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式竞争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资金面明显收敛,债市延续弱势
东方金诚· 2025-07-25 09: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23日资金面明显收敛债市延续弱势,转债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当日国内发布多项政策与企业动态,国际上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大宗商品价格有涨有跌 [1] 各部分总结 债市要闻 国内要闻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零关税”商品覆盖面将从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比达74%,较封关前提高近53个百分点 [3]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双方将按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就经贸问题磋商 [3] - 国家发改委将健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促进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 - 6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继续下跌,中长期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3个月期限平均利率较前月跌5.5BP [4] - 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达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5%;40家证券公司承销绿色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594.44亿元 [5] - 6月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新增备案100只,规模达923.4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公募REITs所投ABS备案2只,规模26.68亿元 [5] 国际要闻 - 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税率为15%,日本将开放汽车、大米等市场并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90%利润;双方还将达成LNG合作协议 [6] 大宗商品 - 7月23日,WTI 9月原油期货收跌0.09%,报65.25美元/桶;布伦特9月原油期货收跌0.13%,报68.51美元/桶;COMEX黄金期货跌1.28%,报3399.50美元/盎司;NYMEX天然气价格收涨0.42%至3.089美元/盎司 [7] 资金面 公开市场操作 - 7月23日,央行开展15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有5201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资金3696亿元 [9] 资金利率 - 7月23日,资金面收敛,主要回购利率均上行,DR001上行5.66bp至1.371%,DR007上行0.85bp至1.483% [10] 债市动态 利率债 - 现券收益率走势:7月23日,债市延续走弱,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上行1.40bp至1.706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0收益率上行0.95bp至1.7870% [12] - 债券招标情况:7月23日有多只国债和农发债进行招标,各债券中标收益率、全场倍数、边际倍数等情况不同 [14] 信用债 -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7月23日无信用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 [14] - 信用债事件:陕西延长石油取消发行“25陕延油MTN001(科创债)”;利丰评级展望调整;柳化股份股东拟减持;福建阳光集团无法按时披露半年报 [15] 可转债 - 权益及转债指数:7月23日,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沪指收涨0.01%,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37%、0.01%;转债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互见,中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收跌0.04%、0.27%,上证转债收涨0.10% [16] - 转债跟踪:7月23日,龙建股份发行转债获证监会注册批复;多家公司有相关公告 [18][19] 海外债市 - 美债市场:7月23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2年期上行5bp至3.88%,10年期上行5bp至4.40%;2/10年期利差不变,5/30年期利差收窄1bp;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损益平衡通胀率下行2bp至2.37% [20][21][22] - 欧债市场:7月23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德国上行1bp至2.60%,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保持不变,英国上行7bp [23] -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7月23日收盘,多只中资美元债价格有不同幅度变动 [25]
直指低价竞争内卷乱象,价格法实施27年迎来首次修订
第一财经· 2025-07-25 06:25
