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金融时报· 2025-06-23 03:09
新质生产力的定义与特征 -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1] - 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本质是先进生产力[2] 资本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 资本与技术要素紧密结合,通过剩余索取权激励资本所有者投入大量资金到有应用前景的技术领域[2] - 资本催生多元创新主体,拓宽科技创新规模与边界,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系统[2] - 资本带动生产要素重新集聚配置,推动数字技术突破并实现新型生产工具与劳动力的结合[3] - 资本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价值链升级,同时参与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4] 资本市场功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资本市场通过价格信号精准匹配创新要素需求,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5] - 市场化价格机制显性化创新成果价值,形成对科创企业技术潜力与商业模式的预期[6] - 提供风险分散、定价、对冲等机制降低科创企业投资风险,激励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7] 资本市场建设实施路径 - 健全全链条"绿色通道"支持科技型企业股债融资,优化并购重组政策环境[8] - 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考核方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包容度,培育耐心资本[9] -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和资产支持证券,健全工业品期货期权品种体系助力产业升级[9]
二级估值带动一级?复盘创业板的“第三阶段”
北证三板研习社· 2025-06-19 13:24
北交所市场表现分析 - 北证50指数昨日下跌近2个点,跌幅在历史排名中位列第三,前两位分别是5月22日的-6.15%和6月13日的-2.92% [1] - 个股下跌数量达241只,接近5月22日的245只,远超6月13日的213只,显示市场情绪集中释放 [1] - 当前指数点位1365.79点,较1500点高点回撤9%,中位数PE(TTM)从55.58X回调至50.26X,实际回调幅度更小 [1] - 指数尚未完成调整,调整充分后可能开启"第三阶段" [1] 创业板与北交所估值对比 - 当前北交所50X的PE与创业板2015年初"第二阶段"水平相似,未来估值有望大幅提升 [2] - 创业板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中位数PE(TTM)从26.53X升至59.66X,期间上市47家,平均首发PE为25.68X [2] - 创业板第三阶段5个月内上市57家,首发PE降至7-23X,募资规模显著放大 [2] - 二级市场估值抬升未导致IPO发行价格上升,但助力募资扩容 [2] 北交所IPO发行前景 - 北交所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发行16只个股,平均发行PE为13.85X,平均募资规模2.75亿,总募资44亿 [3] - 未来随着估值提升和交投活跃,IPO发行节奏可能加速至"每两天发1家",发行估值或保持较低水平 [3]
邱勇:上交所债券托管量18万亿元,构建起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19 00:05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及发展前景 -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邱勇深入剖析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及发展前景,以上交所为例介绍中国资本市场成就及未来改革方向 [1] - 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上交所债券托管量达18万亿元,构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 [3] 中国资本市场成就 - 科创板改革效应持续扩大,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1681亿元,为净利润的2.5倍,同比增长6.4%,近3年复合增速10.7%,研发强度中位数12.6%,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6年累计超12万项 [3] - 科创债规模增至1.1万亿元,占公司债比例从5.2%提升至9.2% [3] - 沪市2024年披露资产重组方案700余单,重大资产重组60单同比增长50%,70%并购标的集中于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4] - 2024年沪市主板营业收入49.6万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扣非净利润增长2.4%,科创板营业收入增长0.2%,近70%公司营收增长,净利润475.2亿元,50%公司净利润增长 [4] - 沪市公司分红超1.9万亿元,春节前分红超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增持回购超1100亿元,近3年股息平均增长15%,股息率3.5% [4] - 2024年ETF市值突破3万亿元较年初翻倍,长期资金A股持仓金额增加33% [4] 未来改革方向 - 构建投融资协调市场生态,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推动市场运行"稳"与功能"进"协同发展 [5] - 深化科创板改革,提升包容性和适应性,健全科技型企业识别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引导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汇聚 [5] - 落实"并购六条",打通并购市场堵点,提高重组审核时效,推动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等案例落地 [5]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丰富产品体系,完善ETF布局及配套机制,推动科创债、绿色债市场建设,健全股票期权产品体系 [6]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 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证券时报· 2025-06-18 18:34
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 上交所将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着力构建市场内生稳定机制 包括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预判 支持上市公司用足用好各类资本市场工具 强化监管 优化市场生态 持续强化预期管理 努力提振市场信心 [1] - 上交所将深化科创板改革 推动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 健全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 提升预沟通服务质效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 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并购市场发展 - 上交所将进一步落实"并购六条" 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 以重组审核规则修订为契机 打通并购市场堵点 加强政策引导 提高重组审核时效 推动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和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等典型案例落地 [1] - 2024年沪市披露各类资产重组方案700余单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60单 同比增长50% 七成并购标的为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 今年以来披露资产重组方案341单 同比增长25%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49单 同比增长206% [2] 中长期资金入市 - 上交所将加大力度引入长期资金 丰富产品体系 完善ETF产品布局和配套机制 推动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健全股票期权产品体系 打造"中国品牌"指数体系 [2] - 2024年ETF市值突破3万亿元 以社保保险为代表的长期资金A股持仓金额增长33% [2]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 资本市场具有枢纽功能 面对冲击仍具发展前景 上交所将承担使命 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2]
陈吉宁、胡海峰等为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揭牌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18 14:41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于2025年6月18日在陆家嘴论坛揭牌 由证监会 民政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举办 [2] - 学会定位为资本市场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和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平台 [2] - 将团结行业机构 上市公司 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力量 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课题研究 [2] - 证监会将推动学会成为金融发展规律研究基地 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及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力量 [2] 行业活动与评选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已正式开启 [4] - 2025年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揭晓 [4] - 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4]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揭牌仪式在沪举行
