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

搜索文档
北京市银发经济消费需求调查报告,一图带您了解——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56
银发经济消费需求概况 - 北京市银发经济消费需求调查展示了老年群体高频消费需求、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1] 老年食品需求 - 老年食品需求率达89.5% 反映老年群体高度关注饮食健康与营养[3] - 老年食品月均消费1033元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 显示支付意愿强劲[4] - 影响消费的核心因素为健康与营养(68.9%)和食品安全性(68.5%)[5] - 建议以食品安全与营养为核心开发产品 引领老年健康新"食"尚[6] 老年教育需求 - 老年教育需求率达84.5% 健康类、艺术类和社交类教育需求最突出[3] - 超六成老年人倾向低成本教育 上课地点便利(56.2%)和课程内容丰富度(52.2%)是关键影响因素[4][5] - 建议以社区场景为核心 线上平台为补充 提供多样化周期性更新的课程[6] 老年健康服务需求 - 健康服务需求率达75.8% 主要聚焦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3] - 价格合理性(66.2%)和服务资质及安全性(60.4%)是核心决策因素[5] - 建议以普惠定价和安全认证提升服务可及性与满意度[6] 机构养老需求 - 机构养老需求率为75.7% 社区环境中医养结合照护机构更受欢迎[3] - 近八成老年人月支出预期不超过6000元 医疗条件(78.3%)和居住环境(69.4%)是关键考量[4][5] - 建议优先布局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机构 构建经济舒适就近可及的养老体系[6] 老年旅游需求 - 旅游需求率为64.8% 老年人偏好慢节奏深度体验[3] - 72.3%消费者倾向5000元以下中低价位产品 气候环境适宜性(73.0%)和交通通达度(53.8%)影响显著[4][5] - 建议开发气候宜人环境友好交通便利价格亲民的旅居目的地[6] 居家助老服务需求 - 居家助老需求率为47.4% 低于预期 due to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和私密性顾虑[3] - 服务质量(76.7%)和服务价格(54.3%)是主要决策依据[5] - 建议强化行业监管与质量管控 实施价格分层满足可靠实惠安全的核心需求[6] 养老金融产品需求 - 金融产品需求率45.7% 处于较低水平 due to 产品认知不足和缺乏爆款产品[3] - 74.6%消费者关注资金安全性和低风险 53.8%关注收益情况[5] - 建议优先推出稳健型产品 配套金融风险预警和知识普及服务[6] 适老化改造需求 - 适老化改造需求率42.7% 居末位 due to 认知度不足和决策审慎[3] - 安全性(66.3%)和政策补贴情况(55.1%)是主要考量因素[5] 银发消费转化建议 - 需加大民生保障让老年人敢于消费 营造安全环境让老年人放心消费[5] - 需完善产品供给让老年人愿意消费 重视细分市场研究让老年人享受消费[5][6]
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促成签约项目15个 签约资金1.66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8:48
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促成签约项目15个 签约资金1.66亿元 中新网银川9月15日电 (记者 杨迪)记者15日从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下称"博览会")主办方获悉, 本届博览会促成签约项目15个,签约资金1.66亿元。 2025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促成签约项目15个。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 博览会展览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设置智慧养老、养老服务、适老化产品、银发生活、健康管理、旅居 养老、养老金融七大展区,吸引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22个省份182家企业机构参展。博览会举办开 幕式、采供对接、康养食品推介、老年风采展演等6场专项活动;推动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宁夏代表处正 式揭牌,签订3项跨省战略合作协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博览会还举办银川市银发经济集聚地专场活动、"塞上旅居·颐养宁夏"康养旅居产业合作交流活动、"塞 上银龄·共赴蓝海"采供对接洽谈活动、"膳养银龄·品味宁夏"康养食品品鉴推介活动、"舞动黄河岸·银龄 ...