价格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对实施27年的价格法进行修订,增设"反内卷"相关条款,完善低价倾销、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规定 [2] - 修正草案新增数字经济监管条款,针对算法定价、大数据杀熟等新型问题进行调整,填补制度空白 [2][10] - 修订后的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协同构建更全面的市场监管体系 [2][13] 修正草案三大修订方向 - **政府定价制度**:将近年创新实践上升为法律,完善定价机制 [5][6] - **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细化低价倾销、价格串通等行为的界定,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5][6] - **法律责任规定**:强化价格监管支撑,坚持"过罚相当"原则,宽严相济 [5][6] 低价倾销条款修订细节 - 现行法仅适用于商品销售,修正草案扩展至服务领域,明确"低于成本倾销服务"亦属违法 [7] - 新增"分解服务项目、减少服务内容"为变相压价行为,打击服务行业多收费、重复收费乱象 [7] - 低价倾销认定标准优化:需同时满足"定价低于成本"和"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双重要件 [9] 数字经济监管新增条款 - 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算法、技术实施不正当价格行为,如强制捆绑、不合理收费等 [11] - 针对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等行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形成联动规制 [12] - 中国人民大学专家指出,修正草案回应了数字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变化带来的监管挑战 [12] 行业影响与立法意义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表示,修正草案释放维护公平竞争信号,增强统一大市场吸引力 [2] - 低价倾销导致行业利润下滑、企业亏损面扩大,可能影响就业与居民收入,需立法干预 [9] - 社科院专家强调,修正草案通过法治手段遏制"内卷式"竞争,助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8][13]
动力电池二线厂商求解“活下去”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06:05
行业现状 - 动力电池行业2024年经历惨烈价格战,盈利能力普遍承压 [2] - 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合计占据超65%市场份额,第二阵营企业(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等)单家份额仅2%-8% [2] - 2025年全球锂电池组均价降至115美元/kWh历史低点,中国价格仅94美元/kWh为全球最低 [5] - 2024年A股104家锂电池板块上市公司中65家净利润下滑,超60家毛利率下降 [5] - 磷酸铁锂电池2025年上半年装车量同比猛增73%,市场份额超81%,三元电池装车量同比下滑10.8% [5] 企业盈利表现 - 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2024年净亏损15.87亿元,整体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3.44%,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9.2% [3][6] - 亿纬锂能2024年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14.2%,低于储能电池(14.7%)和消费电池(27.6%) [3][6] - 宁德时代2024年动力电池业务毛利率保持22.27%,营业总收入3620.13亿元,净利润507.45亿元 [6] - 中创新航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超70% [3] 竞争策略 - 蜂巢能源提出80%盈利贡献将来自成本降低,设定2026年扭亏目标 [2][8] - 成本控制措施包括制造降本(良率超90%,报废率降28%)、设计降本(BOM成本预计降14%)、管理降本(订单精准率从70%提升至90%) [9] - 差异化技术路线押注:蜂巢能源坚持三元和铁锂并行战略,三元产品均价0.39元/Wh高于铁锂0.32元/Wh [10][11] - 富临精工通过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技术优势获宁德时代42万吨长单,2024年扭亏为盈 [11] 市场格局与趋势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同质化竞争问题,技术路线快速变迁带来结构性挑战 [5] - 第二阵营企业依赖股东支持(如中创新航的国资背景、蜂巢能源与长城汽车绑定)和业务协同(欣旺达、亿纬锂能的消费电子/储能业务输血) [7] - 蜂巢能源海外市场取得突破,累计为宝马MINI和Stellantis提供超10万套电池包,2025年海外出货占比预计达30% [12] - 亿纬锂能2025年6月递交港股招股书,欣旺达7月筹划H股上市,显示行业融资需求旺盛 [13]
金十数据全球财经早餐 | 2025年7月25日
金十数据· 2025-07-24 23:03
国际要闻 - 欧盟通过总额930亿欧元的对美关税反制计划,若未达成协议,措施将于8月7日生效 [9] - 印度与英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 [9][11] - 泰国-柬埔寨边境争议地区发生交火,双方均称对方先开火,泰国出动4架F-16战机对柬埔寨投放炸弹 [9] -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行长拉加德未排除未来加息可能性 [11] - 俄罗斯将在几天内对燃油生产商实施汽油出口禁令 [11] - 特朗普政府批准雪佛龙恢复在委内瑞拉开采石油 [11] - 特朗普否认想摧毁马斯克公司 [11] 国内要闻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调整存量结构,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加强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11] - 央行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11] - 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11] -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 [14]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14] -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即将开售 [14] 市场动态 - 美元指数收涨0.3%,报97.5,美债收益率延续反弹趋势,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报4.402%,2年期收报3.931% [2] - 现货黄金收跌0.55%至3368.66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收跌0.52%至39.06美元/盎司 [2] - WTI原油收涨1.12%至65.9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收涨0.75%至68.57美元/桶 [2] - 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收跌0.7%,标普500微涨,纳指涨0.18%,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54% [3] - 欧洲主要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30涨0.23%,英国富时100涨0.85% [3] - 港股恒生指数涨0.51%,恒生科技指数跌0.05%,恒指大市成交额达2948.11亿港元 [4]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65%,深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5%,沪深两市成交额1.84万亿 [5]
