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深耕科技金融,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腾飞
北京商报· 2025-09-19 04:07
招商银行科技金融服务战略 -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积极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 深入践行"满天星"行动计划 聚焦科技金融领域 [1] - 北苑路科技金融支行作为首批试点支行 成立于2007年 下辖5家网点覆盖北京朝阳区、昌平区和海淀区的研发创新与信息产业带 [1] - 该支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为客户创造价值"理念 构建全周期、全链条科创企业服务体系 积累新质生产力企业服务经验 [1] "满天星"行动计划产品体系 - "满天星"计划将北京4万余户科创企业分为五层:单项冠军、"小巨人"、科创私募被投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基础科创企业 [2] - 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推出"五招"标准化融资产品:招创贷(额度高 支持研发投入高的企业)、招企贷(流程快 当天审批)、招捷贷(期限长 住宅抵押贷款有效期3年)、招宝贷(价格优 担保合作专属利率)、招金贷(条件佳 聚焦投资机构已投企业) [2] - 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设立绿色审批通道 提供定价补贴政策 符合条件企业可获得2000万元以上融资额度 [2] 医疗器械企业服务案例 - 为创新型医疗器械"小巨人"H公司定制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提供专精特新专项贷款1亿元 解决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品面市的资金需求 [4] - 依托跨境金融专业优势 协助H公司与外汇管理部门沟通 支持生物医药产品出海和全球化布局 [4] - 通过闪电贷产品为H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提供个人融资解决方案 将银企合作延伸至人才生态圈 [4] 高端制造企业服务案例 - 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YH公司提供长期限授信支持 成为其首家授信合作银行 开创金融支持商业航天初创企业标杆案例 [5][6] - 陪伴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通过CBS、薪福通等数智化产品助力搭建资金和人力高效管理体系 成为其全国所有主体的独家主结算银行和发薪合作银行 [6] 科技金融生态建设 - 联合行业主管单位、科技园区和股权投资人等核心服务机构 构建区域科技金融生态网络 [7] - 举办"京融+古往 建投合医"生物医药专场交流活动 汇聚投资经理、券商保荐人和行业专家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 [7] - 通过东升科技园支行冠名"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 协同赋能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环保科技等前沿领域硬科技企业 [7]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以科技金融为核心抓手 深化"满天星"行动计划 优化服务体系和创新产品模式 [7] - 为更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创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7]
徽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2.25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双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03:46
核心业绩表现 - 资产总额突破2.2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82% [1] - 存款总额12520.0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92% [1] - 贷款总额11005.3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82% [1] - 营业收入211.57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25% [1] - 净利润93.28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3.81% [1] 业务结构优化 -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98单 总金额793.42亿元 [2] - 债务承销规模294.20亿元 [2] - 供应链金融投放较上年同期增长64.53% [2] - 资产托管规模突破1.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4% [2] 战略领域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2017.9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57% [3]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80.28亿元 [3] - 绿色信贷余额1444.6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5.63% [3] 风险管理能力 - 不良贷款率0.98% 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4]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289.94% 同比提高17.43个百分点 [4] - 建立全流程数字化风控体系 [4] 行业地位提升 - 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第101位 较上年上升11位 [2] - 连续多年获安徽省政府支持地方发展考核"优秀"等次 [2] - 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获安徽省银行业最高等次 [3]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入金融“源头活水”
中国经济网· 2025-09-19 03:15
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成为银行业重点发展领域 银行机构通过信贷资源倾斜和服务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体现金融投资理念向长期主义转变 [1][2][3] 政策支持 - 七部门联合印发政策举措 要求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 [1] - 需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尽职免责安全港原则 提升金融机构放贷意愿 [3] - 强化跨部门协同 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处置体系 [3] 信贷投放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科技贷款余额达44.1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1] - 科技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新业务增长点 [1] - 需加大对两重两新和新质生产力等关键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2] 服务模式创新 - 风控模式从依赖抵押物转向评估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 [2] - 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将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能力 [2] - 从单点授信升级为体系赋能 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解决方案 [2] 融资渠道拓展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加速扩容 为银行开展股权投资提供新平台 [1] - 推出科技创新债券引导社会资本跨越周期 [1] - 打通股贷债联动渠道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银企关系 [3] 产业生态建设 - 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 [2] -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实现高水平良性循环 [2] - 需要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提供长期价值陪伴 [2]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首笔“鲁科贷”助力新材料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9 02:59
