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搜索文档
方正证券:算力成为新基建核心驱动力 建议重点关注英维克等
智通财经· 2025-08-05 09:01
全球算力规模与增长 - 全球算力总规模达910 EFLPOS,同比增长40% [2] - 智能算力增速达136%,占比37%,新增算力市场中智能算力占比74% [2] - 中国算力总规模237 EFLPOS,占全球比重26% [2] 算力基建市场规模 - 国内算力基建市场规模约3247-3950亿元 [2] - 算力产业链包括上游IT软硬件设备、中游算力网络及平台、下游应用场景 [2] - 算力中心分为通用算力中心、智算中心、超算中心三类 [2] 液冷技术分类与应用 - 液冷技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非接触式包括单相/相变冷板液冷,接触式包括浸没式/喷淋式液冷 [3] - 单相冷板式液冷应用占比超90%,为主流技术方案 [3] - 单相浸没式液冷节能优势突出,技术趋于成熟并推进小规模商用 [3] 液冷技术优势与必要性 - AI集群算力密度突破50KW/机架,传统风冷接近极限 [4] - 液冷总利用效率高出空冷15%,PUE值可达1.1,更节省空间 [4] - 机柜功率密度超15KW时,液冷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风冷 [4] 液冷市场规模与生态 - 预计2028年国内数据中心冷却市场规模达238亿元,其中液冷市场规模136亿元 [4] - 液冷生态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中游液冷服务器、下游算力使用者 [5] - 英维克具有提供液冷全链条解决方案的能力 [1][5]
项目落地长期停滞 旋极信息终止投资天地一体基金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4:43
基金设立背景 - 2023年旋极信息参投天地一体数字应用产业发展基金 初始规模不高于6.05亿元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7000万元占比11.57% [1][2] - 基金由旋极信息与建投股权基管公司、天津中投、桐曦资产共同设立 重点投资卫星通信、物联网、新基建等领域的初创期和成长期项目 [1][2] - 建投股权基管公司为普通合伙人出资500万元占比0.83% 其管理团队历史累计管理4支基金 已退出项目投资回报率达30% [2] 基金运营情况 - 基金设立后运营管理、投资决策无实质性进展 项目落地工作长期停滞 各合伙人均未实际出资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旋极信息尚未支付7000万元投资款 基金因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决定解散注销 [1][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旋极信息是专业从事嵌入式系统领域的高科技公司 主要提供国防军工嵌入式系统测试产品及技术服务 [1] - 公司曾表示参投基金旨在布局航空航天领域 通过与卫星通信优质标的建立联系增强综合竞争力 [3] 影响评估 - 基金解散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3]
浙江上半年用电量3232.7亿千瓦时 增长7.1%
新华财经· 2025-08-04 05:31
8月4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全社会用电量323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1%,跑赢浙江GDP增速,反映出浙江经济发展动能强劲、电力供应充足。 上半年,浙江三大产业用电量分别达到17.1亿千瓦时、2170.1亿千瓦时和581.8亿千瓦时,增速分别达到 13.3%、5.2%和11.1%;城乡居民用电量46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浙江省用电的快速增长,受到气温、电能替代和产业转型等多重因素推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展部顾益磊表示。今年二季度,浙江气温较去年同期高1.3℃,拉动第三产业用电快速增长。6月第三 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0.7%,上半年第三产业总体用电量增长11.1%。1-6月,全省电气化铁路、充换电 服务业用电分别增长13.1%、55.2%。此外,在人工智能产业带动下,与算力相关的信息传输等行业用 电增长显著,1-6月,全省数据中心累计用电增幅达26.1%。 "上半年浙江用电数据的稳步增长,折射出经济运行的稳健态势和结构优化的积极成效,为全年经济高 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顾益磊表示。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上半年,浙江工业用电 ...
