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龙源电力:1季度盈利受制于经营开支上升-20250430
交银国际· 2025-04-30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入增长慢于经营开支增长致1季度盈利同比下降,反映交易电价及开支变化,略微下调2025/26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龙源电力收盘价为6.10港元,目标价为7.81港元,潜在涨幅为28.0% [1] - 52周高位为8.29港元,低位为5.31港元,市值为20,239.07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76.36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5.28%,200天平均价为6.32港元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百万人民币)|29,631|31,370|34,510|37,462|40,861| |同比增长(%)|-25.7|5.9|10.0|8.6|9.1|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6,157|6,425|6,758|7,208|8,244| |每股盈利(人民币)|0.75|0.76|0.80|0.86|0.98| |同比增长(%)|27.6|2.2|5.2|6.7|14.5| |前EPS预测值(人民币)|/|/|0.82|0.88|1.00| |调整幅度(%)|/|/|-2.4|-2.4|-2.3| |市盈率(倍)|7.7|7.5|7.1|6.7|5.8|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8.34|8.72|9.30|9.91|10.63| |市账率(倍)|0.68|0.66|0.61|0.58|0.54| |股息率(%)|3.9|4.0|4.2|4.5|5.1| [5] 业绩分析 - 2025年1季度纯利同比下跌21.9%至19.8亿元,主因火电业务剥离减少利润约1亿元,经营开支同比增长高于收入增长 [6] - 期内风电发电同比增长4.4%,但电价下降,总收入同比增长仅0.9%,经营开支同比增长14%,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1.9% [6] 营运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装机容量(兆瓦)|/|/|/|/|/| |风电|27,754|30,409|33,409|36,909|40,659| |火电|1,875|0|0|0|0| |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5,964|10,734|13,734|16,734|19,984| |总计|35,594|41,143|47,143|53,643|60,643| |变动(兆瓦)|4,486|5,550|6,000|6,500|7,000| |风/光净增(兆瓦)|4,509|7,425|6,000|6,500|7,000| |电力销售(百万千瓦时)|/|/|/|/|/| |风电|61,353|60,550|65,553|72,086|79,600| |火电|10,320|7,163|0|0|0| |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4,553|7,833|17,306|20,888|25,107| |总计|76,226|75,546|82,859|92,973|104,708| |增长(%)|/|/|/|/|/| |风电|5.2|-1.3|8.3|10.0|10.4| |火电|-2.4|-30.6|NA|NA|NA| |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159.8|72.0|120.9|20.7|20.2| |总计|7.9|-0.9|9.7|12.2|12.6| [9] 行业覆盖公司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评级|收盘价(交易货币)|目标价(交易货币)|潜在涨幅|发表日期|子行业| |----|----|----|----|----|----|----|----| |916 HK|龙源电力|买入|6.10|7.81|28.0%|2025年04月29日|运营商| |1798 HK|大唐新能源|买入|2.20|2.65|20.5%|2025年03月31日|运营商| |579 HK|京能清洁能源|买入|2.42|2.46|1.7%|2025年03月26日|运营商| |2380 HK|中国电力|买入|3.01|3.51|16.6%|2025年03月24日|运营商| |836 HK|华润电力|买入|18.94|23.06|21.8%|2025年03月21日|运营商| |300274 CH|阳光电源|买入|61.30|72.50|18.3%|2025年04月28日|光伏制造(逆变器)| |688390 CH|固德威|中性|40.81|43.30|6.1%|2025年04月29日|光伏制造(逆变器)| |1799 HK|新特能源|买入|4.50|6.28|39.6%|2025年04月02日|光伏制造(多晶硅)| |3800 HK|协鑫科技|买入|0.79|1.49|88.6%|2025年03月31日|光伏制造(多晶硅)| |6865 HK|福莱特玻璃|买入|8.48|11.30|33.3%|2025年04月29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968 HK|信义光能|买入|2.64|4.28|62.1%|2025年03月03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1108 HK|凯盛新能|中性|3.45|3.47|0.6%|2025年04月01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002865 CH|钧达股份|买入|38.81|57.57|48.3%|2025年04月15日|光伏制造(电池片)| |600732 CH|爱旭股份|中性|9.90|11.04|11.5%|2025年01月07日|光伏制造(电池片)| |3868 HK|信义能源|买入|0.92|1.17|27.2%|2025年03月03日|新能源发电运营商| [16]
龙源电力(00916):1季度盈利受制于经营开支上升
