突破国外多孔机器人专利壁垒 产学研合作获得政策支持 推动国产手术机器人创新发展[7][9] - 企业早期介入研发可实现技术纠偏 医疗器械研发需要紧密结合临床需求[7] 无创血糖检测技术 - 无创血糖仪采用近红外激光技术 通过手掌大鱼际部位检测 与静脉血检测匹配度超99%[18][20] - 设备可实现医疗级无创检测 检测结果与传统指尖血检测数值一致 全球糖尿病患者超5亿 中国成人患病率达12%[10][12][18] - 技术正朝小型化与可穿戴化发展 核心检测模组尺寸仅几毫米 未来可集成于便携设备实现实时监测[14][16] 干细胞药物突破 - 国内首款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并开出首张处方 用于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1][23] - 药物定价约2万元人民币/袋 较美国同类产品19万美元显著降低患者经济负担[25] - 目前中国已批准120余款干细胞药物进入临床试验 适应症覆盖血液系统 呼吸系统 心血管及自身免疫疾病[26] 行业创新趋势 - 医学科技创新涵盖手术机器人 无创检测 干细胞药物等多领域 改变传统诊疗模式[1][10][21] - 国产创新药研发数量占全球超20% 跃居全球第二 多款产品填补领域空白[20][26]
重磅!“光伏泰斗”沈文忠教授出任中环新能源首席科学家
智通财经· 2025-09-11 11:49
核心事件 - 沈文忠教授正式加盟公司出任首席科学家 沈文忠教授为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 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 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拥有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半导体光电子物理研究 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在SCI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多篇 [1]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凭借无P型旧产能负担优势轻装上阵 在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风口占得先机 [2] - 战略目标为成为新一代电池专业制造品牌商及绿色能源系统集成服务商 [2] - 持续深耕新能源高端制造业 积极发展光储充 BC 氢氨醇油(航空煤油) 钙钛矿等多维技术路线 [2] - 构建从生产制造到光伏电站 零碳园区 数字能源服务等应用端产业化的完整生态 [2] - 已与阳光电源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等多个企业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建光伏核心科技生态圈 [2] 人才团队建设 - 持续强化核心团队升级建设 近期多位行业资深高管加入 包括拥有三星20余年资深管理经验及阿特斯高管履历的邹珉 原晶科人力资源总经理郭耀辉 曾任东方日升CFO的杨钰 [2] - 沈文忠教授加盟预计将通过深度参与研发战略制定 指导技术升级等方式 为公司TOPCon BC 叠层电池等技术路线突破提供方向引领 [2] - 沈文忠教授将在科研梯队人才培养 外部合作资源整合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团队打造与人才培养 此次合作被定位为科研智慧与产业理想的双向奔赴 [3] -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 企业需打开学术视野 拥抱前沿技术 汇聚顶尖人才以立于不败之地 [3] 未来发展展望 - 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 聚力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 [3] - 未来将有望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 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3] -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利安隆(300596) - 300596利安隆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10: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2.36亿元 [9] - 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要由于产品结构调整带来毛利率提升 [18] - 公司连续十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24.59% [9] - 2025年1月2日收盘市值约68亿元,9月11日收盘市值约80亿元,涨幅约17% [7] 业务板块表现 - 核酸药物合成原料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2.41% [5] - 润滑油添加剂业务营收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主要得益于营销策略调整和运营降本 [16] - 公司三条业务曲线:第一曲线(新材料业务)为核心收入保障,第二曲线(润滑油添加剂业务)为增长中枢,第三曲线(生命科学业务)为长期成长空间 [25] - 出口收入占比约为42% [6]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44亿元,同比增长17.18% [17] - 开发出UV-360合成工艺,产品质量达国际一流水平,并取得相关制备方法专利 [17] - 针对新能源车高温材料需求开发特种助剂如U-pack® B8119 [4] - 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所合作推进产学研项目 [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珠海基地运转正常,智能化水平提升有利于提高人效 [20] - 马来西亚项目已完成公司主体注册和对外投资备案,正在进行前期资质审批和设计工作 [26][31] - 马来西亚一期投资估算为8.2亿林吉特 [31] - PI项目建筑主体结构已封顶,将进行设备安装,产品已获得国内客户认可 [11][22] 市场与客户拓展 - 上半年新增5家全球500强客户,主要集中在润滑油领域 [19] - 公司通过国内和马来西亚研发生产基地服务全球客户 [6] - PI产品已用于部分品牌智能眼镜材料中 [24] 公司治理与战略 - 以80后为主体的2.0管理团队已全面接手公司日常运营和创新工作 [8] - 公司实施多期员工持股计划,涵盖管理、研发、市场营销等多层级人员 [8] - 公司采取低成本保生存、差异化求发展措施,毛利率高于同行业 [9] - 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利安隆数字平台",加强产品质量监测和批次稳定性 [28] 风险与资金管理 - 公司货币资金15亿元,马来西亚项目投资不会对国内正常经营造成影响 [31]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系统进行原材料价格监测和趋势分析,采取敏感性分析判断对毛利率的影响 [23] - 控股股东减持源于个人资金规划,未触及披露标准 [10][30][33]
重磅!“光伏泰斗”沈文忠教授出任中环新能源(01735)首席科学家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0:32
核心事件 -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加盟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出任首席科学家 [1][7] 专家背景 - 沈文忠教授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等职务 [2] - 长期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及半导体光电子物理研究 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凭借无P型旧产能负担优势轻装上阵 在光伏电池技术迭代风口占得先机 [4] - 战略目标为成为新一代电池专业制造商与绿色能源系统集成服务商 [4] - 积极发展光储充/BC/氢氨醇油/钙钛矿等多维技术路线 构建从制造到应用端的完整生态 [4] - 已与阳光电源/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等建立产学研合作 共建光伏科技生态圈 [4] 人才团队建设 - 近期引进多名行业资深高管:三星20余年经验的邹珉/原晶科人力资源总经理郭耀辉/曾任东方日升CFO的杨钰 [7] - 沈文忠教授将参与研发战略制定 指导TOPCon/BC/叠层电池等技术突破 [7] - 预计在科研梯队培养与外部资源整合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7] 管理层表态 - 董事长余竹云强调技术团队打造与人才培养是科研智慧与产业理想的双向奔赴 [7] - 企业需打开学术视野/拥抱前沿技术/汇聚顶尖人才以应对激烈市场竞争 [7] 发展前景 - 通过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 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7] -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