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丨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十条举措出炉
国家能源局· 2025-04-29 06:59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 国家能源局发布《若干举措》,从三方面提出十条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包括提升发展动能、推动公平参与市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 - 政策目标为引导民营经济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能源低碳转型、安全保障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 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重大项目 -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项目,参股比例从2020年2%提升至2024年10%,涉及江苏徐圩一期等五个新核准项目 [2] - 鼓励投资水电、油气管网、油气储备设施及"沙戈荒"大基地等基础设施 [2] - 充电设施领域民营企业占比显著,规模以上运营商中民企占比超80%(截至2024年底) [2] 能源新业态与科技创新支持 - 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领域 [2] - 民营企业已深度参与能源科技项目,在前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中占比约50% [2] - 鼓励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设备循环利用商业模式 [2] 市场准入与融资支持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优化电网建设许可条件,便利民企进入竞争性环节 [3]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范围扩展至160千瓦以下民营用电企业,预计五年内新增受益主体超100万户 [4][5] -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能源民企通过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及债券融资获取资金,鼓励开发专项绿色信贷产品 [4] 政务服务优化 - 推行"一窗受理"和在线并联审批,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5] -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权益维护制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及收费监管,助力企业"走出去" [5]
我国将支持民营经济更好参与能源重大工程建设
央广网· 2025-04-29 02:17
《通知》明确,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引导民 营企业更便捷进入油气市场竞争性环节;优化许可条件,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徐欣:强化要素保障,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对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加大电 网、油气管网能源公共服务企业的信息公开力度,更好支撑投资决策;探索拓宽融资渠道。规范市场秩 序,健全能源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促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公平开放;加强市场监管,为民营企业公 平参与能源市场营造良好环境。 央广网北京4月29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8日正式发布。 通知提出,要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 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 《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支持投资能源基础设施,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 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项目。支持发展能源新业态新模式,支持 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 ...
国家能源局出台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持续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行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4-28 22:41
政策支持方向 - 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旨在引导民营经济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做大做优做强 [1] - 通知主要包括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发展动能、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提升能源政务服务水平三方面内容 [1] - 探索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1][3] - 持续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和债券融资 [1][3] 民营企业参与领域 -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投资核电项目 [1] - 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水电、油气储备设施、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基础设施项目 [1]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油气管网主干线或支线项目 [1]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沙戈荒"大基地投资建设 [1] - 鼓励民营企业建设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供暖等项目 [1] 能源新业态新模式 - 加快发展虚拟电厂,有序推动发展绿电直连模式 [2] - 研究出台支持智能微电网健康发展的意见 [2] - 制定推动大功率充电、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服务质量等政策 [2] - 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能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2] 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 - 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协同攻关、成果共享 [2] - 支持民营能源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传统民营能源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 [2] - 创新"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积极培育能源设备循环利用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 [2]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引导民营企业更便捷进入油气市场竞争性环节 [2] - 优化许可条件,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2] -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对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进一步降低办电成本 [2] - 规范市场秩序,健全能源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3] - 督促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公平开放,加强市场监管 [3] 融资与金融服务 - 鼓励金融机构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开发更多符合能源领域民营企业特点的专项信贷产品 [3] - 推动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3] 政务服务优化 - 鼓励一窗受理、在线并联审批,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结合实际提供"一站式"服务 [3] - 健全能源领域政企沟通协商制度,完善民营企业权益维护机制 [3] - 深入落实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3] - 加强能源领域涉企收费监管,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3] - 加强有关国家能源政策宣介,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3]