交银国际· 2025-04-30 0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入增长慢于经营开支增长致1季度盈利同比下降,反映交易电价及开支变化,略微下调2025/26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6] 各部分总结 公司概况 - 收盘价为6.10港元,目标价为7.81港元,潜在涨幅为28.0% [1] - 52周高位为8.29港元,低位为5.31港元,市值为20,239.07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为76.36百万,年初至今变化为-5.28%,200天平均价为6.32港元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百万人民币)|29,631|31,370|34,510|37,462|40,861| |同比增长(%)|-25.7|5.9|10.0|8.6|9.1| |净利润(百万人民币)|6,157|6,425|6,758|7,208|8,244| |每股盈利(人民币)|0.75|0.76|0.80|0.86|0.98| |同比增长(%)|27.6|2.2|5.2|6.7|14.5| |前EPS预测值(人民币)|/|/|0.82|0.88|1.00| |调整幅度(%)|/|/|-2.4|-2.4|-2.3| |市盈率(倍)|7.7|7.5|7.1|6.7|5.8|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8.34|8.72|9.30|9.91|10.63| |市账率(倍)|0.68|0.66|0.61|0.58|0.54| |股息率(%)|3.9|4.0|4.2|4.5|5.1| [5] 1季度业绩分析 - 2025年1季度纯利同比下跌21.9%至19.8亿元,主因火电业务剥离减少利润约1亿元,经营开支同比增长高于收入增长 [6] - 风电发电同比增长4.4%,但电价下降致总收入同比仅增长0.9%,经营开支同比增长14%,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1.9% [6] 装机情况 - 1季度风电平均利用小时为585小时,同比下降55小时,整体限电率约为4% [6] - 新增装机容量36.25兆瓦,其中风电/光伏分别增加34.7/1.5兆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减少30兆瓦 [6] - 预计6月1日前装机小幅加快,维持2025年新增投产5吉瓦装机量预测 [6] 大代小改造进展 - 2023/24年分别完成约300/240兆瓦改造,目前约0.9吉瓦项目量,预计2025年完成8个项目共370兆瓦改造,预计2025年减值损失同比上升20% [6]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评级|收盘价|目标价|潜在涨幅|发表日期|子行业| |----|----|----|----|----|----|----|----| |916 HK|龙源电力|买入|6.10|7.81|28.0%|2025年04月29日|运营商| |1798 HK|大唐新能源|买入|2.20|2.65|20.5%|2025年03月31日|运营商| |579 HK|京能清洁能源|买入|2.42|2.46|1.7%|2025年03月26日|运营商| |2380 HK|中国电力|买入|3.01|3.51|16.6%|2025年03月24日|运营商| |836 HK|华润电力|买入|18.94|23.06|21.8%|2025年03月21日|运营商| |300274 CH|阳光电源|买入|61.30|72.50|18.3%|2025年04月28日|光伏制造(逆变器)| |688390 CH|固德威|中性|40.81|43.30|6.1%|2025年04月29日|光伏制造(逆变器)| |1799 HK|新特能源|买入|4.50|6.28|39.6%|2025年04月02日|光伏制造(多晶硅)| |3800 HK|协鑫科技|买入|0.79|1.49|88.6%|2025年03月31日|光伏制造(多晶硅)| |6865 HK|福莱特玻璃|买入|8.48|11.30|33.3%|2025年04月29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968 HK|信义光能|买入|2.64|4.28|62.1%|2025年03月03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1108 HK|凯盛新能|中性|3.45|3.47|0.6%|2025年04月01日|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002865 CH|钧达股份|买入|38.81|57.57|48.3%|2025年04月15日|光伏制造(电池片)| |600732 CH|爱旭股份|中性|9.90|11.04|11.5%|2025年01月07日|光伏制造(电池片)| |3868 HK|信义能源|买入|0.92|1.17|27.2%|2025年03月03日|新能源发电运营商| [16]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9 23:44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发电量4,544,18870兆瓦时,同比增加1037% [8] - 上网电量4,442,62149兆瓦时,同比增加1045% [8] - 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043元/千瓦时,与去年同期持平 [8] - 市场化交易电量1,986,20029兆瓦时,占比4471%,同比增加904个百分点 [8] - 输/售气量184,69801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718%,其中售气量168,41704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523% [9] - 代输气量16,28097万立方米,同比减少3313% [9] 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总数为43,628户,其中A股股东42,490户,H股股东1,138户 [3] - HKSCC NOMINEES LIMITED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表H股股东持股 [4] 财务报告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2] - 