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集群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 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 助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招商引资项目储备与落地 - 青海省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已签约超120个储备项目,涵盖清洁能源、生态产业、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签约金额突破1000亿元 [1] - 项目落地阶段重点包括国能集团100万千瓦风光储和15万千瓦风电、中国移动(西宁)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正平昆仑算电协同示范产业园等 [1] - 招商策略围绕储能装备、零碳算力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串产业、辐射一个集群"的乘数效应 [1]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 盐湖资源开发领域引入年产2000吨碳酸锂、哈西亚图C11磁异常铁多金属矿采选、10万吨大修渣危废资源化利用等项目,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2] - 高原农牧业精细化发展聚焦牦牛产业化、枸杞、白刺等精深加工项目,推动特色农产品向高端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 [2] - 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坚持"以资源引产业、以产业聚要素" [2] 生态文旅与产业融合 - 创新"生态+文旅+产业"融合招商模式,引进城际酒店、驰麟酒店、蓝莓全产业链现代观光都市农园等项目 [2] - 推动西宁熊猫馆提质升级、"6860"青海产品文化体验中心、文旅机车摩旅基地等项目落地,构建"全域旅游、全季体验、全产业链开发"的文旅新格局 [2] - 生态品牌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强引擎",突出高原生态、自然资源、文化旅游优势 [2] 项目服务保障机制 - 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调度和服务保障,深化全要素保障、全过程跟踪、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3] - 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支持企业投资与经营 [3]
荆州经开区再获“最具投资价值园区”的成长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26 08:32
产业集聚 - 荆州经开区形成"1+2"产业格局,以智能装备为首位产业,化工新材料、纺织印染为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 [5] - 智能家电产业以美的"空冰洗"三大基地为龙头,带动124家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企业如亿卓实业选址与生产基地车程仅10分钟 [3][5] - 化工新材料产业聚焦半导体和光伏材料赛道,湖北先导项目总投资200亿元,拓材科技即将试生产并打造国内最大高纯半导体材料基地 [5] - 纺织印染产业中湖北富春染织一年实现满产并启动二期项目,斌牌线业落户经开区 [5] - 2025年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37%,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 [5] 营商环境 - 荆州经开区打造"审批最快、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投资环境,通过"一链通办"服务模式解决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6][8] - "一链通办"累计解决46个疑难问题,协助158家企业融资约130亿元,落实62件民生事项 [8] - 鸣石科技案例中,市直部门7天完成审批,荆发控股一周准备100多间宿舍,电力方案优化节省200万元成本 [7][8] - 湖北先导项目创下"10天完成征地审批、17天完成土地征迁"的纪录 [8] 招商引资 - 2025年第二季度集中签约13个项目,合同引资额315.4亿元 [11] - 链式招商吸引美的三大事业部、法雷奥热系统中国研发中心落户 [12] - 产业招商研究院对项目进行技术、市场、风险评估,2024年为鸣石科技制定多份研究报告 [12] - 13支招商团队驻点大湾区、京津冀,成立市场化招商公司 [12] 创新驱动 - 实施"智改数转"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智能制造企业如美的洗衣机等典型案例 [14] - 2025年一季度美的电冰箱等4家企业上榜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 [14] - 全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89家,科创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394家 [15] - 亿卓实业新工厂实现AGV与机械臂协同作业,华意压缩打造数字化工厂 [14]
徐工机械(000425):多品类稳中有升,全球化发展迅速
华安证券· 2025-05-26 0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16.60亿元,同比-1.28%;归母净利润59.76亿元,同比+12.