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300280 拉响退市警报!300208 明日摘牌!
证券时报· 2025-07-20 14:04
公司股票终止上市风险 - 公司股票自2025年3月17日起停牌 因未在责令改正期限内完成整改 [6] - 停牌两个月后仍未完成整改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公司尚未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也未提交整改报告 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6] 财务造假问题 - 公司2022年、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虚假记载营业收入合计24.99亿元 [6] - 虚假记载金额占这两年披露营业收入合计的63.53% [6] - 公司收到福建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6]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于7月11日至7月18日连续6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50% 属于严重异常波动 [7] - 7月18日股价大跌13% 报2.74元/股 总市值4.44亿元 [7] -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87.01% [7] 交易数据 - 严重异常波动期间累计成交量276,378,995股 累计成交金额992,967,267.87元 [8] - 自然人账户累计买入989,159,636.87元 占比99.62% 累计卖出963,741,565.84元 占比97.06% [8] - 中小投资者累计买入800,400,875.69元 占比80.61% 累计卖出760,868,512.21元 占比76.63% [8] 退市整理期案例 - 中程退股票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最后交易日为7月18日 将于7月21日摘牌 [8] - 退市整理期首日股价大跌69.77% [10] - 7月18日收盘价0.28元/股 总市值2.1亿元 [10]
*ST创兴控股权变更,“投资狂人”王相荣入主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18 03:55
实控人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华侨实业持有的6700万股权被拍卖导致实控人变更为王相荣 [1] - 利欧股份通过平潭元初与温岭利新以1.53亿元竞得4200万股(9.88%股权)并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6700万股(15.75%)成为新实控人 [1] - 华侨实业持股从1.01亿股(23.90%)减少至3466.41万股(8.15%) [1] - 股权变动源于原实控人余增云2024年11月因涉嫌集资诈骗导致股份冻结并触发司法拍卖 [1] 市场反应与收购方背景 -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且拍卖前后8个交易日内录得5个涨停 [2] - 新实控人王相荣为资本市场知名"投资狂人"曾通过收购将利欧股份从水泵制造转型为机械制造与数字营销多元化企业 [2] - 此次收购标的*ST创兴主营业务(建筑装饰、移动信息服务、算力服务)与利欧股份存在显著差异 [2] 公司经营现状 - *ST创兴算力服务仍处探索阶段未产生收入当前仅在苏州、杭州、北京部署算力资源池用于机器视觉与游戏测试 [2] - 公司因2024年财务数据触发退市风险警示需在2025年实现3亿元营收以避免退市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77万元(同比下滑97.83%)净利润亏损529.09万元(同比下滑311.83%) [3]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250万至1550万元扣非后亏损1300万至1600万元主因业务规模与营收大幅下降 [3]
ST观典实控人掏空术:资金占用、违规担保与股权质押三重套现
新浪证券· 2025-07-17 09:06
财务表现 - 全年营收8998万元 同比暴跌57 58% [1] - 净亏损1 36亿元 同比扩大744 26% [1] - 2023年虚增营收5871万元 通过未签合同的飞行服务数据提前确认收入 [3] - 2024年一季度通过合同变更调减营收1500万元 暴露先飞行后补合同的造假模式 [3] - 2023年归母净利润降幅从71 31%扩大至74 31% 扣非净利润暴跌83 07% [3] 实控人违规行为 - 非经营性占用资金9694 72万元未归还 占2024年营收的97% [1][2] - 违规担保1 38亿元 [1] - 通过虚构无商业实质的保理交易转移资金至关联方 [2] - 要求公司为关联客户质押担保2880万元 形成担保-借款-转移的资金盗链 [2] - 质押7325万股(占总股本19 77%)为违规担保增信 质押股份占其持股比例49% [2] 业务状况 - 无人机系统销量下滑57 26% 收入仅2381万元 [3] - 无人机服务收入锐减45 87% 其中非禁毒服务暴跌79 69% [3] - 销售体系失控 销售人员将制暴器演示损耗324万元计入销售费用 [3] - 在手订单仅2107万元 意向订单7811万元无合同支撑 [4] 财务风险 - 净资产缩水15 86% [1] - 83%应收账款账龄超1年(余额1 71亿元) 坏账计提仅3576万元(占比20%) [4]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426万元 全年若跌破1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将触发退市条款 [4] 审计与监管 - 年审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 [1] - 持续督导机构中信证券无法判断收入真实性 [4]
环球产业观丨江苏吴中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被罚1500万元 董事长遭10年市场禁入 公司或面临退市
环球网· 2025-07-15 11:39
财务造假与处罚 - 公司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 虚增营业收入超17亿元 利润总额近8000万元[1] - 四年分别虚增营收4.95亿元 4.69亿元 4.31亿元 3.77亿元 占当期营收比例26.46% 26.39% 21.26% 16.82%[2] - 四年分别虚增利润1458.27万元 2027.12万元 1992.42万元 2121.94万元 占当期利润比例2.89% 51.65% 26.42% 29.81%[2] 资金占用与违规 - 通过无商业实质贸易业务形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2] - 2020-2023年末占用资金余额分别为1.27亿元 13.93亿元 15.43亿元 16.93亿元[2] - 占用资金占当期净资产比例达6.88% 74.2% 84.6% 96.09%[2] 监管处罚措施 - 公司及主要责任人合计被罚3050万元 其中公司被罚1000万元 实控人钱群山被罚1500万元[1][3] - 钱群山被实施10年证券市场禁入[1][3] - 公司股票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 医美业务发展 - 2021年投入1.66亿元取得达透医疗51%股权 获得韩国"童颜针"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4] - 代理产品艾塑菲于2024年初在国内获证 为首款进口"童颜针"产品[4] - 2024年医美板块营收3.3亿元 同比增长4225.65% 占总营收20%[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总营收16亿元[4]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000-6000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4460-6460万元[4] - 去年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2445.46万元 扣非净利润1059.29万元[4]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1999年在上交所上市 为"中国普教第一股"[1][3] - 目前涉足医药 医美 投资等领域[3] - 为吴中区第一家 苏州市第六家上市公司[3]