合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均未经审计,编制单位为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5][6][7] -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同样未经审计 [7] 董事会及监事会决议 - 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9票同意 [11][12] - 第五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票同意 [14][15][16]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认为第一季度报告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 - 监事会认为第一季度报告编制程序合规,内容真实准确 [16]
京能电力(600578):新机组持续落地,1Q25利润超预期
华泰证券· 2025-04-29 11: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 5.23 元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煤价下行带来的成本下降,收购集团资产及在建机组陆续投产对公司装机的增厚,业绩增长动能充沛,维持“增持”评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营收 354.28 亿元,同比 +6.54%;归母净利润 17.23 亿元,同比 +95.52%,高于预期的 16.48 亿元;2024 年 DPS 为 0.12 元,分红比例为 47% [1] - 1Q25 营收同比 +4.59% 至 98.85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 +129.84% 至 10.63 亿元,高于预期的 4.45 - 4.92 亿元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为 40.8/44.9/50.7 亿元(较前值 +114/+91/-%),对应 BPS 为 4.72/5.11/5.58 元 [4] 火电业务 - 2024/1Q25 火电发电量同比 +5/-8% 至 965/223 亿千瓦时 [2] - 截至 2024 年末,火电装机达 2139 万千瓦,同比增加 161 万千瓦,原因包括十堰二期机组并网、收购京能锡林郭勒能源有限公司股权、京泰一期机组容量核减 [2] - 2024 年火电电价平稳,平均电价同比 +0.8% 至 360 元/兆瓦时;燃料成本稳中有降,入厂标煤单价同比降低 3.9% [2] 新能源业务 - 2024/1Q25 新能源发电量同比 +322/+648% 至 17.32/12.39 亿千瓦时,得益于装机容量上升 [3] - 2024 年多个新能源项目并网,新能源并网容量增至 205.49 万千瓦 [3] - 截至 2024 年底,已累计取得新能源建设指标超过 700 万千瓦;在建项目 5 个/装机容量 171.67 万千瓦 [3] 盈利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32,878|35,428|40,478|41,573|47,31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878.25|1,723|4,080|4,486|5,074|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13|0.26|0.61|0.67|0.76| |ROE (%)|3.31|6.50|13.61|13.58|13.83| |PE (倍)|32.17|16.39|6.93|6.30|5.57| |PB (倍)|1.03|1.00|0.89|0.83|0.76| |EV EBITDA (倍)|12.28|11.49|7.75|7.00|6.43|[6]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股价(元/股)|市值(亿元)|市盈率(x)(2025E)|市盈率(x)(2026E)|市净率(x)(2025E)|市净率(x)(2026E)|ROE(%) (2025E)|ROE(%) (2026E)| |----|----|----|----|----|----|----|----|----|----| |内蒙华电|600863 CH|4.09|267|10.14|9.38|1.36|1.29|13.43|13.71| |建投能源|000600 CH|6.83|124|14.11|12.04|1.11|1.05|7.89|8.72| |皖能电力|000543 CH|7.61|173|7.65|7.22|0.96|0.88|12.60|12.16| |广州发展|600098 CH|6.51|228|11.81|10.68|0.83|0.80|6.70|7.10| |平均值| - | - | - |10.93|9.83|1.07|1.00|10.16|10.42| |京能电力|600578 CH|4.22|283|6.93|6.30|0.89|0.83|13.61|13.58|[21]
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生产日均产量追平历史单季最高纪录
快讯· 2025-04-29 09:14
自产煤生产表现 - 自产煤生产连续42个月保持5000万吨水平 [1] - 日均产量追平历史单季最高纪录 [1] - 北方港下水煤市场占有率保持40%以上 [1] 发电业务 - 一季度发电量达2964亿千瓦时 [1] - 新能源发电量日均同比增长21% [1] - 光伏发电增速保持领先 [1] 运输产业 - 铁路非煤运输量同比增长7.8% [1] - 港口非煤运输量同比增长27.4% [1] - 航运非煤运输量同比增长486.3% [1] - 非煤运输量创历史单季新高 [1]
福能股份(600483):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3%,看好公司远期成长空间