证监会发布· 2025-06-18 11:57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于2025年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揭牌成立 [1] - 学会由中国证监会、民政部和上海市政府联合举办 [1] - 学会定位为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平台 [1] - 学会将团结行业机构、上市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多方研究力量 [1] - 学会将聚焦资本市场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课题研究 [1] 未来发展目标 - 中国证监会将联合民政部等各方共同推动学会建设 [1] - 学会将成为深化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认识的重要基地 [1] - 学会将打造为加强资本市场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 [1] - 学会将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 参与机构 - 揭牌仪式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等高层领导共同参与 [1] - 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上海市政府、民政部等机构领导出席 [1]
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吴清主席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6-18 11:16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与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能提供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全链条服务,满足科技企业不同阶段需求 [5][6] - 资本市场通过要素定价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力,带动人才、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协同集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 - 当前金融服务体系存在三大短板: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长期资本不足)、产品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全周期服务)、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无形资产估值体系待优化) [5] 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与科技产业循环 - 多层次市场体系覆盖有效拓展,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错位发展,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50% [7][8]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超50%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发挥"孵化器"作用 [8] - 科技企业市值占比显著提升,千亿市值A股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增至27%,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2.5% [9] 深化改革与开放举措 - 科创板将推出"1+6"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第五套标准上市、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等,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 [11] - 强化股债联动,发展科创债ETF和可交换债等产品,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获批注册,推动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等资产开展证券化融资 [12][13] - 培育长期资本,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优化基金份额转让和股票实物分配试点机制 [13] 上市公司与开放生态建设 - 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程序,推动"并购六条"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14] - 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优化QFII制度,拓展外资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至100个,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和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 [15] - 上海将作为改革高地,推动浦东新区法规立法授权探索,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16][17]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18 09:13
市场平稳运行与生态优化 - 上交所将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预判,支持上市公司使用各类资本市场工具,优化市场生态并强化预期管理以提振信心 [1] - 持续强化监管以夯实市场发展基础,同时推动上市公司增持回购,2024年沪市公司增持回购金额超1100亿元 [1][3] 科创板改革与科技创新 - 科创板将推动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集聚 [1] - 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总额1681亿元,超过净利润2.5倍,同比增长6.4%,近3年复合增速10.7%,研发强度中位数12.6% [2] - 科创板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6年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科创债规模增至1.1万亿元,占公司债比例从5.2%提升至9.2% [2] 并购重组与产业升级 - 上交所将落实"并购六条",提高重组审核时效,推动优质未盈利资产收购和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落地 [1] - 2024年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700余单,重大资产重组60单同比增长50%,七成标的为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3] - 2024年以来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341单同比增长25%,重大资产重组49单同比增加206% [3] 上市公司业绩与分红 - 沪市上市公司营收占全市场七成,净利润占八成,2024年主板营收49.6万亿元,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和2.4% [3] - 科创板营收同比增长0.2%,近七成公司营收增长,净利润475.2亿元,五成公司净利润增长,分红超1.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3] - 近3年沪市公司股息平均增长15%,股息率3.5%居全球前列 [3] 中长期资金与产品创新 - 上交所将推动长期资金入市,丰富ETF产品布局,健全股票期权体系,打造中国品牌指数体系 [2] - 2024年ETF市值突破3万亿元较年初翻番,社保和保险等长期资金A股持仓金额增加33% [3]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加快构建投融资,协调市场生态,进一步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新浪证券· 2025-06-18 08:47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与上交所成效 - 资本市场需持续强化枢纽功能,通过深化科创板改革、优化并购重组机制、引入长期资金等举措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1] - 上交所债券托管量达18万亿,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3] - 科创板2024年研发投入总额1681亿元,超净利润2.5倍,同比增长6.4%,近3年复合增速10.7%,研发强度中位数12.6%[3] - 科创板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6年累计发明专利超12万项,科创债规模增至1.1万亿元,占公司债比例由5.2%提升至9.2%[3] 并购重组与市场活跃度 - 2024年沪市披露资产重组方案700余单,重大资产重组60单同比增长50%,70%并购标的属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4] - 2024年以来披露资产重组方案341单同比增长25%,重大资产重组49单同比增加206%[4] - 沪市上市公司营收占全市场70%,净利润占80%,2024年主板营收49.6万亿元,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和2.4%[4] - 科创板营收同比增长0.2%,近70%公司营收增长同比提升3.09百分点,净利润475.2亿元,50%公司净利润增长同比提升7.17百分点[4] 投资端建设与分红回购 - 沪市公司分红超1.9万亿元,春节前分红超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增持回购超1100亿元[5] - 近3年股息平均增长15%,股息率3.5%居全球前列[5] - 2024年ETF市值突破3万亿元,较年初翻番,社保保险等长期资金A股持仓金额增加33%[5] 下一步改革重点 - 深化科创板改革,提升包容性,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技术领域集聚[5] - 落实并购重组政策,提高审核时效,推动优质未盈利资产收购及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落地[6] - 引入长期资金,丰富ETF产品布局,推动科创债、绿色债市场建设,健全股票期权产品体系[6]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沪市今年以来披露的资产重组方案341单 同比增长25%
快讯· 2025-06-18 08:27
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三:推动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上,上交所理事长邱勇表示, 2024年,沪市披露各类资产重组方案700余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60单,同比增长50%,7成并购标的属 于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今年以来披露的资产重组方案341单,同比增长25%,其中重大资 产重组49单,同比增加206%。(人民财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