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假肢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在京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9-14 20:30
行业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1] - 展会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 [1] - 吸引4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及机构参展 [1]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首发新品包括脑机接口、智能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导盲眼镜、智能导盲犬等创新辅助器具 [1] - AI手语翻译设备、智能轮椅、智能假肢等科技助残产品集中亮相 [1] - 展示近年来助残科技创新成果 [1] 展区设置与行业覆盖 - 设置助行移动辅具、假肢及矫形器、听觉言语康复/低视力等专业展区 [1] - 涵盖儿童康复、养老与无障碍设施、医疗器械/康复器械等领域 [1] - 聚焦科技助残主题 [1]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参与交流 [1]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代表深入探讨辅具需求 [1] - 推动全球辅具产业合作 [1]
2025福祉博览会 点亮残障群体的希望之光
新华网· 2025-09-14 07:58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1] - 4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及机构参展 [1] - 超百种辅助器具创新产品在展会中首发 [1][7] 参展产品与技术 - 展会首发新品包括脑机接口、智能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导盲眼镜、智能导盲犬、AI手语翻译设备、智能轮椅、智能假肢等 [7] - 明澳科技展出尾门式升降机 [3] - BrainCo展示智能仿生手可实现弹钢琴功能 [7] - AI眼镜可辅助视障人士阅读文字 [5] 行业意义与市场需求 -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群体 [7] - 科技产品致力于满足残障群体对"有尊严、无障碍"生活的需求 [5][7] - 科技创新正通过具温度的产品设计帮助残障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3][5][7] - 展会集中呈现近年来助残领域科技创新成果 [7]
2025年“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活动”在京举办|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9-12 09:01
活动概况 - 9月12日在北京举办"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活动" 主题为"科技赋能·共享福祉" [2] - 活动是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首次开设的创新产品发布平台 [2] - 旨在促进辅助器具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产品发布平台 [2] 产品发布 - 52家企业首发59款创新产品 覆盖智能/多功能轮椅、智能假肢、外骨骼机器人等领域 [3] - 产品涉及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信息无障碍、VR/AR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3] - 特别设立重点联系地区专场 包括江苏省苏州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深圳市和北京市海淀区 [3] 区域合作 - 四个重点联系地区展示科技助残政策举措、活动开展与实施成果 [3] - 各地区分享在科技助残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 [3] 战略合作 -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5] - 双方将共建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充分利用各自优势 [5] - 合作范围包括科技助残、智能辅具等多层次、全方位合作 [5] 行业影响 - 活动展示科技助残创新应用成果 为企业提供展示推广平台 [7] - 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合作对接契机 激励企业投入辅助器具研发生产 [7] - 激发社会力量参与 共同构建包容可持续的科技助残产业生态 [7]
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即将启幕,三大引擎驱动行业变革
华夏时报· 2025-09-05 08:55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主题为"科技赋能·共享福祉" [2] - 展会由残联主办 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 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辅助器具产品和技术专业展会 [2] - 展会设展区22000平方米 汇聚400余家企业和服务机构 展示超1万种科技助残创新产品 [5][6] 展示内容 - 按产品功能设置七个展区:助行移动辅具 假肢及矫形器 听觉言语康复/低视力 儿童康复 养老与无障碍设施 医疗器械/康复器械 [5] - 集中展示脑机接口 智能假肢 AR眼镜 脑控轮椅 外骨骼机器人 导盲眼镜 智能导盲犬 AI手语翻译设备 智能轮椅等前沿科技成果 [2][5] - 首次开设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大舞台 80余企业的超百种产品分5个场次发布 [5] 市场背景 -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和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对辅助器具需求巨大 [4] - 2024年12月残联等9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助残科技成果展示推广 [4]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4] 国际化特色 - 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家国际企业和机构参展 包括加拿大 韩国 日本 德国 俄罗斯等 [8] -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携20家企业和院校参展 加拿大 韩国等以国家展团形式亮相 [8] - 数百家海外专业买家到场采购 涵盖医院 康复中心 贸易商等采购主体 [8] 无障碍服务 - 制订专门无障碍建设方案 优化场馆及周边无障碍设施 指导展商搭建无障碍展台 [7] - 提供盲文触摸地图 多语种翻译设备 AI手语机器人 AR字幕眼镜等无障碍产品及服务 [7] - 联合志愿者组织提供手语翻译 辅助器具租借与维修支持 [7]
超百种辅具新品将在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首发