“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道(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19
行业竞争模式转变 - 引导企业从"价格"转向"价值"竞争 从"同行"转向"用户"导向 提升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1] - 行业需协同共建 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潜能 实现投资回报 企业利润 员工收入 政府税收的多赢局面 [1][4] - 电商平台"内卷式"竞争引发监管约谈 低价换市场策略受到质疑 [1][3] 内卷式竞争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 短期看"仅退款"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改善消费体验 但长期导致商家被迫低质低价 转嫁成本 损害消费者利益 [2] - 平台"价格战"短期带来消费者福利 但长期伴随涨价 服务品质和商品质量下降 [2] - 过度压低价格的竞争模式给行业带来经营压力 陷入有量无价困境 [3] 健康竞争生态构建 - 质量过硬 价格公道的商品服务是实现平台 商家 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关键 [2] - 差异化竞争和创新服务是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需建立良性行业生态 [3][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议禁止恶性竞争 上海清理税收优惠招商政策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政策与法治保障 - 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平台强制低价销售 [4] - 从技术赋能 法治保障 机制创新三方面推动行业从"原地卷"转向"向上攀"发展 [4]
率先为金融系统“恶性竞争”踩下刹车 广东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7-24 18:58
广东金融行业反"内卷式"竞争行动 政策与监管措施 - 广东金融监管局发布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并推动行业协会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建立"1+3+N"制度体系 [1][2] - "1+3+N"体系中,"1"为监管部门负面清单,"3"包括自律公约、倡议书和承诺书,"N"为各业务领域具体自律举措 [2] - 广东银行业发布《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2025版)》,涵盖考评激励、理性定价、返佣管理、营销宣传等八大方面 [2] - 保险业同步发布自律公约,禁止恶性价格战、超额佣金、虚列费用套利等行为 [2]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广州地区消费贷利率曾因价格战降至2.58%,后经监管指导回升至最低3% [3] - 广东(不含深圳)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9%,同比降41个基点 [3] - 商业银行"内卷"集中体现在存贷业务,部分银行仍固守"规模情结",缺乏创新动力 [3] - 保险业银保业务手续费及佣金规模较2024年同期压降5% [3] 企业响应与行动 -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组织2000多名员工签署反"内卷式"竞争承诺书,全员落实政策 [5] - 江浙地区银行已转向综合金融服务,避免信贷价格竞争 [5] - 国有银行支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5] - 保险业计划针对农险、车险、寿险等细分领域制定更详细的自律公约 [5]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助力整治“内卷式”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4:05
价格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价格法自1998年实施后首次修订 修正草案共10条 聚焦政府定价完善、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及法律责任健全三方面 旨在适应互联网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及低价无序竞争问题[1][3] - 修订保持现行法律框架总体稳定 以修正案形式推进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起草 经多地调研及多方意见征求形成[3] 低价倾销条款修订 - 将低价倾销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商品和服务" 新增"强制其他经营者按其定价规则低价倾销"的行为规范 删除后果认定要件 聚焦主观恶意目的(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3][4][5] - 明确"低于成本"的判定标准为经营者合理的个别成本 新增互联网平台或大型商场强制商家参与促销等行为的监管[4][5] - 优化构成要件:手段(定价低于成本)与目的(排挤竞争或独占市场) 为执法提供清晰依据[4][5] 其他不正当价格行为规范 - 新增数字经济相关条款 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算法、技术及规则实施操纵价格、哄抬价格等行为[8] - 完善价格串通、价格歧视、强制销售等行为的认定标准 强化对市场失灵导致价格异常波动的监管[8][9] 行业影响与整治背景 - 针对汽车、外卖平台等行业"内卷式"竞争 工信部将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等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10] - 部分企业通过挤压供应商利润、延长账期等方式"以价换量" 破坏产业生态 修正草案回应企业整治诉求[9] - "内卷式"竞争成因包括公平竞争失序、价格信号失灵及优惠政策失当 需通过质量标准制定、资源市场化配置等综合整治[11][12] 法律协同与监管体系 - 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协同监管体系 价格法侧重维护价格秩序 后两者聚焦公平竞争秩序[12]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及反垄断法第22条已对低价销售行为有相关规定 执法中需做好法律衔接[12]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助力整治“内卷式”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12:39
