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影石创新跌破1300亿市值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5: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 但归母净利润仅5.2亿元同比微增0.3% 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2] - 销售费用达6.28亿元同比增长75.46% 销售费用率17.1%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 [4][6] - 研发投入5.62亿元同比增长100% 研发费用率从11.55%提升至15.3% [4][6] - 毛利率51.2%维持高位但低于2022-2024年水平(51.27%-55.9%) 净利率14.16%同比下降 [3][6]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 存货接近15亿元同比增长49.96% [6] 业务结构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3.8%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下滑14.5% [6]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2% 但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仅50.3亿元面临天花板 [16] - 推出GO Ultra新品售价2598元起 重量53克较GO 3S增重14克 [7] 战略转型 - 进军无人机领域推出"影翎Antigravity"品牌 定位全景无人机新品类 [4][16] - 无人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 2033年市场规模超130亿美元 [16] - 宣布无人机公测后股价连续两天20%涨停 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17] 市场竞争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对标X系列 拟推出Osmo Nano运动相机对标GO系列 [7]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等初创企业屡获融资 智能影像赛道竞争白热化 [7] 估值表现 - 动态市盈率130倍 总市值1292亿元 [3] - 上市首日开盘价182元最高涨超290% 市值达710亿元 [12] - 市盈率曾突破200倍 远超传统相机业务支撑水平 [4]
巨星传奇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58.88%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04:4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为3.54亿元,同比增长33.0%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0.10亿元,同比减少58.88% [1] - 盈利能力受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约0.195亿元影响,该亏损与主要业务无直接关系 [1] 业务分部构成 - IP创造及营运分部:创建管理明星IP,提供媒体内容制作及活动策划服务,授权明星IP及出售相关产品 [1] - 新消费分部:通过多种在线及线下渠道开发销售健康管理产品 [1]
影石创新的“焦虑” 新战场能否撑起1200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3: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同比增长51.2% [1] -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微增0.3%,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1] - 毛利率51.2%,较2022-2024年水平(51.27%-55.90%)有所下滑 [3]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增长58.38%,增幅超过营收增速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0.22% [6]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6.28亿元,同比增长75.46%,费用率达17.10% [2][3] - 研发投入5.62亿元,同比增长100%,研发费用率提升至15.30% [2][4] 业务构成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53.8% [3] -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同比下滑14.5% [3] - 存货规模接近15亿元,同比增长49.96% [6] 战略转型 - 进军无人机领域,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并开启公测 [2][11] - 规划推出自有无人机品牌及第三方联合孵化品牌 [12] - 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预计2033年规模超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32% [11] 市场竞争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2%,面临行业天花板压力 [9]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对标X系列,并计划推出运动相机Osmo Nano [6]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初创企业获得融资使赛道竞争加剧 [7] 资本市场反应 - 半年报发布次日股价大跌8.48%,总市值跌破1300亿元 [2] - 宣布无人机计划后股价连续两天20%涨停,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元 [12] - 动态市盈率达130倍,市场估值超出传统相机业务支撑 [13]
274只“翻倍基”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48%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9:52
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达48.13% 其中4354只实现正收益[1][2] - 586只基金收益超80% 274只净值翻倍 部分产品收益超200%[2]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264.31%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收益241.75%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收益237.52%[2] 绩优基金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二季度果断加仓 重点布局北交所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新消费等领域[1][2] - 信澳业绩驱动混合基金4月底全面回归科技产业链核心品种 5至7月获得良好回报[3] - 华商均衡成长混合基金5月大幅增加海外算力板块配置 布局AI算力及应用领域[3] 产业投资方向聚焦 - 人工智能产业链被持续看好 AI应用正以深度和广度推进 "AI+万物"被视为最大科技潮流[4] - 创新药 新消费 自动驾驶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存在系统性投资机会[4] - 有色金属 自主可控 出海资产 港股资产也被列为重点布局方向[4][5] 基金经理配置调整 - 融通产业趋势先锋股票基金保留银行保险等稳定性资产 阶段性加仓机器人及AI算力科技资产[5] - 重点关注科技成长资产 稳定现金流分红资产 价格回暖资产三大方向[5] -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AI行业叙事逻辑加强 模型迭代稳步推进 头部互联网应用和公有云优势凸显[4]