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7.62亿元,同比+28.1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30%,较2023年提高0.44pct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8.15亿元,同比+10.92%;归母净利润20.22亿元,同比+26.3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07亿元,同比+36.8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5%,较去年同期提高0.54pct [6] - 公司聚焦“5+1”产业布局主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零部件产业加快强链补链 数智化方面,组织体系围绕变革落地再优化,建立行业首个精益制造领航工厂“三域六维”模型 [7][8] - 国际化是工程机械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和公司重要战略,2024年公司国外市场营收416.87亿元,占比45.48%,同比增长12% 公司升级国际化运营体系,布局多个海外产能项目,海外产品终端销量综合占有率保持提升 [9] -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修改盈利预测,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19.62/1148.34/1299.70亿元;归母净利润78.50/97.39/120.37亿元;2025 - 2027年对应的EPS为0.67/0.83/1.02元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12/10/8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1660|101962|114834|129970| |收入同比(%)|-1.3|11.2|12.6|13.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76|7850|9739|12037| |净利润同比(%)|12.2|31.4|24.1|23.6| |毛利率(%)|22.5|23.0|23.5|24.1| |ROE(%)|10.1|12.6|14.2|15.7| |每股收益(元)|0.51|0.67|0.83|1.02| |P/E|15.55|12.45|10.03|8.12| |P/B|1.58|1.57|1.42|1.28| |EV/EBITDA|9.23|8.10|6.79|5.61| [13]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 - 2027E各会计年度的相关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 [15][17]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如营业收入同比、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17]
兴产业 建支点 纸企何以“扎堆”湖北孝感孝南区
产业集群发展 - 孝南区纸卫品产业从1995年恒安集团落户起步,现已形成87家龙头及配套企业集聚的百亿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突破200亿元,税收超10亿元,实现生活用纸产能、产值、市场占有率等"五个全国第一"[1] - 产业集群涵盖生活用纸、包装用纸、卫生用品三大主线,配套纸箱包装、塑料印刷等辅助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 - 产业拥有"维达""心相印""清风"等30余个知名品牌,2022年获评"中国生活卫生用纸(品)产业之都"称号[1][2] 区位与政策优势 - 孝南区紧邻长江黄金水道,辐射半径500公里覆盖6亿人口市场,物流成本优势显著[2] - 政府设立纸卫品产业专项基金,近三年供应土地5000亩,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项目给予财政奖励,恒安卫品产业园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4][5] -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包括"五证同发"、24小时驻场协调等,天娇卫品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18天,2024年累计解决企业问题400余个[3][4] 技术创新与绿色制造 - 维达、恒安引进芬兰E-TAD、意大利TAD等全球顶级造纸设备,生产中高端生活用纸[6] - 企业年均研发经费增长25%,建成8个省级研发平台,金凤凰低克重瓦楞纸、金德超薄包装膜等技术领先行业[6] - 计划到2030年建成10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及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聚焦可降解材料、智能包装等前沿领域[7]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构建"制造+服务"新生态,推动生产链、信息链、价值链、供应链四链融合[7] - 规划形成全域协作配套、多业融合发展、行业标准制定、特色文化衍生四大生态体系[7]
挺起产业发展“硬脊梁”——湖南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观察
上海证券报· 2025-05-22 18:56
湖南制造业发展概况 - 湖南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产业为核心,持续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1] - 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8%,装备制造业增长12.8%,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 [2] - 已有5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15个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前列 [6] 产业链发展模式 - 实施"链长制"升级版,围绕13条重点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 - 龙头企业裂变发展:中车株所近三年营收每年跨越百亿台阶,三一集团在风电、氢能等领域孵化行业"独角兽" [5] - 产业集群聚合生长:衡阳输变电产业集群引进200余家上下游企业,宁乡储能材料产业链年产值超500亿元 [5][7]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55.4% [8] - 湖南中伟新能源累计研发投入超41亿元,建立千人团队研发固态电池等新材料 [7] - 实施"智赋万企"行动,83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一季度新建314家智能制造企业 [10] 绿色转型实践 - 三一新能源重卡年销售1.4万台,市场占有率全国前列 [11] - 长沙经开区三年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11] - 计划新培育100家绿色工厂/园区,建设零碳工厂/园区 [11] 国际化拓展 - 中联重科2024年境外收入233.8亿元占比51.41%,三年复合增长率59.26% [12] - 星邦智能在波兰、墨西哥设厂,推进零部件本地化布局 [13] - 一季度工程机械出口增长8.4%,对中东/东盟/非洲出口分别增长49%/49.3%/70.3% [13]