新华社· 2025-09-05 08:26
博览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将于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参展企业机构400余家 超百种辅助器具创新产品将首发 [1] - 博览会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 设置助行移动辅具 假肢及矫形器 听觉言语康复/低视力 儿童康复 养老与无障碍设施 医疗器械/康复器械等展区 [1] - 博览会始办于2007年 迄今已举办17届 在辅具产品和技术专业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 [2] 参展规模与国际参与 - 80余家来自加拿大 韩国 日本 德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参展 数百家海外专业买家计划参观采购 [1] - 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代表将交流辅具需求 加强全球辅具产业合作 [1] 首发产品与技术亮点 - 首发新品包括脑机接口 智能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 导盲眼镜 智能导盲犬 AI手语翻译设备 智能轮椅 智能假肢等 集中呈现助残科技创新成果 [1] 市场需求与用户群体 -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和约44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对辅具需求巨大 [1] - 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和功能障碍者补偿 替代 重建功能 适应环境 [1] 展示范围与服务内容 - 400余家国内外参展辅具生产企业和服务机构将展示衣 食 住 行 用 医 学 娱等方面的先进用品用具 设备和技术 [1]
中国人寿助力脑机接口技术快速腾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9 09:23
政策支持与行业突破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1] - 脑机接口技术被应用于医疗、康复、护理等多个领域 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进行康复训练成为现实场景[3] - 2024年11月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实施柔性电极植入手术 电极厚度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 实现微创植入并采集深部脑区单细胞级别神经信号[1] 企业融资与资金支持 - 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25年8月完成A轮融资 规模超3亿元 由国寿双碳基金参与投资 资金用于新一代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研发及大规模临床试验[2] - 力之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获得广发银行1.7亿元授信意向和2500万元贷款支持 用于脑机接口康复神经调控技术研究[4] - 广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科技信贷较年初增长7.7% 针对不同阶段科创企业开发特色金融产品[4] 投资布局与基金规模 -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公司截至2025年6月末支持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400亿元[2] - 国寿科创基金和国寿双碳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20个 涵盖新能源、先进制造、工业软件、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2] - 国寿大健康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 为国内首支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截至2025年6月末已发起设立3期基金 累计投资项目超60个 科技型企业占比超70%[5][6] 技术成果与产业应用 - 智冉医疗开发的高通量柔性电极已实现临床级产品自主可控 构建从研发到规模化量产完整闭环[2] - 强脑科技在国寿大健康基金2021年B轮投资后成长为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军企业 三大产品线(智能假肢、智能康复及神经电子消费品)实现全球脑机接口领域十万台级量产[6] - 品驰医疗在2022-2023年获得国寿大健康基金、国寿科创基金和国寿双碳基金联合E轮投资 成为国内自主研发脑起搏器技术的创新企业[6]
未来已来 中国人寿助力脑机接口技术快速腾飞
中金在线· 2025-08-18 05:34
政策支持与产业目标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到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并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 [1] - 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积极响应政策 通过综合金融优势推动科技金融与科创领域深度融合 [1] 技术突破与临床进展 - 全球首个超薄柔性深部电极植入手术成功实施 电极厚度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 实现微创植入并采集深部脑区单细胞级别神经信号 [2] - 手术由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团队完成 使用智冉医疗开发的高通量柔性电极 为脑疾病诊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新工具 [2] 企业融资与资金支持 - 智冉医疗在2025年8月完成A轮融资 规模超3亿元 由国寿双碳基金参与投资 资金用于新一代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及大规模临床试验 [3] - 中国人寿通过保险资金长期资本优势 支持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400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 [3] - 国寿科创基金和国寿双碳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20个 涵盖新能源、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 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 [3] 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辅助患者完成动作训练 中国有4.6亿人存在康复需求 [4] - 力之智能拥有100余项发明专利和7项国际专利 专注于脑机接口康复神经调控技术 [4] 银行信贷与金融服务 - 广发银行为力之智能提供1.7亿元授信意向和2500万元贷款支持 优化贷款额度、期限和还款方式 助力其申报国家产业基金 [5] - 广发银行科技信贷在2025年上半年较年初增长7.7% 