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支持民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8 09:54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 核心观点 - 国家能源局发布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基础设施、新技术新业态投资,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鼓励参与国际绿色能源合作 [2][4][5][8][10] 政策支持方向 1 基础设施与新业态投资 - 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投资"沙戈荒"大基地、光热发电、生物质能等项目 [5] - 加快发展虚拟电厂、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2][5] - 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新型储能、充电基础设施等新技术领域 [2][5] 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实验室协同攻关 [5] - 鼓励风电场、光伏电站构网型技术改造,应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 [5] - 推动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技术,提高资源效率 [5] 3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优化电力设施许可管理 [6] - 拓展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 [7] - 规范能源市场秩序,整治不正当竞争和行政干预行为 [7] 4 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合作 -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国际绿色能源项目 [8][10] 政务服务优化 - 简化能源项目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 [8] - 健全政企沟通机制,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9] (注:未包含风险提示、免责声明等非核心内容)
国家能源局:支持民企投资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等创新技术和模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4-28 08:14
一季度全国能源形势 - 能源生产稳步增长:一季度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 3月份增速达9.6%日均超1400万吨 原油产量5409万吨同比增长1.1% 天然气产量6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 [3] - 发电装机容量达34.3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增速较1-2月提高3.1个百分点 [4] - 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升:风电光伏合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达14.82亿千瓦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消费占比提升1.5个百分点 [4][5] -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3月份用电增速回升至4.8% 天然气消费增长但汽柴油消费延续降势 [4] - 能源价格下行: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676元/吨同比降165元 布伦特原油均价74.7美元/桶同比跌7美元 [4] - 能源投资快速增长:前两月全国能源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9% 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电网/核电等领域投资加速 [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新增装机占比90%: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 其中光伏新增5971万千瓦占比78% [5] - 总装机达19.66亿千瓦占比57.3%:水电4.38亿千瓦 风电5.35亿千瓦 光伏9.46亿千瓦 生物质0.46亿千瓦 [5] - 发电量占比突破20%: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8160亿千瓦时占比35.9% 风电光伏发电量5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占全社会用电量22.5% [6] - 细分领域表现: - 水电新增213万千瓦 累计装机4.38亿千瓦 发电量2233亿千瓦时 [6] - 风电新增1462万千瓦 累计装机5.35亿千瓦同比增长17.2% 发电量30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 [6] - 光伏新增5971万千瓦 累计装机9.45亿千瓦同比增长43.4% 发电量2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 [6]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支持政策 - 投资领域扩展: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核电 投资油气储运设施/油气管网/"沙戈荒"大基地 鼓励布局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微电网 [7][8] - 市场准入优化:推进油气管网运销分离 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拓展至160千瓦以下民营企业 加强电网/油气管网信息公开 [8] - 审批服务改进:对"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提供"一站式"服务 健全政企沟通协商制度 完善权益维护机制 [8] 氢能产业发展 - 政策体系完善:全国累计发布氢能专项政策超560项 《能源法》明确推进氢能开发利用 [9] - 产业规模全球领先: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居世界第一 全球可再生制氢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 [9] - 技术应用突破:建成加氢站超540座 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 F级燃气轮机完成30%掺氢试验 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完成验证 [9]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 建设规模扩大:截至2025年3月底充电基础设施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 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98% 县域覆盖率97.31% [10] - 试点示范推进:选取9个城市和30个双向充放电项目开展车网互动试点 重点布局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功率充电设施 [10]
重发能源公司挂牌 将打造能源“链主”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4-27 23:50
公司成立背景与定位 - 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于4月27日正式揭牌 注册资本10亿元 标志着重庆能源领域专业化整合的关键一步 [1] - 公司定位为市场化运作的能源"链主"企业 聚焦电力 新能源板块布局 推进疆电入渝 氢走廊等项目 [1] - 公司将统筹市 区县油气等能源资产和相关企业股权 打造一体化能源投资运营平台 形成"产购储运销"一体化布局 [1]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紧扣"聚焦能源保障 强化投资运营 服务产业发展"三大主线 目标是为全市制造业集群提供稳定能源支撑 [2] - 计划到2027年实现10亿立方米天然气交易量 整合全市"优惠气""零散气"资源 承接"增量气" [2] - 加快打通国际国内天然气市场 与中石油 中石化等合作开展进口LNG 通过异地代购 指标串换引进海外资源 [2] 区域能源合作与基础设施 - 公司将参与川渝千亿方天然气生产基地和西南地区百亿方地下储气库群建设 完善西部油气供应链 [2] - 推进市属存量天然气管道资源统一运营管理 打造天然气管输"一张网" 参与新增长输管道建设 [2] 新能源领域布局 - 参股央企在渝能源项目 布局风光水储氢等新能源领域 提升能源资源板块利润和现金流反哺能力 [2] - 公司成立将助力重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支撑"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 [1]
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关键主设备实现100%国产化