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开展养老服务机构专项检查
齐鲁晚报网· 2025-09-15 07:58
监管行动背景与目标 - 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开展养老服务机构专项检查行动 旨在规范养老机构经营行为 帮助企业规避潜在风险 促进银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 检查重点内容 - 重点检查养老机构收费公示 服务合同 微信公众号等内容 关注是否依法进行收费公示 是否存在公示信息不实 收取未明码标价费用 擅自加收额外服务费用和发布虚假宣传信息等违法行为 [1] - 全面检查企业经营资质 场所设施设备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食品原料索证索票等情况 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1] 执法与支持措施 - 执法人员坚持执法与普法相结合 向养老机构普及价格 宣传 食品安全等方面法律知识 针对企业经营提出合理化建议 并对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境提供法律指导 [1] - 下一步将对全区养老机构展开全覆盖检查 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 持续规范养老机构经营行为 [1]
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的中国方案
环球时报· 2025-09-15 04:50
核心观点 - 银发经济被定位为国家战略级新增长赛道 旨在通过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和需求激活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2][6] 政策支持 - 国家将银发经济纳入顶层战略规划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列入国家战略 2024年国务院出台首部专项政策文件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制定促进政策 [2] 人口基础 - 中国银发人口规模达5.4亿人(2024年末数据) 占总人口比例38.4% 为全球最大银发人口国 [2] - 预计2030年代中期至2070年代中期 银发人口持续超6亿人 2040年代后占比突破50% 形成超40年高规模平台期 [3] 市场规模 -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19.1万亿元 占全国总消费27.8% 占GDP比重9.6% [4] - 2050年规模预计增至49.9万亿元 占总消费35.1% 占GDP比重12.5% [4] 产业范畴 - 银发经济涵盖健康、制造、服务、旅游、金融等多元产业 包括备老阶段准备活动及老龄阶段产品服务供给 [3][5] -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老年用品创新、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产业、养老金融、适老化改造等 [5] 发展路径 - 民生事业领域聚焦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社区便民等基础服务 强调普惠性与持续性 [4][5] - 老龄产业领域推动"AI+"转型 通过科技革命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新业态与新服务模式 [5][6] - 强化要素保障:科技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数据要素支撑、人才队伍建设等 [5]
195款创新产品角逐康养机器人大赛
南方都市报· 2025-09-14 23:18
展会概况 - 2025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于9月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展期3天 以"科技赋能 激活银发经济新动能"为主题 [2] - 展会汇聚全球260余家养老企业 展示智慧养老产品与解决方案2000余项 同步启动康养机器人大赛等20余场论坛活动 [2] - 展示空间规模达1.5万平方米 设立7大特色展区 覆盖智慧居家 智能服务机器人 康复辅具 智慧医疗 健康管理 适老体验 康养旅居及养老金融等领域 [2] 参展企业与展品 - 华为 麒盛科技 海尔康养 美亚实业等260余家高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参展 呈现康养服务机器人 智能康养系统 生物抗衰科技 智慧医疗设备等创新成果 [3] - 展品覆盖从智能居家照护到康养旅居的全产业链条 德壹科技 上海钧控等企业展示机器人领域最新突破 [3] 康养机器人大赛 - "兴业银行杯"首届深圳康养机器人大赛正式启动 吸引98家中外企业携195款创新产品参赛 [3] - 大赛设置智能照护 智慧陪伴 智能监测 健康促进和智慧文娱5大类共15个细分赛道 覆盖移动助行 大小便护理等多个应用场景 [3] - 引入"老龄体验官"与"投融资机构"评审机制 突出消费导向与商业化潜力 为参赛企业提供产业资源支持 园区入驻优惠及风投机构推荐等赋能措施 [4] 国际合作与区域联动 - 深圳市养老服务发展促进会与中德科技学术协会签约推进海外企业招募 芬兰73health与幸福健康集团深化远程医疗合作 [5] - 深圳与香港达成"双城联展"战略合作 港澳台展区集结30余家机构展示跨境养老金融与智慧照护系统 [5] - 北京 浙江 江西 山东等多地康养企业及央企组建"大城养老·康养联盟" 在旅居基地建设 服务标准等领域开展合作 [6] - 巴马瑶族自治县与深圳幸福健康集团签署康养旅居银发专列合作协议 共同开通巴马康养旅居专列 [6] 银发旅游与消费促进 -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与民政局发布银发旅游精品线路 包括大湾区工业科技文化游 风华长青游学线路等 [6] - 第二届深圳银龄消费节启动 设立1.5万平方米"养老产品体验集市" 提供展示体验到直购的一站式服务 [7] - 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凭申购码购买产品最高可享受10000元政府补贴 现场政策咨询处人流不断 [7] 金融支持与产业论坛 - 银发经济资源对接平台举办"银发经济时代:金融赋能养老产业投融资论坛" 为智慧养老项目拓展融资渠道 [8] - "供需采购配对专场"以一对一精准服务链接全球采购决策者与供应链资源 [8] - 美亚实业冠名的主论坛汇聚国际顶尖专家与产业领袖 聚焦技术破解养老痛点 [8] - 展会推出三大黑科技新品发布会:海尔智慧康养新场景升级 美亚实业AI驱动智慧康养 麒盛科技AI数字睡眠健康量化技术 [9]