*ST苏吴: 关于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3 16:09
公司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年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年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1] - 浙江复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其他关联方企业存在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形,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第(一)(三)项的规定,公司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财务造假情况 - 公司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吴贸易发展(杭州)有限公司、江苏吴中海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与浙江优诺德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2] - 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中分别虚增营业收入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16.82% [2] - 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中分别虚增营业成本48,068.05万元、44,823.70万元、41,082.09万元、35,544.47万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成本的37.08%、35.47%、28.40%、20.95% [2] - 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中分别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 [2]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 - 公司因财务造假行为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5.2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4日起将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600200,连续4年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第一财经· 2025-07-13 15:16
公司财务造假及退市情况 - 公司连续4年财务造假,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通过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 [1][2] - 2020年至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和3.7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6.46%、26.39%、21.26%和16.82% [2] - 2020年至2023年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和29.81% [2] - 公司通过支付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采购款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形成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2020年至2023年末占用余额分别为1.27亿元、13.93亿元、15.43亿元和16.93亿元,占当期净资产的6.88%、74.20%、84.60%和96.09% [2] - 公司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钱群山实际支配公司行为但披露为钱群英 [3] 监管处罚及退市进展 - 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股票自7月14日起被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需每5个交易日披露1次相关事项进展 [3][4] - 公司此前因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2024年末关联方占用资金7.69亿元 [4] - 监管机构对财务造假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2024年证监会对35家退市公司及责任人违法违规问题一追到底 [4][5] 投资者保护及后续责任 - 公司退市后仍需对立案调查的最终处罚结果承担责任,关联方占用资金需偿还 [5] - 适格投资者可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后,依照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提起诉讼 [5] - 2025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完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5]
连续4年财务造假,*ST苏吴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第一财经· 2025-07-13 14:52
