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金十整理:“一行一局一会”发布会重点一览——降准降息“双管齐下”!一揽子金融政策重磅推出
快讯· 2025-05-07 02:48
央行货币政策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整体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从6.6%降至6.2% 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阶段性下调汽车金融公司 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 从5%降至0% [1]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降至1.4% 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1]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 PSL利率从2.25%降至2% [1]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1]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总额度由5000亿元增至8000亿元 [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 [2]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 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投放 [2] - 优化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 合并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 总额度8000亿元 [2] - 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2]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 - 加快出台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 [3]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3] - 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3]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 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深化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3] - 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政策措施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 [3] - 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 - 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起主体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加大对科创企业投资力度 [3]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 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分担和补偿 [3] 证监会政策 - 动态完善应对外部风险攻击预案 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3] - 出台深化科创板 创业板改革措施 增强市场层次和投资者保护制度包容性 [4] - 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 [4] - 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完善并购配套措施 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4] - 鼓励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 增强全球市场拓展能力 [4] - 加强跨境监管合作 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内地和香港市场 [4] - 推进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完善对外开放格局 [4] - 有信心实现股市稳定健康发展 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冲击 [5]
政策周观察第27期:对外开放力度继续加大
华创证券· 2025-04-28 12:06
政治局会议政策导向 - 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加紧实施积极宏观政策[2][8] - 财政加快专项债券等发行使用,货币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2][8] - 消费设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产业加快“人工智能 +”行动[2][8] 对外开放政策举措 - 印发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意见,涉及外贸、投资、科创等领域[3][11]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 117 项减至 106 项,部分放开限制并规范准入[3][13][14] -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起退点从 500 元降至 200 元,现金退税限额从 1 万提至 2 万[3][15] 跨境贸易与金融试点 - 国务院同意在海南全岛和 15 个城市(地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4][10] - 央行等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4][10] 入境消费情况 - 2024 年入境旅客总花费 942 亿美元,增长 77.8%,占 GDP 比重约 0.5%[14] - 去年接待外国游客 2694 万人次,同比增 96%,今年一季度 921.5 万人次,同比增 40.2%[14]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 开放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经济日报· 2025-04-26 22:58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数据 - 外贸进出口总值从712亿元增至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 [1] - 固定资产投资由117.2亿元升至711.35亿元 [1]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210.30亿元,增长104% [7] - 2024年1-3月新增外资企业502家,其中港资企业416家,同比增长89.1% [8]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推出882项制度创新成果,104项全国复制推广 [2] - 连续3年蝉联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名 [2] - 首创"境外不落地购汇"等14项全国首创成果 [7] - 实现深港"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模式 [3] - 创新"二线合环+联络"接线技术,实现停电"零感知" [3] 深港融合举措 - 推出"深港澳办税易""深港通注册易"等创新举措 [5] - 26类港澳专业人士可直接在前海执业 [5][6] - 深圳湾游艇会成为广东省首个免担保入境码头 [6] - 港澳游艇通关时间压缩至20分钟左右 [6] 企业服务与案例 - "深圳·前海e站通"集聚180家出海服务商,提供60余项服务 [3] - 招商港口为企业提供全球仓储、通关优化等解决方案 [3] - 大洋物流2024年服务进出口贸易货值达400亿元 [4] - 诚天国际供应链每日运输包裹量超百万件 [8]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电信、医疗、教育领域试点政策落地 [9] - 打造高品质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9] - 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最佳联接点 [9]
北京金融街:淬炼“北京服务”含“金”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4-17 08:50
北京金融街发展概况 - 北京金融街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千余家,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金融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1] - 金融街汇聚众多国家级金融管理机构和头部企业,形成从政务服务、楼宇经济到生活配套的多层次支撑体系 [1] - 2020年金融街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00亿元,2024年已超过150亿元 [3] - 2024年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保持高位 [3] 楼宇经济与租赁市场 - 金融街核心区面积2.59平方公里,写字楼市场展现出高品质竞争力 [2] - 2021-2025年一季度金融街租金水平、十年历史平均吸纳率等指标处于领先地位 [2] - 2024年一季度金融街是北京空置率最低的甲级写字楼子市场 [2] - 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国联民生证券等机构近期入驻,单项目租赁面积达数千至2万平方米 [2] 国际化发展 - 英蓝国际金融中心汇聚高盛、摩根大通、瑞士银行等全球知名外资金融机构 [3] - 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即将在金融街设立,成为全国首家境外金融机构设立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6] - 瑞银证券、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扎根金融街,提升国际化水平 [7] - 金融街与香港、伦敦、阿布扎比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合作,巩固全球金融网络地位 [6] 营商环境与服务 - 西城区在政策扶持、便利准入、平台对接等方面发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4] - 金融街推出"1+1+1"楼宇伙伴计划,首批10栋商务楼宇加入,促进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 [5] - 金融街i客厅每年举办上百场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声音"的活跃氛围 [4] - 政务服务中心提供"按需服务",企业可"定制办"和"就近办"社保等业务 [5] 文化与配套 - 英蓝大厦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圣诞歌剧音乐会,成为金融街艺术名片 [3] - 以"Caffè CANALI"意大利餐厅为代表的"首发经济"入驻,提升商业配套服务 [7] - 金融街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为20万从业者提供优质购物与生活体验 [7]