文章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为专精特新企业发放1000万元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 助力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1][2] - 政府风险补偿机制和财政贴息政策有效降低银行授信风险和企业融资成本 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1][2] - 钨丝作为光伏产业关键新材料 凭借高强度等特性替代传统碳钢线 推动行业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1] 行业分析 - 钨丝成为光伏硅片切割环节关键新材料 能降低切片损耗并提升发电效率 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1] - 光伏产业通过新材料应用实现降本增效 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 - 新能源和新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获得银行信贷资源持续倾斜 [2] 公司行动 - 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成功发放首笔1000万元鲁科贷 精准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1][2] - 公司构建专业产品体系并强化精准服务 推动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2] - 分行深化与科技部门合作 运用创新政策工具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2] 政策支持 - 山东省科技厅和财政厅推出鲁科贷专项科技信贷产品 政府设立风险补偿机制分担最高90%贷款风险 [1] - 配套财政补贴实付利息40% 最高50万元一次性贴息 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 - 政策精准聚焦企业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环节 破解早期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1]
兴业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位列股份制银行第1位
金融界· 2025-09-19 02:28
业务规模增长 - 科技金融融资余额从2021年末的2300余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11000余亿元 增幅超350% [1] - 科技金融客户从2021年末的9万余户增至2025年6月末的34万余户 增幅超250% [1] - 截至2025年6月末 科技金融融资余额较上年末增长超14% [1] - 截至2025年6月末 科技金融客户较上年末增长超6% [1] 市场地位与牌照优势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位列股份制银行第1位 [1] - 2024年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股份制银行首张AIC牌照 [1] 战略升级与组织架构 - 2023年完成从"科创金融"向"科技金融"的理念升级 进入高标准建设阶段 [1] - 2024年提出将科技金融打造为"第四张名片" [1] - 形成"1+20+150"经营管理体系:1个总行领导小组、20家重点分行、150家特色支行 [1]
中信建投基金: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 2025-09-19 02:07
行业背景与活动 - 北京证券业协会联合四十余家公募基金管理人、销售机构、评价机构及主流媒体启动"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主题为"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2] -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 金融行业迎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1]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积极践行国有金融机构使命担当 全面布局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1] - 公司响应证监会25条改革措施 推进从"重规模"到"重回报"的经营理念转变 [2] - 公司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导向 加大五大领域的资源投入力度 [9] 科技金融布局 - 投研团队深度覆盖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 [3] - 发行北交所主题基金 配置"专精特新"企业 [3] - 与总公司合作搭建智能化投研平台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绿色金融实践 - 布局低碳主题基金并投资绿色产业 通过主动管理挖掘绿色经济增长机遇 [4] - 已发行两只新能源行业公募REITs 助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盘活存量资产 [4] 普惠金融实施 - 研发多系列低门槛、多元化公募基金产品契合不同投资者需求 [5] - 运用自有资金且高管与基金经理积极申购本公司权益产品 强化管理人与客户利益共振 [5] 养老金融建设 - 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 对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进行布局规划 [6] - 通过科学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手段提供专业化养老投资解决方案 [6] 数字金融发展 -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投研能力、风控水平和运营效率 [7] - 构建智能投研平台并开发智能风控系统 实现实时风险监测和预警 [7] 投研与风控体系 - 设立权益投资部、固收投资部、指数与量化投资部等多个投研部门 [8] - 建立"投研一体化"协同模式打破传统投研壁垒 提升研究转化效率 [8] -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 通过量化模型与人工判断结合实现全过程风控 [8]
投贷联动支持企业发展,这项融资活动累计促成授信17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9 01:04
北京普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项机制的受益者。企业对综合授信增额、综合金融服务方面都存 在需求,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为客户提供"股贷债保"综合融资方案,重点推介了投贷联动产品和资本市场 相关服务,企业于2025年6月顺利通过北交所上市验收,同时扩大授信金额,依托投贷联动产品续贷 3000万元。 如何更加充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据了解,多部门聚焦政府投资基金被投企业、市场化创投基金被投企 业、重点人才创业企业,以及"卡脖子"领域重点企业等,广泛征集融资需求,组织投资机构、商业银 行"多对一"高效对接。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9月18日从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获悉,截至8月末,由其联合多部门举办的11期"中关村科技·金融 汇"活动,共为80多家硬科技企业对接融资,对接成功率超过70%,累计促成授信178亿元,贷款投放 91.5亿元。 据了解,这些贷款企业主要覆盖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药、机器人等领域,超半数企业仍处于研 发大量投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性收入。北京地区已有11家银行推出投贷联动专属产品,对授信准入和 风控审批进行了优化,企业通过基金投决后,银行即可给予主动授信,一般为投决金额的20%至40%, 并在 ...