华创证券· 2025-04-29 04: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3%,看好公司远期成长空间 [1] - 风电电量增长叠加煤价下行,25Q1公司业绩增长显著 [6] - 海风行业或迎来催化,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27.93亿元,同比+6.47%;24Q4实现归母净利10.20亿元,同比+3.31%;25Q1实现归母净利7.52亿元,同比+42.83% [6] - 2024年实现营收145.63亿元,同比-0.90%;24Q4实现营收40.78亿元,同比-5.95%;25Q1实现营收30.97亿元,同比+0.31% [6] - 2024年毛利率为26.55%,同比+2.71pct;24Q4毛利率为38.28%,同比+2.26pct;25Q1毛利率为34.08%,同比+10.48pct [6] 公司经营数据 - 电量层面:2024年上网电量229.70亿千瓦时,同比-0.09%;火电/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分别为170.42/58.72/0.55亿千瓦时,同比-3.01%/+9.32%/+19.36% [6] - 利用小时数:2024年风电/天然气/热电联产/燃煤纯凝电厂项目利用小时数分别为3324/2562/5932/4744小时,同比变化分别为+286/-1/-82/-510小时 [6] - 装机层面:截至2024年末,控股运营总装机规模约609.60万千瓦,风电/天然气/热电联产/燃煤纯凝发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180.90/156.00/134.1/132.00/6.59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56.35% [6] - 市场化交易:2024年市场化交易总电量173.88亿千瓦时,占总上网电量75.70% [6] - 售电业务:2024年签约用户400家,完成售电量100亿千瓦时 [6] 业绩增长原因 - 25Q1海上风电/陆上风电项目上网电量分别为10.99/7.73亿千瓦时,同比+30.92%/+24.23%,因福建省风况改善带动风电上网电量增长 [6] - 年初至4月27日,秦皇岛Q5500平仓价收于654元/吨,年内均值约707元/吨,同比-19.8%,煤价下降推动煤电业务燃料成本下降 [6]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新能源增量或迎来风电与光伏结构性调整,海风有较快增长趋势,截至2024年存量海风装机41GW,占比1.2% [6] 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调整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至30.43、33.70亿,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35.93亿元,对应25 - 27年EPS分别为1.09、1.21、1.29元,对应PE为9.1、8.2、7.7倍 [6] - 估值: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参照内蒙华电和中闽能源,给予公司25年12x PE,对应365亿目标市值,目标价13.1元,较现价有32%空间 [6]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14,563|15,047|16,118|17,472| |同比增速(%)|-0.9%|3.3%|7.1%|8.4%| |归母净利润(百万)|2,793|3,043|3,370|3,593| |同比增速(%)|6.5%|8.9%|10.8%|6.6%| |每股盈利(元)|1.00|1.09|1.21|1.29| |市盈率(倍)|10|9|8|8| |市净率(倍)|1.1|1.0|1.0|0.9|[2]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5,645|6,536|5,675|5,184| |应收票据(百万)|31|32|39|43| |应收账款(百万)|5,545|4,804|5,431|5,961| |预付账款(百万)|21|94|58|54| |存货(百万)|583|613|646|673|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12,093|12,505|12,264|12,344| |固定资产(百万)|24,469|29,192|33,082|36,696| |资产合计(百万)|51,873|56,538|60,209|63,940| |负债合计(百万)|19,970|21,218|22,526|23,884|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25,277|27,458|28,630|29,788|[7]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14,563|15,047|16,118|17,472| |营业成本(百万)|10,696|10,639|10,980|11,694| |营业利润(百万)|4,051|4,414|4,889|5,213| |利润总额(百万)|4,056|4,419|4,894|5,218| |净利润(百万)|3,482|3,794|4,202|4,47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2,793|3,043|3,370|3,593|[7]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4,685|5,618|5,532|6,444|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 - 2,590| - 5,401| - 5,479| - 5,488|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 - 2,308|674| - 913| - 1,447|[7]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长率(%)|-0.9%|3.3%|7.1%|8.4%|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6.5%|8.9%|10.8%|6.6%| |毛利率(%)|26.6%|29.3%|31.9%|33.1%| |净利率(%)|23.9%|25.2%|26.1%|25.6%| |ROE(%)|11.1%|11.1%|11.8%|12.1%| |资产负债率(%)|38.5%|37.5%|37.4%|37.4%|[7]
中国核电(601985):净利或已触底,核电投产有望提速
