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建造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智能建造刷新纪录 12名工人不到一年盖起34层高楼
长江日报· 2025-07-08 01:18
项目概况 - 江夏区湖畔捌号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封顶,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12名工人不到一年建成34层高楼 [1] - 项目由中交二航局承建,总建筑面积约44.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包含5栋住宅楼及配套商业、幼儿园,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1] - 34层住宅楼每层施工仅需7天,230天建成,仅需12名装配工人 [1] 技术创新 - 建筑拆解成7028个独立"空间单元",工厂预制后精准组装,实现"搭积木"式建造 [1] - 运用BIM三维模拟技术精细仿真工序,预判并解决问题,确保现场吊装"零差错" [1] - 工厂标准化生产将主体结构精度从"厘米"级提升到"毫米"级,根除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1] 效率提升 - 实现"30分钟拼装一个模块,3小时组合一套房"的惊人速度 [1] - 建造过程中工人减少约50%,建设周期缩短30%以上,资源消耗显著下降 [2] - 建筑垃圾、污水、噪声、粉尘大幅减少 [2] 行业影响 - 智能建造让工人从"露天作业"转向更安全、更舒适的工作环境,从事更技术化、精细化的工种 [2] - 炎热天气下降低工人体力消耗和高温中暑风险 [2]
香港房屋局:期望香港和葡萄牙两地未来继续就创新建屋技术、绿色建筑设计等紧密交流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07:15
香港房屋政策与智能建造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创新建筑科技应用,以提速、提量、提质、提效增加可负担房屋供应,并以"共筑·智能"为主题促进国际交流[1] - 香港房屋局计划未来十年兴建308000个公营房屋单位,为创新技术落地提供机会,推动公营房屋进入智能建造新纪元[1] - 香港业界积极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建屋"工厂化"及建筑机械人等技术,结合国际标准与湾区"智造"优势[1] 绿色建筑与智能管理 - 香港房委会所有新项目以"绿建环评"金级或以上为目标,运用MiC和BIM技术实现精准生产、节能减废[2] - 房委会实施智慧照明控制系统、LED照明及太阳能光伏系统等绿色措施提升能源效益[2] - 利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优化屋邨管理效率与质量[2] 国际合作与机遇 - 香港鼓励葡萄牙企业加强与中国内地及香港合作,特别是在智能建造、智慧屋邨管理及节能绿建领域[1] - 香港业界通过"简约公屋"和过渡性房屋项目展示"内联外通"优势,促进国际技术交流[1]
第二十二届中国住博会11月举办 将展示“好房子”建设样板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7:00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中国住博会)将于2024年11月6日至9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会主题为"科技赋能建好房 产业升级促发展" [1] - 主办单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1] 展会内容 - 集中展示13个领域:好房子建设样板、绿色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装配式装修、城市更新和建筑安全、宜居农房建设和乡村振兴、保障性住房、数字家庭和智慧家居、绿色建材、适老化及无障碍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成果 [1] - 200余家国内外单位参展 [1] - 重点展示国内外最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和产品 [1] 展会活动 - 开幕当天上午将举办开幕见面会 [1] - 参会人员包括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各级管理部门领导、科研机构、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 [1] 展会影响力 - 中国住博会已成功举办二十一届 [2] - 展会已成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极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业展会 [2] - 受到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众多企业、单位的高度重视 [2] - 赢得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
中国住博会将于11月举办,重点展示“好房子”建设样板
新京报· 2025-07-02 10:28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中国住博会)将于11月6日至11月9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展会主题为"科技赋能建好房 产业升级促发展" [1] -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共同举办 [1] 展会内容 - 将从13个方面进行集中展示,包括"好房子"建设样板、绿色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装配式装修等 [1] - 智能建造方面将展示试点城市和企业推进智能建造发展的最新成果,包括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相关技术和产品,以及建筑机器人和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2] - 