每日债市速递 | 资金面仍维持稳势
Wind万得· 2025-03-30 22:34
// 债市综述 // 1. 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3月28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7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50%, 投标量785亿元,中标量785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930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 日净回笼145亿元。 2. 资金面 央行公开市场周五连续第二日净回笼,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维持稳势,存款类机构隔夜和7天 期回购加权利率小幅走低。 海外方面,最新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6%。 (*数据来源:Wind-央行动态PBOC) (IMM) 3. 同业存单 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走势分化,中长券走弱 收益率普遍上行,短券偏暖 。 | | 14 | | 2Y | | ЗУ | | ટેમ | | 78 | | 10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债 | 1.5000 ▼2.50 | 50 | 1.5300 ▼1.50 | 94 | 1.5850 ▼0.75 | 184 | 1.6525 40.75 | 432 | 1.7475 A0 ...
习近平: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28 10:41
3月2 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进入世界市场、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一条就是积极利用外 资。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了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助推了中 国改革开放。 习近平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 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 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 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 习近平强调,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对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路线图和 时间表。中国将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开放;保障在华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国 民待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为其来华贸易投资尽可能提供便利,依法 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为外资企业发展营造良 好外部环境。 母基金研究中心关注到, 3月2 3日至2 4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作为每年全国两会后首个 举办的"国家 ...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3-12 11:16
2024年工作回顾 - 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7] - 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 [7] - 产业升级有新进展,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10.1斤,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7.7%,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 [8] - 创新能力有新提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1.2% [8] - 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 [8]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18] - 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8] - 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20]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20] 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扩大国内需求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23] -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 [24] 发展新质生产力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5] -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25] -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扩大5G规模化应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 [26]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 [28] -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29] 改革开放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31] -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强海外仓建设 [32] - 大力鼓励外商投资,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33] 绿色低碳发展 - 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41]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42] 民生保障 - 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支持计划 [43] - 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44] - 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 [45]
关于经济形势、新质生产力、对外开放,全国政协发布会回应经济热点
互联网金融· 2025-03-03 10:11
中国经济形势与增长潜能 -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增速达到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3] - 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智能制造、智能产品快速发展,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 [3] - 春节期间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家电和音像器材热销,同比增长166.4%,旅游业增收37.5% [3] -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拥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优势,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4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深融合,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收效显著 [5] - 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中国占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 [5] - 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广泛 [5] 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 - 中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地位 [7]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取得新进展,进博会等国际展会促进世界经济合作 [7] - 中国将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7][8]
关于经济,首场发布会说了这些丨两会时间
和讯· 2025-03-03 09:24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3日15时开始,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 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关于中国经济形势以及增长潜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外开放等热点话题,刘结一做出解答。 谢谢你的提问。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 亿元,增速达到5%,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智能制造、智能产品 日新月异。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春节期间消费市场需求旺盛, 家电和音像器材热销,同比增长166.4%,旅游业增收37.5%。中国经济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稳 健前行。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消费 需求仍然不足,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待化解。但更要看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 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比如,我们有显著的制度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新型消费潜力加快释放;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优势,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中国经济 的巨轮,从来都是在劈波斩浪中扬帆远航的。只要我们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贯彻落实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