华泰证券· 2025-04-29 03: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0.12元/股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核电2024年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下降,2025年1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均增长,有望受益于核电新机组投产 [1] - 核电业务因所得税费上升致净利承压,2025 - 2027年新机组投产有望带动净利润增长 [2] - 新能源业务因电价下行致毛利率收窄,2025年净利润有望企稳回升 [3] - 考虑电价下降与少数股东权益上升,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预测,给予公司25年22xPE,下调目标价至10.12元/股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772.72亿元(yoy + 3%),归母净利87.77亿元(yoy - 17%),扣非净利85.69亿元(yoy - 18%);1Q25实现营收202.73亿元(yoy + 13%),归母净利31.37亿元(yoy + 2.6%) [1] - 2024年DPS为0.18元/股,派息率升至42% [1] 核电业务 - 截至2025年4月28日,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24.96GW,在建机组12台、装机容量13.92GW,核准待建机组7台、装机容量7.94GW,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机组超10台 [2] - 4Q24/1Q25核电发电量yoy + 1.0%/+13.3%,得益于漳州1号机组投产 [2] - 2024年所得税费用yoy + 68%,导致核电厂净利润承压,三门核电yoy - 40%、福清核电yoy - 14% [2] - 预计2025 - 2027年核电投产为2.42/1.39/5.04GW [2] 新能源业务 - 截至2025年3月末,在运装机30.69GW(光伏20.68GW + 风电10.01GW),在建装机13.54GW(光伏11.70GW + 风电1.84GW) [3] - 4Q24/1Q25新能源发电量yoy + 26.9%/+38.4%,得益于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3] - 2024年中核汇能净利润yoy - 14%,因风电与光伏电价下降致毛利率同比减少 [3] - 预计2025年新能源净利润有望企稳回升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19%/14%至94.03/107.40亿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135.45亿元,EPS为0.46/0.52/0.66元(三年预测期CAGR 16%) [4] -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预测上调,CAPEX、财务费用率等指标有调整 [22] 估值情况 - Wind一致预期下可比公司25年PE均值18x,给予公司25年22xPE,目标价10.12元(前值12.81元基于25年21xPE) [4] - 展示了中国核电与可比公司的估值对比 [23] 财务预测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27]
桂冠电力(600236):水电保障业绩稳定新能源打开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2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98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母净利润22.83亿元,同比增长86.26%,低于预期主要因火电电量不及预期及计提资产减值、固定资产报废影响合并利润2.96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45亿元,同比下降8.70%,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26.37% [1] - 公司拟派发全年分红0.205元/股,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70.77%,按4月25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为3.19% [1] 水电业务 - 2024年水电发电量305.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94%,主要因广西来水偏丰,而2023年水电发电量仅为211.01亿千瓦时系近十年最低 [2] - 水电上网电价259.68元/兆瓦时,同比微降3.45元/兆瓦时,水电毛利增长92.62%至36.58亿元 [2] - 主要水电子公司龙滩水电和大唐岩滩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1%和135%至13.46亿元和4.31亿元 [2] 火电业务 - 2024年火电发电量26.5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7.02%,主要受水电发电量挤压 [2] - 2025年一季度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75.25%至2.96亿度,预计火电度电亏损面可能扩大 [3] 新能源业务 - 截至2024年底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分别为87.25万千瓦和145.84万千瓦,同比新增8.08万千瓦和79.3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16.8% [3] - 2024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分别为20.58亿度和11.27亿度,同比增长11.79%和104.17%,带动风电和光伏毛利分别增长8.1%和23.3%至4.83亿元和1.25亿元 [3] - 公司近期公告建设100MW平乐风电项目,多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在建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8.15亿元和29.36亿元(原值32.01亿元和34.59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30.81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8倍、17倍和16倍 [4]