并针对不同阶段科创企业开发特色金融产品 [5] 投资布局与产业生态 - 中国人寿通过股权投资、债权计划等多元化工具精准支持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国寿大健康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 为国内首支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多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高科技企业 [7] - 强脑科技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实现十万台级量产 产品线包括智能假肢、智能康复及神经电子消费品 [7] - 品驰医疗通过E轮融资成长为中国脑机接口及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自主研发脑起搏器技术 [7] - 国寿大健康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60个(截至2025年6月末) 科技型企业占比超70% 重点布局产业链关键节点 [7] 技术融合与未来展望 - 脑机接口与AI算法结合 逐步融入日常应用场景 金融服务持续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8]
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服务每个消费场景
消费日报网· 2025-08-05 03:08
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 - 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包含12项"AI热点技术预测备选清单" [1] - 清单涵盖13个领域专家智慧,涉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算力基础设施等方向 [1] - 技术已在消费市场得到印证,如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场景 [1] AI技术应用场景 - AI辅助诊断系统覆盖上千种疾病,误诊率较传统方式大幅降低 [2] - AI个性化学习系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专属"数字教师" [2] -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取得突破,如BrainCo公司研发的智能假肢帮助残障人士 [2] 消费生态变革 - 智能无人系统重构物流体系,无人机实现偏远山区"当日达" [1] - 算力基础设施突破使普通消费者可用千元机享受云端AI算力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进入家庭,完成清洁、烹饪等家务并进行情感交互 [1] 技术发展历程 - 从2014年中国工程院启动"蓝皮书"项目研究,到2025年已有297项技术破土而出 [2] - AI技术正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每个消费场景 [2] - 技术清单不仅是技术图谱,更揭示了消费生态的重构逻辑 [2]
同心·大调研|聚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民建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新闻网· 2025-06-08 01:20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调研 - 民建中央调研组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课题在浙江、北京开展考察[1] - 调研由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常务副主席秦博勇带队,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参与[1] - 重点考察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2][5]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浙江培育出"杭州六小龙"等新质企业,如强脑科技开发肌肉信号控制智能假肢技术[2] - 灵伴科技的AR眼镜可实现工业设备实时监控[2] -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能完成跳舞、攀爬等复杂动作[2][4] - 小米集团、海天瑞声等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织者[4] - 建议强化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机制促进成果转化[4] 前沿技术突破 - 西湖大学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厚度仅0.1毫米,可弯曲折叠并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5] - 之江实验室青年团队开发"三体计算星座"项目突破多项关键技术[5]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探索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路径[5] 产学研协同机制 - 建议构建跨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和市场化评价体系[5][7] -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互嵌[7] - 需打破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间的壁垒[8] - 北京应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掌握科技竞争主动权[8][9] 区域创新布局 - 浙江在新兴产业布局领先,建议优化营商环境维护企业家信心[8] - 北京需立足首都定位加快建成世界科学中心[8] - 两地经验显示需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8][9]
青年企业家如何把握AI时代新机遇
每日商报· 2025-05-27 22:16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智创未来:青年企业家与AI时代的新机遇",吸引300余名省内外新生代企业家参与 [2] - 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吴海瑜强调人工智能是年轻人和年轻事业的重要方向,浙江正全力构建AI产业生态 [2] 企业实践分享 - 浙江赛智伯乐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斌提出"投早、投小、投科技、投精品"理念,2021年投资的算力项目企业估值从不足2亿元增长至40多亿元 [3] - 赛智伯乐将AI企业分为芯片层(运算/传播/存储)、中间层(算力调度/能耗管理/数据采集)、应用层(垂直行业/AI工具)三类 [3] - 浙江强脑科技聚焦脑机接口技术,2018年起在康复大健康领域推出智能假肢、神经调控等产品,计划拓展至人机交互、工业、教育、娱乐等领域 [3] 平台建设 - "新生代大家谈"活动由省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等发起,旨在搭建思想交流与产业合作的多维互动平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