六大趋势重塑银发经济格局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57
行业发展趋势 - 融合型康养模式整合医疗、养老、健康管理、文化、旅游、金融等多业态资源,推动养老服务从单点服务向平台化、生态化、一站式转变 [2] - 科技赋能下养老服务业加速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人机协作型,形成六大趋势: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结合、养老机器人、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养老科技集成创新、科技平台企业主导 [2] - 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结合形成消费新场景,包括居家安全防护(防跌倒监测系统、紧急呼叫系统、环境安全预警)、健康管理(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睡眠监测系统、用药管理服务)、生活便利(语音交互控制、智能门锁看护、清洁卫生辅助)及情感陪伴产品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养老机器人成为银发经济新基建,2025年工信部与民政部将启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试点推广,加速在家庭、社区和机构中应用 [2] - 养老机器人作为24小时高频互动服务枢纽,成为最连续、最多维度的老年数据采集源,支撑未来银发经济生态建设 [2] - 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为5G、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提供完整落地空间,集居住、生活、医疗、娱乐、社交、创业、旅游于一体 [3] 产业模式变革 - 超大融合型康养综合体代表养老产业从分散化、小型化、功能单一化迈向集中化、规模化、功能复合化的高级阶段 [3] - 综合体类似养老领域的迪士尼或全域智能未来社区,在同一个地方解决老人医疗、文化、社交、居住的所有需求,避免在不同机构间奔波 [3] - 创新技术催生从硬件、软件到服务的全新产业链,涵盖安全防护、健康管理、生活便利及情感陪伴等领域 [2]
从养老到享老,北京已出台百项措施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57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北京市而言,目前已 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这些举措体现从"养老"到"享老"、从保障基本到提升品质的政策转 变。 王小娥表示,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每4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共3.1亿,占比22%),北京 市每3个户籍居民中就有1位长者(占比30%),且每天新增400位60岁以上老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 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这既是关乎亿万老年人幸福安康的民生大事,也是推动经 济结构优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 在从养老到享老的过程中,银发经济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不仅覆盖智慧养老、老年教育、健康管理等 八大重点领域,更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据统计,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 GDP的6%,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占GDP的10%。同时,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 让智慧康养以全新形态重塑产业生态,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智慧养 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等,为破解老龄健康服务供需矛盾提供关键路径。 目前,工信部、民政部已联合推动机器 ...
智慧康养发力 银发经济开启万亿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57
9月14日,由北京商报社主办的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在首钢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银发经济新格 局全域康养生态圈"为主题,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合,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 径、新模式与新机制。 北京商报社已连续七年举办智慧康养论坛,这既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蓝智库 年度论坛系列活动中聚焦康养领域的重要内容。同时,此次论坛上,"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正式成 立。作为首都地区的商务财经日报和媒体机构,北京商报于2023年发起并推出深蓝智库,成立了智慧康 养调研基地,在2024年的康养论坛上,深蓝智库智慧康养新质观察团正式成立。"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 究院"设立后将成为汇聚智慧、链接资源的新平台,也标志着智慧康养前沿论坛进入全新阶段,将成为 推动康养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域协同成智慧康养破局关键 企业联手织密全域康养服务网 王小娥提到,智慧养老正成为产业转型核心驱动力。工信部、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预计 2025—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1000亿元;老年教育、文旅康养、银发就业等领域 也创新不断。同时,7万亿元规模的银发经济中,智慧养老产 ...