公司财务造假及退市情况 - 公司连续4年财务造假,2020年至2023年通过无商业实质贸易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分别为4.95亿元、4.69亿元、4.31亿元和3.77亿元,占当期营收的26.46%、26.39%、21.26%和16.82% [2] - 同期虚增利润总额1458.27万元、2027.12万元、1992.42万元、2121.9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89%、51.65%、26.42%和29.81% [2] - 公司通过支付无商业实质贸易业务采购款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形成非经营性占用,2020年至2023年末占用余额分别为1.27亿元、13.93亿元、15.43亿元和16.93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从6.88%升至96.09% [3] - 公司未如实披露实际控制人变更,2018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3] 监管处罚及退市进展 - 公司因重大违法触及强制退市情形,被证监会处以1000万元罚款,股票自7月14日起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3] - 公司需每5个交易日披露退市进展,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股票将停牌并等待终止上市决定 [4] - 公司还存在财务类退市风险,2024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截至2024年末关联方占用资金7.69亿元 [4] 行业监管动态 - 2024年证监会对35家退市公司及责任人违法违规问题追责,明确"退市不免责"原则 [5] - 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强调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并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强化投资者保护 [6]
财报持续难产!这只保险概念股,拉响退市风险警报
券商中国· 2025-07-11 13:10
公司概况 - 天茂集团于1996年上市,是刘益谦资本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叱咤市场近30年后面临退市风险 [1] - 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8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天茂",复牌后连续四个交易日跌停 [2] 财务危机 - 公司未能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原定披露日期为2025年4月29日,后因信息补充需求延期 [3] - 2025年5月6日起股票停牌,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3] - 截至2025年7月,公司仍未完成财报编制工作,若两个月内无法披露符合要求的年报将面临终止上市 [4] 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营收496.99亿元(同比+0.17%),净利润由2022年的2.74亿元转为亏损6.52亿元 [5]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335.96亿元(同比-18.43%),净亏损3.33亿元,总资产2851.54亿元(较上年末-5.56%) [5] - 2024年全年预计营收400-430亿元(2023年为496.99亿元),预计净亏损5-7.5亿元 [5] 核心资产国华人寿 - 国华人寿是天茂集团核心资产(持股51%),2016年起公司主业变更为保险业 [6] - 2014-2022年国华人寿持续盈利,净利润峰值达27.33亿元(2017年),但2023年转为亏损11.55亿元 [6][7] - 2024年前三季度国华人寿保费收入306.14亿元(同比-11.07%),净亏损扩大至7.05亿元(2023年同期亏5.52亿元) [7] 经营问题 - 利率下行导致国华人寿2023年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163.08亿元(2022年为84.87亿元),大幅侵蚀利润 [8] - 国华人寿信托投资风险暴露,截至2023年末信托计划类投资余额485.84亿元,其他债权投资317亿元,其中39.95亿元信托计划因泰禾集团违约形成坏账 [8] - 2025年前三个月国华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115.93亿元(同比-23.76%),后续未再披露保费数据 [8] 市场反应 - 汇添富基金自2025年6月30日起对天茂集团股票按0.27元/股进行估值,显著低于市场价 [9] - 2025年7月11日公司股价收于2.23元/股,复牌后持续下跌 [10]
*ST紫天: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快讯· 2025-07-11 10:26
公司财务违规事件 - 公司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收到福建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书 [1] - 公司需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更正年度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全面审计 [1] -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1] - 公司未向福建证监局提交整改报告 [1] 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19日前可能被终止上市 [1]
上半年近40家A股公司被立案
第一财经· 2025-07-03 15:15
监管动态 - 2025年上半年近40家上市公司及20余名责任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监管重点落在信披违规、年报虚假记载及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等问题上 [1] - 被立案公司中超10家为ST公司,包括*ST东通、ST英飞拓等,部分公司如恒立退遭遇多次立案 [1] - 退市公司仍受监管追责,如*ST洪涛在退市后因信披违规被立案 [1] 立案原因分析 - 信披违规是主要立案原因,占比超80%,涉及公司如嘉澳环保、锦盛新材等 [3] - 其他违规类型包括财务数据虚假记载(*ST东通、恒立退)、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ST新潮、*ST金泰)、未披露关联交易(洪田股份) [3] - 部分公司被立案时同步披露前期处罚,如嘉澳环保因子公司在建工程未转固定资产导致年报不准确被警示 [4] 公司及责任人双重立案 - 上市公司与实控人/高管同时被立案现象突出,如ST尔雅及实控人郑继平、华扬联众及实控人苏同 [6] - 华扬联众实控人苏同此前因操纵市场被罚900万元并禁入证券市场10年 [6] - 思科瑞因2022年年报多计营收996.04万元、利润753.33万元被责令改正 [5] 多次立案与历史违规 - 嘉澳环保2020年因多份财报虚假记载被罚300万元,2025年再次因信披违规被查 [7] - *ST京蓝2023年因未披露商誉减值被罚,2025年再次因信披违规立案 [7] 被立案公司基本面 - 多家公司持续亏损:嘉澳环保2022-2024年累计扣非亏损超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0%;华扬联众同期累计亏损超18亿元 [10] - 美晨科技涉多起诉讼,新增涉案金额993.69万元,占净资产9.72% [10] 投资者与退市风险 - 退市公司仍面临立案调查,可能引发投资者索赔,但执行难度较大 [11] - 律师建议加强退市后公司管理,确保信息披露和治理合规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