长盛同盛LOF: 长盛同盛成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1:29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长盛同盛成长优选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场内简称为长盛同盛LOF,基金主代码为160813 [3] - 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14年11月5日,上市日期为2014年12月26日 [3] - 基金管理人为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3]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66,920,910.72份,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385,953,742.41元 [3][4] 投资策略与目标 - 投资目标聚焦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模式创新、政策热点等板块,通过自上而下优选行业和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相结合,重点布局未来增长预期高、成长确定性大的上市公司 [3] - 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债券投资采取稳健管理方式,适当参与股指期货投资 [3][26] - 业绩比较基准为5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 [3][7] 财务表现 - 本期利润为26,418,244.80元,本期已实现收益为20,445,814.25元 [4]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5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73% [4][6] - 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446元,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56.15% [4][6] - 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为23.17%,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为-9.06% [6] 资产配置与持仓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4,025,772.44元,全部为股票投资 [19] - 股票投资成本为266,552,366.46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7,473,405.98元 [35] - 货币资金为84,579,633.34元,占资产比例较高 [19][33] 管理人报告 - 基金经理郭堃自2020年5月27日管理本基金,具有多年投资经验 [11] - 上半年主要增持传媒、医药、农业、军工、半导体等行业,减持电新、机械、通信、消费电子等板块 [13][14] - 最看好AI应用、创新药、部分新消费以及核聚变等中长期产业机会 [15] 费用结构 - 本期基金管理费为2,202,469.25元,托管费为367,078.27元 [39] - 客户维护费为147,939.53元,占管理费比例较低 [39] 流动性状况 - 现金及等价物占比良好,符合基金合同约定的流动性要求 [26] - 报告期内无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 [17]
21特写|影石创新的“焦虑”:新战场能否撑起1200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1:0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1.2%至36.7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仅微增0.3%至5.2亿元 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1] - 公司通过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0%至5.62亿元)和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5.46%至6.28亿元)寻求突破 但短期利润承压 [2]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无人机领域 以突破全景相机市场天花板 股价因无人机题材稀缺性一度推高至1400亿元市值 [2][6][7] 财务表现 - 营收36.7亿元(同比+51.2%) 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0.3%) [1] - 销售费用率17.10%(同比+2.37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占比营收15.30%(同比+3.75个百分点) [2][3] - 毛利率51.2% 低于2023年55.90%及2024年52.21% [3] - 营业成本17.91亿元(同比+58.38%) 存货15亿元(同比+49.9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1亿元(同比-60.22%) [4] 业务构成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同比+53.8%)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同比-14.5%) [3] - 推出新品X5/Ace Pro 2/GO Ultra(售价2598元起) 但产品策略向高性能倾斜 牺牲部分轻量化特性 [6]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67.2% 面临全球市场规模50.3亿元的天花板压力 [6] 竞争环境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 360对标公司X系列 并计划推出运动相机Osmo Nano对标GO系列 [4]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初创企业获融资 智能影像赛道竞争加剧 [5] 无人机战略布局 - 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开启公测 规划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合作品牌 [7] - 无人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 2033年市场规模超130亿美元 [7] - 当前无人机业务未产生实际收入 但股价因预期连续两日20%涨停 市值最高突破1400亿元 [7] 市场反应 - 半年报发布次日股价大跌8.48% 总市值跌破1300亿元 [2] - 动态市盈率130倍 市场估值已超出传统相机业务范畴 反映对无人机业务的预期 [8]
影石创新的“焦虑”:新战场能否撑起1200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0: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7亿元 同比增长51.2% [1] - 归母净利润5.2亿元 同比微增0.3% [1] - 销售费用6.28亿元 同比增长75.46% [2] - 研发费用5.62亿元 同比增长100% [2] - 销售费用率17.10% 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51.2% 低于2023年的55.90%和2024年的52.21% [4] - 营业成本17.91亿元 同比增长58.38%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1亿元 同比减少60.22% [5] - 存货接近15亿元 同比增长49.96% [5] 业务构成 - 消费级全景相机收入31.6亿元 同比增长53.8% [3] - 专业级全景相机收入0.11亿元 同比下滑14.5% [3] - 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67.2% [7] - 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50.3亿元 [7] 战略转型 - 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从11.55%提升至15.30% [5] - 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并开启公测 [2][8] - 计划推出自有无人机品牌和第三方联合孵化品牌 [8] - 无人机业务尚未产生实际收入 [8] 市场竞争 - 大疆发布8K全景相机Osmo360直接对标X系列 [5] - 大疆即将推出Osmo Nano运动相机对标GO系列 [5] - 光子跃迁、光智时空Looki等初创企业屡获融资 [6] 产品动态 - 推出全景相机X5、Ace Pro2街拍套装及GO Ultra等新品 [6] - GO Ultra售价2598元起 主机重量53g比GO3S重14g [6][7] 市场预期 - 消费级无人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10.32% [8] - 2033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超130亿美元 [8] - 公司市值最高突破1400亿元 动态市盈率一度达200倍 [3][8] - 当前市值1292亿元 动态市盈率130倍 [9]