双轮驱动助力区域转型!山西证券引金融活水浇三晋沃土
券商中国· 2025-09-18 23:34
文章核心观点 - 山西证券通过制定三年行动方案 将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细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具体实践 重点聚焦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领域 通过组织架构创新和业务协同 助力山西省传统产业转型与科技新动能培育 [1][2][4] 组织架构部署 - 董事长牵头组建"五篇大文章"工作专班 成员包括分管业务高管及部门负责人 由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组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 [3][4] - 五大业务委员会(财富管理、企业金融、投资、资产管理、机构)及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承担各自主责领域融合任务 中后台部门提供专业支持 [4] - 已编制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形成58项具体工作任务 目标包括打造行业标志性项目、提升科技企业全周期服务能力、丰富绿色低碳等产品体系 [4] 科技金融服务 - 构建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矩阵 投行子公司中德证券组建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三大行业部 [5][6] - 锁定"卡脖子"技术领域 储备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15%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6][7] - 实施"产业投行×耐心资本"协同模式 重点构建三大核心能力:投资+投行定制化服务、行业分析定位、国际化跨境服务能力 [7] - 山证投资在山西省内累计设立12只基金 实缴规模34.60亿元 投资项目50余个 [7] 绿色金融实践 - 构建"产品创新+全周期服务+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布局碳金融服务与CCER项目开发 [8][9] - 承销全国AA级企业首单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阳城国投项目) 创山西省同评级企业同期限无担保债券票面利率历史新低 [9] - 中德证券累计承销绿色债券规模近100亿元 覆盖新能源与环保细分领域 [10] - 连续4年发布《碳中和研究报告合集报告》 为能源革命提供智力支持 [10]
双轮驱动助力区域转型 山西证券引金融活水浇三晋沃土
证券时报· 2025-09-18 17:54
战略规划与组织架构 - 公司制定"五篇大文章"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形成58项具体工作任务 [1][2] - 董事长牵头成立工作专班 成员包括分管高管及业务部门负责人 [2] - 五大业务委员会及信息技术治理委员会承担业务融合任务 中后台提供协同支持 [2]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构建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矩阵 [3] - 投行子公司中德证券组建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三大行业部 [3] - 私募股权投资子公司山证投资和另类投资子公司山证创新聚焦重点行业赛道 [3] - 储备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15%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实施"产业投行×耐心资本"协同模式 重点服务"卡脖子"技术领域企业 [3][4] - 建立"新三板挂牌+北交所IPO"一体化服务机制 跨境服务依托香港子公司与德意志银行协同 [4] 区域深耕与投资布局 - 设立服务山西实体经济工作组 推进与晋创谷等创新园区产融对接 [4] - 山证投资在山西省内累计设立12只基金 实缴规模34.60亿元 投资项目50余个 [4] 绿色金融实践 - 构建"产品创新+全周期服务+生态协同"三位一体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6] - 中德证券累计承销绿色债券规模近100亿元 [6] - 成功发行全国AA级企业首单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 创山西省同评级无担保债券利率新低 [6] - 业务覆盖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等新能源领域及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环保行业 [6] - 连续4年发布《碳中和研究报告合集报告》为能源革命提供智力支持 [7]
锚定科技强国!科技部部署概念验证与中试平台建设 强化企业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5:52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介绍,这五年,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2024年,524家中 国大陆企业进入全球工业研发投入2000强,占上榜企业比重为26.2%,较2020年增加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 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83%。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未来五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下一步,如何落实企业科技创 新主体地位? 发布会上,科技部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开放等方面给出了具体举措。 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 这五年,我国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阴和俊介绍,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人工智 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在传统产业,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 40%;在新兴产业,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在未来产业,国 内涌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