经济日报· 2025-04-27 22:15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总数达102台,装机容量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1] - 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3365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18年保持全球首位[1] - 2023年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11台机组,连续3年核准机组数量维持在10台及以上[1] 核电技术自主创新 - 实现核电关键主设备100%国产化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可控[1] - 形成三代压水堆自主品牌"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1] - 开发四代技术包括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先进核电技术[1] 核电产业链能力 - 中国成为全球少数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涵盖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全链条[2] - 装备制造企业具备年产10台套以上核电设备能力,掌握关键主设备及零部件核心技术[2] - 规模化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工程安全质量等指标保持国际先进水平[2] 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核电项目[2] - "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行业进入战略机遇期[2]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有望达1.1亿千瓦
新华财经· 2025-04-27 08:29
文章核心观点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核能发展迎来新战略机遇期,预计2030年核电在运装机有望达1.1亿千瓦,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我国核电在装机规模、安全质量、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表现良好 [1] 全球核能发展情况 - 截至2024年全球有417台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近4亿千瓦,年度发电量创2.8万亿千瓦时历史新高,占总发电量9% [1] - 全球在建核电机组65台,装机规模达7260万千瓦,为1990年以来最高水平 [1]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 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装机容量6096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44台,装机容量5235万千瓦 [2] - 2024年我国核电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总发电量4.72%,等效减排二氧化碳3.34亿吨 [2] - 大陆地区核电机组已安全运行600多堆年,从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 [2] - 我国大陆地区核电机组指标82.18%达到优秀值,84.79%达到先进值,92.07%达到中值,持续保持领先水平 [2] 我国核电产业链供应链情况 - 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在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和能力 [3] - 我国具备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工程能力,形成每年10完整台套以上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 [3] - 我国建成覆盖压水堆、重水堆、高温气冷堆等多种堆型的核燃料元件加工供应体系,为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
新型储能技术前沿及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研讨班赴杭州太湖源储能电站参观学习
中国能源网· 2025-03-24 07:38
行业活动与培训 - 《中国能源报》社在杭州组织新型储能技术前沿及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研讨班 聚焦储能技术 行业热点 运维及工商业储能电站优化运营等内容[1] - 研讨班注重理论和实际结合 契合各地政府及相关企业在储能领域应用人才培养需求[6] 储能电站实地考察 - 组织学员赴杭州太湖源储能电站进行现场考察学习 了解运营运维管理 设备运行维护及电站投资落地细节[1] - 现场工程师详细解答设备维护要点 故障应急预案及定期检修流程 并分享运维管理系统 设备技术升级及智能监控平台实践经验[3] 太湖源储能电站项目概况 - 作为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第一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及杭州市首座110千伏储能电站 由杭州新能源投发公司投资建设[5] - 占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 总投资约2.57亿元 最大充放电功率80兆瓦 总储容量达160兆瓦时 为杭州地区单体容量最大储能电站[5] - 于2024年6月30日正式并网通电 由储能区 主变及SVG区域组成 配备32个磷酸铁锂储能电池舱 16个变流升压一体舱和1套能量管理系统[5] 电站运营与技术特点 - 借助先进数字化平台实现储能设备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 确保设备长期运行安全 稳定与高效[3] - 贯彻预防为主 定检并举理念 通过监控与数据分析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技术措施确保稳定运行[5] - 显著提升辖区内新能源消纳能力和负荷调控水平 对提升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5] 行业影响与支持 - 《中国能源报》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是我国第一张针对能源全产业链的综合性能源产业经济报 积极服务国家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6] - 除报道宣传国家最新能源政策外 还围绕风光氢储 碳市场 电力交易等领域开展行业展览 研讨培训 为建设现代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支撑[6]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司长刘德顺:积极推动新型储能蓬勃发展,科学谋划“十五五”新型储能发展需求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2-28 03:57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 [1][7] - 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强化调节作用 [1][7] - 依托全国新型储能大数据平台加强行业管理 [1][7] - 开展"十五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前期研究 [1][7] - 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及评价指标 [2][13] 氢能产业推进 - 截至2024年底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12万吨/年 [1][7] - 氢能正式纳入能源法管理体系 [1][7] - 编制《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3)》并试点全国氢能信息平台 [1][7] - 推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2][13] - 持续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 [1][7] 能源科技创新布局 - 主责实施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4个"十四五"能源重点专项 [5] - 部署"十五五"能源科技创新支撑性课题研究 [5] - 评定发布第四批77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6] - 开展24个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中期评估 [6] 炼油与清洁燃料转型 - 推动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并编制先进技术案例集 [8] - 支持22个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 [8] - 研究"十五五"绿色液体燃料发展路径 [14] - 建设炼油与绿色液体燃料行业信息平台 [14] 能源标准体系建设 - 2024年下达能源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1196项 [9] - 发布《输氢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等995项行业标准 [9] - 制定《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标 [9] - 2025年将围绕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推进标准立项 [14] 行业活动动态 - ESIE 2025展会规划16万平米展区、800+参展企业 [15] - 同期举办40+论坛并邀请400+行业领军人物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