国电电力20250428
2025-04-28 15: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国电电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情况**:一季度营收398.13亿元,同比减12.61%,因电量、售电均价下降及国电电投对外转让影响;归母净利润18.11亿元,同比增1.45%,得益于转让国能电力股权增加利润1.45亿;总资产5,002.8亿元,较年初增1.28%,资产负债率73.05%,降0.35个百分点[2][3] - **各板块净利润**:火电21.41亿元,水电3.52亿元,风电5.87亿元,光伏2.74亿元,其他板块亏损1.44亿元,火电是主要利润来源,但新能源占比提升[2][4] - **电量与电价**:一季度发电量1,002.1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949.35亿千瓦时,同比分别降5.67%和5.72%;上网电价425元/兆瓦时,同比降6%;风电上网电价44.37元/兆瓦时,同比降46.14元/兆瓦时;光伏上网电价31.527元/兆瓦时,同比降123.26元/兆瓦时[2][8][9] - **成本控制**:一季度长协煤占比96%,入炉标煤单价857元/吨,同比降8%;供电标煤耗284克/千瓦时,同比降0克;资金成本率2%,同比降2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环比四季度降4亿,同比去年同期降2亿[2][6][8] - **新增装机**:一季度新增新能源装机369万千瓦,乌蒙西区域光伏项目300万千瓦;未来按年初计划推进,6月政策明确后可能调整;今年常规能源有肇庆、安徽池州、福建福州、浙江北仑一期改造等项目投产计划[5][13] - **弃风弃水情况**:2025年一季度弃风率同比升0.2个百分点,集中在甘肃、内蒙古和宁夏地区;一季度大渡河天然来水量同比增3.09%,瀑布沟以下梯级水电站总来水量同比减6.16%,发电量同比降10.25%[5][10][17] - **长协煤采购**:一季度长协煤4,029万吨,89%来自集团内部长协,11%来自外部长协,进口煤比例约12%,长协煤价下降[6][7][18] - **其他板块利润**:去年其他板块净利润受查哈素煤炭项目影响为负6.25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零,亏损减少[19] - **投资收益与少数股东损益**:2025年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减1.78亿元,因去年拜切公司破产致投资收益增加3.43亿元今年无此因素;北京国电电力利润同比减少致少数股东损益降低[20] - **地区发电量变化**:江苏和安徽地区发电量减少受外送通道电量增加及新能源大规模投产影响;浙江因全省用电量增长明显,4 - 7月外送电量将上升[20] - **水电价格**:大渡河公司预计2025年汛期水电价格比2024年略涨,价格取决于来水情况[20] - **供电煤耗**:一季度供热量增加,热比提高,新投产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多发,使供热煤耗从去年的285.2克降至224.6克[21] - **容量费回收率**:容量费回收率与机组自身申报出力上限有关,与负荷率和发电竞争无直接关系,今年回收率92%,去年90%,同比增2个百分点[21] - **新能源装机规划**:十四五规划结合136号文件及各省细则调整,总体希望保持与十四五相当增长水平,风电规模将逐步增加;2025年投资计划下半年结合项目施工进度调整[22] - **分红潜力**:公司一季度资本开支强度大但资产负债率压降,有增加分红绝对额和相对比例的潜力,正在研究固化分红举措[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一季度风电参与市场化交易比例为65%,较同期增长3.54个百分点;光伏参与市场化交易比例为61%[9] - 一季度容量电费折合到度电约为两分钱左右,同比小幅上涨;回收率在92%,剔除外送影响后回收率可达97%左右[6] - 水电板块财务费用同比下降显著,大渡河区域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9,000万元,有助于提升整体盈利能力[16] - 甘肃、青海以及承德地区发电功率明显提高,同比增幅分别为10.71%、5.73%和4.78%[17] - 到2026年将调整固定成本回收比例至50%,部分区域将达到175,预计即使容量价上涨,其他相关费用如基本价等下降空间不大[21]
北京科锐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56.11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07: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4.34亿元,同比增长60.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6.11万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储能新能源行业相关业务 [1] 产品与技术 - 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是电化学储能系统核心部件,支持并网/离网模式 [1] - 高低压成套设备广泛应用于风电/光伏发电系统并网 [1] - 模块化变电站产品采用标准化设计,十余年来为新能源升压变电站首选技术 [1] - 子公司科锐博润SVG产品可用于新能源场站 [1] - 在研产品包括集中式储能PCS、组串式DC/DC储能PCS、户用光储一体机 [1] 发展战略 - 抓住电网市场投资加大机遇,提升技术能力并全面降低成本 [2] - 重点发展新能源业务,通过自主开发、EPC总包、系统集成等模式拓展 [2] - 完善专业团队建设,带动制造业务发展 [2] - 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市值管理工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