哪些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多?昆山第一,胶州领跑北方县域
第一财经· 2025-05-22 08:45
县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 共有9个县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 昆山稳居第一 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强省会下辖县域表现突出 [3] - 昆山2024年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3350家 新增1054家 拥有21家江苏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 108家江苏瞪羚企业 [4] - 长沙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349家 位居全国县域第二 工程机械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5] 重点县域经济与产业表现 - 昆山2024年GDP达5380 17亿元 同比增长6 1% 形成7000亿元级电子信息和3000亿元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规上工业总产值12395亿元 增长7 6% [4] - 肥西县高新技术企业达995家 集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企业200多家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 总量44家居全省县域首位 [5] - 胶州为北方高新技术企业最多县域 产业覆盖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 节能环保等领域 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与新兴产业储备发展 [6] 区域协同发展特征 - 苏州县域受益上海溢出效应 科教资源和现代服务业助推转型升级 经济转型走在地级市前列 [5] - 中西部强省会县域(如长沙县 肥西县)与省会中心城区形成分工互补 承接研发成果转化 [5][6] -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与城市群 产业集群高度相关 中心城市周边区域成为要素聚集地 [6]
王缉慈|迈向近零的产业集群需加强利益相关者合作行动
新浪财经· 2025-05-21 05:43
产业集群转型倡议 - 世界经济论坛(WEF)推动33个产业集群签署净零转型倡议,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是其中之一 [1] - 产业集群范畴包括钢铁、石化、水泥、化工等重化工业集聚,这些行业是全球主要碳排放源 [2] - 产业集群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共担风险及建立多方伙伴关系加速脱碳 [3] 零碳集群概念与实施 - 零碳集群通过可再生能源、CCUS技术及跨界合作实现碳排放与吸收平衡 [3] - 成功关键在于供能、储能、用能合作伙伴在技术、业务目标及数据开放上的一致性 [4] - 需非营利性第三方组织促进非正式知识交流,突破技术-经济-社会系统重构的挑战 [4] 国际零碳集群案例与挑战 - 英国亨伯产业集群项目因利益相关者不协作及CCUS技术难题面临高风险 [5] - 英国财政部或削减部分CCUS项目资金,反映融资与政策协调问题 [6] - WEF 2024年报告指出需解决伙伴关系、政策、融资和技术等关键问题 [6] 中国零碳园区实践 - 中国超7.8万个产业园区中,2543家为国家级或省级园区,43个入选首批减污降碳试点 [7] - 试点园区采取差异化路径,如合肥高新区碳积分制度、上海嘉定氢能港零碳联动机制 [7] - 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与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分别以清洁能源和石化新材料为核心探索脱碳 [8] 产业园区与集群概念辨析 - 产业园区是有地理边界的开发区域,产业集群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合作行动 [9] - 中国需以产业集群理念加强园区内多方合作,加速碳达峰及全球脱碳进程 [9]
从整治到整合“世界镁都”的产业集群进阶之路
证券时报· 2025-05-19 17:49
菱镁产业现状与优势 - 辽宁省海城市菱镁资源量25.32亿吨,储量3.93亿吨,占辽宁省七成以上、全国六成以上、全球1/5,享有"世界镁都"之称 [2] - 菱镁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但曾陷入资源无序开发、产能过剩、产业粗放低端的困境 [2] - 近年来通过专项整治,菱镁规上企业大幅增加到146家,行业产值稳步增长,走上规范有序发展轨道 [3] 专项整治措施与成效 - 建立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与23家矿山开采企业、41处计量站联网,实现全链条管理 [2] - 实施"一矿一出口一计量站"源头管控,矿石价格普遍上涨,菱镁价值得到真实体现 [3] - 2023年以来已退出轻烧反射窑炉186座,退出产能达194万吨,2025年底前将全部淘汰 [6] - 奥地利奥镁集团主动寻求合作,初步达成共建海城菱镁国际公共服务平台意向 [3]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已有菱镁行业省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 [6] - 海城利尔建成全球单体产能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镁质耐火制品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40%-50%,能耗降低45% [7] - 烘干环节每年降耗相当于1730吨标准煤 [7] - 大德广公司形成菱镁制品规模型全产业链,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区 [8] 产业发展方向与规划 - 确定"做优镁耐火、做大镁建材、做强镁化工、布局镁合金"发展方向 [8] - 规划"一区四园"空间布局:牌楼菱镁产业综合集聚区,八里、英落、马风、析木四个专业产业园 [12] - 重点发展高纯氧化镁、纳米级氧化镁等镁质化工材料,硅钢级及电工级氧化镁 [9] - 鼓励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采矿企业集中度,打造大型菱镁企业和先进产业集群 [12] 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目标:升级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二期工程,完成轻烧反射窑炉退出任务 [11] - 加强产学研联盟,共建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加速成果转化 [11] - 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发挥规模化企业带头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 最终形成分工明确、功能复合的菱镁产业绿色升级示范区新格局 [12]
四川“创投天府·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正式启动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5-18 09:03
活动概况 - 四川省"创投天府 周周见"常态化投融资路演启动暨首场活动在成都举行 吸引国新基金 建信北京 高瓴投资 IDG资本等知名机构及800家机构企业共1100人参会 [1] - 活动由四川省级部门牵头 采用"线上+线下"模式 计划每周组织至少2场路演 预计全年路演项目超1000个 [1] - 同期举办18场子活动 包括基金对接 推介路演和园区考察 覆盖AI芯片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等12个产业赛道 72家企业计划融资125亿元 [3] 政策支持 - 四川省将出台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措施 围绕"募投管退"环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1] - 省级层面设立首期20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目标打造千亿级母子基金集群 成都 绵阳等地结合特色产业设立专项基金 [1] - 政策旨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建立多层级服务机制 推动创新链与资金链 产业链 人才链深度融合 [3] 产业优势 - 四川在航空航天 电子信息 新型显示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 基础材料 电子元器件 电磁频谱为当前重点投资方向 [3] - 当地企业在航空航天 电子信息 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产业配套 人才密度和科技成果优势 [2] - 成都爱乐达 立航科技 佳驰电子等企业已通过资本支持实现跨越式发展 [2] 投资环境 - 四川在西部具备地理位置 教育条件 基础设施 政务服务等综合优势 产业要素齐备且成本适中 [2] - 当地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理解 总部经济发展及信息化应用仍有提升空间 [2] - 常态化路演机制将促进科技 产业 金融良性循环 助力产业集群化 成链化发展 [3]
一针一线织“毯”途
经济日报· 2025-05-18 03:28
行业概况 - 崔黄口镇与美国道尔顿、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并称"世界地毯三大产业集聚区",年产量超1亿张,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产业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时期,早期手工制作效率低,每天仅能织0.8平方英尺地毯,学徒出师需3年时间 [3] 技术创新 - 全自动生产线大幅提升效率,5秒可生产一张地毯,人均日产量达100平方米 [4] - 采用立体印花工艺使图案更逼真,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 [4] - 融合传统烫金工艺与现代3D打印技术,中式传统吉祥图案地毯成为国内市场爆款 [4] - 从手工制作到运用3D打印、热转印等技术,科技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4] 产业集群 - 聚集1200余家地毯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形成全链条集聚优势,从业人员2.5万人,占全镇人口近半数 [5] - 产业集群降低生产成本,天津安芝金林地毯有限公司从占地10亩发展为120亩,日均产量2万件,2024年订单额约2亿元、同比增长30%,出口量占50%,出口额突破1亿元 [5] - 打造规模以上企业集采平台降低原材料成本,搭建版权全链条服务平台推动产业从成本竞争向版权价值竞争转变 [6] 产业升级 - 与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工艺水平和设计美感,推动从"低端代工"向"品牌化"转型 [6] - 支持企业新增4万吨涤纶长丝项目,鼓励开发特色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 [6] - 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9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雏鹰企业6家、瞪羚企业1家 [6] 市场拓展 - 从单一外贸转向"两条腿走路",半数以上企业涉足电商领域 [8] - 天津凯业地毯有限公司通过直播带货,各平台日营业额达5万元至10万元 [9] - 以广交会、德国汉诺威展会等为契机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累计达成意向订单超2600万美元,2024年初赴土耳其、德国参展达成意向订单1000万美元 [9] 版权与文化 - 建立知识产权"护城河"是关键,涵盖设计、图案绘制、工业制造的版权方案和专利数量是核心技术 [9] - 开展版权普法宣传,举办"织采宫杯"地毯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吸引优秀设计师 [10] - "织采宫"国际地毯文化展览馆开馆,展示地毯历史、文化、工艺,推动产业与消费双向升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