适老化及无障碍建筑方面将展示适应老年人和功能障碍人群需求的建筑技术、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2] 参展情况 - 将有200余家国内外单位参展 [2] - 重点展示国内外最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和产品,以及各具特色的"好房子"建设样板 [2] 展会意义 - 中国住博会已成为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极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专业展会 [2] - 未来将持续提升展会品质与规模,全面展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最新成就 [2] - 将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好房子"建设和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 [2]
浙建智造亮相2025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周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0:11
行业动态 - 杭州市举办智能建造创新发展推进会暨创新周活动,探讨智能建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助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 [1] - 活动由杭州市建委、杭州市建筑业协会主办,浙建集团新组建的浙江建投智能建造工程有限公司等为主承办 [3] - 浙建集团作为浙江省建筑企业领头雁,把智能建造作为重点打造的新赛道新产业,依托浙江建工等成员单位新组建浙江建投智能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3] 公司举措 - 浙建智造作为浙江省首家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专业化智能建造企业,全力助推杭州城乡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跃升 [3] - 浙建集团所属工程研究总院、浙建智造、浙江建机、浙建数字、浙建云采等协同发力,携众多前沿技术与成果亮相展会 [3] - 工程研究总院发布"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体系",以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智能运输、辅助施工四大智能化模块重构建造全流程 [5] 技术创新 - 浙建智造公司推出九大智能建造装备,成为展会"机器人互动区"焦点,演示中展现高效精准作业能力 [5] - 浙江建机展示5G-AI塔机远程驾驶系统及智能塔机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路径规划和高效吊运 [5] - "浙建采"绿色供应链服务平台创新性整合多元业务,构建智能生态闭环,实现采购全流程智能化、透明化 [5] - 展会同时展示智能建造机器人、标准问答机器人、智能升降机、BIM技术、浙建·好房子、平急模块箱等创新成果 [5]
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即将开幕 新兴题材激活行业动能
广州日报· 2025-06-30 17:04
展会概况 - 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将于2025年7月8日~11日在广交会展馆举办 [1] -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近2000家 预计吸引逾20万海内外专业观众 [1] - 展会通过三大生态布局与六大渠道网络赋能行业发展 [1] 展会定位与创新 - 展会以推动大家居建装行业高质量发展为责任担当 帮助行业克服市场不确定性 [4] - 从展览平台升级为全年度、全链路、全渠道的行业赋能服务平台 [4] - 整合升级为室内空间、门窗户外、材艺智造三大生态 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4] - 重点赋能经销商、设计师、装企、外贸、商业公装、新媒体六大渠道 [4] 新兴题材引入 - 引入智能家电、机器人、商用办公、运动地板、智能建造、高端新型材料等新兴题材 [4] - 定制家居题材首创"设计定制"概念 智能家居题材引入智能家电、机器人等新兴品类 [4] 全球化布局 - 持续推进"全球链接"计划和"领航出海"行动 [5] - 加快建立外销渠道 寰球布局线上线下宣传推广 [5] - 助力提升买家服务 赋能企业加强邀约服务 [5]
白云机场三期配套安置区再交付1516套安置房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07:25
白云机场三期工程安置区建设进展 - 广州机建投一次性交付17栋1516套安置房 累计完成投资超880亿元 封顶621栋 移交151栋 [3][4] - 本次交付安置区位于花都区金谷南路以东 总建筑面积超25万平方米 配建社区商业和市政道路等设施 [4] - 项目采用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技术 集成七大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 获得269项创优成果 [4] 项目背景与规划 - 白云机场三期安置区开建五周年 早于主体工程开工 是广东省在建规模最大的安置区项目 [4] - 广州市规划15个安置区 形成"竣工一批 移交一批 入住一批"的良性循环 [4] - 项目由市住建局和广州机建投牵头 联合白云区、花都区政府协同推进 [4] 公司业务拓展 - 广州机建投凭借机场三期经验 参与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等城中村改造项目 [5] -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元岗、长湴等村已实现首期安置房开工建设 [5]
满满含新量!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周有花头
杭州日报· 2025-06-27 03:16