智慧康养领航 银发经济驶入新航道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57
9月14日,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在首钢园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商报社主办,以"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为主题,聚焦智慧康养与跨产业融合,旨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 径、新模式与新机制。 北京商报社已连续七年举办智慧康养论坛,这既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蓝智库 年度论坛系列活动中聚焦康养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次论坛上,"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作 为首都地区的商务财经日报和媒体机构,北京商报社于2023年发起并推出深蓝智库,成立了智慧康养调 研基地,在2024年的康养论坛上,深蓝智库智慧康养新质观察团正式成立。"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 院"设立后将成为汇聚智慧、链接资源的新平台,也标志着智慧康养前沿论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将成为推动康养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域协同是智慧康养破局关键 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小娥在致辞中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对人口 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就北京市而言,已经推出近百项专项政策与实施方案。这些举措体现了 从"养老"到"享老"、从保障基本到提升品质的政策转变。 从产业规模来看,银发经济是巨大的经济蓝海 ...
智慧康养引领产业升级,银发经济开启万亿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4 10:52
论坛背景与意义 - 2025智慧康养前沿论坛于9月14日在首钢园举办 由北京商报社主办 聚焦"银发经济新格局 全域康养生态圈"主题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康养事业发展新路径[1] - 论坛是服贸会卫生健康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深蓝智库年度论坛系列活动中聚焦康养领域的重要内容 已连续举办七年[1] - 深蓝智库康养产业研究院正式成立 将成为汇聚智慧 链接资源的新平台 推动康养产业创新发展[1] 银发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 占GDP 6% 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 占GDP 10%[2] - 银发经济覆盖智慧养老 老年教育 健康管理等八大重点领域 实现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覆盖[2] - 7万亿元规模的银发经济中 智慧养老产品渗透率仅3.8% 存在巨大发展空间[2] 智慧康养技术驱动 - 数字技术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普及 AI辅助诊疗助力老年病防治 智慧养老社区构建"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2] - 工信部 民政部联合推动机器人赋能养老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00亿至1000亿元[2] - 人形养老护理机器人是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智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底开始陆续量产各系列家庭服务机器人[7] 全域协同发展模式 - 需整合金融提供支撑力 科技注入创新力 医疗和服务夯实保障力 通过行业破圈让康养高效到达各类需求场景[3] - 过去康养产业存在"各自为战"问题 科技设备与适老产品脱节 医疗资源触达居家场景途径不畅[3] - 构建康养产业互联网 通过基础层区块链技术 中间层智能合约和AI agent 应用层创新康养生态和运营模式[5] 数据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通过释放养老数据价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构建康养产业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4] - 实现康养产品数据化及康养数据产品化 进行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4] - 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据驱动 智能决策的数字基座 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根本性转变[5] 融合型康养产业发展 - 融合型康养产业不仅满足老年人健康医疗和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 还能通过融合文旅 金融 教育等领域创造新消费需求[6] - 作为强大产业枢纽 向上游拉动生物医药 智能硬件 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 横向深度融合医疗 家政 文化旅游等传统服务业[6] - 向下游催生健康管理师 老年旅游规划师等新兴职业 体现"一业兴 百业旺"带动效应[6] 企业实践与创新 - 链家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我来教防跌倒"等社区助老项目 覆盖老人身心需求[8] - 饿了么在全国近10个城市落地"助老e餐"项目 优选城市骑士为老人配送餐饮兼负安全守护职责[8] - 华方餐饮推出养老食堂自助餐模式 与北京烹饪协会共同起草《北京市养老助餐团体标准》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9] - 及象教育结合线上加线下模式 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让线上课程普适便捷 线下有温度有情感[10] - 金隅天坛家具发展适老家居 通过重新设计开发新产品或对现有家具进行适配性改造[10] 功能性食品市场拓展 - 功能性食品消费群体从关注心脑血管健康的中老年人 拓展到关注抗疲劳 美容养颜的年轻人[9] - 全世界有84%的人关注自身体重健康 81%的人关注心理健康[9] - 产品形态从胶囊 口服液延伸至软糖 能量棒等创新形式 强调研发创新 全流程品控与渠道拓展构建竞争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