鼎通科技2025年中报:营收与净利润强劲增长,需关注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证券之星· 2025-07-31 22:13
经营概况 - 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达7.85亿元,同比上升73.51% [2] - 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上升134.06% [2] - 扣非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上升137.34% [2]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06亿元,同比上升57.19% [2]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250.07万元,同比上升101.16% [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28.26%,同比增加2.56个百分点 [8] - 净利率14.71%,同比增加34.89个百分点 [8] - 每股收益0.83元,同比增加130.56% [8] 成本与费用 - 三费占营收比6.13%,同比下降24.71% [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6.47%,占营业收入6.95% [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659.55% [3]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3元,同比增加656.98% [8] - 货币资金5908.12万元,同比下降52.46% [8]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69.56% [4] 资产与负债 - 应收账款5.34亿元,同比上升57.10% [8] - 应收账款占归母净利润比例484.39% [5] - 有息负债1.01亿元,同比上升1604.04% [8] 行业背景 - 公司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 - 全球通信类连接器规模预计2025年达214.89亿美元 [6] - 通讯业务显著增长,112G系列产品订单每月环比增长 [6] - 224G系列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液冷散热器开始出货 [6] 总结 -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通讯业务进展显著 [9] - 现金流状况和应收账款快速增长需引起重视 [9]
启迪设计股价下跌4.22% 中标8.6亿元智算中心项目
金融界· 2025-07-31 20:0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 启迪设计股价报13 40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 22% [1] - 当日成交额2 46亿元 换手率10 74% [1] - 盘中股价一度快速反弹 5分钟内涨幅超过2% 但随后回落 [1] 资金流向 - 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96 48万元 [1] 业务动态 - 公司属于工程咨询服务板块 业务涵盖建筑设计 工程咨询 数字科技等领域 [1] - 近期在新基建领域持续发力 中标多个数据中心项目 [1] - 作为联合体牵头方签署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项目 合同金额达8 6亿元 [1] - 项目采用国产化技术路线 涉及液冷服务器 超算设备等 旨在打造高性能算力中心 [1]
“上市公司价值发现之旅”厦门站——走进国投智能:探秘AI赋能新基建,解码大模型增长引擎
全景网· 2025-07-31 13:5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形成双基石加双战略业务格局 电子数据取证业务市占率超55%且毛利率达60% 公共安全大数据业务作为服务国家战略核心 自研天擎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并构建160余个行业智能体[3] - 公司推进AI与大模型结合应用 实施All IN AI战略 自建超100P算力集群 参与16项AI国际标准制定 布局AI安全赛道 形成算力-技术-产品-场景全链条闭环[4] - 公司推出新网络空间安全业务的长城计划和狼烟计划 聚焦数据与AI安全 打击新型网络犯罪 企业数字化业务依托子公司国投云网推动央国企数字化转型[3] 产品与技术成果 - 电子数据取证标杆产品取证魔方累计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公共安全大模型天擎成为首批通过网信办备案的AI产品 反诈应用美亚鉴真平台已在13个省级和超100个地市级反诈政务平台完成对接[2] - 公司技术硬实力体现在对技术的极致创新和产品卓越品质的执着追求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 深化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战略布局[2] 企业转型与发展定位 - 2019年国投集团入主后完成从网络安全专家向数字经济国家队转型 愿景成为全球领先的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公司[3] - 公司凭借央企资源、技术积淀与商业化能力 加速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运营商迈进 大模型加AI安全的双引擎布局成为业绩增长关键动能[4] 市场活动与投资者关系 - 平安证券与全景网组织上市公司价值发现之旅活动 采用实地考察加高管对话的创新调研模式 构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立体化沟通渠道[1][2] - 活动吸引平安证券高净值客户及媒体代表52人参与 投资者参观公司数字化展厅并体验核心产品 高管团队就业绩拐点和AI安全布局等问题进行解答[1][4]
8.6亿元智算中心项目签约 启迪设计在新基建领域再结硕果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7:22
项目签约与金额 - 启迪设计作为联合体牵头方签约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三期项目一批次算力集群建设、维护、运营一体化采购合约 中标金额达8.6亿元 [1] 技术路线与硬件配置 - 项目采用纯国产化技术路线 重点应用太初元碁(异构众核)和龙芯技术构建高性能算力底座 [2] - 硬件采用液冷技术的国产GPU计算服务器和超算服务器 配套高速存储、低延迟高带宽网络及全方位安全防护设备 [2] 软件平台与系统功能 - 软件集成智能调度与高效协同的算力管理平台 涵盖计算、存储、网络等核心服务 [2] - 系统搭载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等智能算力管理与应用软件 构建技术先进、创新能力突出的算力及超算中心 [1] 项目定位与公司战略 - 项目是启迪设计在数字科技和新基建领域的重大成果 公司可为算力建设项目提供设备采购、实施交付、系统运维等总包建设服务 [1][2] - 项目是公司继世纪互联苏州国科项目、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太仓大数据产业园后的又一个数据中心项目 [2]
8.6亿元智算中心项目签约 启迪设计双线发力AI新基建与城市更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01:49