智能建造技术展示 - 建筑机器人展示区集中亮相几十种机器人 包括整平机器人 喷涂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等 其中整平机器人施工效率达每小时350平方米 是人工2倍 喷涂机器人效率达每小时130平方米 [9][10] - 机器人实现人机协同作业 如喷涂机器人完成大面积施工后人工辅助边角处理 四足机器人可在-20°C至55°C环境作业 突破施工场景限制 [10] - 智能顶升平台覆盖2000平方米作业面 使单层施工周期从10天缩短至8天 节省40%人工成本 并集成振捣 整平等多类机器人协同作业 [13][14]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住建部发布《智能建造技术导则》明确将建筑机器人规模化应用作为转型核心抓手 杭州市建委推动建筑机器人在"危繁脏重"场景应用 [11] - 行业正经历从设计到运维的全链条变革 预计未来机器人将更智能 与人工协同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11][20] - 杭州试点项目已验证智能建造技术可推广性 如钱江新城二期项目应用基坑监测系统 扬尘控制系统等智能化设备 [12] 技术应用案例 - 中天建设项目通过BIM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监测 中建八局"天蝉"系统集成智能装备 形成空中自动化建筑工厂 [12][13][14] - 紫金准乾项目采用BIM正向设计实现96.8%装配率 德寿宫项目通过BIM+智慧工地平台实现数智化管理 [17] - 东南绿建智能生产线实现"零人搬运" 焊接精度达±0.2毫米 奥体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智能运维 [18][19] 产业链升级 - BIM技术成为数字化转型核心 贯穿设计 生产 施工 运维全周期 如参数化设计创造竹林肌理立面 [17][20] - 装配式构件生产采用BIM数据驱动 智能生产线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产能与能效数据实时可视化 [17][18] - 行业向工业化 数字化 绿色化转型 形成设计 生产 施工 运维一体化的新型建造方式 [8][20]
再升级 杭州智筑AI来了!
杭州日报· 2025-06-25 02:38
智能建造行业发展 - 建筑业正从"建造"向"智造"转型 杭州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创新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4] - 智能建造项目已覆盖医疗 交通 文体 市政 房建等多个领域 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 [5] - 行业面临体系碎片化 信息重复过载 专业服务缺失等共性痛点 制约效率提升和创新能力 [6] 政策与标准体系 - 杭州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建造的指导意见》 近期将印发 加强部门协同和市区联动 [6] - 将健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完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6] - 计划制定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标准 发布技术目录 评选试点企业 落实人才政策 [7]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杭州市建筑业协会推出杭州智筑AI 整合行业知识库与专家资源 提供政策解析和解决方案 [6][7] - 浙建集团累计投入超10亿元研发智能建造技术 35项自动化装备在重点工程中规模化应用 [8] - 中国电建华东院自主研发鸾图协同平台 已在200余个重点项目中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8] 企业研发投入 - 浙建集团将智能建造作为转型升级"五大新赛道"之首 成立省内首家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公司 [8] - 无人机倾斜摄影 BIM技术 巡检机器人等应用场景覆盖率达70% [8] 人才与产业协同 - 全国建筑劳务工人平均年龄43岁 50岁以上比例增加 倒逼生产方式和管理流程变革 [9] - 探索"人机协同"模式 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机器人承担高强度高风险作业 [9] - 成立智能建造分会 吸纳22家龙头企业 推动产教研融合和政校企合作 [9][10] - 计划建立智能建造实训基地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培育新型专业人才队伍 [10]
陕西创新引擎驱动高铁建设提质增速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 中铁十一局长安轨枕场采用机器人精准打磨模具内腔和智能机器人安装套管 实现轨枕生产高精度自动化[1] - 3D工业相机实时检测轨枕质量 智能设备提升产品合格率和稳定性 预计8月底完成西康高铁50余万根轨枕预制任务[1] - 中铁十一局西康高铁项目创新采用"人工开挖锁孔、旋挖取芯引孔、铣挖修边成孔"综合施工技术 环境影响小且施工效率高[2] 高铁建设进度 - 西延 西十 西康 康渝 延榆5条在建高铁隧道正洞开挖完成551.75公里 占设计总量72.76%[2] - 桥梁工程完成成桥158公里 占设计总量72.33% 整体施工进度明显加快[2]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已全部贯通 西十高铁全线架梁全部完成[2]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综合勘察体系 通过三维建模清晰呈现秦岭地质构造[2] - 高速铁路接触网智能监测系统为未来运维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2] - 中铁十一局在西康高铁项目中创新改进工装工艺100多项 智能建造水平持续提升[2] 复杂地质施工突破 - 西十高铁西岭隧道穿越6类围岩 2处大型断层 8处褶皱和10处洞身浅埋段 施工难度与风险极高[2] - 中铁七局投用先进智能化设备 在保障工期同时显著提升施工安全性和工程质量[2]