上美股份(02145.HK):业绩高增,冲击百亿营收,长期价值继续凸显
格隆汇· 2025-08-29 10:30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41.08亿元同比增长17.3% 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34.7% [1] - 毛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5.8% 毛利率达75.5%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 [1] - 每股盈利1.32元/股同比增长30.7% 中期派息每股0.5元 [7] 增长驱动因素 - 多品牌战略覆盖护肤/母婴/洗护品类 主品牌韩束营收33.44亿元同比增长14.3% [8] - 新品牌newpage一页营收3.97亿元同比暴增146.5% 线上销售额达2024全年水平 [9] - 红蛮腰系列销量超1500万套 X肽超频系列销售额破2亿元 [11] - 婴童安心霜618期间售出33万瓶 登顶天猫抖音婴童面霜类目TOP1 [11] 研发与产能支撑 - 研发投入1.03亿元同比增31.7% 营收占比提升至2.5% [13] - 累计拥有近200项专利 在40余个全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3] - 智慧工厂投入运营 具备每日200万瓶产能与全流程AI智能化生产体系 [21] 行业趋势契合 - 国货美妆以55%市场份额超越国际品牌 [14] - 抗衰老功效产品需求强劲 消费者呈现年轻化趋势 [16] - 公司主品牌韩束定位"科学抗衰"覆盖24-40岁群体 [21] 未来增长路径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达79-108亿元 有望冲击百亿梯队 [7] - 筹备高端抗衰品牌TAZU/彩妆品牌NAN beauty/奥特曼IP品牌 [18] - 推进东南亚市场全球化战略 利用多品牌经验开拓新蓝海 [22]
广发创业板定开: 广发创业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09:43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广发创业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为广发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主代码为162720,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定期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0年9月24日 [1] - 基金管理人为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42,631,412.08份 [1] - 投资目标是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上,在股票、固定收益证券和现金等大类资产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潜在的投资机会,力求实现基金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创业板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收益率×20% [1] 财务表现 - 本期已实现收益为-5,773,176.69元,本期利润为19,940,221.84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0822元,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9.97% [2] - 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50%,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1,636,185.61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为-0.1716元,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209,921,589.98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0.8652元 [2] - 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3.48% [2] - 过去一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06%,过去三个月为0.90%,过去六个月为10.50%,过去一年为35.51%,过去三年为-21.59%,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为-13.48% [4] 投资组合与资产配置 - 期末货币资金为17,429,579.51元,结算备付金为165,562.52元,存出保证金为52,319.92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92,641,997.28元 [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中股票投资为192,562,392.05元,债券投资为79,605.23元 [13] - 资产总计为210,298,376.05元,负债合计为376,786.07元,净资产合计为209,921,589.98元 [13] 基金经理与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为李巍,任职日期为2020年9月24日,证券从业年限为20年,管理公募基金9只,资产净值为5,444,305,367.07元,管理其他组合2只,资产净值为9,661,614,061.20元,合计管理11只组合,总资产净值为15,105,919,428.27元 [5][7] - 投资策略是在宏观经济分析基础上,结合政策面、市场资金面,积极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并结合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各类资产市场表现的变化情况,对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大类资产投资比例进行战略配置和调整 [1] - 报告期内主要增持了传媒、通信、汽车等行业,减持了电子、有色金属、医药等行业 [10] 市场分析与展望 - 上半年A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平淡,上证50、沪深300、中小100、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具体数值未提供,科技领域表现出较好景气度,出海板块持续表现较强,红利资产延续强势 [10] - 当前国内经济尾部风险有限,但增长空间面临阶段性温和约束,对全年A股走势持相对乐观态度,重点关注全球定价的资源品、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和全球化、红利类资产、黄金和军工、AI、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等方向 [11]
恒生消费ETF(513970)盘中涨近3%,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60秒钟售罄!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47
指数及ETF表现 - 恒生消费指数(HSCGSI)上涨1.25% [1] - 恒生消费ETF(513970)上涨0.58%,盘中一度涨近3% [1] - ETF盘中换手率14.68%,成交额2.94亿元人民币 [1] 成分股表现 - 申洲国际(02313)上涨7.16% [1] - 海尔智家(06690)上涨6.38% [1] - 珍酒李渡(06979)上涨5.97% [1] - 毛戈平(01318)和第一太平(00142)等个股跟涨 [1] 消费行业特征 - 泡泡玛特"迷你版LABUBU"产品线上开售60秒全平台售罄 [1] - 新消费概念受"相对高溢价+较低客单价"产品驱动 [1] - "小确幸型"消费推动潮玩盲盒、宠物游戏及金饰珠宝走红 [1] 指数结构特点 - 恒生消费指数覆盖传统消费与新兴消费龙头 [2] - 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茶百道等企业 [2] - 泡泡玛特(09992)为第一大成分股,权重占比12.80%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32% [2] 投资工具 - 恒生消费ETF(513970)支持T+0交易 [2] - 可通过ETF投资港股消费板块,无需港股账户 [2] - 场外联接基金提供A类(019102)与C类(019103)选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