项目签约与合同金额 - 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方签约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三期项目一批次算力集群部分,合作方包括神威(无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1] - 项目签约建设部分含税总价达8.6亿元,算力集群运营收益含税总价为10.3亿元[1] - 项目要求150日历天内完成软硬件安装调试与初验,试运行期30日历天,包含60个月运维及60个月运营服务[1] 技术配置与算力能力 - 项目将建设GPU计算服务器(液冷)、超算服务器(液冷)、存储设备等硬件集群,搭载智能算力管理与应用软件[2] - 利用2-1机房170个机柜(含128个20KW液冷柜)建设256台国产智算集群,半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不低于650P FLOPS @FP16[2] - 利用2-2机房建设640计算节点国产超算集群,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不低于35P FLOPS @FP64[2] 战略意义与业务发展 - 项目是公司在数字科技和AI新基建领域的重大成果,将打造技术领先的智能算力枢纽[1] - 公司通过该项目深化"建设-维护-运营"全链条服务模式,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3] - 项目推动公司AI新基建业务与城市更新类项目协同发展,有望转化为稳定业绩增长动能[3] 行业地位与项目经验 - 该项目是公司继苏州国科数据中心、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等项目后的又一数据中心项目[2] - 公司凭借技术沉淀与项目储备,加速进入城市更新类项目施工交付阶段[3]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实践与启示(51页 PPT)
搜狐财经· 2025-07-29 03:23
数字化转型背景 - 人类经历四次纪元和工业革命,前两次聚焦能量利用,后两次侧重信息利用 [11] - 数字化技术发展历经主机、客户端/服务器、互联网等阶段,如今迈向数据智能 [14] - 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2.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 30.3%,预计2030年占比将达77% [15] - 国家将数字经济定位为国家战略,出台"新基建""数据要素"等政策支撑转型 [16][21] 数字化转型定义与驱动力 - 国家发改委定义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企业结合数字技术促进各业务环节转型 [29] - 数字化转型驱动力是数字技术,目的是企业转型发展 [29] - 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升级,涉及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变革 [31] 数字化转型现状与趋势 - 先行企业转型进入良性循环,领先与滞后企业差距扩大 [37] -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成为全球数字化转型"先锋",向海外输出经验 [37] - 制造端数字化是难点,消费端数字化水平高于制造端 [39] - 数字化人才不足制约战略落地,组织协同工具普及但智能化不足 [39] 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施 - 企业需向智能化、产业生态化转型,注重数据治理与平台建设 [41] - 商业模式变革包括提高客户参与度、流程自适应等 [2] - 构建云化平台式架构,业务应用向云端迁移,数据架构转向以分析为中心 [2] - 数据中台是重要支撑,涵盖技术能力和数据资产管理 [2]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新基建"涵盖5G、数据中心等七大领域,预计2025年投资达10万亿元 [16][18] - 数据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国家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21] - 《数据安全法》深化数据安全体制建设,加大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23] - "十四五"规划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30] 技术发展与应用 - 计算能力持续翻倍提升并联网,成为基础性技术 [6][10] - 数字化转型1.0以PC+传统软件为主,2.0以云管端+AI为代表 [35] - 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实时市场洞察等成为企业关键需求 [36]
日科化学发布半年报 净利1.17亿元同比增长66.2%
证券日报网· 2025-07-28 03:02
财务表现 - 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07亿元 同比增长1.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66.2% [1] - 主营业务收入11.04亿元 同比增长2.66% [1] - 主营业务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3.29% [1] - 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3.3% [1] - 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4.92个百分点 [1] 产品业务 - 主营业务为PVC塑料改性剂 包括ACR抗冲加工改性剂、ACM低温增韧剂、ACS抗冲改性剂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管道、建筑材料、注塑、吹塑制品等领域 [1] - 高粘度ACR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2.09% [1] - ACM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30% [1] - ACM产品毛利率提升7.75个百分点 [1] 产能扩张 - 2019年2月投资建设年产33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 [2] - 2019年7月通过全资子公司日科橡塑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ACM装置和20万吨橡胶胶片项目 [2] - 项目获得当地政府扶持 投产后将扩大产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2] 产业链整合 - 2020年1月拟通过日科橡塑全资收购海洋化工 [2] - 收购旨在盘活标的氯碱产能指标 向上延伸产业链 [2] - 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 [2] 股东信心 - 2020年1月完成股份回购 [2]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于2020年2月进行股票增持 [2] - 充分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2] 行业前景 - 国家加大对新基建鼓励力度 [1] - 公司下游管材行业将获得广阔发展空间 [1] - 有望给公司发展带来极大助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