价格法修正草案核心内容 - 价格法自1998年实施以来首次修订 修正草案共10条 主要涉及完善政府定价内容 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三方面[1] - 修正草案将低价倾销适用范围从商品扩展至商品和服务 新增"强制其他经营者按其定价规则低价倾销"行为 删除低价倾销后果规定[3] - 低价倾销认定标准优化为两点:一看定价是否低于成本 二看目的是否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4] - 新增条款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 算法 技术及规则从事不正当价格行为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7] 低价倾销条款修订背景 - 现行低价倾销条款构成要件复杂 仅适用于商品和经营者自行销售 难以适应新业态发展和执法实践需要[4] - 部分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 企业通过挤压供应商利润 拖欠账款等方式降低成本 破坏产业生态和公平竞争[8] - 互联网平台或大型商场强制商家参与促销等行为需要法律规范[6] 不正当价格行为监管 - 修正草案完善了低价倾销 哄抬价格 价格串通 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7] - 价格法将与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综合法律监管体系 协同整治低价无序竞争问题[11] - 价格法聚焦维护正常价格秩序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关注公平竞争秩序 执法需做好协调衔接[11] 行业整治动态 - 工信部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加强产品抽查 配合反不正当竞争执法[9]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 要求规范促销行为 理性竞争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9] - 行业协会需加快探索产品质量标准规范 解决个别领域公平竞争失序问题[10]
深观察|反“内卷”!广东银行保险业如何打响第一枪?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06:53
监管政策与行业自律 - 广东金融监管局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印发银行业保险业负面清单并制定两大自律公约[2][3] - 银行业自律公约包含5部分框架,从8个方面细化规范,建立监督机制并明确违约处理措施[4][5] - 保险业自律公约从费用管理、业务规范、考核机制三方面划定红线,禁止返现、虚假宣传等行为[6] 银行业内卷现状 - 多家银行经营贷利率降至3%以下,国有行最低达2.5%,股份行最低2.6%[12] - 贷款利率"内卷"导致中小银行被迫跟进降价,部分贷款难以覆盖负债成本[13] - 产品同质化严重,科技金融产品被快速复制,评价体系名称雷同[15] 保险业内卷现状 - 行业"内卷"体现在产品价格战、渠道费用支出过度、资产配置同质化[17] - 部分险企通过高负债成本万能险和激进信用保险业务导致亏损[17] - 监管部门通过"报行合一"、下调利率上限和发布负面清单遏制无序竞争[18] 整治措施与成效 - 银行业推行"1+3+N"制度体系,包含负面清单、自律文件和专项举措[7] - 肇庆市银行业通过调研问卷、专题座谈和自律公约三步骤落实整治[9][10] - 保险业"报行合一"显效,银保业务手续费较2024年同期压降5%[3] 行业影响与建议 - 利率战压缩银行净息差至历史低位,影响盈利能力和资本补充[14] - 专家建议通过细分客户、开发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破除同质化竞争[15] - 监管强调需转变经营理念,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市场竞争行为[21]
观车 · 论势 || 汽车业“反内卷”亟需一场集体觉醒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4 02:2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正面临"内卷式"竞争,包括价格恶性竞争、"黑公关"猖獗、排行榜"注水"、"拉踩式"营销、拖延供应商账期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 [2] - "内卷式"竞争扭曲市场机制,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影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导致投入产出效率下降 [3] - 持续的"价格战"已将行业盈利能力降至极低水平,可能引发质量妥协并遏制创新 [4] 行业共识与呼吁 -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呼吁行业互相学习、谅解和理解,中国汽车人应"拧成一股绳"共同承担责任 [1]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强调全行业需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解决国内问题以避免"外卷" [2] - 宝马集团高翔认为摆脱"内卷"需团结协作,提出破界共生协同是应对系统性挑战的正道 [4] 解决方案与方向 - 行业需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车企应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维度发力 [3] - 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能只做"量的冠军",更要成为"质的标杆" [3] - 需促进自由贸易、增强供应链韧性、加强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推动全球减碳合作 [4] 行业前景与机遇 - 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提升,"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参与跨国车企转型与创新 [3] -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行业需集体摒弃"内卷式"竞争发展模式 [2] - 从国内市场转型升级到全球市场拓展,行业需合力应对共同机遇与挑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